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7)
2023(8942)
2022(7551)
2021(6730)
2020(5512)
2019(12374)
2018(11663)
2017(22029)
2016(12023)
2015(12847)
2014(12096)
2013(12009)
2012(11023)
2011(9897)
2010(9606)
2009(8651)
2008(8287)
2007(7189)
2006(6441)
2005(5619)
作者
(37616)
(31477)
(31347)
(29469)
(19996)
(15385)
(13871)
(12212)
(12075)
(10849)
(10842)
(10360)
(10192)
(9910)
(9875)
(9809)
(9519)
(9367)
(9058)
(9013)
(8058)
(7572)
(7343)
(7303)
(7213)
(6853)
(6779)
(6656)
(6375)
(6311)
学科
(49217)
经济(49151)
管理(31717)
(30816)
方法(23399)
(22523)
企业(22523)
数学(21429)
数学方法(21250)
(15134)
贸易(15131)
(14822)
(14156)
中国(13859)
(12445)
(11868)
(11713)
业经(10339)
农业(9635)
环境(9551)
地方(9461)
(8441)
出口(8435)
出口贸易(8435)
技术(7729)
(7545)
(6926)
产业(6533)
人口(6412)
(6334)
机构
大学(173023)
学院(169565)
(74950)
经济(73712)
研究(65148)
管理(62707)
理学(55520)
理学院(54788)
管理学(53750)
管理学院(53483)
中国(46609)
科学(42884)
(39763)
(37026)
(34536)
业大(32522)
农业(32094)
研究所(31995)
(30290)
中心(28571)
财经(25027)
(24575)
经济学(24444)
(23785)
(23135)
经济学院(22408)
北京(22373)
农业大学(21421)
(20705)
科学院(20619)
基金
项目(127152)
科学(100891)
基金(96692)
(89552)
国家(88911)
研究(81819)
科学基金(74933)
社会(56124)
社会科(53475)
社会科学(53462)
基金项目(51687)
自然(51566)
自然科(50488)
自然科学(50470)
自然科学基金(49598)
(48088)
(42182)
资助(38747)
教育(35999)
重点(29168)
编号(28396)
(28006)
(27465)
(26690)
计划(26457)
科研(25416)
国家社会(25202)
创新(25168)
(23441)
教育部(23267)
期刊
(73096)
经济(73096)
研究(47829)
学报(36924)
(34350)
科学(32414)
中国(31682)
大学(26750)
学学(25813)
农业(23584)
管理(21785)
(21350)
经济研究(13562)
(13503)
财经(12169)
(11894)
金融(11894)
技术(11643)
业经(11468)
业大(10674)
问题(10659)
(10596)
(10488)
教育(9859)
(9451)
农业大学(9094)
国际(9056)
科技(8967)
技术经济(8649)
资源(8615)
共检索到242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周燕  李慧慧  孙乐  
将人口集聚和工业集聚纳入污染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人口和工业集聚对生产和生活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差异。研究发现,工业集聚加剧了地区内部和邻近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污染,适度的人口集聚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污染治理设施共享,可以缓解地区内部和邻近地区生产和生活污染。生产污染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生活污染主要受消费水平的影响,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个人,其治理难度远大于生产污染,应从消费需求层面对生活污染进行治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素霞  朱英明  裴宇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约束下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自相关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集聚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会导致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但是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系数为负。一个地区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能够减少本地环境污染排放增加,但是临近地区环境规制程度提高导致本地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临近地区污染排放量也是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优化工业集聚质量,健全工业集聚区绿色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更为严厉和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素霞  朱英明  裴宇  
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约束下工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显示我国工业集聚、环境污染和环境规制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且自相关程度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工业集聚是影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个地区的工业集聚会导致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总量的增加,但是对临近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系数为负。一个地区环境规制程度的提高能够减少本地环境污染排放增加,但是临近地区环境规制程度提高导致本地污染排放增加。同时,临近地区污染排放量也是本地区环境污染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优化工业集聚质量,健全工业集聚区绿色协调发展机制,构建更为严厉和科学的环境规制体系。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耀彬  冷青松  
集聚理论认为,人口集聚可能通过外部性影响雾霾污染的变化,而且由于空间的异质性使得传统的空间同质性假设难以表述二者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因此,该文选取2003年—2016年中国20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人口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的非线性空间关系.研究表明:1)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区域间的溢出效应大于区域内的效应.2)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门槛特征,在跨过门槛值3.961之前,人口集聚会加剧雾霾污染;在跨过门槛值之后,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出现边际递减现象.由此,提出政府需要制定科学的联防治霾政策、重点关注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灵活处理人口集聚对雾霾污染非线性关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可  汪东芳  
本文运用空间联立方程模型考察了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和相互作用机制。从生产投入端和产出末端视角,将环境污染拓展到生产密度理论模型中,构建了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交互影响理论模型,并运用2002—2011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证表明: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双向作用机制,经济集聚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经济集聚存在反向抑制作用,且两者间的影响机制均与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经济集聚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环境污染对劳动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的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与周边地区密切相关,且相邻城市间的经济集聚和环境污染存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东童童  李欣  刘乃全  
本文考察了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首先拓展了Ciccone&Hall的产出密度理论模型,将雾霾污染作为工业活动的附产品纳入到产出密度模型中,推导出雾霾污染与工业集聚关系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中国31个省份2001—2010年的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工业劳动和资本集聚会加重雾霾污染程度,而工业产出集聚则会降低雾霾污染程度;工业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工业劳动和资本集聚造成的雾霾污染程度;工业劳动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库兹涅兹曲线关系。同时,雾霾污染和工业产出集聚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认为,当前中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应当权衡集聚、效率和环境之间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阳军  何彦  李伯棠  李天骄  
基于中国23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环境污染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不仅对本市环境污染产生抑制作用,而且对相邻城市环境污染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在短期和长期均显著降低本市的环境污染,对相邻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则不显著。进一步分行业研究发现,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均显著加剧了本市或相邻城市的环境污染;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显著抑制了本市和相邻城市的环境污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对本市和相邻城市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仅有长期效应而无短期影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集聚对本市和相邻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正霞  曹长帅  王建明  
在中国着力实现绿色经济转型和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揭示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空间区位特征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环境规制、污染型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重心均有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有着显著抑制作用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污染型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即污染型产业集聚到达阈值后,环境污染会减少,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为缓解中国环境问题并实现绿色经济发展布局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东童童  
对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进行了考察。将雾霾污染作为工业活动的附产品纳入到产出密度模型中,推导出雾霾污染、工业集聚与工业效率的交互影响理论模型;采用中国31个省市2001~2010年的数据,运用2SLS和3SLS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雾霾污染、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关系。工业集聚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工业效率的提高会降低雾霾污染程度;雾霾污染则会抑制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水平提高;工业集聚和工业效率之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筱乐  
本文将集聚函数引入Copeland和Taylor模型,以市场化水平为门限变量,构建了工业集聚影响环境质量的门限模型,并结合2000-2009年我国30个省市的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方法对工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工业集聚与环境污染呈倒U型关系。当市场化水平较低时,工业集聚会导致环境污染,并且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这种负面影响减弱;当市场化水平跨越更高门限值时,工业集聚会改善环境。本文建议根据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不同特征制定差异化政策以解决环境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玉桃  郑梦琳  孙菁靖  
构建城市群异质性视角下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框架,并采用5大重点城市群2000~2016年的数据,以STIRPAT模型为基准构建空间随机时间固定效应下的SDM。结果发现:重点城市群的雾霾污染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性,但溢出程度存在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N"型曲线关系;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工业集聚对雾霾污染为正向线性影响;成渝工业集聚与雾霾污染呈倒"N"型曲线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若冰  刘颜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域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局域LIsa分析,考察2001-2013年我国省际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构建三种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一步分析中国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集聚和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并呈现出"东高西低"的格局;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若不考虑空间因素,结果会被高估;在仅考虑经济因素的空间权重下,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回流效应占主导地位,工业集聚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负溢出效应,加剧区域不平衡增长;而纳入地理因素后,其他地区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扩散效应抵...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廷海  王点  
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基于ESDA分析方法,建立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考察我国省际工业集聚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偏微分法对空间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工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依赖性,呈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态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集聚态势更加明显;工业集聚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其他地区会产生负的空间溢出性,从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平瑛  施文杰  
[目的] 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六连增”,但农业经济增速放缓。农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优质农产品占比不高等问题促使农业生产急需从规模增长型转向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的高质量发展型。探究区域农业生产的整体特征和空间相关性以及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对于农业生产环节的直接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和门槛效应,以期为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空间合理布局和产业链逆向融合并引导生产环节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8年长三角26个地级市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莫兰指数考察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构建空间权重矩阵,选用空间计量和门槛模型进行空间效应和门槛效应分析。[结果](1)各地区的农业产值具有空间相关性;(2) 农产品加工业的集聚发展促进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其带动作用呈现“倒U型”关系;对周边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生产,不受虹吸效应影响。[结论]适度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同时通过差异化发展战略着重在农业经济欠发达地区引入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增长极并引导产业创造路径依赖,利用农业的空间相关性与加工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地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增耀  夏斌  
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类型的市场潜能对于工业集聚的重要性和影响不同。本文构建了包括国内外市场在内的新经济地理学的空间计量模型,使用我国2004—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着重分析了市场潜能与工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工业集聚的地理空间特征。研究表明:工业集聚的实现可以依靠本地市场潜能、国内周边地区市场潜能和国外市场潜能。国内市场潜能、国外市场潜能与工业集聚具有非线性关系。国内市场潜能和工业集聚之间呈现"U"型关系,只有国内市场潜能跨越特定门槛值时,工业集聚效应才能逐步实现。国外市场潜能则存在双门槛效应,国外市场潜能越高,工业集聚效应越显著。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市场潜能之间存在互补(替代)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