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12)
2023(2796)
2022(2262)
2021(2200)
2020(1776)
2019(3971)
2018(3769)
2017(7127)
2016(3952)
2015(4465)
2014(4493)
2013(4612)
2012(4206)
2011(3417)
2010(3369)
2009(2743)
2008(3035)
2007(2548)
2006(2053)
2005(1776)
作者
(9598)
(8040)
(8038)
(7724)
(5047)
(3807)
(3660)
(3100)
(3066)
(3022)
(2714)
(2633)
(2590)
(2563)
(2402)
(2392)
(2379)
(2378)
(2245)
(2163)
(1967)
(1957)
(1871)
(1856)
(1759)
(1743)
(1716)
(1678)
(1662)
(1624)
学科
(20432)
管理(18063)
(14752)
(12858)
经济(12839)
财政(12099)
(11850)
企业(11850)
(9647)
(8017)
财务(8016)
财务管理(7978)
企业财务(7638)
中国(7088)
(6140)
方法(5896)
人口(5677)
数学(5334)
数学方法(5300)
制度(5059)
(5059)
(4972)
地方(4285)
(3784)
环境(3657)
(3568)
(3549)
体制(3507)
农业(3381)
(3121)
机构
大学(49367)
学院(49140)
(21982)
经济(21591)
(20366)
管理(19004)
理学(16439)
理学院(16286)
研究(16173)
管理学(16150)
管理学院(16055)
中国(13149)
财经(11905)
(10737)
(9552)
财经大学(8528)
科学(8485)
(8451)
财政(7977)
中心(7557)
经济学(7543)
(7404)
研究所(7022)
(7004)
经济学院(6921)
(6023)
北京(5979)
(5579)
(5458)
(5437)
基金
项目(31892)
科学(25273)
研究(24194)
基金(24020)
(20199)
国家(20021)
科学基金(17756)
社会(16736)
社会科(15895)
社会科学(15891)
基金项目(12795)
(12094)
教育(10785)
自然(10592)
自然科(10369)
自然科学(10368)
自然科学基金(10174)
资助(9641)
编号(9579)
(9570)
成果(8112)
国家社会(7361)
(7341)
(6912)
重点(6765)
教育部(6694)
(6589)
人文(6560)
(6540)
项目编号(6318)
期刊
(23753)
经济(23753)
(21369)
研究(19285)
中国(12095)
(6508)
财政(6508)
财经(6399)
学报(6284)
科学(5972)
管理(5968)
会计(5641)
(5449)
大学(5346)
财会(5269)
学学(5200)
(4809)
金融(4809)
经济研究(4723)
(4718)
会通(3596)
通讯(3596)
人口(3382)
(3154)
农业(3097)
问题(3038)
技术(2914)
业经(2886)
(2647)
(2617)
共检索到80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柏铭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就意味着,公共服务的受众将由户籍人口扩展到常住人口。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全国大体形成了人口净流入—补助低溢入和人口净流出—补助高溢入两大区域,新型城镇化将增大前者的财政压力。若转移支付的决定引入"常住人口"变量,人口流动与补助不匹配的格局有望改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逢明  程红亮  
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后 ,建立科学、公正、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显得很重要。为此 ,我国应近快完善转移支付体制 ,实行科学、规范的管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轩  
本文阐述了转移支付带来的经济影响,转移支付导致地方政府产生财政幻觉,而公共服务均等化又要求转移支付。转移支付促进了地方政府经济增长,但却对税收的影响不同,税收返还的转移支付促进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程度,而非条件转移支付减缓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收敛区域经济。在实际中存在着破坏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的虹吸效应。因此转移支付均等化仍然是比较复杂的经济现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龚锋  卢洪友  
本文提出机会平等导向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优化设计思路,即转移支付应补偿处于不利环境的地方政府,但不应补偿公共服务供给努力程度不足的地方政府。在此基础上,运用Roemer和Moreno-Ternero的机会平等分析框架,以及中国2000—2006年地级市的数据,评估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机会平等效应,并对实现最优机会平等目标的转移支付配置方案进行测算。实证结果显示:(1)现有总转移支付有效降低了地方自有财政收入的机会不平等程度,但与最优配置方案相比,总转移支付过度向东部地区倾斜,其政策效应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专项补助的机会平等效应最高,税收返还的机会平等效应最弱,一般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机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国库处课题组  刘书文  陈斯瀚  潘书兰  
分税制改革实施的20年以来,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优化,分配方式逐步完善,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政府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但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环境不断变化,制度异化问题随之而来。本文通过分析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和特点,主要阐述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制度异化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助推我国财税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寇铁军  
论财政转移支付的实现方式寇铁军财政转移支付是与分税制密切相关的经济范畴。不论是实行彻底的分税制还是不彻底的分税制,都是辅之以多样性的转移支付手段,以达到多重目标的实现。一、实施分税制,为重塑转移支付制度提供契机建立分税分级财政体制,以益于理顺中央与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丽艳  马光荣  
本文基于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研究了转移支付对跨地区人口流动的影响。我们使用空间断点回归设计来解决转移支付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一个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越多,人口净流出规模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转移支付导致人口流出的重要机制是,转移支付减少了就业机会,扩大了地方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和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对公共品提供的作用较为有限。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丽艳  马光荣  
本文基于全国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研究了转移支付对跨地区人口流动的影响。我们使用空间断点回归设计来解决转移支付的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一个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越多,人口净流出规模越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转移支付导致人口流出的重要机制是,转移支付减少了就业机会,扩大了地方行政管理支出规模和财政供养人员规模,对公共品提供的作用较为有限。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升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葛乃旭  杨留花  
1.建立按人口分配的税收返还制度。我国现行的税收返还仍然采用"基数法"核算,对均等化水平和地方财政努力的提高都不利。因此,建议税收返还以各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权重,进行再分配。这是因为税收返还以消费支出为主,最终由消费者支付。人口多,总消费就多,实际缴纳的税额必然高。因此根据最终消费地原则,这部分销售税应该按人口分配,是税收重新返还到各地区的一个合理办法。2.分离一般性转移支付中非均衡性转转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仲常  董东冬  
为了缩小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中央财政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收敛和实现地区财政均等化方面其效果如何,文章试图从一种新的视角加以分析与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人口跨地区流动,特别是年轻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发达的东部地区流动,改变了各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总扶养比,进而影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西部地区总扶养比高于东部地区,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相对力度反而低于东部地区。文章最后提出将地区人口负担差异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分析体系,通过增加中央财政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收敛和提高地区财政帮扶的实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振东  汤玉刚  
如何设计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才能有效引导和矫正地方财政支出行为?本文研究发现,专项转移支付的政策效果取决于转移支付分配规则("扶弱"还是"奖优")以及经济发展的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嵌入某种激励机制的"奖优"规则比事后"扶弱"规则更能引导地方政府合理安排公共支出。进而,本文以2006年全面展开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为背景,利用2007年中部五省423县的数据,运用非递归结构方程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制度设计中较好地嵌入了"奖优"机制,实现了激励地方政府将资源向基础教育倾斜的目标。这一发现对当前构建兼顾公平和效率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永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虽然对财政深化改革做了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内容,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厘清,包括如何正确认识财政,财政改革目的是什么,财政改革进路和次序选择,等等。而这些问题要比武断式确定改什么更为重要,因为这些问题决定着改革方向和改革影响。本文基于国家治理与国家管理的比较,分析了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理应扮演的角色和实现的功能,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功能实现需要的财政改革逻辑,最后基于我国现实,讨论了财政改革为何将转移支付作为其切入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飞  陶然  徐志刚  刘明兴  
结合财政分权的理论文献,本文描述了中国最近10多年来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变,并分析了财政集权过程中转移支付增加对地方财政供养人口的影响。利用中国1994—2003年县级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方法,我们从实证角度确立了转移支付增加与财政供养人口规模膨胀的因果关系,并指出在我国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下,上级政府面临着无论增加哪种转移支付都可能带来问题的两难处境。要在控制政府冗员增长的同时促进公共服务的有效提供,中国需要建立一个财政上更加分权和行政管理上更有基层参与性的政府管理体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耕地资源既能产生生态效益,为整个社会提供生态福利,具有正外部性,同时也会因为不合理利用而损坏人类的福利,产生负外部效应。仅仅估算耕地的正外部性价值量,可能会高估耕地保护经济补偿额,不利于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本文以湖北省102个县(市、区)为例,分别测算了耕地的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价值量,进而得出耕地的净外部性价值量;此外,通过测算各区域内部的外部性需求量得出耕地保护的外部性盈亏水平,并据此实施跨区域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均衡各区域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①湖北省大部分地区的耕地对外界环境均起到了正面影响,但省内耕地资源的净外部性水平差异明显;②扣除区域内部的外部性需求量,湖北省共有41个县(市、区)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鑫  罗杰思  刘春晖  
[目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不仅是地方政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保障,也是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市民化进程的重要手段。[方法]以湖南省的14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权重下的常住人口“标准人系数”,测算各城市的拟分配财力及其波动幅度。[结果]现有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方面是公共服务外溢而形成“发展的贫困”,另一方面是劳动财富外溢而形成“衰退的富裕”;“发展的贫困”门槛值为8%、“衰退的富裕”门槛值为-20%,长沙市是唯一的公共服务外溢地区,张家界市和湘西州则是劳动财富外溢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在现实中较为稳定,且具有可操作性,各城市的预分配财力和拟分配财力相差不到1%。[结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挂钩机制有利于推进市民化进程,公共服务外溢的城市应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劳动财富外溢的城市可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户籍为本地的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提升返乡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程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对象的均等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