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3)
- 2023(11978)
- 2022(10128)
- 2021(8986)
- 2020(7175)
- 2019(16323)
- 2018(16105)
- 2017(30751)
- 2016(16362)
- 2015(18386)
- 2014(18558)
- 2013(18345)
- 2012(17452)
- 2011(16199)
- 2010(16795)
- 2009(15914)
- 2008(15776)
- 2007(14527)
- 2006(13419)
- 2005(12827)
- 学科
- 济(90631)
- 经济(90520)
- 管理(53036)
- 业(48838)
- 企(40203)
- 企业(40203)
- 中国(26984)
- 地方(25860)
- 方法(24720)
- 农(21053)
- 业经(20705)
- 数学(20629)
- 数学方法(20443)
- 制(19760)
- 财(18926)
- 地方经济(15969)
- 学(15131)
- 银(15044)
- 银行(15031)
- 融(14965)
- 金融(14963)
- 行(14619)
- 农业(14347)
- 体(13824)
- 环境(13545)
- 发(13314)
- 贸(13036)
- 贸易(13023)
- 易(12511)
- 策(11919)
- 机构
- 学院(247611)
- 大学(245797)
- 济(114831)
- 经济(112473)
- 研究(92984)
- 管理(90463)
- 理学(75337)
- 理学院(74456)
- 管理学(73514)
- 管理学院(73017)
- 中国(71624)
- 财(54638)
- 京(53059)
- 科学(50684)
- 所(47146)
- 研究所(41635)
- 财经(41502)
- 中心(40584)
- 江(40227)
- 经(37233)
- 经济学(36247)
- 农(35416)
- 北京(34538)
- 范(33074)
- 院(33044)
- 师范(32802)
- 经济学院(32020)
- 州(31821)
- 财经大学(30223)
- 业大(29567)
- 基金
- 项目(149009)
- 科学(118329)
- 研究(114180)
- 基金(107357)
- 家(91454)
- 国家(90640)
- 科学基金(77966)
- 社会(75624)
- 社会科(71766)
- 社会科学(71752)
- 省(58471)
- 基金项目(55235)
- 教育(51633)
- 划(48197)
- 编号(45942)
- 自然(45893)
- 自然科(44763)
- 自然科学(44753)
- 自然科学基金(43978)
- 资助(43825)
- 成果(39093)
- 发(38189)
- 重点(33970)
- 课题(33751)
- 部(33260)
- 制(32657)
- 发展(31783)
- 国家社会(31519)
- 展(31263)
- 创(30950)
- 期刊
- 济(147380)
- 经济(147380)
- 研究(86846)
- 中国(58850)
- 财(42508)
- 管理(39561)
- 农(35098)
- 科学(32532)
- 学报(31219)
- 融(29129)
- 金融(29129)
- 教育(28193)
- 大学(25130)
- 经济研究(23902)
- 学学(23567)
- 农业(23258)
- 业经(22964)
- 技术(22829)
- 财经(22123)
- 经(19230)
- 问题(18493)
- 贸(14675)
- 世界(13804)
- 技术经济(13646)
- 国际(13368)
- 现代(12300)
- 商业(12208)
- 改革(12065)
- 革(12065)
- 经济管理(11952)
共检索到411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涂礼忠
人口对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口总数和劳动人口负担系数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制约;二是人口结构(尤其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消费品构成的制约。 制订经济发展战略,首先要确定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战略总目标,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首先是每人平均占有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绿化
经过十来年的艰苦努力,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口大量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这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如何确定人口发展战略目标,使我国的人口政策建立在积极可靠,既符合客观实际,最大限度地控制人口数量,又尽可能地符合民心,做到合情合理。这已成为确定人口发展战略目标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就确定人口发展战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凤芹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矢志追求的战略目标。这一目标经历了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再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出党的领导人在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的一脉相承,更表明他们在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的与时俱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向明
人口发展战略是指导人口再生产和人口活动全局的根本方针,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国民经济活动全局的根本方针,两者是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的。从人口方面看,全体人口和劳动人口的生活、生产需求,包括幼儿抚育,青少年教育,青壮年就业,婚育、老年人的退休、赡养等等与社会物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过程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因此,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道全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和人民大众希望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一定时限内达到某种水平或状态,称其为该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一个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长远的综合性指标体系,合理地加以确定,是关系到本国或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战略目标的确定应该体现的基本原则是:目标实现的最大可能性原则、人民和市场需要最大限度满足的原则、经济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一的原则。若是一个国家内的地区性战略目标,还应该体现对全国总体发展战略目标的最佳保证原则。我国的西部地区(这里指云南、贵州、四川、西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丽
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格局的形成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时就已经奠定了区域分化的基础。建国后,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先后采取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在处理区域公平与效率关系时,先后选择了"公平优先"、"效率优先"和"兼顾公平与效率"目标原则。每一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都是中央政府根据当时的主要任务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进行选择的结果。不同的选择对区域之间关系框架和国家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庆华
经济发展战略与现代化中的制度文明进展李庆华(中共中央党校100091)“现代化”是一个包含深刻而丰富历史内涵的范畴,它既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又是一个具有历史阶段性的范畴;既是一个国际一般性的概念,又是一个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范畴。就其内容而言,概括地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初玉岗
本文分析了工业化中前期的中国国情特征和历史任务,认为每个较大的区域都应以制造业作为自己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文章对一些地方曾经提出的“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两通起飞”等战略思想进行了商榷,提出了特色制造业的战略思想,主张在产业选择、发展道路和目标定位等方面突出区域特色。
关键词:
工业化 制造业 发展战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元伟
本文分析了在全面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和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两个重点问题:一是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与防止投资过快增长;二是企业所得税制度统一与吸引外资,并提出了统筹规划、稳步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和统一企业所得税制的战略安排。
关键词:
宏观经济 增值税转型 企业所得税统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国辉 施圣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国杰
作者认为,从可比名义增长率看,中国过去20年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理想,不仅没有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甚至未能缩小同一些发展中“大国”的差距。症结在于质量改进速度和市场发育速度缓慢,必须选择高速质量改进制导下的高速增长战略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总战略,并尽快实现从追求高效益型发展战略向高质量改进发展战略的转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联合课题组 刘东涛 秦广生 孙兰玉 刘伯德 王永治 徐国弟 常修泽 孙鸿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占仓
县域经济就是以县域为基本单元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其实质仍然是一种区域经济。虽然每个县发展条件差异很大,在实际工作中也各有高招,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不断创新,但是从战略高度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抓好稳定、富县、富民、科学发展观四件大事。对此观点,我们称之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四点论"。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点论" 科学发展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秋阳
日本的“倾斜竞争”发展战略与台湾的“夹缝进击”发展战略截然不同,但都取得了成功。对这两种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将有助于我们研究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之选择。一、日本和台湾发展战略经济条件的异同“倾斜竞争”战略是一种超常的发展战略,它属于国民经济非平衡发展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选择一至几个产业做为支柱产业,倾注全力优先发展,以便在国际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再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日本战后四十余年始终实行“倾斜竞争”战略。“夹缝进击”战略,是指选择那些不为人注意的产业或产品,以避开竞争锋芒,在强敌林立的国际市场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德全
公平和效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两个同等重要、同时兼顾的方面 ,应该改变“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政策导向 ,确立“公平为基础 ,效率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形成在公平基础上求效率 ,公平与效率良性运行的机制 ,营造公平基础、效率中心氛围 ,确保机会公平 ;创新制度 ,综合治理 ,实现规则与秩序公平 ;改革宏观分配机制 ,促进分配公平 ,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又重视生产关系的改善 ,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共同推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公平 效率 经济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