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41)
2023(20268)
2022(17421)
2021(16251)
2020(13773)
2019(31586)
2018(30904)
2017(58974)
2016(32151)
2015(35797)
2014(35150)
2013(34798)
2012(31817)
2011(28785)
2010(28476)
2009(26263)
2008(25752)
2007(22258)
2006(19394)
2005(17350)
作者
(92755)
(77316)
(76561)
(73037)
(49062)
(36945)
(34747)
(30215)
(29438)
(27365)
(26300)
(26090)
(24530)
(24387)
(23957)
(23916)
(23084)
(22958)
(22213)
(22155)
(19123)
(19088)
(18678)
(17535)
(17281)
(17192)
(16972)
(16779)
(15519)
(15095)
学科
(127122)
经济(126949)
管理(92585)
(86758)
(71711)
企业(71711)
方法(59761)
数学(52667)
数学方法(52034)
中国(35554)
(35486)
(33723)
业经(28007)
(27599)
(27067)
(25088)
贸易(25075)
(24424)
地方(22616)
农业(22219)
(21984)
财务(21906)
财务管理(21859)
(20905)
银行(20833)
企业财务(20754)
(20280)
金融(20276)
(19844)
理论(19491)
机构
大学(456245)
学院(450424)
(185649)
经济(181986)
管理(175095)
研究(156202)
理学(152286)
理学院(150582)
管理学(147805)
管理学院(147006)
中国(118735)
(97272)
科学(96204)
(86060)
(78545)
(77550)
研究所(71866)
中心(70758)
业大(70108)
财经(69168)
(64019)
(63170)
北京(61416)
农业(61082)
经济学(57403)
(57214)
师范(56511)
(56493)
经济学院(51816)
财经大学(51784)
基金
项目(312998)
科学(245926)
基金(229851)
研究(222638)
(203174)
国家(201582)
科学基金(172224)
社会(142445)
社会科(135191)
社会科学(135158)
基金项目(120981)
(119254)
自然(113359)
自然科(110773)
自然科学(110739)
自然科学基金(108780)
教育(102003)
(101882)
资助(95534)
编号(88096)
成果(71337)
重点(70624)
(69505)
(65477)
(64638)
创新(60534)
课题(60528)
科研(60517)
国家社会(59992)
教育部(59509)
期刊
(194482)
经济(194482)
研究(132784)
中国(85131)
学报(77783)
(69343)
科学(69286)
(65931)
管理(63532)
大学(59002)
学学(55760)
农业(47227)
教育(44215)
(41871)
金融(41871)
技术(36737)
财经(34169)
经济研究(32755)
业经(30107)
(29267)
问题(25506)
(25086)
(22242)
(21785)
科技(21741)
图书(21121)
统计(20940)
理论(20678)
技术经济(20660)
世界(19921)
共检索到657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丹  
现有研究通常只估计人口年龄结构通过不同机制对实际汇率产生的综合影响,并根据综合影响主观推测其内部各传导机制的影响方向和相对强弱。这种推测缺乏有力的实证支持。本文采用1994~2011年中国对142个国家(或地区)的面板数据同时估计了人口年龄结构对人民币实际汇率产生的综合影响和通过不同机制产生的单独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劳动人口占比主要通过需求结构机制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机制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而经常项目机制不显著;(2)中国劳动人口占比上升会通过需求结构机制导致人民币实际贬值,通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机制导致人民币实际升值;(3)中国劳动人口占比上升通过"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长江  皇甫秉超  
本文试图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提供一个关于人口年龄结构角度的解释。本文首次建立了较为全面的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对实际汇率的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认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不仅通过"需求结构效应"、"经常账户效应"等传统的需求面影响机制对实际汇率产生影响,而且还会通过"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要素禀赋效应"等来自供给面的影响机制发挥作用,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后者可能更为关键。本文首次利用协整检验的方法对中美间实际汇率与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中国劳动人口比率的相对上升将带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验证了前文的理论猜想。本文还首次对长期内的实际汇率走势进行了预测,发现2015年不但是中国"人口红利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盛斌  陈镜宇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两部门跨期代际小型开放经济模型分析了在长期中人口年龄比例结构的变化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它表明当可贸易品部门的资本密集度大于非贸易品部门时,如果一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将会导致该国实际汇率升值,此外,储蓄率或人均劳动收入越高时,实际汇率对老年人口抚养比的变化就越敏感。我们利用1980-2013年214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将使实际汇率升值,该结果是稳健的且不受样本属性差异的影响;储蓄率的上升会使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弹性显著提高,该结论对全样本及除发达国家外的分组样本也是显著与稳健的;但经验研究在总体上并没有支持劳动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继红  
该文通过构建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消费率的影响计量模型,用中国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消费率的影响并不稳定:总体上,少年人口(0-14岁人口)比重的上升对消费率有正向影响,而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重的上升对消费率有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省份,其消费率越低,这部分地反映了消费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而收入因素对消费率影响较大且在中国的东、中、西地区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具体而言,中西部地区的消费率更多地受到收入份额的影响而东中部地区的消费率更多地受到收入分配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丹  施伶俐  
现有研究人口结构影响经常项目的文献只关注人口年龄结构,而忽视人口产业结构。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1994-2011年的面板数据全面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产业结构对经常项目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产业结构均会通过储蓄渠道和投资渠道影响经常项目;老年抚养比上升会恶化经常项目,少年抚养比对经常项目没有显著影响;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会改善经常项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祝丹  赵昕东  
论文基于1999-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和GMM方法测度了我国不同省市的住房财富效应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住房财富效应的边际影响。结果发现:少儿比重与居民消费反向变动,老年比重与居民消费同向变动,我国各省市均存在正向住房财富效应,不同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对住房财富效应的边际影响存在差异,老龄化边际影响较大的地区,少儿比重的边际影响也相对较大,但老年比重的边际影响均为正,少儿比重的边际影响均为负,且前者影响程度大于后者。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祝丹  赵昕东  
论文基于1999-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和GMM方法测度了我国不同省市的住房财富效应及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住房财富效应的边际影响。结果发现:少儿比重与居民消费反向变动,老年比重与居民消费同向变动,我国各省市均存在正向住房财富效应,不同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对住房财富效应的边际影响存在差异,老龄化边际影响较大的地区,少儿比重的边际影响也相对较大,但老年比重的边际影响均为正,少儿比重的边际影响均为负,且前者影响程度大于后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猛  郑昭阳  
本文利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1位数以1983~2005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制造业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EG两步法、广义最小二乘法等方法对我国出口商品需求方程系统进行了估计。分析强调人民币实际汇率、实际汇率错位对中国不同产品出口的影响,其中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制造业产品出口,汇率错位在绝大多数分析中表现为对出口具有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邱俊杰  李承政  
本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不足与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基于生命周期储蓄率模型逆推出居民消费率模型,利用中国1991-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估计,主要结论如下: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与居民消费率正相关,人口性别比系数为正,但稳健性较差,养老保险覆盖率的上升并未显著提升居民消费率。因此,政府应继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并在制定长期宏观经济政策时应将未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考虑进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虹  秦留志  
文章使用2004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SYS—GMM估计方法,对中国30个省份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工业投资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前期投资、金融发展程度、人均GDP及人均GDP增长率能够对工业投资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是老年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等人口年龄因素对于工业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尚未得到完全释放。最后,针对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歌  
我国的改革开放使生产力得到充分释放,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确保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尽管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居民的消费水平仍然很低,其年龄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也不可避免地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因素入手,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0-2022年的样本数据,建立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对此展开了实证研究。首先,探讨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即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其次,讨论了人口性别比如何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机制,以及城市化水平、居民人均收入、人均收入增长率、实际利率、城乡收入比、人均消费支出等控制因素如何影响居民消费。最后,考虑了我国居民消费的总体情况,总结了人口年龄因素和性别比因素的影响状况。结果显示,随着少儿抚养比的降低,居民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而随着老年抚养比的提高,消费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其人均收入增长率和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少儿抚养比和性别比的相关系数在扩展模型中不显著,城乡收入比、居民人均收入和城镇化率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分别存在正向相关关系,促进了居民消费率的增长。居民消费率和滞后一项居民消费率呈正向关系,其人均收入增长率、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系数显著,而老年抚养比系数则与扩展模型系数一致,性别比系数在模型中不显著,在此模型中性别比系数为正值,说明性别比升高会促进居民消费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铠豪  
文章通过扩展世代交叠模型,考察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一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基于2000~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在城镇地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消费率均产生正向影响,且该正向影响都随收入增长率的提高而减弱;而在农村地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消费率均产生负效应,少儿抚养比的负效应随收入增长率的提高而增强,老年抚养比的负效应却呈现"倒U型"特征。研究结论表明: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在中国只适用于城镇地区,并不适用于农村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率的效应差异十分显著。城镇地区少儿抚养比的大幅下降和农村地区老年抚养比的持续上升是中国居民消费率长期走低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伟呈  范爱军  
本文运用协整关系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1979~2008年度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FDI流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FDI的流入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而人民币对美元、日元和欧元的双边实际汇率却分别与美国、日本和欧盟对华直接投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据此验证了生产成本效应理论和财富效应理论。同时,人民币实际汇率会通过中国的GDP和平均工资水平这两个因素来影响中国FDI的流入,据此验证了汇率影响FDI的传导机制。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林志鹏  龙志和  吴梅  
为研究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各地区居民消费率的差异影响及居民消费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局部带宽理论出发构建兼顾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空间面板数据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并推导出混合效应、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设定下的极大似然估计量。实证结果表明,儿童抚养系数的变动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影响较大,其上升会降低中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并提高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率;老年抚养系数的上升会提高中、西部十个省份的居民消费率;儿童和老年抚养系数对东部和东北地区几乎都没有影响。此外,部分省份的居民消费率受周边省份居民消费的溢出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波航  方齐云  宋德勇  
伴随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济增长,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年龄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然居民消费率却不断下降。文章基于中国29个省份1989-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城镇化、人口年龄结构这些人口消费环境或制度变量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使用动态面板一步系统GMM估计发现:城镇化水平与我国居民消费率呈正向关系,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居民消费率就增加0.04%,城镇化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变居民消费习惯和扩展消费领域等途径间接地提高了总体消费水平,预计这一正向作用还会增强;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部分成立,少儿抚养比的下降降低了我国居民消费率,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也阻碍了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