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94)
- 2023(9292)
- 2022(7805)
- 2021(7127)
- 2020(6017)
- 2019(13184)
- 2018(12780)
- 2017(24509)
- 2016(13140)
- 2015(14178)
- 2014(13686)
- 2013(13385)
- 2012(12534)
- 2011(11264)
- 2010(11143)
- 2009(10191)
- 2008(9823)
- 2007(8922)
- 2006(7996)
- 2005(6920)
- 学科
- 济(53535)
- 经济(53348)
- 业(36103)
- 管理(35474)
- 企(29055)
- 企业(29055)
- 方法(24517)
- 数学(20244)
- 数学方法(20071)
- 农(16706)
- 中国(16602)
- 财(14423)
- 学(13101)
- 业经(12832)
- 贸(10977)
- 贸易(10974)
- 制(10879)
- 农业(10812)
- 易(10674)
- 地方(8928)
- 和(8898)
- 理论(8282)
- 产业(8168)
- 结构(8018)
- 务(7916)
- 融(7906)
- 金融(7905)
- 财务(7877)
- 财务管理(7855)
- 环境(7725)
- 机构
- 大学(191750)
- 学院(187956)
- 济(79522)
- 经济(78138)
- 研究(70555)
- 管理(70305)
- 理学(61842)
- 理学院(61054)
- 管理学(59879)
- 管理学院(59557)
- 中国(50801)
- 科学(45250)
- 农(40857)
- 京(40533)
- 所(37261)
- 财(35228)
- 研究所(34330)
- 业大(33355)
- 农业(32623)
- 中心(30845)
- 财经(28666)
- 江(27154)
- 经(26215)
- 北京(25311)
- 经济学(25240)
- 院(25110)
- 范(24343)
- 师范(23907)
- 经济学院(22828)
- 农业大学(21703)
- 基金
- 项目(134414)
- 科学(106109)
- 基金(100745)
- 家(92664)
- 国家(91522)
- 研究(90151)
- 科学基金(76632)
- 社会(61934)
- 社会科(57598)
- 社会科学(57578)
- 基金项目(53416)
- 自然(51297)
- 省(51074)
- 自然科(50156)
- 自然科学(50136)
- 自然科学基金(49332)
- 划(44325)
- 教育(40517)
- 资助(40184)
- 编号(32968)
- 重点(30796)
- 部(29928)
- 发(28291)
- 创(27871)
- 科研(26600)
- 计划(26559)
- 国家社会(26335)
- 创新(26121)
- 成果(25896)
- 教育部(25195)
共检索到274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巧云
探究影响家庭消费的内在机制,减少制约家庭消费升级的不利因素,是畅通经济内循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基于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建立静态和动态模型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和社会保障水平对家庭消费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模型中,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和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率具有显著拉动效应。在动态模型中,引入消费滞后期后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少儿抚养比的增加和养老金覆盖率的提升则表现出显著促进效应。此外,研究表明,人均实际GDP和实际利率的提升对我国家庭消费率有促进作用,而通货膨胀率和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家庭消费率有一定抑制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政府在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家庭消费的不同影响时,应充分考虑社会保障、产业结构调整和公共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如实施相关政策降低老年抚养比的增加对家庭消费率的抑制效应,转变居民消费观念的同时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等政策建议,从而激发家庭消费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社会保障 消费 GMM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继海 姚健 刘文玲
少子化和老龄化是当前我国家庭人口结构的典型特征。扩大居民消费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从消费支出、消费率和消费结构3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少儿人口比对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老年人口比却显著抑制了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率。这一结论经过工具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少儿人口比和老年人口比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作用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第三,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农村家庭、西部地区家庭、低收入组家庭及健康状况较好家庭的老年人口比的上升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更大。少儿人口比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城镇家庭、中部地区家庭、中高收入组家庭及低教育程度家庭中是显著的。本文的结论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为扩大居民消费的路径提供了研究依据,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晓
本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以社会保障水平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障水平影响下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总抚养比和少儿抚养比对居民消费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效应,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逐渐由负向转变为正向,呈"U"型曲线;老年抚养比变量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该作用越来越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毛况生,周光复
人口年龄结构是人口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它不仅对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文化教育、婚姻、劳动就业发生重大影响,而且对家庭变化也产生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影响。从横向看,人口年龄构成总体与家庭规模、家庭结构之间,有一种规律性的内在联系;从纵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聪 姚磊 柴时军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细致考察了生命周期、年龄结构对家庭资产配置和财富构成的影响及区域间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老龄家庭对房产、银行储蓄的持有比重更大,而对股票、基金等风险资产的持有比重更小;家庭老龄人口比重的提高,会促进家庭银行储蓄和房产的投资,同时,会抑制家庭对股市、基金等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人口学变量如家长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规模等和家庭财富、收入对家庭财富构成也都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年龄结构在中西部地区,对城镇居民家庭股票、基金投资行为的抑制效应要高于东部地区,而对家庭房产投资的边际影响要低于东部地区,同时,年龄及年龄结构可以通过降低家庭风险偏好和提高预防性储蓄进而影响家庭金融投资决策。
关键词:
生命周期 年龄结构 资产配置 区域差异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聪 姚磊 柴时军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细致考察了生命周期、年龄结构对家庭资产配置和财富构成的影响及区域间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老龄家庭对房产、银行储蓄的持有比重更大,而对股票、基金等风险资产的持有比重更小;家庭老龄人口比重的提高,会促进家庭银行储蓄和房产的投资,同时,会抑制家庭对股市、基金等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人口学变量如家长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规模等和家庭财富、收入对家庭财富构成也都具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年龄结构在中西部地区,对城镇居民家庭股票、基金投资行为的抑制效应要高于东部地区
关键词:
生命周期 年龄结构 资产配置 区域差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孙炳耀
本文基于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人口年龄结构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分别讨论年轻型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过程以及静态老龄社会人口结构之下的老年社会保障筹资模式。笔者认为现收现付制是年轻型人口结构的产物,目前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但在将来可能出现的静态老龄社会中,现收现付制与积累制相比,不存在明显的缺点,因此不宜轻易加以否定。中国目前采取的部分积累制只是一种过渡形态,最终可能向现收现付制的目标模式演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燕芬 张超 田盛丹
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全面两孩"政策引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能否提升家庭消费成为新时代人口学及相关学科亟需探讨的新命题。文章构建了人口年龄结构、住房价格和家庭消费的综合分析框架,并运用SYS-GMM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均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改善起到直接的拉动效应,而住房价格上涨通过调节效应对上述直接效应的发挥产生抑制作用。因此,文章提出"全面两孩"政策和人口老龄化现象带来的抚养比提高潜藏着巨大的消费动力,抚养负担能够转化为人口结构红利。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避免房价过快上涨,能够促进人口结构红利释放,促进城镇家庭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祝丹 陈立双
本文基于中国省级年度面板数据,对住房财富效应与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资产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正向住房财富效应,且人口年龄结构对各省市住房财富效应的边际影响为正,但老龄人口比重比少年人口比重的边际影响更大;住房资产占比对大部分省市住房财富效应的边际影响为负且影响程度较小;此外,随着老龄人口比重的增加其边际影响呈现下降趋势,而少儿人口比重的增加会导致其边际影响逐步上升,住房资产占比的提高会使其负向边际影响逐渐增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立剑
作为影响养老保障需求重要因素的人口年龄结构,正在并将继续发生重大变动,为了揭示养老保障需求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间的依赖关系,本文首先运用微分代数方程理论诠释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养老保障需求的作用机理;然后在离散状态下,分别构建人口年龄结构测算模型、人均养老保障需求测算模型和引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因素的养老保障需求测算模型;结合陕西省相关数据资料,对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障潜在需求、预期需求和期望需求进行现实模拟。研究发现,2009-2050年,陕西省城镇养老保障需求将增长670.15%,年均递增5.11%;农村养老保障需求由2009年的493.85亿元增长至2027年的1 298.63亿元,后下降至205...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养老保障需求 微分代数方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石芳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变化,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重要改变,这一变化对我国家庭消费选择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以中国家庭金融数据库的个人数据为例,研究表明,户主年龄增加与家庭消费总量以及养老支出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少儿抚养比以及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会显著提高家庭用于教育以及养老服务的支出规模。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聪 杜奕璇
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作为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趋势,正对家庭消费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产生不容轻视的长远影响。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2016),从消费水平、消费率、消费结构三个层次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家庭消费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口比上升显著降低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率,其中收入最低组、中下组及最高组受影响程度明显;少儿人口比上升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水平及消费率,收入中上组受影响程度明显。随着老年人口比上升,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上升,衣着、日用、交通通讯及文教娱乐支出占比下降;随着少儿人口比下降,家庭恩格尔系数和衣着支出占比下降,交通通讯、居住及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上升。对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重视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制度建设和金融创新来顺应家庭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积极提升家庭消费率,引导家庭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层次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金平
本文通过分析家庭资产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比重过高将显著抑制居民消费。此外,社会保障对家庭资产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调节效应是显著的,家庭户主购买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后,其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比重上升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未购买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家庭。为此,提出我国需要逐步完善住房制度改革,并推动金融市场供给侧改革,丰富消费类金融产品;同时,逐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医疗保险补贴力度,进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方匡南 章紫艺
本文基于CGSS《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调查》2006年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的分布特征,按有无社会保障把城乡家庭分别分为两组,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不同消费层次上,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利用反事实分析与分位数分解方法对这两组家庭消费差异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有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要高于无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消费收入弹性呈"几"字型,有社会保障和无社会保障家庭的消费差异主要是由收入、地产财富等差异造成的。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保障 消费差异 反事实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聪 杜奕璇
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生命周期及年龄结构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家庭消费负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对我国家庭消费负债行为的影响存在生命周期效应。随着户主年龄增长,家庭持有消费负债的可能性及房产、教育、信用卡负债规模呈现倒U型分布,而汽车负债规模则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显著降低了家庭持有消费负债的可能性及消费负债规模,少儿人口比则显著增加了家庭持有汽车负债的可能性及房产、汽车、信用卡负债规模,15~23岁人口比显著增加了家庭持有教育负债的可能性及负债规模。对此,我国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应重视生命周期及年龄结构对消费信贷市场的影响,通过体制建设和信贷产品创新来满足家庭合理消费信贷需求,激发家庭消费潜力。
关键词:
生命周期 年龄结构 消费负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