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66)
- 2023(15583)
- 2022(12623)
- 2021(11099)
- 2020(9332)
- 2019(20956)
- 2018(20340)
- 2017(39137)
- 2016(21515)
- 2015(24199)
- 2014(24224)
- 2013(24040)
- 2012(22352)
- 2011(20213)
- 2010(20208)
- 2009(18975)
- 2008(18589)
- 2007(16916)
- 2006(15003)
- 2005(13619)
- 学科
- 济(111715)
- 经济(111604)
- 管理(62636)
- 业(60001)
- 企(46897)
- 企业(46897)
- 方法(45779)
- 数学(41020)
- 数学方法(40755)
- 中国(27963)
- 农(27514)
- 财(25378)
- 地方(24265)
- 业经(21889)
- 学(21568)
- 农业(18988)
- 贸(18397)
- 贸易(18387)
- 易(17805)
- 制(17581)
- 务(15651)
- 财务(15625)
- 财务管理(15588)
- 企业财务(14873)
- 环境(14749)
- 地方经济(14556)
- 融(14369)
- 金融(14367)
- 银(14210)
- 银行(14152)
- 机构
- 大学(324439)
- 学院(322357)
- 济(144410)
- 经济(141751)
- 管理(120664)
- 研究(114354)
- 理学(104551)
- 理学院(103360)
- 管理学(101707)
- 管理学院(101119)
- 中国(84480)
- 科学(69519)
- 京(67286)
- 财(63795)
- 农(61598)
- 所(59228)
- 研究所(53800)
- 中心(51672)
- 财经(51557)
- 业大(50987)
- 江(48785)
- 农业(48671)
- 经(46920)
- 经济学(46490)
- 经济学院(41951)
- 北京(41862)
- 院(40280)
- 范(40268)
- 师范(39755)
- 财经大学(38180)
- 基金
- 项目(215614)
- 科学(169405)
- 基金(158479)
- 研究(150926)
- 家(140608)
- 国家(139490)
- 科学基金(118440)
- 社会(99860)
- 社会科(94822)
- 社会科学(94794)
- 基金项目(83848)
- 省(83562)
- 自然(76650)
- 自然科(74947)
- 自然科学(74921)
- 自然科学基金(73643)
- 划(70653)
- 教育(68895)
- 资助(64382)
- 编号(58355)
- 重点(49249)
- 部(47998)
- 发(47614)
- 成果(46885)
- 创(44210)
- 国家社会(42608)
- 科研(41789)
- 创新(41523)
- 教育部(41008)
- 课题(40795)
共检索到476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莉 滕祥河 文传浩
文章在梳理人口城镇化质量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1978—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城镇化和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基本相同,但前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系数弱于后者;从长期来看,人口城镇化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一种正向线性关系,短期内,由于体制弊端和传导机制的滞后性和复杂性等因素,这种线性关系暂时性发生逆转;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人口城镇化质量借助消费扩大升级路径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更强的作用力,说明新常态时期通过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可以为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续力。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质量 经济增长 传导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莉 滕祥河 文传浩
文章在梳理人口城镇化质量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1978—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城镇化和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基本相同,但前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系数弱于后者;从长期来看,人口城镇化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一种正向线性关系,短期内,由于体制弊端和传导机制的滞后性和复杂性等因素,这种线性关系暂时性发生逆转;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人口城镇化质量借助消费扩大升级路径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更强的作用力,说明新常态时期通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质量 经济增长 传导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燕
文章以湖南省为例,基于2010—2015年124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第一产业估计系数显著为负,说明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整体贡献率偏低;此外,政府干预和劳动力投入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资本投入对县域经济增长显著为负。
关键词: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县域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梅 陈春伟
文化消费是指以文化产品或服务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对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0-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丽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本文利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对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和GDP、第三产业增加值之间具有协整关系,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每增加1%,GDP增加0.7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0.85%。进而提出了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旅游消费 经济增长 单位根检验 协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史欢欢 林影 毛丹
在汇总已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土地资本、技术水平、消费水平和产业结构共6个中介因素构建了含有8个潜变量、21个观测变量的PLS—结构方程模型。然后,以长三角城市群2010—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SmartPLS3.0工具对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和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模型的运行结果,得到以下研究结论: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主要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土地资本、技术水平和消费水平这5个中介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影响效应,其效应程度依次为0.162、0.145、0.145、0.097、0.313,贡献度依次为18.8%、16.8%、16.8%、11.3%、36.3%;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这一中介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故认为产业结构这一因素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研究中的中介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
长三角城市群 城镇化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安印 杨志良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城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构建了一个准自然实验,并利用2011~2016年全国地级市数据以及双重差分法分析方法,识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因果机制。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增长,并且这种政策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通过要素驱动提高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创新驱动和结构驱动的中介效应相对较弱,工资增长带来的激励作用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显著贡献;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省会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强于非省会城市,对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小城市的影响则不明显。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显著提高了东部地区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是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市的政策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洪业应
本研究在对贵州省毕节地区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用计量经济学中的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法,选用Grange因果关系检验;探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人口城镇化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建仁 何芳健 陈涛
我国正处在人口老龄化阶段并呈现一种持续加深态势,如何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成为当下我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中部地区六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从传导机制上看,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有效劳动投入、消费支出和城镇化的中介效应,人口老龄化程度能够通过影响居民消费、劳动投入和城镇化来进一步抑制经济的增长。因此,我国应该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养老政策,以加快养老体系的建设、提高人口出生率、促进居民消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尽快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等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博 许海霞 王哲
本文首先阐述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接着构建城镇化影响经济增长的数理模型,对我国西部12个省份2002-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影响系数为10.99618,城镇化通过科教支出增加和人口教育程度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影响机理 区域差异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开志 黄楚蘅 喻继银
本文首先构建了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体系,将城镇化水平划分为人口、产业及卫生城镇化、居民消费城镇化、科学教育城镇化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城镇化四个因子;然后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各细分后的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口、产业以及卫生城镇化、居民消费城镇化、教育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越高,经济增长越快;绝大多数省份居民消费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大;在加快城镇化的同时,东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居民消费城镇化和科学教育城镇化,中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居民消费城镇化和公共基础设施城镇化,而西部地区应更加注重居民消费城镇化和人口、产业以及卫生城镇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若愚 陶青
文章通过利用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人口因素相对于资本、技术因素在经济增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把人口因素按照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两个途径进行分解,力图揭示在香港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的数量变化、性别结构、年龄结构三方面对经济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立达 牟雪淞 闫俊娟
构建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口城镇化为解释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基于2000—2015年四川省数据对前两者分析后者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口城镇化有持续正向推动作用;创新提出零净流出人口假设,探索空间上省外地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升级对省内人口城镇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此假设下四川省人口城镇化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数据,对"十三五"期间四川省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估算,得出2017—2018年间四川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会突破50%。最后提出四川省应通过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升级产业结构、注重产城融合等办法加快人口城镇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宇文 谭凤连 谌岚 李亚诚
以2005—2013年中国29个省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除西藏、黑龙江及港澳台),深入分析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全国和东中部地区传统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非线性关系,西部地区为正线性关系;全国和分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为线性关系,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另外,对外开放扩张、产业结构升级、政府支出规模增大以及经济转型可以进一步巩固城镇化的收入效应,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城乡收入差距和能源消费强度扩大则会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宇文 谭凤连 谌岚 李亚诚
以2005—2013年中国29个省区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除西藏、黑龙江及港澳台),深入分析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全国和东中部地区传统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非线性关系,西部地区为正线性关系;全国和分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为线性关系,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另外,对外开放扩张、产业结构升级、政府支出规模增大以及经济转型可以进一步巩固城镇化的收入效应,推动经济增长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城乡收入差距和能源消费强度扩大则会抑制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