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17)
- 2023(9103)
- 2022(7608)
- 2021(6806)
- 2020(5733)
- 2019(12773)
- 2018(12611)
- 2017(25280)
- 2016(13246)
- 2015(14637)
- 2014(14294)
- 2013(14589)
- 2012(13814)
- 2011(12745)
- 2010(12934)
- 2009(12333)
- 2008(11840)
- 2007(10693)
- 2006(9943)
- 2005(9073)
- 学科
- 济(78503)
- 经济(78432)
- 管理(37380)
- 业(35141)
- 方法(27561)
- 数学(25203)
- 数学方法(25104)
- 企(25052)
- 企业(25052)
- 中国(20676)
- 农(17688)
- 地方(17372)
- 财(14945)
- 学(13828)
- 业经(13593)
- 制(13446)
- 贸(13395)
- 贸易(13387)
- 易(13014)
- 地方经济(12550)
- 农业(12219)
- 银(11101)
- 银行(11064)
- 环境(10666)
- 行(10653)
- 融(10278)
- 金融(10278)
- 体(9552)
- 产业(8800)
- 发(8482)
- 机构
- 大学(207874)
- 学院(206301)
- 济(102070)
- 经济(100400)
- 管理(76302)
- 研究(75623)
- 理学(65790)
- 理学院(65045)
- 管理学(64209)
- 管理学院(63834)
- 中国(57239)
- 财(45579)
- 科学(43397)
- 京(42936)
- 所(39281)
- 农(37097)
- 财经(36560)
- 研究所(35453)
- 经济学(33636)
- 经(33190)
- 中心(32434)
- 业大(30970)
- 经济学院(30303)
- 江(29524)
- 农业(29357)
- 北京(27412)
- 财经大学(27079)
- 院(26029)
- 范(24219)
- 师范(23904)
- 基金
- 项目(130543)
- 科学(102328)
- 基金(97030)
- 研究(91039)
- 家(86169)
- 国家(85481)
- 科学基金(71671)
- 社会(62808)
- 社会科(59682)
- 社会科学(59666)
- 基金项目(51291)
- 省(49062)
- 自然(44920)
- 自然科(43846)
- 自然科学(43828)
- 自然科学基金(43072)
- 划(41735)
- 教育(39899)
- 资助(39146)
- 编号(34133)
- 发(29665)
- 部(29388)
- 重点(29374)
- 国家社会(27250)
- 成果(27217)
- 创(26649)
- 教育部(25161)
- 创新(25127)
- 科研(24859)
- 人文(24553)
- 期刊
- 济(116588)
- 经济(116588)
- 研究(67360)
- 中国(35453)
- 学报(33935)
- 农(32958)
- 财(32722)
- 科学(30968)
- 管理(28180)
- 大学(25257)
- 学学(24500)
- 农业(21843)
- 经济研究(21346)
- 融(21032)
- 金融(21032)
- 财经(19268)
- 业经(17324)
- 经(16712)
- 问题(16161)
- 技术(15157)
- 贸(13325)
- 技术经济(12229)
- 国际(11572)
- 商业(11434)
- 教育(11092)
- 统计(10837)
- 业(10571)
- 世界(9887)
- 理论(9818)
- 经济问题(9766)
共检索到312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书茂 李通屏
通过建国后人口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指出了实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从中国人口国情出发,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思考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人口 经济增长方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欧杰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治理人口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很好地配置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本等资源,提高科技含量。而要提高科技含量,又必须提高人口素质。一、进一步控制人口的增长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多,包含有两方面问题,一是人口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和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均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尽快改变片面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快上升。在“九五”期间,要重点推选三项经济政策:一是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使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9%;二是调整投资重点,增加内涵型和质量型投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来促进结构协调。同时,要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层次,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市场机制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调节作用,推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并提高宏观调控机制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控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邹彦林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依据邹彦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历了长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在建国初期,面临的是十分严重的经济短缺,为快速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必须大规模推进工业化进程。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而言,工业化就是高效率,就是对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利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建彬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值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中央及时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为我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明了方向。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已无庸讳言,笔者认为目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涛
“两个转变”的决策,既重视制度前提,又重视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充分肯定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理顺了“两个转变”相互作用的关系,极具科学性与战略眼光。从改革制度缺陷入手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变定能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 一、制度缺陷、技术滞后: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原因 1.制度缺陷是我国粗放式经济增长的主要成因 我国在建国之礼,曾面临如何在缺少外援和贸易条件下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历史选择。以当时的客观环境和主观认识出发,中国选择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来带动整个经济建设,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即实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为筹集发展重工业的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春明
我国经济还没有完全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和投资管理体制;调整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以科技进步和人才资本为依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国企改革 产业结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怡 徐奇峰 李谭
服务经济时代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即将迎来并且无法逾越的一个全新发展阶段。要选择好我国今后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对服务经济有着清晰准确的认识。本文从理论的视角,系统阐释了服务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服务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顺利实现,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又为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馨
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将服务经济推到了历史舞台上,在中国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借助服务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宏观经济与服务经济整体发展向好,为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因素包括生产力要素、服务消费水平、服务经济外向化水平等。而这些因素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过程中,还存在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进的方面。为此,要实现服务经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必须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服务经济品牌化来抢占产业链上游利润源,促进宏观经济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服务经济 经济增长 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上海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但与全国一样,仍面临一个根本性问题: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本文结合上海经济的实际情况,认为必须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结合起来,向政企二元化、组织集团化、结构高度化等八大方向转变,并为此提出六条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卫斌 陈彬 蒋松荣
中国过去3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10余年高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的基础上,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由于面临日趋严峻的资源支撑力瓶颈和环境承载力约束,能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亟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能源环境视角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本文运用DEA方法构建一个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以定量地衡量经济增长方式,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的绿色指数为0.10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现有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从根本上是由当前的能源定价机制和能源价格体系决定的,能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安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栋生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闵维方
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一是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发展模式。二是通过增加教育投资,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从而为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奠定必要的基础。三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收入分配的公平,尤其是提高经济弱势群体的收入,从而为通过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条件。文章最后强调,要实现教育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最根本的是要大力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
教育 经济增长方式 教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