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1)
2023(3998)
2022(3431)
2021(3224)
2020(2650)
2019(5731)
2018(5323)
2017(9984)
2016(5651)
2015(6269)
2014(6429)
2013(6128)
2012(5790)
2011(5479)
2010(5433)
2009(5120)
2008(5028)
2007(4594)
2006(4237)
2005(3962)
作者
(16887)
(14153)
(14044)
(13309)
(8762)
(6751)
(6379)
(5462)
(5314)
(4983)
(4855)
(4751)
(4612)
(4583)
(4412)
(4337)
(4156)
(4144)
(4056)
(4002)
(3546)
(3484)
(3402)
(3386)
(3191)
(3091)
(3004)
(2966)
(2917)
(2835)
学科
(27468)
经济(27406)
管理(14661)
(11374)
地方(9996)
中国(9611)
方法(8901)
(8340)
企业(8340)
数学(7613)
数学方法(7490)
地方经济(6836)
(6647)
(6371)
(6149)
(5035)
人口(4888)
业经(4641)
农业(4577)
(4323)
金融(4322)
环境(4254)
(4098)
(3923)
(3844)
银行(3841)
(3743)
(3451)
制度(3416)
(3356)
机构
大学(84823)
学院(82907)
(34474)
经济(33706)
研究(32482)
管理(29354)
理学(25081)
理学院(24681)
管理学(24186)
管理学院(24004)
中国(23817)
科学(19792)
(18408)
(17046)
(16752)
研究所(15400)
中心(14446)
财经(13088)
(13025)
(12894)
(12786)
师范(12694)
(11704)
(11668)
北京(11650)
经济学(11264)
业大(11260)
师范大学(10523)
(10310)
经济学院(10094)
基金
项目(56693)
科学(45146)
研究(41711)
基金(41168)
(36347)
国家(36059)
科学基金(30254)
社会(28050)
社会科(26443)
社会科学(26439)
(21688)
基金项目(21419)
(18890)
教育(18479)
自然(18127)
自然科(17633)
自然科学(17628)
自然科学基金(17282)
编号(16426)
资助(16210)
成果(14104)
重点(13496)
(13153)
(12580)
课题(12149)
国家社会(12021)
(11165)
(11111)
发展(10617)
教育部(10590)
期刊
(39671)
经济(39671)
研究(27995)
中国(18345)
科学(13276)
学报(12845)
(11611)
(11447)
管理(9848)
大学(9757)
学学(9104)
统计(8581)
教育(8529)
农业(7595)
(7235)
金融(7235)
(6949)
决策(6528)
财经(6486)
经济研究(6118)
技术(5977)
业经(5879)
(5585)
问题(5272)
资源(5180)
(4107)
人口(3955)
(3912)
(3818)
科技(3777)
共检索到129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梁秋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一个史无前例的人口大流迁时期。区域间大规模的人口流迁不仅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布局带来了巨大变化,而且还对传统的人口统计与分析方法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文章认为,大规模的人口流迁不仅会造成一系列区域人口统计指标的效度失真,同时还会导致一系列与人口有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指标的效度失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桂秋  
所谓统计信息失真,是指统计数据失去真实性,有虚报、瞒报、漏报、少报的情况存在。在计划生育部门,人口统计信息普遍存在着失真的情况。 某报在1987年5月4日报道某省“六五”期间的出生人数,计划生育部门的统计数字是531.1万,比统计局抽样推断数少76万人,漏报率为12.5%。其中1985年少报了23.9万人,漏报率为20.6%。 1988年9月14日,《湖南人口报》报道,××镇1987年实际出生数是502人,只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人口统计学是从事人口理论和人口问题的研究工作者、从事实际人口统计工作和计划生育工作同志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本刊从本期起将陆续刊登这方面的文章,供同志们参考,并希望得到批评指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秋骅  
人口统计中有些指标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较大,在比较不同地区或不同时期的这些指标时,为了消除年龄构成的影响,就要用统一的标准人口的年龄构成来计算,这就是统计指标的标准化,也叫做标准化系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邬沧萍,查瑞传  
本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密切结合我国实际论述人口统计的基本概念、统计范畴、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人口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方法,还专章论述了人口预测的理论和方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述彭  
本文以国际和国内人口统计的空间分析实验和动态分析为案例 ,阐述人口统计的科学分析方法及其在国民经济建设、城市化建设与国家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指出“格网”数据库作为一种中间载体 ,有利于卫星遥感象元与人口数据的空间数据融合 ,有利于认识人口动态变迁的规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谢诚  
关于人口统计不实的问题,一些领导机关,包括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常常指责、埋怨基层,总认为一些基层组织,甚至包括县市一级计划生育部门在内,有意虚报数字,蒙骗上级。笔者认为,一味指责基层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在个别党风不正、社会风气不正的情况下,人口统计上出现一些虚假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指导思想上的问题,也有工作方法上的问题;既有基层的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丽  吕巍  江麟  
本文主要探讨了人口统计变量是否能够有效解释消费者的负债行为(包括循环信用使用行为和小额分期付款使用行为)。作者在上海地区进行大规模调研获得837份有效问卷。通过虚拟变量回归分析,我们发现,人口统计变量中与循环信用使用频率显著相关的变量有性别、年龄、收入、社会阶层、家庭生命周期及职业,这些变量仅能解释不到10%的循环信用误差。而人口统计变量中与小额分期付款使用行为有显著相关的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和家庭生命周期,这些变量仅能解释不足5%的小额分期付款误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奎  乔忠  王玉华  
本文首先对流动人口的涵义进行了解释,然后通过对我国流动人口统计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我国流动人口统计指标体系的改进方案,并对改进后的指标体系进行了评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午禄  
人口统计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大规模统计活动,在历史上,它在国家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建国以来,我国人口统计工作的发展并不象其他社会经济统计工作那样顺利、迅速。由于过去我们对人口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人口统计工作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江  吴能全  
本文通过对沿海某省农村金融机构13个信用社的1346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人口统计特征的员工在工作满意度6个维度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风雨  
全国人口统计数据失真原因与对策分析研讨会综述张风雨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几次抽样调查表明,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出生率和妇女生育水平逐年下降,尤以1991年和1992年下降幅度明显,国内外对此反响很大。为正确了解中国90年代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兢新,李荣时  
新中国的人口统计事业,同其它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一样,走过了光辉的三十五年。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前,人口统计基本上是空白。从历史上看,我国是最早进行人口调查统计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公元前21世纪就已经有了人口统计的萌芽,公元前3世纪建立了户籍制度,公元2年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人口数字记载。但是,由于阶级关系和社会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中清,卡梅伦·坎贝尔,王丰  
20年前,中国的历史人口统计学基本上还是一块空白。这方面有用的资料很少,同时一些有用的资料又未得到重视。可以这样说,中国封建帝国晚期的人口,既是现代文明之前数量最大的人口,又是人们知道得最少的人口。如此认识是不无道理的。 新的资料和新的方法已经开始用来解释帝国晚期的人口。其中有两种原始资料和方法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青维  
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我国城乡人口划分和城乡人口统计方面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城乡人口划分标准变动频繁;城乡人口统计对象(分类)缺乏统一的科学标准;城镇中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度下降,削弱了城镇特性;反映国情失真。因此,制订科学的适合当前形势和国情的城乡划分标准,科学确定城乡人口概念和统计口径,以保证不同时期数字的统计可比往,是解决问题、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的主要方法。下面就几个基本概念提出理解和看法。 1.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是相对应的人口地理概念,是按地域划分人口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