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1)
- 2023(10108)
- 2022(8274)
- 2021(7683)
- 2020(6258)
- 2019(14326)
- 2018(14343)
- 2017(26913)
- 2016(14586)
- 2015(16691)
- 2014(16940)
- 2013(16732)
- 2012(15254)
- 2011(14205)
- 2010(14767)
- 2009(13684)
- 2008(13327)
- 2007(12038)
- 2006(10949)
- 2005(10017)
- 学科
- 济(85010)
- 经济(84949)
- 管理(41680)
- 业(33635)
- 方法(30645)
- 企(27742)
- 企业(27742)
- 数学(27025)
- 数学方法(26479)
- 地方(22179)
- 中国(19814)
- 农(16026)
- 业经(15637)
- 学(15531)
- 地方经济(14757)
- 理论(12451)
- 和(11916)
- 财(11785)
- 环境(11669)
- 制(11662)
- 农业(11137)
- 贸(10395)
- 贸易(10383)
- 资源(10182)
- 发(9956)
- 易(9944)
- 融(9537)
- 金融(9534)
- 策(9190)
- 银(9145)
- 机构
- 学院(218942)
- 大学(216088)
- 济(96015)
- 经济(93959)
- 管理(81508)
- 研究(75617)
- 理学(69293)
- 理学院(68453)
- 管理学(66946)
- 管理学院(66532)
- 中国(57871)
- 京(46076)
- 科学(45528)
- 财(41002)
- 所(38821)
- 研究所(34826)
- 江(34468)
- 中心(34025)
- 财经(32446)
- 经济学(30414)
- 农(29844)
- 范(29753)
- 北京(29558)
- 师范(29526)
- 经(29216)
- 业大(27936)
- 州(27897)
- 院(27069)
- 经济学院(26902)
- 财经大学(23763)
- 基金
- 项目(139104)
- 科学(109260)
- 研究(102944)
- 基金(98785)
- 家(85461)
- 国家(84794)
- 科学基金(72861)
- 社会(65865)
- 社会科(62442)
- 社会科学(62424)
- 省(55541)
- 基金项目(50801)
- 教育(47765)
- 划(45689)
- 自然(45568)
- 自然科(44382)
- 自然科学(44371)
- 自然科学基金(43498)
- 编号(42792)
- 资助(41736)
- 成果(34494)
- 重点(31750)
- 发(31659)
- 课题(30201)
- 部(29622)
- 创(28043)
- 国家社会(27313)
- 创新(26250)
- 科研(25612)
- 大学(25605)
共检索到340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宝树
人口承载力既应从资源、经济与人口的关系两个角度分解考察,又应把两者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据此,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P—E-R”(即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永勇 夏军 王中根
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基础上,以城市化地区为重点从水循环过程出发,探讨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水资源的形成和转化规律,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探讨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研究基础,即:变化环境下的水循环理论、城市化与“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系统交互胁迫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提出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量化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将城市化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水资源—生态与环境”复合系统中,从水循环动力过程出发,揭示水资源承载力的本质。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化地区节水战略的实施、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地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雪莲 邓峰 王海灵
本文探讨了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基本模式,笔者认为区域资源承载力系统是一个需要考虑时间尺度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区域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受其上级系统的影响与制约,并且与人类设定的经济社会目标相关。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参照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思路,以研究区资源承载力系统的上级系统的整体协调度最大为目标,提出了一种计算区域资源承载力的新的思路,并以1995-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对新疆资源承载力做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资源承载力 系统结构 系统模型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焕 黄贤金 金雨泽 张鑫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通过设计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水资源虽然总体上比较丰富,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水资源的消耗量非常巨大。在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等级等方面,总体上都显示东部低,西部高。与人口的变化相比,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需要降低东部地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压力,应该适当促进人口向西部地区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焕 黄贤金 金雨泽 张鑫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通过设计水资源人口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人口承载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水资源虽然总体上比较丰富,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水资源的消耗量非常巨大。在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水平、等级等方面,总体上都显示东部低,西部高。与人口的变化相比,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需要降低东部地区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压力,应该适当促进人口向西部地区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传国,刘婷
以全新的视角解释了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的内涵 ,从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角度分别以水资源、投资作为驱动因子分析了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的驱动机制 ,阐明了人口在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驱动机制中的双重作用。水资源、投资与人口共同影响着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的模式类型与更替机理 ,绿洲系统“三生”承载力模式类型的科学界定 ,对合理开发绿洲系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狄乾斌 吕东晖
应用DPSIR框架、借鉴陆域经济理论分别构建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拟退火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和TOPSIS多目标决策分析法进行量化,运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探讨沿海11省份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之间的动态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我国沿海三大经济区的海域承载力水平呈现明显差异,但海洋经济效益水平没有体现出明显空间分异。(2)海域承载力和海洋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互为反馈的机制,且影响方向正负波动;海域承载力对海洋经济效益的影响从滞后一期以后开始,海洋经济效益对海域承载力的影响从滞后一期开始。(3)各省份海洋经济效益对海域承载力的响应有所不同,整体可划分为先负后正型、先正后负型和正负波动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德成 董振凯 王积富
提出森林人口承载力概念,并在探讨其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以山东沿海森林资源为对象,以人均消耗木材、薪柴、水果、干果等四项主要实物为经济指标,以人均需求森林面积为环境指标,用现有的资料,综合地、动态地分析山东沿海的森林与人口、环境、资源、能源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预测了山东沿海森林在不同发展时期、不同生活水平条件下的森林人口承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云鹏 马树才
通过构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指标评价体系,研究了中国31个地区2004-2013年间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得分情况。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2000-2013年中国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
关键词:
承载力 指标体系 空间自相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付桂军 曹相东 齐义军
呼包鄂城市群作为我国西部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群,对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快速增长贡献斐然。但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呼包鄂城市群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年人均综合用水1000立方米的国际最低标准水平下,呼包鄂城市群人口数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提高呼包鄂城市群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应增加黄河水分配指标,合理分配用水份额;探索水权交易方式,构建水权交易市场;完善节水降耗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工厂集约化养殖与家庭饲养放牧相结合的方式,减少牲畜用水;激励与管控相结合,提高水资源可利用水平。
关键词:
呼包鄂城市群 水资源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婧 李红军
通过在湖北省的区域内建立一个包含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综合系统相对承载力模型,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到湖北省在1985~2008年期间其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最后,分别选定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作为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参照区,将湖北省与所选参照区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未来湖北省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 相对资源承载力 实证 参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卫振林,申金升,徐一飞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庆龙
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概念、构成,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构建了生态旅游承载力的定量分析模型,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生态旅游景区旅游承载力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承载力 承载力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乐
本文在建立人力资本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对河南省1988-2013年人力资本承载力进行测算,采用时间序列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通过构建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人力资本承载力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人力资本承载力水平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近年来增幅较大;(2)人力资本承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3)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区域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承载力的影响显著;人力资本承载力对区域经济表现为先负后正的影响,但其促进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区域经济增长对自身新息的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舒 张华
文章基于2010—2020年我国东三省区域经济与资源环境指标数据,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并运用极值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东三省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三省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均处于上升阶段,其发展较为同步;研究期内,区域经济绩效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度上升,但同时也面临着协调度增长乏力的困境;东三省可以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共同体促进协同发展,寻找突破区域发展与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度瓶颈的新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