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7)
2023(3920)
2022(3296)
2021(3010)
2020(2618)
2019(6000)
2018(5825)
2017(11864)
2016(6559)
2015(7105)
2014(7023)
2013(7158)
2012(7042)
2011(6386)
2010(6555)
2009(5949)
2008(6101)
2007(5569)
2006(4947)
2005(4443)
作者
(20262)
(17204)
(16971)
(16127)
(10819)
(8074)
(7691)
(6457)
(6451)
(6217)
(6001)
(5758)
(5606)
(5523)
(5505)
(5305)
(5156)
(4985)
(4903)
(4863)
(4511)
(4272)
(4232)
(3988)
(3915)
(3847)
(3759)
(3542)
(3455)
(3439)
学科
(32953)
经济(32923)
(17422)
管理(15901)
(13853)
企业(13853)
方法(12537)
数学(10591)
数学方法(10472)
(8824)
中国(8730)
产业(8452)
业经(8158)
地方(7950)
(7864)
结构(6722)
(6283)
(6168)
农业(5904)
技术(5252)
地方经济(5002)
人口(4878)
(4856)
(4721)
金融(4719)
(4634)
贸易(4632)
(4438)
理论(4187)
体制(4061)
机构
大学(101980)
学院(100922)
(43518)
经济(42814)
研究(38741)
管理(35895)
理学(31274)
理学院(30835)
管理学(30217)
管理学院(30034)
中国(27341)
科学(24445)
(21911)
(20945)
研究所(19167)
(18543)
(18312)
中心(16360)
(15478)
业大(15472)
财经(15118)
农业(14649)
经济学(14166)
(14088)
师范(13923)
北京(13787)
(13704)
(13655)
经济学院(12881)
(11916)
基金
项目(68624)
科学(54379)
基金(50508)
研究(48307)
(45083)
国家(44776)
科学基金(37443)
社会(31773)
社会科(30263)
社会科学(30254)
基金项目(26842)
(26683)
自然(23884)
自然科(23294)
自然科学(23285)
自然科学基金(22930)
(22860)
教育(21067)
资助(20457)
编号(18039)
(16409)
重点(16121)
(15206)
成果(14976)
(14245)
国家社会(13574)
创新(13423)
发展(13199)
课题(13143)
计划(13066)
期刊
(48954)
经济(48954)
研究(30584)
科学(18259)
学报(18077)
中国(17907)
(17284)
大学(13361)
管理(13126)
学学(12852)
(12796)
农业(11821)
业经(8523)
经济研究(7954)
财经(7935)
(7727)
金融(7727)
技术(7414)
教育(7400)
问题(7059)
(7024)
(5905)
技术经济(5337)
(5328)
科技(5202)
商业(5096)
统计(4969)
(4899)
现代(4809)
世界(4791)
共检索到146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马淑鸾,张建山  
我国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改变第三产业同第一、第二产业比例不相协调的状况。可以预见,在今后十五年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三次产业的在业人口结构也必将相应地发生重大的变动。在经济改革过程中,研究人口产业结构变动的课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诸如: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人口产业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是否有规律可循?如果是有规律性的,那么,我国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动又将沿着怎样的模式运行?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在调整人口产业结构时需要作进一步探讨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金建  
一、信息产业结构概念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这一量的扩大,还包括产业结构的演进,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诸方面的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在全社会范围内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有用效果。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信息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结构的调整。当然,信息产业作为与工业、农业、服务业相对应的四大产业之一,本身也就存在着产业内部各分支行业之间以及产业外部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构成和比例关系。确定信息产业结构的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迺武  
研究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性,旨在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与三次产业雏形形成的基础上,阐述三次产业理论的创立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社会)演进的规律,进而分析我国三次产业演进的特点以及我国进入服务经济社会后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迺武  
研究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性,旨在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在分析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与三次产业雏形形成的基础上,阐述三次产业理论的创立以及社会经济形态(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经济社会)演进的规律,进而分析我国三次产业演进的特点以及我国进入服务经济社会后经济发展和三次产业演进的规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昌黎  
从60年代开始,我国就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近几年来,进行治理整顿,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调整产业结构.为什么我国经济结构中总是存在着失衡而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呢?究其原因,在于没有掌握产业变革规律,缺乏战略眼光,摸着石头过河,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一个问题又引起另一个问题,以致于要不停地进行调整.因此,要调整产业结构,首先要认清产业结构变革的规律. 一、产业变革规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广来  罗鹏  廖文梅  
调查收集了2000~2012年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相关数据,采用库兹涅茨经验法则从林业产业产值比重、劳动力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三方面分析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林业第三产业产值比重逐年上升但增长趋势缓慢。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驱动因子主要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产业政策。依据分析结果,对促进南方集体林区林业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光辉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是人才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主题调整人才结构,找到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的规律十分必要。从人才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看,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符合人才资源流动的"推力-拉力"规律,即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人才结构调整,人才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两种力量不断在动态中保持平衡的结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荷新  邓继光  
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为上海向全球城市转型提供了机遇。全球城市的形成通常需要经历去工业化和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两个阶段。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占全市总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工业行业,意味着迈出了向全球城市转型的第一步,但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却停滞不前,迟迟未能迈出转型的第二步。究其原因,上海常住人口(特别是外省市来沪人口)较低水平的教育结构是制约上海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和发展的主要阻力,低教育程度的人口资源不仅无法为上海经济的去工业化及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提供高素质劳动力,还使得低效率的传统制造业迟迟不能转型。对此的解决思路是:借助政府有形之手,运用外在的力量推动上海产业结构演进;提升外来人口的教育结构,为生产者服务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江帆  黄少军  
本文从经济发展、发展阶段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亚洲“四小龙”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 ,从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标准模型等方面探讨了世界第三产业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海燕  王凯风  
为厘清房价与产业结构、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互动关系,判断三者关系中所蕴含的矛盾、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2001—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通过该模型的估计、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发现: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房价有利于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但也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后者又会对房价和产业结构升级产生负面作用;在东部地区,房价和产业结构层次之间呈相互的正向促进关系,房价上涨也能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过东部产业结构的升级又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在中部地区,房价上涨会降低产业结构层次并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又会对房价带来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西部地区,房价上涨有利于提高产业结构层次,但其幅度相对不足,进一步地,西部产业结构的升级却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又会直接抑制产业结构层次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俊文  
产业梯度、产业层级与比较优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产业移出国(地区)实施"边际产业"梯度转移和生产区位转移,产业移入国(地区)实施"进口替代",都会导致比较优势在产业移出国(地区)和产业移入国(地区)之间产生动态变化,进而促进各自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中国只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才能避免落入"低端产业"陷阱,避免陷入"成本锁定"陷阱和有效突破"飞地经济"陷阱。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尹焕三,宋波  
产业结构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动力机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尹焕三,宋波对于产业结构演变的有序性、主导产业的依次递进和产业结构高度化,以及产业结构演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已经有系统的论证和研究。最早对产业结构进行开创性研究的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始祖──威廉·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海燕  王凯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杰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表明,技术密集化和信息化将是产业发展的方向,而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演进的核心动力,政府科学合理的宏观引导是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实施的关键。通过深入分析日、韩两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教训,指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应结合国情,突出资源整合和集约开发,紧密围绕主导产业,形成协调配套的关联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跃进  
本文的投资结构仅涉及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和更新改造投资比重,同样,产业也是一个无严格定义、含义多层的概念。本文的产业指区别于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这种大分类所构成的产业,因而它多少有些类似于我国传统划分中的工业行业,但不完全雷同。对于投资结构运动的研究,在我国几乎完全接受了这样一个结论: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所占的比重会趋于下降,更新改造投资所占的比重趋于上升。我们认为,这一结论的正确性只存在于某一产业结构的生命周期内这一短时期中,只要将我们的眼界稍加拓展,就会发现,在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