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70)
2023(13392)
2022(11586)
2021(10799)
2020(9664)
2019(22224)
2018(22175)
2017(44088)
2016(23590)
2015(26501)
2014(26306)
2013(25893)
2012(24210)
2011(21579)
2010(21682)
2009(20303)
2008(20122)
2007(17924)
2006(15462)
2005(13930)
作者
(66575)
(55817)
(55679)
(53307)
(35417)
(26882)
(25609)
(21699)
(21000)
(19864)
(18886)
(18681)
(17581)
(17482)
(17411)
(17130)
(16975)
(16486)
(16116)
(16027)
(13663)
(13663)
(13605)
(12852)
(12629)
(12597)
(12340)
(12195)
(11230)
(10957)
学科
(99949)
经济(99826)
管理(68730)
(67274)
(54719)
企业(54719)
方法(51454)
数学(46291)
数学方法(45806)
(27611)
中国(27242)
(26142)
(19922)
业经(19831)
(19548)
贸易(19540)
(19369)
(19029)
(17446)
财务(17401)
财务管理(17356)
农业(16969)
(16648)
银行(16615)
企业财务(16528)
地方(16356)
(15865)
金融(15862)
(15843)
(14305)
机构
大学(341947)
学院(338966)
(144348)
经济(141614)
管理(135113)
理学(117438)
理学院(116249)
管理学(114280)
管理学院(113667)
研究(108725)
中国(83863)
(70621)
(68132)
科学(64404)
财经(55307)
(53859)
(52189)
中心(51593)
(50276)
研究所(48777)
(48624)
业大(48296)
经济学(45434)
北京(44295)
(42577)
师范(42105)
经济学院(41369)
财经大学(41313)
农业(41203)
(38808)
基金
项目(226187)
科学(179555)
基金(167944)
研究(163619)
(146181)
国家(144751)
科学基金(125001)
社会(105842)
社会科(100386)
社会科学(100358)
基金项目(88746)
(86275)
自然(81280)
自然科(79451)
自然科学(79427)
自然科学基金(78063)
教育(76086)
(73118)
资助(69715)
编号(66220)
成果(53537)
(51603)
重点(50552)
(47335)
(46597)
教育部(44822)
国家社会(44324)
科研(44115)
课题(44058)
创新(43606)
期刊
(150586)
经济(150586)
研究(97191)
中国(56582)
(52609)
学报(50559)
管理(48405)
科学(47737)
(45179)
大学(38907)
学学(36809)
(31642)
金融(31642)
农业(30414)
教育(29222)
技术(28712)
财经(27655)
经济研究(25549)
业经(24756)
(23617)
问题(20750)
统计(18734)
理论(17337)
(17231)
商业(16944)
技术经济(16917)
(16593)
(16112)
图书(15854)
实践(15583)
共检索到4866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聪  杜奕璇  
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作为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趋势,正对家庭消费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产生不容轻视的长远影响。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2016),从消费水平、消费率、消费结构三个层次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家庭消费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口比上升显著降低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率,其中收入最低组、中下组及最高组受影响程度明显;少儿人口比上升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水平及消费率,收入中上组受影响程度明显。随着老年人口比上升,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上升,衣着、日用、交通通讯及文教娱乐支出占比下降;随着少儿人口比下降,家庭恩格尔系数和衣着支出占比下降,交通通讯、居住及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上升。对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重视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制度建设和金融创新来顺应家庭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积极提升家庭消费率,引导家庭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层次升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萧端  吕俞璇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的数据,针对股市上典型的"有限参与"现象,考察了教育背景在两个维度上对家庭股市参与概率的影响。通过Logit回归,本文发现: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及拥有专业背景的家庭,参与股市概率越大。进一步运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对专业背景的作用进行估计,本文发现:在家庭股票投资决策中,成员经管背景作用的大小与显著性受所在家庭整体教育水平的约束。主事者的决策地位随家庭整体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而受到削弱,而家庭成员对金融知识的掌握也可能会因自身学历在家中占优与否相应地被高估或低估。基于研究结论与现实,笔者认为,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平均受教育年限越高的家庭共同决策的氛围更浓,一方面,学历更高与投资知识更专业的成员可能并不在金融参与决策上起支配作用,但另一方面,家庭也会因为某些成员的教育背景做出轻率的投资决定。针对教育背景伴随的欠理性投资行为以及完成"有限参与"向"积极参与"的转变,本文也提供了一些建议与意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聪  杜奕璇  
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生命周期及年龄结构的角度考察了我国家庭消费负债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对我国家庭消费负债行为的影响存在生命周期效应。随着户主年龄增长,家庭持有消费负债的可能性及房产、教育、信用卡负债规模呈现倒U型分布,而汽车负债规模则不断下降;老年人口比显著降低了家庭持有消费负债的可能性及消费负债规模,少儿人口比则显著增加了家庭持有汽车负债的可能性及房产、汽车、信用卡负债规模,15~23岁人口比显著增加了家庭持有教育负债的可能性及负债规模。对此,我国政府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应重视生命周期及年龄结构对消费信贷市场的影响,通过体制建设和信贷产品创新来满足家庭合理消费信贷需求,激发家庭消费潜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颜文聪  陈力朋  周曼扬  
本文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利用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与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房价预期对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房价预期对居民的家庭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当居民预期房价会下降时,其减少家庭消费的可能性会更高。但是对拥有不同房产财富和收入的家庭而言,房价预期对其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房产财富较少和收入较低的家庭而言,房价预期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拥有多套房产和高收入的家庭而言,其对房价下降的预期越高,家庭消费支出减少的可能性会越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继海   姚健   刘文玲  
少子化和老龄化是当前我国家庭人口结构的典型特征。扩大居民消费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从消费支出、消费率和消费结构3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少儿人口比对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老年人口比却显著抑制了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率。这一结论经过工具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少儿人口比和老年人口比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作用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第三,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农村家庭、西部地区家庭、低收入组家庭及健康状况较好家庭的老年人口比的上升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更大。少儿人口比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城镇家庭、中部地区家庭、中高收入组家庭及低教育程度家庭中是显著的。本文的结论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为扩大居民消费的路径提供了研究依据,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瞿凌云  
本文首先利用孤波理论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效应,结果发现前期生育率的高峰和低谷必会转化为当下的出生波、教育波、就业波、老龄波等一系列社会孤波,对储蓄率、教育投资率、养老支出等经济变量造成深远影响。然后建立了一个包含养老储蓄、家庭教育投资、代际转移支付和预期寿命内生化的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在当前生育率水平下,预期寿命延长对家庭教育投资率、养老储蓄率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非单调性的。理性行为人对子女"投资品"属性的认可程度超过"消费品"属性,导致家庭教育投资率和养老储蓄率居高不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雨杭  
随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线下消费受到极大冲击,线上渠道份额快速提升,这使得数字消费在我国居民日常消费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深入探究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行为,对于科学引导消费行为、促进消费增长而言意义重大。故而本文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居民数字消费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性别的差异对数字化消费感知易用性具有显著影响,而对数字化消费感知有用性影响较小;消费者的网络操作经验、数字化商品质量等因素均对消费者数字化消费行为有影响;消费者在网购过程中通常会重点关注经济风险、健康风险等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许先普  
在人地关系调整大背景下,"谁来种地"的现实命题备受关注,土地的权利设置及制度约束固然重要,然而经营主体认识才是土地经营方式决定的第一重要变量。本文运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既有承包制度设计框架下解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家庭一般性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收入结构和劳动力内部分工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地区土地流转体现为"富农"行动特征,低收入家庭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成为约束条件,决定着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目标。由此得到的政策含义为:土地流转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业劳动参与的结果,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土地流转市场形成的必要条件,土地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毅  张波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农村家庭的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ELES模型,研究了老龄化和养老保障对中国农村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养老保障对中国农村家庭特别是有养老负担家庭的消费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低消费水平和高消费水平的农村家庭中,养老负担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弱;有养老保障的家庭在各个消费项目上无论是消费意愿还是消费质量都要高于无养老保障的家庭,没有养老负担且有养老保障的家庭生活质量最高,而既有养老负担又无养老保障的家庭生活质量最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涛涛  胡玉坤  杨胜运  马木兰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其农村家庭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在收入不断提高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家庭旅游消费却远未达到与其收入匹配的预期水平,这可能与家庭收入结构有关。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理论,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检验不同来源收入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需求的差异化影响,从理论和经验上验证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针对不同来源的收入采用不同的旅游消费预算和处理规则,表现为不同类别收入存在差异化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即存在心理账户效应,并且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比城镇家庭更显著。同时,文章发现,典型的农村家庭特征对边际旅游消费倾向以及心理账户效应产生异质性影响。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村家庭,其边际旅游消费倾向总体更高,且心理账户效应更显著。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村家庭在旅游消费上的心理账户效应也越显著。对于子女年龄处于中学阶段的农村家庭,其旅游消费的心理账户效应比较明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大为  李淑文  
互联网的使用改变了家庭消费偏好与约束条件,可以在全面促进消费中发挥积极作用。由于消费本身的复杂性以及不同消费领域中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存在的差异,互联网在促进消费中对各类型消费的影响会产生不同效果。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估计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总消费和食物、衣着、居住、生活、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七类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促进家庭总消费的过程中,不同于传统消费影响因素对总消费和各类消费影响表现出的同步性,互联网对各类消费的影响效果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首先,互联网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医疗保健消费,提高在其他方面的购买能力;互联网对生存类消费的促进效果有限,对提升生活品质或有助于家庭长远发展的消费促进效果更加明显,有助于家庭消费质量提升。其次,在全面促进消费中互联网影响的结构性差异主要取决于消费的需求弹性,对缺乏弹性的消费需求促进效果有限,对富有弹性的消费需求促进效果更加明显。再次,加快互联网等新型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力推动强大国内市场的形成和流通效率提升。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方晓丹  冯怡琳  刘洪波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具有负面效应,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本文建议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国内消费市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方晓丹  冯怡琳  刘洪波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具有负面效应,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本文建议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国内消费市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超  
本文基于微观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视角,针对老龄化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两期世代交叠模型,发现在反馈式的家庭代际关系中老年和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家庭教育投资有负效应。实证分析证实了理论模型的结论,表明老龄化显著降低了我国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及其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并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概率和规模都有显著负效应。此外,老龄化对我国农村和中西部家庭的影响显著大于城镇和东部家庭,对低收入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的负效应大于中等收入家庭,而对高收入家庭无显著影响,意味着老龄化会加大我国城乡、区域和阶层间的人力资本禀赋差距。研究还发现,少儿人口数量及比重对家庭教育投资也有显著负效应,这支持了子女质量与数量的替代理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强  
基于我国家庭微观数据,系统研究了人格特征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分析了这种影响是否存在行业的异质性。研究认为人格特征变量对创业的影响虽然都是正向关系,但具体的人格特征和对不同类型创业影响的显著性存在差异;外向型、严谨型和开放型人格特征对所有创业类型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正效应,而神经质人格特征对所有创业类型的影响效应是不显著的,顺同型人格特征对宽口径和窄口径公司制创业的影响是显著的,而对个体工商户创业窄口径创业的影响是不显著的;从行业的异质性看,人格特征既体现了行业管制的差异性,又体现了不同创业类型的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