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15)
2023(8647)
2022(7297)
2021(6685)
2020(5484)
2019(12202)
2018(11735)
2017(22447)
2016(12416)
2015(13361)
2014(12924)
2013(12589)
2012(11705)
2011(10545)
2010(10685)
2009(9778)
2008(9633)
2007(8573)
2006(7721)
2005(6779)
作者
(37271)
(31212)
(31015)
(29251)
(19907)
(15164)
(13864)
(12206)
(11848)
(11133)
(10684)
(10103)
(10053)
(9927)
(9803)
(9610)
(9455)
(9396)
(8965)
(8948)
(7908)
(7631)
(7478)
(7223)
(7072)
(6922)
(6807)
(6758)
(6202)
(6202)
学科
(45920)
经济(45860)
(38044)
管理(37554)
(30207)
企业(30207)
方法(18221)
数学(16013)
数学方法(15817)
(15771)
中国(14454)
(13550)
(11614)
贸易(11610)
(11369)
业经(11146)
(11114)
农业(10699)
(10028)
地方(9569)
(9506)
技术(8521)
(8141)
环境(8109)
(7977)
财务(7961)
财务管理(7949)
(7872)
银行(7829)
企业财务(7535)
机构
学院(176078)
大学(174253)
(74085)
经济(72656)
管理(68016)
研究(64742)
理学(59223)
理学院(58503)
管理学(57593)
管理学院(57252)
中国(48127)
科学(40604)
(36700)
(36281)
(33997)
(33555)
研究所(31175)
业大(29541)
农业(28853)
中心(28606)
财经(26510)
(26377)
(24159)
(23365)
北京(22885)
(22024)
经济学(21848)
师范(21710)
(20501)
科学院(20081)
基金
项目(121397)
科学(95533)
基金(89324)
研究(83600)
(80739)
国家(80043)
科学基金(67442)
社会(54158)
社会科(51395)
社会科学(51383)
基金项目(47100)
(46571)
自然(45564)
自然科(44532)
自然科学(44518)
自然科学基金(43771)
(40576)
教育(37244)
资助(35881)
编号(32526)
重点(27783)
(26758)
(26412)
(25474)
成果(25271)
创新(23806)
计划(23633)
科研(23514)
课题(22733)
国家社会(22585)
期刊
(79672)
经济(79672)
研究(50849)
中国(32795)
(32155)
学报(31416)
科学(29799)
管理(24753)
(24145)
大学(22868)
学学(22049)
农业(21580)
(17438)
金融(17438)
教育(14338)
业经(14121)
经济研究(13676)
财经(12526)
技术(12290)
(11529)
(10738)
问题(10527)
(9827)
国际(9134)
资源(8920)
科技(8847)
(8772)
商业(8517)
业大(8333)
技术经济(8152)
共检索到258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钦池  
气候变化本质上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从自然科学角度无法真正认识气候变化的本质。人口和气候变化具有密切关系,除了人口规模之外,人口年龄结构、家庭规模、性别结构、人口城市化等对气候变化都具有重要影响。深刻认识人口和气候变化的关系,有助于重视和发挥人口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人口应该成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一个重要视角,应该把人口纳入应对气候变化战略框架,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策略,发挥城市化在减排中的积极作用,制定针对小型家庭能源节约引导政策,重视年龄结构和发展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发挥女性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白鸽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召开,气候变化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人口方案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认为气候变化不是简单的环境或技术问题,而是重要的发展问题,应该将人口、健康等重要因素纳入框架,以综合的手段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并将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最高目标。文章提出了借鉴中国人口方案的经验形成中国特色统筹解决气候问题的框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蒋耒文  
人口与气候变化关系是一个非常缺乏研究的领域。本文总结近年有关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领域的状况,讨论不同研究方法和模型的应用成果及其局限性,特别介绍了应用整合评估模型iPETS对主要国家和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预测结果,指出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技术变动等都是人类影响气候变化的决定因素;人口变动的影响不只是人口规模的增减,人口和家庭户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的变化也是应该考虑的内容;家庭户应该成为气候变化研究的人口分析单位;人口老化、城市化、家庭规模缩小等都是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人口因素。本研究提供了改进气候预测模型对人口变量处理方式的实例,指出了在制定减缓气候变化政策过程中考虑人口因素的重要性和可操作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郭雪白  刘丹凤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的评估报告,分析了美国由于废气排放所致气候变化,从而揭示了气候变化对环境影响的状况。在概述美国地方和联邦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实施措施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必须明确采取快速的减排行动将碳排放量保持在预算内,通过世界各地区的共同努力,大规模的改革和转变方式以实现低碳排放,逐渐杜绝碳排放等6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刘艳艳  张多勇  王东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目前气候谈判还没有达成各方满意一致的协议,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对未来中国气候外交坚持的原则、任务、策略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遥  
气候融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保障,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多重挑战。第一,要明确气候融资目标,制定气候融资战略规划,从融资主体、时间战略、空间战略等三个层次,在目标设定、路径选择、重点任务、核心渠道及政策组合等方面作出合理部署;第二,要健全气候融资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适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要激活气候融资机制,扩大公共资金来源,推动国内碳市场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慧明  荀斌  董孝斌  张新时  
在过去50多年里,气候变暖使我国的冰川面积大幅减少。新疆地区气候极端干旱,冰川在新疆淡水资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疆所发生气温升高、冰川消融加速等现象,与全球尺度的气温升高密切相关。气温的持续升高,使得消融量远大于累积量,是导致新疆地区冰川消融量持续增加的主要原因。可以预见,新疆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不会改变,远景不容乐观。文章在总结由冰川变化引发的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对新疆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提出了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能源对策、恢复山地森林带和建立山地河谷林、山地停牧还草、建立山区水库、长距离调水形式的改变、发展各种节水节能农业技术、绿洲防护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荒漠植被的保育恢复与重建、发展盐水灌...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媛媛  姚恩建  徐洪磊  黄全胜  吴睿  王人洁  
交通运输是产生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行业之一。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交通运输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工具、手段措施、基础能力等还存在一些不足。该文从减缓和适应2个角度出发,梳理了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开展的政策与行动,分析了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基础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交通运输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总体策略和路径,以及提升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思路和建议,以支撑交通运输领域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璐  丁丁  邓红兵  严岩  
本文总结了气候变化风险的主要表现特征,评价了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应从明确国家责任、制定应对方案规划、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和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开展工作,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策略建议。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孔妍  郭庆坤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埃及近年来年平均气温居高不下,海平面不断上升,尼罗河三角洲备受威胁,干旱程度加重,水资源短缺加剧,多种疾病的患病率增高,危害公众健康。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埃及成立环境部门与气候机构,制定相应的气候政策,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非政府组织及其社会各界付出了一定程度的努力,埃及与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也不断加强气候治理合作。埃及应对气候变化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治理效果却十分有限。埃及应对气候变化面临的困境包括:气候问题长期处于政府决策的边缘地位,且财政支持不足;气候立法缓慢;人口众多,国民环保意识普遍薄弱;全球气候治理的不公平现象对埃及气候治理产生了负面影响等。从长远来看,埃及因受限于各种条件,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仍将面临严峻挑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林生  唐承财  成升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旅游业是全球变化影响下的敏感和脆弱的产业之一,科学分析气候变化对旅游业的各种影响,提出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简要叙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格局与游客行为、旅游产品、旅游服务体系、旅游效益等5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最后提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旅游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庆年  施国庆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变化会议召开,再次引发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环境、气候变化引起的人类迁移活动近年来逐步为人们所重视,但我国环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方向的专项研究还相对较少。在回顾国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该领域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做了梳理。除了对环境、气候变化移民概念和分类的讨论外,当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在全球、国家或是地区层面上对迁移人口数量的估算,回答环境、气候变化对人口迁移影响到底有多大的问题。二是探析环境、气候变化和人口迁移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环境恶化、气候变化导致人口迁移的机理研究方面。三是对相关政策响应的研究,比如如何应对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小峰  任国玉  王守荣  张政  
全球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的核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环境外交和国家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重视与日俱增,已经确定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原则,并初步确立了响应气候变化问题的立场和战略构想。本文从气候变化问题的由来、观测与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我国当前的政策和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思考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国际谈判的战略部署问题,并提出初步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鼎新  郑钧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并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后果,包括极端天气增多、海平面上升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为此,有必要加速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在减排方面,欧盟一直走在全球前列。欧盟最先引入碳交易机制和提出减排目标。欧盟委员会今年3月还公布了《欧盟气候法》并获欧洲议会通过,将实现减排目标纳入法律范畴。但随着气候变化现象频繁发生和欧盟减排力度的加大,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元区成员国中央银行开始关注相关风险和减排的大量资金需求并探索应对之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水发  潘晨光  温亚利  潘家华  郑艳  
当前,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问题备受世人瞩目。本文首先概述了气候变化、森林、林业与就业的相关关系;阐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框架,归纳出林业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三种主要方式;并介绍了中国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和能源林业的具体实践;进而定性分析了中国林业重点行动对就业的正负面影响,并以广西碳汇试点项目为例加以佐证,最后阐明了中国林业发展及就业的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林业通过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三种主要途径和系列行动,为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应对气候变化的造林绿化等一系列林业行动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