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11)
- 2023(16299)
- 2022(13594)
- 2021(12556)
- 2020(10173)
- 2019(23422)
- 2018(23596)
- 2017(44889)
- 2016(24887)
- 2015(27821)
- 2014(28071)
- 2013(27551)
- 2012(25582)
- 2011(23060)
- 2010(23135)
- 2009(20894)
- 2008(20309)
- 2007(17905)
- 2006(16053)
- 2005(14468)
- 学科
- 济(103323)
- 经济(103213)
- 管理(66452)
- 业(63782)
- 企(50049)
- 企业(50049)
- 方法(39129)
- 中国(33708)
- 数学(33240)
- 数学方法(32854)
- 农(30120)
- 地方(28592)
- 业经(24733)
- 学(22118)
- 财(21796)
- 农业(20603)
- 制(18067)
- 贸(17415)
- 贸易(17399)
- 环境(16839)
- 易(16744)
- 理论(16568)
- 发(16255)
- 银(16203)
- 和(16185)
- 银行(16156)
- 技术(15766)
- 融(15648)
- 金融(15646)
- 行(15540)
- 机构
- 大学(347791)
- 学院(347245)
- 济(135918)
- 管理(134328)
- 经济(132617)
- 研究(123795)
- 理学(115132)
- 理学院(113730)
- 管理学(111725)
- 管理学院(111097)
- 中国(91503)
- 科学(77915)
- 京(77142)
- 所(63185)
- 财(60775)
- 农(59288)
- 研究所(57452)
- 中心(55437)
- 江(52484)
- 业大(52405)
- 范(49710)
- 北京(49376)
- 师范(49249)
- 财经(48168)
- 农业(46158)
- 院(45288)
- 经(43637)
- 州(43242)
- 经济学(39837)
- 师范大学(39821)
- 基金
- 项目(236305)
- 科学(184954)
- 研究(174385)
- 基金(168244)
- 家(146709)
- 国家(145390)
- 科学基金(124226)
- 社会(108279)
- 社会科(102327)
- 社会科学(102301)
- 省(93248)
- 基金项目(89868)
- 自然(80092)
- 教育(79218)
- 划(78742)
- 自然科(78193)
- 自然科学(78177)
- 自然科学基金(76728)
- 编号(72405)
- 资助(68190)
- 成果(59087)
- 发(54424)
- 重点(53063)
- 部(50854)
- 课题(50792)
- 创(48653)
- 创新(45351)
- 科研(44401)
- 国家社会(43790)
- 发展(43463)
- 期刊
- 济(156703)
- 经济(156703)
- 研究(107140)
- 中国(71805)
- 农(55097)
- 学报(54732)
- 科学(51966)
- 管理(49456)
- 财(43995)
- 教育(43876)
- 大学(40951)
- 农业(38338)
- 学学(38059)
- 融(31509)
- 金融(31509)
- 技术(30641)
- 业经(26997)
- 经济研究(24056)
- 财经(22406)
- 问题(21994)
- 图书(21001)
- 业(19828)
- 经(19119)
- 科技(17162)
- 资源(16751)
- 现代(16528)
- 理论(16447)
- 技术经济(16258)
- 发(16066)
- 版(15761)
共检索到524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显超 张俊良
人口城市化的均衡发展,是研究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状况的分析方法,其实质上是对人口城市化评价方法的创新。通过分析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本质,构建了人口城市化均衡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用该方法对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人口城市化的均衡发展状况实证分析,发现2000~2014年北上广三地人口城市化的均衡发展状况均得到了改善,但是依然面临发展水平不高、各系统间关系较为脆弱、可持续性未达到良好水平的局面。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军 黄秋霞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义务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当前校际差距的重要举措。通过对拉萨市A、B两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学校办学条件和师资条件两个方面、8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拉萨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基本良好,但在一些指标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只有从财政投入、资源管理、师资培训等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促进拉萨市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最终实现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明斗 杨霞
快速城市运行背景下,城市经济增长乏力,伪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其回应由此而生,同时伴随的是生态空间退化、环境污染等城市病的滋长。慢城作为低碳宜居城、均衡型城市化作为持续良性运行的城市化类型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镜鉴。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维度诠释,通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慢城、均衡型城市化的耦合分析,建立慢城、落实均衡型城市化、打造三维框架下的城市均衡可持续发展及构建城市内外空间的网络治理结构成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考。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慢城 均衡型城市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方 袁超文
本文在Diamond(2016)模型基础上,引入户籍和土地供给规则等因素,比较了当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中的高、低学历劳动力的迁移动机差异,探讨中国城市发展背后的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影响中国劳动力迁移的主要因素还是工资水平;对于流动人口而言,城市的舒适度也是影响他们迁移的重要因素,存在福利洼地。(2)影响房价最重要的因素是迁移人口的增减。(3)高、低学历劳动力之间有互补性,但劳动力市场的回报更偏向于高学历劳动力。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高、低学历劳动力 空间均衡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春玉
本文运用主体功能区和城市化理论,根据广东省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四类主体功能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程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发展不平衡、空间结构体系不合理、发展能力差距较大、要素空间布局不均衡是其显著特征。从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实施均衡化的城市化发展政策和体现功能区发展要求的差别性考核方面,提出了有利于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城市化空间均衡发展建议。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城市化 空间均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茆长宝 陈勇
本文从量与质两个方面对人口内部均衡发展概念进行界定——在人口发展过程中,人口内部影响因素在发展数量、质量等方面逐步实现均等或协调,而这种均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且不断的由低级均衡向高级均衡发展演替。在此基础上从人口发展、人口内部均衡度、人口内部均衡发展梯度、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四个视角构建人口内部均衡发展评价模型,并对西部地区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1)2000~2007年间,西部人口发展、人口内部均衡度及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呈增长态势,其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水平,且西部各省间发展差距较大;(2)西部地区人口发展水平较低,位于0.48~0.59之间,属由启蒙后期进入过渡前期阶段;(3)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度低,位于0.35~0.42之间,属由轻度失调进入濒临失调阶段;(4)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较低,位于0.455~0.544之间,属过渡阶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德昭
外商直接投资和城市化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外资产业在东部沿海的产业集聚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共同推动了"民工潮"现象的出现,外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民工荒"的产生,而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及由此导致的农民工转型已成为"农村空心化"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政府可利用外资产业梯度转移的战略机遇加快解决区域劳动力市场的不均衡性,并积极推动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形成有利于城乡统筹的制度安排,最终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均衡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雅莉 苗丽静
我国在城市化热潮中,出现了城市房地产“过热”等问题,如何保持城市化进程处于可持续的均衡发展状态,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大问题。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均衡状态,并提出实现这一状态的调节政策。
关键词:
城市化 可持续发展 政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亚非
人口均衡发展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确是需要进行理论讨论、百家争鸣,形成社会共识的一个新理念。文章从中国人口大流动与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关系切入,提出如何实现几亿农民工以市民化为内涵的深度城市化;如何迎接未来几亿农村人口快速进入城镇就业、生活,并保持人口与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政府面临的艰巨考验。文章分析北京市控制外来人口规模屡屡受挫的困惑,论述了转变城市人口发展理念的意义。主张城市政府应从被动的人口规模控制转向主动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发展目标,转向积极的社会制度创新,正视"新移民"存在的客观事实,突破城市建设、管理以本地户籍人口为规划依据的思维定式,实施一元化人口管理,进而从客观上实现城市人口规模调控的可操作性、实效性,实现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均衡发展。
关键词:
人口均衡发展 人口流动 城市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泽青
城市化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 ,是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我国西部城市化有很大发展 ,但与东部和中部地区比较仍然滞后。本文分析了我国西部城市化的发展状况 ,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 ,在此基础上探讨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西部城市化 状况 制约因素 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文静 周金城
生均经费支出水平的地区差距是导致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2009年地方高职院校各项生均经费支出的数据,运用极差率、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三项指标,分析发现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发展极不均衡,原因主要是高职教育投入的省级财政不中立,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不一。基于此,文章建议中央财政要进一步提高对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转移支付水平,明确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经费的分担责任,欠发达地区要构建高职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在生均经费支出方面的差距,以促进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不均衡发展 生均经费支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义务教育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惠及全民,能否实现公平,为全社会广泛关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义务教育城乡间、地区间、学校间的差距依然存在,有些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缩小义务教育差距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是当务之急。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高度关注教育公平。许多国家都把缩小教育差距和推进义务教育公平,作为政府最关注的社会及政治问题,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落实政府投入责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国际组织也长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黎翠梅
文章从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金融机构空间分布等方面对我国区域农村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相关率区域差异明显,西东中部地区呈递减分布;区域农村金融中介未能有效地发挥资金配置功能,其中中部地区资金配置效率最低,但西部地区有明显改善;农村金融组织按照人口数量而非经济发达程度设置地区分支机构,机构的撤并从区域对比来看并没有体现效率原则。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非均衡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鹏许
本文首先分析了随人口波峰时移人口老龄化过程所经历的阶段及其在不同阶段对住宅市场产生的影响;接着以上海市为例,着重分析了老龄化不同阶段下的城市住宅量与价的变化状况;最后给出了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城市住宅长期均衡发展建议。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城市住宅价格 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