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6)
- 2023(9543)
- 2022(8167)
- 2021(7214)
- 2020(6329)
- 2019(14532)
- 2018(14075)
- 2017(27954)
- 2016(14956)
- 2015(17140)
- 2014(17243)
- 2013(17483)
- 2012(16728)
- 2011(15425)
- 2010(15613)
- 2009(14768)
- 2008(14507)
- 2007(13189)
- 2006(11569)
- 2005(10453)
- 学科
- 济(92603)
- 经济(92525)
- 管理(42069)
- 业(39647)
- 方法(39385)
- 数学(35905)
- 数学方法(35692)
- 企(31022)
- 企业(31022)
- 地方(20904)
- 中国(19889)
- 农(18199)
- 财(17837)
- 学(16142)
- 业经(15068)
- 地方经济(13754)
- 贸(13070)
- 贸易(13065)
- 制(12522)
- 易(12508)
- 农业(12500)
- 环境(11429)
- 融(11139)
- 金融(11137)
- 和(10846)
- 务(10777)
- 财务(10762)
- 财务管理(10729)
- 银(10245)
- 企业财务(10230)
- 机构
- 大学(235616)
- 学院(232983)
- 济(111501)
- 经济(109422)
- 管理(88312)
- 研究(81919)
- 理学(76347)
- 理学院(75456)
- 管理学(74360)
- 管理学院(73912)
- 中国(60629)
- 京(48459)
- 财(48378)
- 科学(47357)
- 所(41739)
- 财经(39351)
- 研究所(37665)
- 中心(37094)
- 经济学(36974)
- 农(36796)
- 经(35659)
- 江(34542)
- 经济学院(33365)
- 业大(32287)
- 北京(30462)
- 范(29550)
- 师范(29297)
- 财经大学(29129)
- 农业(28960)
- 院(28601)
- 基金
- 项目(150881)
- 科学(119972)
- 基金(112413)
- 研究(108284)
- 家(97190)
- 国家(96476)
- 科学基金(83144)
- 社会(72571)
- 社会科(69049)
- 社会科学(69030)
- 基金项目(59793)
- 省(57440)
- 自然(52535)
- 自然科(51367)
- 自然科学(51351)
- 自然科学基金(50453)
- 教育(49500)
- 划(48311)
- 资助(46730)
- 编号(42013)
- 部(34736)
- 成果(33961)
- 重点(33943)
- 发(33424)
- 国家社会(30973)
- 创(30493)
- 教育部(30287)
- 人文(29298)
- 课题(28974)
- 科研(28971)
- 期刊
- 济(124194)
- 经济(124194)
- 研究(72610)
- 中国(39702)
- 财(37412)
- 学报(34086)
- 科学(32393)
- 农(32141)
- 管理(30677)
- 大学(25799)
- 学学(24664)
- 经济研究(21477)
- 融(21400)
- 金融(21400)
- 农业(21246)
- 财经(21113)
- 技术(19592)
- 经(18218)
- 业经(17305)
- 问题(16801)
- 教育(15898)
- 技术经济(14198)
- 统计(13896)
- 贸(13164)
- 策(12030)
- 商业(11640)
- 世界(11505)
- 业(11355)
- 决策(11134)
- 理论(10961)
共检索到344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会忠 万里洋 陶建格 张峰
文章选取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19个县(市、区)2008—2013年人口和GDP历史数据,利用ESDA、地理集中度及区域重心法,从空间集聚的角度探究了人口、经济的动态演化和分布特征,分析了两者间的集聚差异。结果显示:各县(市区)人口和经济在地理空间上呈现显著的集聚(空间正相关)特征,2008—2013年人口集聚特性总体变动幅度较小,但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演化趋势明显;莱州湾东部区域人口密集度较大,而寿光市、广饶县、东营区经济聚集性较强,人口的空间集聚与经济集聚分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杨艳飞 韩佳宾
人口空间集聚是城市群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空间经济学理论,在对城市群人口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建立动态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人口空间集聚对城市群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人口空间集聚对城市群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为非线性的“倒U形”关系,即在人口集聚的初期阶段,人口向城市群内部的核心城市集聚有利于提高城市群的经济效益,而当人口集聚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城市群的经济效益将会被减弱;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等因素对城市群经济增长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在发挥城市群人口集聚红利的同时,减少城市群人口空间过度集聚带来的负外部性影响,促进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城市群 人口空间集聚 经济增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敏 姜勇
保险排除是一种消极的金融现象,研究其空间集聚及影响因素对强化我国商业保险服务功能,融解保险排除"寒冰"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31个省域的保险排除度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保险排除度的集聚与差异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我国31个省域的保险排除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人口质量、非儿童老人所占比例、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等指标的改善或提高可以有效降低保险排除度,而人均GDP、性别比例(男性/女性)的增加会导致保险排除度的上升。据此,本文提出从提高公民教育、稳定就业、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方面消除保险排除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险排除度 空间集聚 空间计量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吴玉鸣
本文运用中国2000年县域截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基于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假设检验,首次对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的增长集聚与差异进行了空间计量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中国2030个县域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集聚和空间依赖性,县域经济增长不仅与人力资本、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而且还与相邻县域的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依赖性;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县域经济增长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集聚 差异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覃一冬
本文基于中国1991~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分析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研究克服了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并纠正了传统研究中面板OLS估计的向下偏误问题。结果表明,空间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且该影响作用会随运输成本的降低而削弱,多维度的稳健性检验也证明结论是可靠的。此外,空间集聚对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还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性。
关键词:
空间集聚 经济增长 工具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珂 廖艳 杨洋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时空角度重新审视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利用实证数据分析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促进甘肃省区域经济协调性发展,缩小地区之间经济增长差异的相关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空间计量模型 区域经济 增长差异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文举 张华峰 陈雄超 颜建军
本文立足于我国加速城市化的现实背景,首先从精明增长理论出发,在理论上阐述了我国省域人口密度、产业密度以及企业密度对碳排放影响的内在机制;其次从空间效应的角度分析了我国30个省域的碳排放空间集聚效应,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了密度效应对省域碳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各个省域的碳排放存在着空间集聚效应,不仅在碳生产效率方面,而且在碳排放量上,表现出了东高西低的特征;各个省域的碳排放水平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口、产业以及企业密度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出正N型的走势;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倾向于增加省域的碳排放,但是在密度效应的作用下,这种正向增长效应得到了削弱;且省域的碳排放水平与人均收入之间未呈现出倒U型的关系。最后,结合本文的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淑新 何元庆 王学定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旅游外汇收入的面板数据,采用变差系数、Gini系数、Herfindahl指数、Theil指数研究了1996-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集聚是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历史特征,分散是主流变化趋势;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和旅游资源水平在促进入境旅游经济分散化发展方面具有主导推动作用;而旅游业从业人员、第三产业比重和星级酒店水平阻碍了分散化趋势。基于此,提出促进中国入境旅游业均衡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入境旅游经济 集聚 分散 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小靓 田相辉
基于中国151个地级城市的制造业行业嵌套数据,运用阶层线性模型和集聚经济的间接估计方法,捕捉集聚经济行业维度不可观测的异质性,揭示集聚经济在行业与城市维度间的内在联系。实证结果表明:地方化经济在制造业中得到验证;行业层面的集聚经济不仅受行业自身特征的影响,而且深受行业所嵌套的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城市异质性显著影响行业集聚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克雯
为了透彻地分析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文章构建了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双向互动关系模型,选取10个金融中心城市作为样本城市,采用协整检验和参数估计的方法对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的差异较为明显。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经济增长 参数估计 金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昌宝 钱康
文章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正效应不显著,而政府干预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物流产业集聚自身的滞后型空间效应和影响因素的滞后型空间效应也是影响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重要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敬莉 张晓东
本文运用空间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指标,对西北五省区27个行业2003—2010年的行业空间集聚情况进行测定,得出各行业空间基尼系数和加权平均空间基尼系数,然后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代表行业分析产业集聚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弹性角度分析27个行业集聚变动弹性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变动幅度大小不一,加权平均空间基尼系数的总体变动趋势处于"倒U型"的下降阶段,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发展有很强的相关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豆晓利
本文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基于新增长理论,从金融发展的3个层面——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来考察2003—2010年金融业在区域经济增长集聚与差异中的支持作用,结果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在集聚与差异的形成过程中,金融支持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中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的贡献又存在差异。基于此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钟昌宝 钱康
文章采用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二元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影响程度较大,对外开放程度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正效应不显著,而政府干预对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物流产业集聚自身的滞后型空间效应和影响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