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42)
- 2023(20675)
- 2022(17771)
- 2021(16682)
- 2020(13980)
- 2019(31878)
- 2018(31610)
- 2017(60644)
- 2016(33062)
- 2015(36930)
- 2014(36700)
- 2013(35835)
- 2012(32932)
- 2011(29591)
- 2010(29965)
- 2009(27323)
- 2008(26588)
- 2007(23539)
- 2006(20861)
- 2005(18006)
- 学科
- 济(132006)
- 经济(131854)
- 业(94168)
- 管理(90700)
- 企(71490)
- 企业(71490)
- 方法(59224)
- 农(53290)
- 数学(52254)
- 数学方法(51431)
- 农业(35245)
- 中国(35173)
- 财(33688)
- 业经(32572)
- 学(27956)
- 地方(27387)
- 贸(26817)
- 贸易(26805)
- 易(26162)
- 制(25100)
- 技术(20599)
- 理论(20480)
- 务(20039)
- 财务(19951)
- 财务管理(19907)
- 策(19759)
- 银(19527)
- 银行(19455)
- 环境(19444)
- 企业财务(18801)
- 机构
- 学院(464126)
- 大学(461750)
- 济(185153)
- 管理(181292)
- 经济(181207)
- 理学(157844)
- 研究(156596)
- 理学院(156101)
- 管理学(152890)
- 管理学院(152077)
- 中国(117273)
- 科学(99369)
- 京(97289)
- 农(93664)
- 财(83189)
- 所(79283)
- 业大(76777)
- 农业(72583)
- 中心(72547)
- 研究所(72518)
- 江(68978)
- 财经(66445)
- 经(60746)
- 范(60586)
- 北京(60540)
- 师范(59901)
- 院(56406)
- 经济学(55128)
- 州(54999)
- 经济学院(49912)
- 基金
- 项目(322684)
- 科学(252529)
- 基金(233364)
- 研究(231465)
- 家(205809)
- 国家(203915)
- 科学基金(174137)
- 社会(145339)
- 社会科(137579)
- 社会科学(137542)
- 省(127653)
- 基金项目(123128)
- 自然(115020)
- 自然科(112376)
- 自然科学(112344)
- 自然科学基金(110305)
- 划(106621)
- 教育(106301)
- 资助(96861)
- 编号(94375)
- 成果(75499)
- 重点(72595)
- 部(70341)
- 发(69197)
- 创(66605)
- 课题(64775)
- 创新(62219)
- 科研(62035)
- 国家社会(59715)
- 教育部(59675)
- 期刊
- 济(201913)
- 经济(201913)
- 研究(131544)
- 农(90843)
- 中国(88742)
- 学报(80148)
- 科学(71589)
- 管理(63578)
- 财(61838)
- 农业(61623)
- 大学(60835)
- 学学(57757)
- 教育(48649)
- 融(41593)
- 金融(41593)
- 技术(40211)
- 业经(37946)
- 经济研究(31282)
- 财经(31193)
- 业(30543)
- 问题(27347)
- 经(26746)
- 版(24684)
- 科技(23364)
- 图书(22644)
- 统计(22212)
- 业大(22121)
- 技术经济(21998)
- 资源(20566)
- 策(20530)
共检索到677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霞
基于四川省统计数据的研究发现,人口大规模流出对农村家庭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村家庭比重大幅下降,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代际分离普遍、家庭结构严重老龄化。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后果是:家庭的稳定性被动摇,传统家庭代际关系遭到破坏,家庭养老的基础被削弱,农村家庭的农业生产经济功能弱化。建议:重视农村家庭发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公共服务,推动家庭整体流动,促进流动人口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关键词:
人口流出 农村家庭结构 影响 对策 四川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华 张洋
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有所提升但仍然薄弱,而金融服务发展的落后是造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为例,选取四川省近二十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为样本,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金融服务的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在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为:在理财服务中,闲置资金利用率较低;在借贷服务上,生产性用途的贷款较少;在保险服务中,商业保险的覆盖率较低。因此本文从农户需求视角,针对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在基本金融服务的获取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霞
农村人口流动在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促进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和农村人口素质提高、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及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流出地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空心化老龄化程度加剧、农业生产主体缺失、冲击农村家庭养老基础、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各级政府必须正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 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立新
四川省农村能源建设对策研究中共四川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任立新农村能源是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物资基础。随着农村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能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因此,重视和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对农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艺梅 杨锦秀 杨启智 傅新红
本文根据在四川省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实地调查数据,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农民工对流出地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工对丘陵地区的影响最大,平原次之,山区最小,但农民工对流出地影响的大小与流出地的地域类型并不完全一致;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民主政治影响最大,对丘陵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的影响最大;农民工对平原地区的经济影响最小,对山区的民主政治、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方面影响最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文爱
本文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的基本理论,通过按地形分区把四川省分为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地区,分别建立各地形区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ELES模型,对四川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平原区、丘陵区和山地区的农村居民在消费结构方面差异显著,平原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较高,对娱乐保健等发展资料的需求较大,而丘陵区农村居民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消费水平较低,消费支出主要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山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虽然不高,但表现出积极的消费态度。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李敏 冯月 唐鹏
借鉴顾客满意度指数分析框架,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农户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应用四川省典型地区的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农户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感知质量和感知价值,地方政府形象尤其村委会形象对农户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直接影响,可靠性、合理性、宣传与参与度以及家庭资源禀赋通过影响农户的感知质量对农户满意度产生正向间接影响,农户满意度对农户的政策认同和农户抱怨分别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因此,应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政策及配套制度以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的经济社会净福利,加强地方政府尤其是村委会廉政、勤政建设以改善政府形象,完善政策执行机制、规范政策执行行为以提高农户的政策感知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英 雷鹏程 刘晏彤
农地利用效率反映了农业用地利用水平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程度。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以耕地面积为门槛变量的三重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扩大耕种规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农技培训和种植作物类型的选择;在三重门槛模型中,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随农地规模的变化而呈"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无论在哪一个门槛值前后,亩均资本的回归系数均为大于1,并在1%水平上显著。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显著正向影响说明走土地集约化经营道路是农地利用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丽英 雷鹏程 刘晏彤
农地利用效率反映了农业用地利用水平与其他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程度。为考察农地经营规模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以耕地面积为门槛变量的三重门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单纯扩大耕种规模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地利用效率;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农业生产投入的资本、农技培训和种植作物类型的选择;在三重门槛模型中,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随农地规模的变化而呈"先递减,后递增,再递减"的变化规律。无论在哪一个门槛值前后,亩均资本的回归系数均为大于1,并在1%水平上显著。亩均资本对农地利用效率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保障农业有效供给,这离不开资金的有效支持。金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驱动作用。四川省农业发展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金融政策对四川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有效应用,将对四川省农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发挥金融政策的保障作用,同时提高金融对农业的服务质量,推动与引导农业改革深化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农业发展趋势,以及金融政策在支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立达 牟雪淞 闫俊娟
构建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口城镇化为解释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基于2000—2015年四川省数据对前两者分析后者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城镇化有持续正向推动作用;创新提出零净流出人口假设,探索空间上省外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省内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假设下四川省人口城镇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数据,对"十三五"期间四川省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估算,得出2017—2018年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会突破50%。最后提出四川省应通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升级产业结构、注重产城融合等办法加快人口城镇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四川调查总队课题组 宋跃征 滕采模 黄秉信 冯久先 侯锐 钟碧海
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的相关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是土地流转涉及农户多、面积大、速度快;二是土地流转形式以转包、出租为主,股份制初露端倪;三是转到亲戚朋友手中的比重最大,转入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比重紧随其后;四是平原土地流转多,山区土地流转少;五是有偿转出与无偿转出并存,规模户有偿流转的比重相对较高。土地流转的主要问题是流转年限短、不规范、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不健全、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有后顾之忧等。据此,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耕地 农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文华成 杨新元
沼气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生态、节约能源、美化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实举措。当前发展沼气面临的主要问题除了技术、资金外,市场约束已经成为新的制约因素,本文就此提出了解决途径,即建立沼气后期物业管理体系,并适当调整相关政策。
关键词:
农村沼气 问题 市场约束 政策调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岑晓君 王佳卉
本文紧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个主题,以详实的数据和典型事例论述了犍为县作为四川一个浅丘农业大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特点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践提出解决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
犍为县 土地流转 问题对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惊柱
本文以四川省21个乡镇724户农户实际调查为依据,对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调查发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比较稳定;在农地流转市场中,农地转出市场的发育程度高于农地转入市场;同时,还存在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细碎化、土地产权制度残缺、土地保障性功能太强、土地流转方式单一和流转制度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