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0)
- 2023(7722)
- 2022(6217)
- 2021(5524)
- 2020(4849)
- 2019(10770)
- 2018(10508)
- 2017(20476)
- 2016(10848)
- 2015(12006)
- 2014(11822)
- 2013(11918)
- 2012(10610)
- 2011(9216)
- 2010(9424)
- 2009(9287)
- 2008(9596)
- 2007(8792)
- 2006(7860)
- 2005(7483)
- 学科
- 业(69604)
- 企(65269)
- 企业(65269)
- 济(53776)
- 经济(53665)
- 管理(52059)
- 业经(23655)
- 方法(23475)
- 财(21174)
- 农(20187)
- 务(16846)
- 财务(16836)
- 财务管理(16827)
- 数学(16138)
- 数学方法(16038)
- 企业财务(15915)
- 农业(15071)
- 技术(14912)
- 制(13618)
- 中国(12814)
- 策(11948)
- 划(11619)
- 和(10894)
- 企业经济(10717)
- 体(10694)
- 经营(10253)
- 技术管理(10176)
- 理论(10078)
- 体制(9694)
- 贸(8679)
- 机构
- 学院(166473)
- 大学(161765)
- 济(76998)
- 经济(75866)
- 管理(72494)
- 理学(62370)
- 理学院(61869)
- 管理学(61372)
- 管理学院(61055)
- 研究(49219)
- 中国(40900)
- 财(36705)
- 京(32682)
- 财经(29020)
- 农(27342)
- 经(26314)
- 科学(26223)
- 江(25654)
- 所(24278)
- 经济学(23127)
- 业大(22424)
- 中心(22414)
- 商学(21665)
- 商学院(21480)
- 农业(21410)
- 研究所(21370)
- 财经大学(21070)
- 经济学院(20938)
- 北京(20270)
- 经济管理(20261)
- 基金
- 项目(104835)
- 科学(85535)
- 基金(78990)
- 研究(78849)
- 家(66684)
- 国家(66040)
- 科学基金(59629)
- 社会(54262)
- 社会科(51518)
- 社会科学(51507)
- 基金项目(42060)
- 省(41392)
- 自然(37138)
- 自然科(36355)
- 自然科学(36348)
- 自然科学基金(35827)
- 教育(33991)
- 划(32824)
- 资助(31079)
- 编号(30426)
- 业(29464)
- 创(25492)
- 部(23618)
- 制(23237)
- 成果(23163)
- 创新(22815)
- 发(22765)
- 国家社会(22759)
- 重点(22641)
- 人文(21308)
共检索到249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白雪洁 曾津
基于中国18个地方铁路局的数据,通过构建网络DEA模型,打开铁路客运过程的"黑箱",测算中国铁路客运业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中国铁路客运业的总体效率虽稳步上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0. 442),客运生产效率(0. 609)明显高于客运服务效率(0. 343);区域间铁路局的客运效率两极分化严重,东部地区铁路局客运生产效率虽高于西部地区铁路局,但服务效率不如后者;铁路业存在过度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缺少铁路工人而行政管理人员冗余;铁路客运业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且创收能力不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震葆
The indicator of population density has tight relationship with country and regional economical indicators. If we use population density as the main basis of sampling frame design, the quality of sample survey will be heightened.
关键词:
人口密度 价值 统计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维国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基于市场价值和企业资源互动的发展创新力。它是客观具体和动态的,具有空间的维度,可以物象化;也具有时间的维度,能产生一时的或历时的价值。因此,它既可“替代”,也能“模仿”。科学地认知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有助于中国企业识别和强化自身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
企业核心能力 客观性 可替代性 可模仿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秉镰 刘玉海 穆秀珍
中国铁路运输业是典型的行政垄断行业,同时又面临着其他运输方式日趋激烈的替代竞争。本文基于产出导向的SBM-DEA模型对中国铁路运输业在1997~2009年期间的经济效率进行了测算,并采用受限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检验了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对于铁路运输业经济效率的影响。效率测算结果显示,纯技术效率低下是中国铁路运输业经济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计量回归结果显示,行业性行政垄断和旅客周转量所占比例均对铁路运输业经济效率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公路路网密度和高速公路占比等替代竞争因素则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单位面积生产总值等引致需求因素和铁路路网密度等亦均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2005年铁路局分拆重组改...
关键词:
行政垄断 替代竞争 经济效率 铁路运输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姣娥 景悦 杨浩然
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对国内民航客运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基于事后分析视角,从直达联系视角建立了国内高铁—民航运输的空间叠合网络,定量分析了高铁建设前后民航旅客运输的变化特征,并基于航空客流增速变化识别出高铁影响下的四种航段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在此基础上,基于2007-2014年全国277对高铁—民航运输重叠城市对的8年面板数据,以航空客流为因变量,建立随机效应模型,研究了高速铁路介入后对国内民航客运系统、北上广枢纽机场以及其他机场航线的替代效应。结论表明:(1)高速铁路对重叠网络的民航旅客运输产生了较强的替代效应,且高铁列车速度越快、城市间距离越短,替代效应越明显。(2)由于航班网络联系的多元化、旅客出行偏好选择以及对时间敏感性不同,枢纽机场航线较非枢纽机场航线受高铁建设的影响相对较小。未来随着高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其对航空客运的影响仍值得持续关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苏红键 魏后凯
本文从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城市粗放扩张的现实问题出发,针对城市经济活动集聚的密度效应研究的不足,利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06—2010年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城市密度效应及最优城市人口密度,藉此分析了未来中国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在样本范围内,密度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倒U型特征;在控制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之后,密度效应的倒U型特征依然显著;以城区总人口比建成区面积核算的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约为1.30万人/平方公里。基于最优城市人口密度的观点,土地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应当在最优城市人口密度标准下协调推进,由此进一步分析了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的节地潜力,明确了集约型城镇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指出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少林
如何突破资源环境的双重约束是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的当务之急。本文基于2001-2012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的面板数据,将衡量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和衡量生态环境的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作为反映城镇化质量的指标,利用静态和动态面板计量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人口密度、产业结构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城市人口密度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呈现"U"型关系;城镇化质量内生于地区产业结构;市场化改革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显著为正。
关键词:
人口密度 产业结构 城镇化质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建高 王凌宇
我国学界对城市人口密度有不同认识。根据最新统计资料对中国天津、上海、广州和日本东京、大阪的人口密度研究显示,中国城市建成区人口密度普遍比日本高许多,上海约是东京的两倍,而且中心市区与周围郊区密度差异悬殊,显著的一极集中。日本城市人口分布较均匀。体现在城市住宅形态上,中国城市以集合住宅为主而日本城市以独立住宅为主。对统计数据不加分析会得出偏离实际的结论,城市研究有待精细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晓 穆怀中
文章立足于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提出城市绿色人口密度概念及模型,并进一步构建绿色人口密度检验系数(GTI)、人口检验系数(PTI)与空间检验系数(STI),以此作为衡量城市人口密度是否符合绿色发展的标准。利用全国及30个地区2001-2012年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绿色人口密度呈波动上升趋势,GTI呈倒U型变动,大气环境容量已显现出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迹象,将进一步加剧城市人地矛盾。2012年中国平均PTI为0.195,STI为-0.226,说明中国整体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城市空间规模与大气环境质量不协调。依据各地区人口规模与城市空间偏离绿色发展标准的程度,对全国进行四类区域划分,并结合人口结构、城市空间与大气环境状况,制定城市未来发展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文晓 穆怀中
文章立足于城市绿色发展评价,提出城市绿色人口密度概念及模型,并进一步构建绿色人口密度检验系数(GTI)、人口检验系数(PTI)与空间检验系数(STI),以此作为衡量城市人口密度是否符合绿色发展的标准。利用全国及30个地区2001-2012年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绿色人口密度呈波动上升趋势,GTI呈倒U型变动,大气环境容量已显现出制约经济健康发展的迹象,将进一步加剧城市人地矛盾。2012年中国平均PTI为0.195,STI为-0.226,说明中国整体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但城市空间规模与大气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世锦 蔡颖 王子豪
集聚效应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创新与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通过对我国300余个城市近20年人口集聚水平的变迁分析发现,伴随着人口流动与人口集聚水平提升,整体上城市间的人均GDP差距收窄,分布更为均衡;对人口集聚水平与产出效率间的规律探索显示,人口密度、就业密度与产出效率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为了更全面地衡量我国城市化水平,将“人口稠密率”指标作为对城镇化率评价的重要补充,进而将“人口稠密率”纳入经济增长预测模型,对2022—2030年不变价GDP增速进行预测,结果显示2022—2030年我国GDP年均复合增速约在5.03%左右。从空间分布深度挖掘人口集聚红利,协同驱动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是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因此,要逐步打破市场分割,提升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协调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发展,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处理好城市“新二元结构”问题。
关键词:
集聚效应 人口密度 产出效率 人口稠密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周祖根,王静龙
本文提出了根据普查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在计算机微机上绘制1990年上海市区人口密度等值线图的方法,阐述了从等值线图所看到的当前上海市人口分布的一些特点;进而把它与利用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绘制得到的1982年上海市区人口密度等值线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了上海人口分布的演变及其原因。用同样方法,可绘制得到商业营业额分布、饮食服务业营业额分布、职工密度分布等,把它们与人口密度分布图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从深层次上探讨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诸因素的关系,并可讨论相应的政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国斌 马慧敏 宋国君
文章采用分类和回归方法对中国各地区的能源强度与人口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各省的人口密度和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聚类分析,以便正确反映各个地区人口状况和能源消费情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人口密度对各省能源消耗的影响,以便合理规划地区人口分布状况,引导人口和资源分布,从质量上改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应该适度控制城镇规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能源强度 人口密度 聚类分析 线性回归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郑得坤 李凌
利用地市级面板数据对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人口密度与居民消费率的关联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并不能提升居民消费率,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大才能提升居民消费率。因此,只有逐步改变过去"摊大饼"式、粗放扩张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着力增强城市的人口吸纳能力,提高城市人口密度,降低运人的成本、运物的成本和知识传播的成本,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对居民消费率的提升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