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5)
2023(13987)
2022(12181)
2021(11447)
2020(9341)
2019(21864)
2018(21962)
2017(41875)
2016(22930)
2015(25748)
2014(25813)
2013(25675)
2012(23961)
2011(21449)
2010(21563)
2009(19513)
2008(18929)
2007(16531)
2006(14693)
2005(12928)
作者
(66028)
(54599)
(54219)
(51173)
(34940)
(26351)
(24678)
(21443)
(20837)
(19576)
(18731)
(18363)
(17366)
(17216)
(16689)
(16662)
(16218)
(16130)
(15565)
(15452)
(13577)
(13497)
(13106)
(12500)
(12222)
(12165)
(12124)
(12121)
(10951)
(10738)
学科
(95314)
经济(95219)
管理(62818)
(61087)
(48723)
企业(48723)
方法(37883)
数学(32333)
数学方法(31958)
中国(28737)
地方(27515)
(27235)
(22017)
业经(21996)
(20003)
农业(18877)
(16318)
贸易(16300)
(16189)
(15672)
环境(15490)
(15173)
理论(14952)
技术(14761)
地方经济(14683)
(14616)
银行(14575)
(14222)
金融(14218)
(13941)
机构
大学(318481)
学院(317718)
管理(125034)
(124128)
经济(121212)
研究(111129)
理学(107562)
理学院(106252)
管理学(104454)
管理学院(103887)
中国(82990)
(70359)
科学(69518)
(56403)
(56249)
(52052)
研究所(51162)
中心(50190)
业大(47299)
(47142)
(45335)
北京(45073)
师范(44947)
财经(44498)
(40466)
农业(40390)
(40300)
(39289)
师范大学(36384)
经济学(35895)
基金
项目(216636)
科学(169636)
研究(160968)
基金(154489)
(134151)
国家(132949)
科学基金(113812)
社会(99371)
社会科(93914)
社会科学(93891)
(85273)
基金项目(83124)
自然(73669)
教育(73280)
自然科(71888)
自然科学(71874)
(71855)
自然科学基金(70550)
编号(67289)
资助(62949)
成果(54926)
(50002)
重点(48446)
(47063)
课题(46545)
(44590)
创新(41489)
科研(40893)
项目编号(40641)
教育部(40138)
期刊
(142627)
经济(142627)
研究(97970)
中国(66116)
学报(48550)
(48015)
科学(46796)
管理(45583)
(41722)
教育(39829)
大学(36579)
学学(33968)
农业(33665)
(28096)
金融(28096)
技术(28051)
业经(24605)
经济研究(21861)
财经(20507)
图书(19376)
问题(18784)
(17444)
(17276)
资源(15882)
科技(15712)
理论(15438)
技术经济(15121)
现代(14755)
(14310)
实践(14248)
共检索到47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茆长宝  陈勇  
本文从量与质两个方面对人口内部均衡发展概念进行界定——在人口发展过程中,人口内部影响因素在发展数量、质量等方面逐步实现均等或协调,而这种均衡是暂时的、相对的,且不断的由低级均衡向高级均衡发展演替。在此基础上从人口发展、人口内部均衡度、人口内部均衡发展梯度、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四个视角构建人口内部均衡发展评价模型,并对西部地区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1)2000~2007年间,西部人口发展、人口内部均衡度及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呈增长态势,其增速高于同期全国水平,且西部各省间发展差距较大;(2)西部地区人口发展水平较低,位于0.48~0.59之间,属由启蒙后期进入过渡前期阶段;(3)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度低,位于0.35~0.42之间,属由轻度失调进入濒临失调阶段;(4)西部人口内部均衡可持续发展度较低,位于0.455~0.544之间,属过渡阶段。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秉中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不仅存在区域差别和城乡差别,还存在同一区域内校际之间硬件条件和生源状况的差距以及教师待遇差距。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学生所接受教育质量的差距和学生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实现西部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贵阳市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措施包括:改造初中薄弱校;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制度建设;推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招生方式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和农民工子女学校建设;完善校长职级制度和教师聘用制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永祥  
历史回顾与评说回顾建国以来40多年中我国东西部地区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过程,可以看出,其中经历了一个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的转变过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中,我国基本上是追求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为了改变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技术和社会落后面貌,在"一五"计划期间和六七十年代的大规模"三线"建设中,国家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在西部地区,实行了明显的向西部地区倾斜政策。这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是基于下列主客观因素和内外部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刚  何炼成  范华  
智力资本是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得以正常运行的所有无形资产的总称。由于智力资本投资具有明显的内在收益效应和显著的外在效应等特殊的规定性,因此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构造理论模型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说明了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进一步加强。这一结论得到了计量回归分析结果的验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永祥  
回顾建国40多年来我国对东西部地区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过程,可以看出,其间经历了一个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的转变过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中,为了改变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技术和社会落后面貌,在“一五”计划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在西部地区,为此在资金、人力和物力等生产要素的区际配置上,实行了明显的向西部地区倾斜政策。倾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莹  
本文基于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面板数据,在对其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就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短期内电子商务的发展会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在长期中电子商务发展对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有轻微促进作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扩大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佩卿  
基于新发展理念,本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方面入手,对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诠释,从产业集聚化、城乡一体化、城市生态化、要素市场化、生活宜居化五个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2012—2016年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排名逐渐固化,分布状况与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一致。以新发展理念推进西部新型城镇化的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应从五大方面相对应的五个维度上,结合西部地区实际,探索适宜西部区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利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的不均衡战略是造成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目前东西部收入差距的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要积极落实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小梅  
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西部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省会城市面临一系列城市问题。本文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对西部省会城市人口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成都面临诸如人口机械增长过快、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凸显等问题。解决西部人口发展的症结关键在于改变以往城市人口发展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平衡西部人口发展的现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智莲  高辉  张志勇  
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积极承接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优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西部地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地区,应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观念,以绿色金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在总结绿色金融系列工具和分析西部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炼出西部地区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进而针对目前西部地区绿色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程润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改革的全面展开,"将改革进行到底"到了关键时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并不是偶然,而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西部地区带来提升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贸易往来促进过剩产能调整和推动改善区域发展失衡格局等机遇,同时也面临政治环境欠缺和平与稳定、文化认知差异的广泛存在和项目投资收益率难以保证等挑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斌栋  王艺  
以大连西部地区的规划实践为基础,对如何进行城市发展定位进行了探索,并从理论和方法论角度总结出了研究城市发展定位的程序和技术路线,旨在把城市发展定位研究引向深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洪蔚脍  张佑林  
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落后,关键在于没有将文化资源优势很好地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文章以西安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实践为例,提出西部地区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机理框架,分析其主线、重要载体、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具体路径和文化产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辅助。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对策建议: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力度;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加强高新技术、创意对文化资源的转化;提炼文化特色,塑造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化经营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席强敏  李国平  
京津冀地区人口规模的有效控制和空间的合理布局,对于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支撑和促进作用。当前京津冀人口规模巨大且增速较快,人口的均衡发展面临人口空间极化现象严重、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和中心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等问题。应该加强顶层设计,编制京津冀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加强人口规模调控,实施京津冀人口总量有序管理;合理引导北京人口疏解,形成京津冀人口多中心分布格局;优化区域产业功能布局,助推京津冀人口均衡发展;挖掘资源环境发展潜力,拓展京津冀人口增长空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美盈  
目前,研究生教育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际化的要求,西部迫切需要一批既精通专业又懂外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结合西部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研究生教育个人成本分析模型。通过对研究生教育投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改善研究生教育投资的策略,多渠道的筹集研究生的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质量,成为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制度性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