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68)
2023(17999)
2022(15021)
2021(13521)
2020(11768)
2019(26385)
2018(25810)
2017(49586)
2016(26417)
2015(28865)
2014(27994)
2013(27813)
2012(25637)
2011(22759)
2010(22879)
2009(21247)
2008(20695)
2007(18247)
2006(16200)
2005(14446)
作者
(76997)
(64787)
(64401)
(61136)
(41269)
(31093)
(28966)
(25314)
(24676)
(22878)
(22212)
(21728)
(20592)
(20495)
(20092)
(19948)
(19200)
(18823)
(18719)
(18712)
(15996)
(15914)
(15862)
(14925)
(14693)
(14462)
(14213)
(13749)
(12931)
(12585)
学科
(135103)
经济(134976)
(96550)
管理(86841)
(84736)
企业(84736)
方法(58055)
数学(48941)
数学方法(48465)
(34654)
业经(34158)
(33889)
中国(28520)
地方(26396)
农业(24615)
(24044)
财务(24009)
财务管理(23976)
(22914)
企业财务(22826)
(21385)
(20730)
贸易(20723)
技术(20528)
(20021)
(19111)
理论(18039)
(17934)
环境(17665)
(17392)
机构
学院(384408)
大学(379361)
(171329)
经济(168581)
管理(152908)
理学(133051)
理学院(131678)
管理学(129587)
管理学院(128885)
研究(127331)
中国(98193)
(78341)
科学(77619)
(75182)
(69098)
(64411)
财经(61195)
(60391)
业大(59143)
研究所(58672)
中心(58431)
(55751)
农业(54634)
经济学(53497)
经济学院(48226)
北京(47697)
(45533)
财经大学(45322)
(44345)
(43815)
基金
项目(262329)
科学(208869)
基金(195086)
研究(184260)
(171862)
国家(170465)
科学基金(148041)
社会(122132)
社会科(116108)
社会科学(116077)
基金项目(103077)
(102475)
自然(97629)
自然科(95521)
自然科学(95497)
自然科学基金(93883)
(85150)
教育(82883)
资助(80062)
编号(70791)
重点(59316)
(57587)
(56608)
(56498)
成果(54039)
创新(52395)
国家社会(51938)
科研(50882)
(50778)
教育部(49406)
期刊
(187868)
经济(187868)
研究(107825)
中国(66092)
(61277)
管理(60822)
学报(60565)
(60378)
科学(57485)
大学(46059)
学学(44618)
农业(41810)
技术(34461)
(33187)
金融(33187)
财经(31610)
经济研究(31538)
业经(30996)
(27273)
(24590)
问题(24278)
教育(24197)
技术经济(22565)
统计(20909)
(19335)
商业(19184)
(18778)
世界(18387)
现代(17933)
资源(17411)
共检索到558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博  
本文基于人口结构变化视角,采用2011-2020年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的样本数据,就不同年龄群体人口占比的变化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之间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人口年龄结构中不同年龄群体人口占比的变化对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岳瀚槭  
数据要素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推动我国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产业发展中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数字化背景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为样本,在构建并测算数据要素资源水平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据要素资源水平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数据要素资源水平表现出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但不同省域之间数据要素资源存在较大差距。上海、浙江、江苏和湖北的数据要素资源水平较高,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和四川次之,而重庆和云南相对较低;数据要素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作用,但由于不同省域之间数据要素资源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数据要素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正向赋能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数据要素资源水平较高样本组中的正向赋能作用更强,而在低水平样本组中的正向赋能作用相对较弱。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寒松  
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回归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下,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通过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分地区异质性来看,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果具有较大差异,并呈“自上而下”递增趋势;通过添加中介变量后发现,数字经济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促进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加强各地区技术创新和数字化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韧性战略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畅  吴立力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长江经济带流通业及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的增长情况,通过离差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行业异质性及趋势进行考察。结果表明:2004—2013年长江经济带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5%,技术效率为-0.8%,技术进步率为-1.7%,其发展主要靠要素驱动,非效率提升;流通业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增长平均差异程度分别为-0.018 7、-0.020 1、-0.008 4,行业异质性明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畅  吴立力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长江经济带流通业及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的增长情况,通过离差指标对全要素生产率行业异质性及趋势进行考察。结果表明:2004—2013年长江经济带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2.5%,技术效率为-0.8%,技术进步率为-1.7%,其发展主要靠要素驱动,非效率提升;流通业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增长平均差异程度分别为-0.018 7、-0.020 1、-0.008 4,行业异质性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文  佐赫  
供应链数字化是传统供应链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本文基于绿色低碳化约束背景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为样本,实证研究供应链数字化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可能存在的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供应链数字化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域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供应链数字化对不同区域(上游、中游和下游)省域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赋能作用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体而言,供应链数字化对下游地区的江苏、浙江和上海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赋能作用最强,其次是中游地区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而对上游地区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4个省域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赋能作用相对最小。进一步地,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自身还存在一定的惯性作用,且这种惯性作用在下游省域样本中表现的更强,呈现出“强者愈强”的特征。最后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玲  许传龙  
研发活动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基本方式,不同类型研发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在建立联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3~2013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三种不同类型研发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从短期看,基础研究对TFP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对TFP的增长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且试验发展对TFP的作用效果较为迅速;从长期看,基础研究对TFP的促进作用最大,应用研究次之,试验发展作用程度最小。因此,单纯依赖试验发展和应用研究促使生产率提高并非长久之计,应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促进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熠  叶言  缪甜甜  刘龙青  
[目的]测算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测算长江经济带38市2006年—2019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探究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变,其次运用fsQCA分析方法,探究5个前因条件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结果](1)显示自全面取消农业税以来,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持续性,技术进步呈现退化趋势,但效率改善明显,技术进步与效率内部出现波动性特征,且增长驱动模式具有地域性特性。(2)长江经济带具有2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路径,H1:财政支持—信息对称—结构合理驱动型,H2:财政支持—交通便捷驱动型,同时明确三条非提升路径,[结论]提出增强财政支农力度,重视农业劳动力外流现象,因地制宜制定农业发展政策以促进长江经济带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传江  赵晓梦  
将碳排放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之中,利用MalMquist指数对长江经济带2000~2013年的全要素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从时间维度来看,在此期间长江经济带碳生产率一直处于震荡上升的趋势,而全要素碳生产率处于较平稳的状态,年均增长率为2%;(2)从空间差异来看,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明显,下游>中游>上游,全要素碳生产率下游区域高于中上游区域,而中游区域和上游区域则处于"追赶-超越-被反超"的状态;(3)上游区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的动力为技术效率的提高,中游区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平均下降了0.1%的原因为技术进步恶化的幅度已经完全抵消了技术效率提升带来的变化,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比较"课题组  朋琳  
本文分别从区域和产业两个层面研究长江经济带全要素生产率(TFP)。在区域层面,分别采用基于C-D生产函数的索洛残差法和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和11个省市的TFP。结果显示,2002—2016年,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和11个省市TFP增速均保持先"M"后"N"型趋势;技术进步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在产业层面,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工业和服务业TFP。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工业TFP指数较高,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服务业TFP指数较高;技术进步对长江经济带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推动作用突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长明  陈学云  
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物流效率是评价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核心。文章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的投入产出特点和资源环境约束,运用超效率SBM和ML模型,对物流业环境效率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物流业环境效率总体呈现类"U"型趋势,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年均提高1.7%,技术进步是效率的突破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礼连  张利国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分析了2001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从时间上来看,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驱动因子由技术进步型向技术效率型转换;从空间上来看,长江经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在区域上呈"阶梯"分布,下游、中游、上游地区依次下降;种粮人口比重、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税减免政策与滞后一期粮食价格指数对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粮食受灾率对长江经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礼连  张利国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分析了2001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从时间上来看,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驱动因子由技术进步型向技术效率型转换;从空间上来看,长江经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在区域上呈"阶梯"分布,下游、中游、上游地区依次下降;种粮人口比重、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税减免政策与滞后一期粮食价格指数对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粮食受灾率对长江经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传清  宋子逸  
结合SBM模型和GML指数测度1997-2015年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采用全面FGLS估计方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升,但低于全国水平;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但近年来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和大部分沿线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都保持快速增长;机械化水平、人力资本存量和财政支出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受灾率、灌溉设施水平、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对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为进一步提高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应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健全农业对外开放统筹管理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尹礼汇  孟晓倩  吴传清  
环境规制是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关键。利用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数据,采用SBM模型、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门限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等模型方法,分析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能够显著提升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随着规制强度增加而具有更强的正向促进作用,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起到规制作用,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作用不显著。推动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应加强不同环境规制工具的协调配合,针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特点分类施策,构建市场导向型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