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56)
- 2023(17597)
- 2022(15007)
- 2021(13981)
- 2020(11624)
- 2019(26458)
- 2018(26357)
- 2017(49855)
- 2016(27305)
- 2015(30365)
- 2014(30246)
- 2013(30130)
- 2012(28088)
- 2011(25647)
- 2010(25718)
- 2009(23445)
- 2008(22613)
- 2007(19887)
- 2006(17787)
- 2005(15837)
- 学科
- 济(123961)
- 经济(123841)
- 管理(72890)
- 业(69474)
- 企(54578)
- 企业(54578)
- 方法(46829)
- 数学(40422)
- 数学方法(40028)
- 中国(33788)
- 农(32257)
- 地方(31646)
- 学(28070)
- 业经(26430)
- 财(24517)
- 农业(22279)
- 贸(20418)
- 贸易(20403)
- 制(19955)
- 易(19656)
- 环境(18843)
- 和(17855)
- 地方经济(17551)
- 银(17317)
- 技术(17313)
- 银行(17241)
- 融(17182)
- 理论(17181)
- 金融(17178)
- 行(16571)
- 机构
- 大学(389789)
- 学院(388014)
- 济(158836)
- 经济(155477)
- 管理(147843)
- 研究(141134)
- 理学(127149)
- 理学院(125597)
- 管理学(123388)
- 管理学院(122706)
- 中国(104009)
- 科学(89658)
- 京(85302)
- 所(73121)
- 农(72274)
- 财(69055)
- 研究所(66777)
- 中心(62830)
- 业大(62614)
- 江(57997)
- 农业(56632)
- 财经(55039)
- 北京(54541)
- 范(52748)
- 师范(52141)
- 院(50855)
- 经(49963)
- 经济学(47624)
- 州(47161)
- 省(43208)
- 基金
- 项目(264878)
- 科学(205656)
- 基金(189655)
- 研究(188694)
- 家(167942)
- 国家(166505)
- 科学基金(140707)
- 社会(118331)
- 社会科(111937)
- 社会科学(111908)
- 省(103929)
- 基金项目(101455)
- 自然(92656)
- 自然科(90396)
- 自然科学(90368)
- 自然科学基金(88713)
- 划(88241)
- 教育(85384)
- 资助(77470)
- 编号(76187)
- 成果(61157)
- 发(60432)
- 重点(59796)
- 部(56882)
- 创(54459)
- 课题(53214)
- 创新(50851)
- 科研(50424)
- 计划(49216)
- 国家社会(48341)
- 期刊
- 济(182972)
- 经济(182972)
- 研究(117936)
- 中国(78925)
- 学报(68500)
- 农(66021)
- 科学(61679)
- 管理(54330)
- 大学(50587)
- 财(50396)
- 学学(47859)
- 农业(45367)
- 教育(41898)
- 融(34462)
- 金融(34462)
- 技术(33230)
- 业经(29663)
- 经济研究(29510)
- 财经(26768)
- 问题(23863)
- 业(23501)
- 经(23036)
- 图书(20322)
- 科技(19907)
- 技术经济(19518)
- 资源(18694)
- 版(18686)
- 理论(17930)
- 业大(17905)
- 现代(17509)
共检索到586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贵锋 徐建华
植被是陆地表面主要的覆盖物,也是许多地球系统过程的重要变量。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是显著的。以重庆市为例,使用滑动平均和SG滤波对SPOT/VGT-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结合GDP和人口栅格化数据,从时间序列和空间相关场两个方面分析了植被与人类活动因子之间的时空相关性。结果表明,从1998到2005年,植被的分布和生长状况并没有随GDP和人口的持续增加而增加。在时间序列上,植被覆盖与GDP和人口之间总体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空间上,这种相关关系表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空间相关场表明:较强的负相关主要发生在相对发达的主城区周围,反映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使得植被面积和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艳娜 陶陶
建立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1996年统计数据对全市43个区(市、县)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综合评价值划分4个经济发展梯度区,据此揭示了区域差异的空间特点,并讨论了区域差异的成因及缩小区域差异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 重庆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白忠菊 藏波 杨庆媛
利用2000—2010年重庆市40个区县的建成区面积增加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GDP和三、二产业比值的历史数据,对城市扩张速度的时空演变规律与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行脱钩研究,判断二者关系在未来的变化趋势,以期为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参考。研究表明:①2000—2010年,重庆市城市扩张的增速较快的区域表现为由"一圈"向"两翼"扩散的态势,且扩张速度较快的区县在空间上表现为"集中连片"的形态,城市发展的涓滴效应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②2000—2010年,重庆市人口城镇化率提升的由"一圈"带动逐渐转变为"两翼地区"带动,城市生产力表现为随主城区距离增加而不断减少,"环主城区"成为承接"主城区"产业转移和"两翼地区"人口流动的功能性区域。③根据扩张性复钩或强复钩与城市扩张速度高度关联的研究论断,以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工业产业的空间布控可以实现人口的有序疏导。④根据扩张性复钩与城市扩张速度的耦合性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不断增强的研究论断,城市扩张速度越快,其对区域生产力水平的依赖程度越高,适度调低GDP增速,可以控制城市无序扩张、提升城镇化质量。
关键词:
城市扩张速度 时空演变 脱钩分析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帅 李涛 廖和平
[目的]为探究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村减贫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方法]在分析经济发展与农村减贫耦合机理的基础上,使用洛伦兹曲线和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算33个涉及扶贫开发任务区县经济发展与农村减贫的耦合协调度。[结果]研究时段内:(1)经济发展对于农村减贫具有正向带动作用,但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经济发展带动农村减贫的作用逐渐减弱;(2)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一圈两翼”的特征,中心城区及周围区县为经济发展高值区,渝东南武陵山区和渝东北秦巴山区为经济发展低值区,贫困空间分布格局与之相反;(3)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村减贫的耦合协调度呈现显著的空间不均衡格局,在主城都市区形成了明显的高值区,渝东北和渝东南连片特困地区形成明显的低值区;从时间序列来看,耦合协调状态整体呈现逐级正向跃迁的趋势。[结论]基于经济发展与农村减贫耦合协调状态的空间差异性,未来应因地制宜、分区分类精准施策,稳步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莉 张雅文 文传浩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重庆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呈正"N"型曲线关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重庆 经济发展 影响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佰林 杨庆媛 鲁春阳 孙丕苓 宗会明
运用重庆市40区县1998—2008年社会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将重庆市在空间上划分为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Ⅰ)、工业化中期加速发展(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Ⅲ)三大经济发展阶段区域,探讨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重庆市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要素逐渐扩散,多数区县进入Ⅱ区域,Ⅲ区域逐渐缩小至渝东边远地区;②工业化由Ⅲ阶段向Ⅱ阶段演变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日趋强烈,当工业化进入Ⅰ阶段时,土地利用变化趋于缓和。土地产出率在Ⅱ阶段增长最快。区域土地产出率的演变规律与其土地利用变化相吻合,具有随工业化进程呈"倒U型"演变的特点。③承载性功能土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高于生产性功能土地,且伴随经济的发展,贡献的差距逐渐拉大。研究认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区域应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使各类土地供给与区域所承载的经济要素相适应,以更好地满足区域的主体功能对土地供给的合理需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易毅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说明了地方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共生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职业教育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地方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又会进一步改善职业教育的外部发展环境,扩大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职业教育满足了内陆开放对相应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是招商引资的一大法宝,为集群培育提供重要支撑,为转型升级提供不竭动力;职校毕业生将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成为城乡统筹的纽带;职教园区是具有竞争力的集聚区,职业教育在区际关系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良才 邱德丽
以重庆市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和统计数据分析,窥析我国区域环保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指出规模偏小、专业覆盖面窄、课程与地方环保实践联系欠紧密、缺乏实践课程等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包括建立环保产业人才需求监测机制、加强环保职业教育专业规模和类别建设、开发本土教学资源、加强与企业及本科高校的合作、汲取其他地区环保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文健 陈丽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保证。农业经济效益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可操作性、综合性、完备且相关性及动态性原则,构建了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等10个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该文以重庆市为例,首先对重庆市农业经济农业产值、农民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以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为基础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再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牟延林 陈渝 杨琴 赵娟
从研究生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分析了不同国家人均GDP达到特定值时每千人注册研究生数的差异,指明了确定研究生供给规模的新路径;探讨了重庆市整体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需求现状与当前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供给现状之间的矛盾,指出了"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学科结构调整及研究生培养规模控制的路径,并针对研究生教育供给改革新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西婵
根据重庆市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因子分析法考察重庆市人口结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显示,人口结构尤其是老龄化显著影响住房需求,"经济发展潜力"(人口规模因素、劳动力人口因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度量)因子每增加一个单位,住房需求将增加0.769%,"老龄化"因子每上升一个单位,住房需求将增加0.901%。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西婵
根据重庆市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应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因子分析法考察重庆市人口结构对住房需求的影响。研究显示,人口结构尤其是老龄化显著影响住房需求,"经济发展潜力"(人口规模因素、劳动力人口因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度量)因子每增加一个单位,住房需求将增加0.769%,"老龄化"因子每上升一个单位,住房需求将增加0.901%。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光洪 刘卫国
从经济结构、企业生产、基础设施、科教及对外开放程度等方面分析了重庆市同京津沪三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和缘由,并指出正视差距的存在是制定未来重庆市经济发展战略的出发点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差异分析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鲁春阳 周彦兵 李玥 张宏敏 李会杰 赵占辉
[目的]为探求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采用1997—2016年城市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数据,分析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为重庆市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边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分析方法分析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结果](1)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呈正异速增长类型,城市各功能性用地扩张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体。(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者呈同质性变化特征。(3)GDP在滞后1、2阶时,在90%、99%的置信水平下,经济发展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Granger原因;但城市建设用地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并不明显,说明盲目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并不一定促进经济发展。(4)经济发展主要受自身波动的影响,短期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呈上升趋势,但增幅不大。经济发展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作用明显, 90%以上的城市用建设用地扩张在经济发展波动中得到解释。[结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有限,但经济发展是推动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未来应深化经济发展与城市空间关联的研究,制定差别化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管控政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重庆市信用联社、合川市信用联社联合课题组
本文根据对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从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和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角度 ,提出了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农村信用社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