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9)
2023(8215)
2022(7159)
2021(6346)
2020(5573)
2019(12878)
2018(12544)
2017(24698)
2016(13336)
2015(15259)
2014(15451)
2013(15629)
2012(14950)
2011(13847)
2010(14116)
2009(13357)
2008(13189)
2007(12062)
2006(10694)
2005(9758)
作者
(41136)
(35023)
(34929)
(33355)
(22230)
(16702)
(15888)
(13602)
(13000)
(12343)
(12040)
(11400)
(11173)
(11011)
(10940)
(10924)
(10491)
(10320)
(10027)
(9952)
(8662)
(8603)
(8436)
(8047)
(8031)
(7879)
(7570)
(7485)
(7043)
(6960)
学科
(82812)
经济(82744)
管理(37701)
(35046)
方法(32247)
数学(28967)
数学方法(28784)
(26482)
企业(26482)
地方(19211)
(17711)
中国(17542)
(15256)
(14465)
业经(14213)
地方经济(13129)
农业(12139)
(11412)
(11394)
贸易(11390)
(10949)
环境(10393)
(10022)
(9438)
金融(9436)
(9072)
银行(9050)
(8648)
经济学(8422)
(8389)
机构
大学(210969)
学院(209569)
(101386)
经济(99533)
管理(79594)
研究(75547)
理学(68490)
理学院(67724)
管理学(66704)
管理学院(66316)
中国(55953)
科学(44198)
(43768)
(42335)
(39527)
(36662)
研究所(35804)
财经(34275)
中心(33770)
经济学(32987)
(31583)
(30953)
业大(30652)
经济学院(29557)
农业(28881)
北京(27639)
(26225)
师范(25989)
(25708)
财经大学(25158)
基金
项目(133571)
科学(105255)
基金(98363)
研究(96078)
(85666)
国家(85001)
科学基金(72268)
社会(63731)
社会科(60399)
社会科学(60380)
基金项目(51937)
(51092)
自然(45407)
自然科(44362)
自然科学(44348)
自然科学基金(43606)
教育(43242)
(42834)
资助(40705)
编号(38038)
成果(30670)
(30352)
(30194)
重点(29996)
国家社会(26940)
(26923)
教育部(26117)
课题(25731)
人文(25457)
科研(25396)
期刊
(115518)
经济(115518)
研究(64673)
中国(37433)
(32857)
(32763)
学报(31525)
科学(30253)
管理(28202)
大学(23652)
学学(22641)
农业(21856)
经济研究(19708)
技术(18345)
财经(18178)
(18094)
金融(18094)
业经(16491)
(15793)
问题(15299)
教育(14621)
技术经济(13330)
统计(12169)
(11785)
(11472)
世界(10959)
商业(10531)
(10435)
理论(9886)
经济问题(9885)
共检索到314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柳杨青  
人口再生产中微观经济利益与宏观经济利益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其统一或矛盾及其力量对比,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人口生产的规模经济作用等因素有关。人口生产的变化是人口生产中的基本矛盾与基本规律相互作用的结果。要实现我国人口质量构成系统由宝塔型向橄榄型转变,一要普及社会性养老保障;二要实行强制性九年或十二年义务教育制;三要改变目前对质高劳动力紧而对质低劳动力松的计划生育政策;四要加快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启胜  
生态经济再生产是一个以生态循环为基础的生态与经济相统一的整体循环过程,借助于“合成与分解”和“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生态经济整体转换机制来实现。它要求遵循等量和等价交换的生态经济原则实现物质能量变换,通过强化生态经济转换机制提高整体效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易昂  
由于缺乏制度性约束,我国劳动力再生产的空间分割在造福经济的同时,也导致了城乡分割、城市分割和区域分割的多元分割现象。地方政府间的策略行为是我国劳动力再生产的空间分割形成的重要因素。但除了地方保护主义因素之外,还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迁移和城乡户籍制度等分割因素。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可以分为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分割。本文以边界效应理论为基础,对劳动力再生产空间分割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评价地方政府中介机制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简单模型,并提出了完善和解决劳动力再生产空间分割问题的合理化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山  
"新常态"是原有发展方式下各种矛盾的积累叠加,使原有发展模式不能继续的阶段。引领新常态,需要通过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对经济结构进行存量调整、增量做优,以创新驱动为发展动力等手段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加入基本建设部类,分析在基本建设部类不同的周转阶段上,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与方式,可以很好地揭示资本周转的周期特征,从而能够准确地说明了旧的发展模式中过剩产能和过度库存的产生原因及其性质,说明这部分产品实现中的困难。由此可得出,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实现新常态下的发展,应从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关系调整两个方面着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理论研究所编著的《人口统计学》一书初稿已经完成。为了使这本书的内容早日和读者见面,我们将选择部分章节在本刊发表。 这里发表的《关于人口再生产》一文是该书部分内容压缩合并而成。本刊1978年第1期上刊登的刘铮同志的《关于人口统计中几个问题的计算方法》一文,也是该书的一部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庭政  李博洋  段宁  降林华  但智钢  
基于资源再生产业特征,从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外部性理论和全球价值链三个不同视角,对资源再生产业集群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证明了资源再生产业集群完全满足集群形成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需求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资源再生产业集群是多重外部性的集合体,集群化发展模式是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资源再生产业环境正外部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对资源再生产业二次污染问题的有效管理方式;而从全球价值链视角来看,资源再生产业在发展中国家的集群是"水往低处流"的必然结果,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大循环也是必然的趋势,集群化发展模式是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为群  
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不同对外贸易类型国家的进出口的不同特征及其对社会扩大再生产和经济增长影响的不同作用路径,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方法上的合理性。小国开放经济的资本品出口、消费品出口都是国际化的外生变量,可以作为研究小国开放经济进出口影响扩大再生产以及经济增长的特殊作用路径和一般结果的现实出发点。分析得出,小国开放经济的一般状况与两大部类资本有机构成具有"相似性"的特殊情况类似,都需要满足,其资本品出口、消费品出口外生数值处于与本国或者经济体的当时经济结构及产品结构匹配的某个确定的适当范围内,才能够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陈姝兴   丁任重  
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畅通国内大循环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和宏观经济增长模型,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中系统剖析消费的功能,探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提振效应。结合马克思两部类经济增长模型和包含结构变量的潜在产出模型测算中国1979年以来的消费潜力,并预测未来至2035年的消费潜力,探究未来消费潜力支撑经济增长的内在数量关系。研究表明,中国消费潜力的趋势总体平稳,既不会出现强劲的反弹,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失速,中国消费提振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叠加周期性问题;中国经济增长的痛点是消费潜力未得到充分释放,严重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据此,本文提出了提升消费潜力的相应路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敏  
文章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为分析视角重新审视宏观经济均衡,发现影响宏观经济均衡的因素除了两大部类的劳动力增长率、投资比、消费比等宏观因素外,还包括两大部类的知识生产函数、家庭效用贴现率、家庭相对风险厌恶系数等微观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希璋  
一 最近三十余年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史上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已不复存在,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为特征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形成。 人口转变包括死亡率由高变低和出生率由高变低两个方面。多数发达国家死亡率下降开始于十八世纪后半叶,而出生率的下降则开始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基本形成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这就是说,多数发达国家的死亡率转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出生率的转变也至少用了五、六十年的时间。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口死亡率从解放前的20‰以上降到10‰以下只用了十几年时间,出生率从七十年代初的3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吴忠观 ,杨致恒 ,王茂修  
为了有效地研究和解决我国当前的人口问题,必须加强对人口理论的研究,发展人口科学。人口再生产是人口科学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对我国人口再生产进行一些探讨。 一、什么是人口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而且也包括人口的再生产。人口的再生产从来就是人类的重要活动,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不断反复和经常更新,它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人口再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学董  
美国建国之初,领土面积为9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大约只有250万人。1790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总人口为392.9万人。此后,国土面积几经扩大,人口不断增加。1980年第20次人口普查结果,总人口为22,650万人。1982年中估计数为23,200万人。从1776年建国到1982年的206年,土地面积扩大近10倍,人口增长近92倍。 在美国的人口增长中,移民是一个重要因素。1790年美国人口普查时,移民中四分之三以上来自英国,此外还有爱尔兰人、德国人、丹麦人、法国人以及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此后,移民日增。1861—1914年间,涌人美国的移民达2,710多万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文章以"人的生产与再生产"作为切入点,探讨经济学的主体内涵。首先论述人的生产在社会生产与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人的生产相关的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社会生产的目的性,生产力的最强大源泉,人的生产对各种社会需要的决定性。其次论述当代人的生产的不平衡性及其发展趋势,指出在新的条件下人的价值标准、人的需要标准、人的外部约束等观念更新。最后论述人的生产,提出决定经济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主要涉及经济人假设、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异化劳动到劳动的主体性、劳动力价值的理论发展与拜物教。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碧珍  吴芃梅  
全球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带动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落脚点。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和科技思想为向导,通过对社会数字化嬗变的深刻探究,剖析数字经济新技术范式对社会生产过程所形成赋能效应,以及在社会再生产领域所带来的劳动的异化、活劳动代替及数据要素资源化进程加快等现象。在强调数字经济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看到数字经济所诱发的非均衡性矛盾。通过多方面分析,希冀在抑制数字经济不利效应的基础上,为探寻我国数字经济新技术范式创新赋能制造业转型的路径提供思想支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进  
经济可持续发展再生产正常进行的一般条件 ,就是它的每种流量的输入量 ,都必须大于输出量。从价值角度来看 ,其正常进行的条件 ,则是每种不同性质的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价值 ,必须大于耗费的价值 ,同时保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存量不低于某个最低水平 ,不同性质的价值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