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5)
- 2023(12960)
- 2022(11397)
- 2021(10426)
- 2020(8777)
- 2019(19960)
- 2018(19970)
- 2017(38388)
- 2016(20529)
- 2015(23344)
- 2014(23362)
- 2013(23152)
- 2012(21235)
- 2011(19430)
- 2010(19500)
- 2009(18105)
- 2008(17293)
- 2007(15094)
- 2006(13586)
- 2005(12062)
- 学科
- 济(102642)
- 经济(102550)
- 管理(63473)
- 业(53896)
- 企(45236)
- 企业(45236)
- 方法(40828)
- 数学(35190)
- 数学方法(34832)
- 地方(24024)
- 中国(23742)
- 学(22077)
- 农(21437)
- 业经(20087)
- 财(19125)
- 环境(18732)
- 和(15833)
- 地方经济(15009)
- 农业(14795)
- 理论(14704)
- 制(14547)
- 划(14130)
- 贸(13978)
- 贸易(13969)
- 易(13432)
- 技术(12690)
- 资源(12322)
- 融(12234)
- 金融(12233)
- 发(11991)
- 机构
- 大学(304828)
- 学院(301783)
- 济(126997)
- 经济(124298)
- 管理(121656)
- 理学(105497)
- 理学院(104339)
- 研究(103918)
- 管理学(102622)
- 管理学院(102085)
- 中国(75920)
- 京(65309)
- 科学(64351)
- 财(54372)
- 所(52432)
- 研究所(47910)
- 中心(45945)
- 财经(44390)
- 农(44098)
- 业大(43525)
- 江(42909)
- 北京(41627)
- 经(40268)
- 范(39862)
- 师范(39532)
- 经济学(38418)
- 院(37563)
- 州(35292)
- 农业(34352)
- 经济学院(34289)
- 基金
- 项目(207949)
- 科学(163356)
- 研究(151532)
- 基金(151195)
- 家(131228)
- 国家(130198)
- 科学基金(112144)
- 社会(96608)
- 社会科(91569)
- 社会科学(91544)
- 省(80465)
- 基金项目(80427)
- 自然(72552)
- 自然科(70704)
- 自然科学(70690)
- 自然科学基金(69403)
- 教育(67988)
- 划(67321)
- 资助(62393)
- 编号(61114)
- 成果(49014)
- 重点(46015)
- 部(45324)
- 发(45003)
- 创(42352)
- 课题(41576)
- 国家社会(39867)
- 创新(39529)
- 科研(39165)
- 教育部(38906)
- 期刊
- 济(142771)
- 经济(142771)
- 研究(90838)
- 中国(55246)
- 学报(46566)
- 管理(45393)
- 科学(43865)
- 财(39255)
- 农(39034)
- 大学(34719)
- 学学(32502)
- 教育(28949)
- 农业(27658)
- 技术(27021)
- 经济研究(23151)
- 融(22216)
- 金融(22216)
- 财经(21687)
- 业经(21313)
- 经(18554)
- 问题(18293)
- 图书(18221)
- 技术经济(16432)
- 资源(15726)
- 理论(15048)
- 科技(14404)
- 现代(13821)
- 业(13718)
- 实践(13622)
- 践(13622)
共检索到442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春春
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是实现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根本所在。本文通过构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协调发展模型,以广东省为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总体上处于高度协调状态,但有下降趋势,这种变化明显受到资源环境的影响。另外,从2010年广东省各地区的协调性来看,协调发展程度很不均衡。因而,综合分析结论本文认为,广东省应统筹各地区的发展特点,构建新的协调发展格局,并建立相应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监测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书霞 王晓峰 常月明
文章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通过构建人口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模型和标准差方法,定量计算人口与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建立耦合协调性模型,得出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指数;通过全局Moran’s I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性的空间特征;应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人口与经济系统协调性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海瑜 占绍文
文章选取了2010年榆林市12区县的经济发展、人口社会和资源环境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等分析方法构建了榆林市区域经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县系统间的协调程度进行测度,分析了榆林市各区县经济发展、人口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现状。结果显示,2010年榆林市各区县系统之间总体处于弱协调状态,南部六县的协调发展程度相对较北六县要高,但分析说明这种协调是处于低水平发展基础之上的。因此,要加快推进榆林市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水平,消除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经济差距
关键词:
协调发展 协调度 主成分分析 隶属度函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效莉 王成璋 王野
“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是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真实概括。为了治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党中央于1999年6月确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将能源开发同生态环境治理相并举。6年来,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向西部地区4 600亿元,转移支付和专项补助5000多亿元。国家计划在10年间退耕还林2.2亿亩,投资3600亿元。由于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是一个漫长的量变累积过程,通过确定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四大特征,建立“常态、一般、差”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绩效做出客观评价,有利于坚定人们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信心。
关键词: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 建设绩效 评价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瑞清 潮洛濛 樊齐
为探究资源型城市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运用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模型和耦合模型等,建立人口与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 GIS 9.3软件平台综合分析鄂尔多斯市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度变化,并对未来做出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鄂尔多斯市人口和经济综合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且提速缓慢,各旗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协调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空间协调度大小有明显变化,协调等级呈现轻度失调、勉强协调、中等协调和良好协调,人口与经济基本保持原有协调关系;预测结果显示:到2025年地区协调度将达0.574,整体将发生初等协调向中等协调的转变,人口与经济实现同步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小林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满凤 宋颖 许娟娟 刘奇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通过计算各地区经济与环境综合指数,测算了各地区过去10年经济与环境发展协调度。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弱协调和比较不协调状态,东部地区协调性最高,中部地区协调性变化较平稳,西部地区协调性变化起伏较大,特别是近几年协调性没有明显好转。其次,将协调度作为输入约束,分别测算了各地区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发展综合效率。从全国平均来看,两系统综合效率比较接近,说明两系统基本是耦合同向发展。从各地区分布来看:东部沿海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两系统效率较高,但处于效率前沿面的地区太少;西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经济系统效率较低;西北经济...
关键词:
经济系统 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 综合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司光南
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展是基础,协调是关键。以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以人口-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寻求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文章建立了人口与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系统分析和数理统计的原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人口-经济协调度分析,并对人口-经济协调度定量评估的步骤、方法及数学模型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娟 吴玉鸣
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广西19902005年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并运用模糊数学模型测度了广西人口系统、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三者间的协调程度,进而评估分析了广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发现,1990年以来,广西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经济系统的综合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人口系统的综合水平也处于不断发展之中,资源环境系统综合水平不断下降。经济的发展大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资源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人口系统发展的协调性较差。
关键词:
人口 资源环境 经济 协调度 广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黎明 王颖 田建芳
3E系统协调是系统内和系统间同时达到协调的一种均衡状态。结合系统内协调和系统间协调,建立3E系统协调性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3E系统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研究。总体来看,各省份3E系统均处在勉强协调状态以上,个别省份达到优质协调状态。2002~2012年,各省份协调程度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同时各省份之间横向差异较大,各地区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结构转型和提高发展效率压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涛 朱博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焱林 王中林 张攀红
利用协调发展模型,建立了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计算1996-2011年间30个省市城市化发展的功效值、耦合值以及耦合协调度大小,分析了我国30个省市的城市化协调发展程度。研究发现,经济城市化领先于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而人口城市化发展滞后则成为城市化发展协调度低的主要原因;空间、经济与人口三者之间的城市化耦合协调水平比较低,尤其在中西部省市,三者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耦合协调水平。
关键词:
城市化 功效值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樊杰
从国家利益和青藏地区的文化与自然特性出发 ,结合对青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评价 ,提出青藏地区近期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深入分析青藏地区战略实施的重要驱动力———国家扶持政策及其效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调整国家政策的建议 ,为青藏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保障。并将构筑青藏地区特色经济系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分别探讨了支撑特色经济体系的3个支柱产业系列 (以旅游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系列、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系列、以民族工业和当地土特产品加工业为主的轻纺工业系列 )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
青藏地区 特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尹建中
缓解资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关系全局的战略课题,本文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山东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21世纪山东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山东 经济 资源 环境 协调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蒋慧峰
通过构建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3年和2013年的截面数据,采用有序度、协调度模型测算等方法,定量分析单个系统有序度以及系统间协调度。结果表明:交通运输、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相对高于人口系统;有序度最高的为经济系统,再次为交通运输系统,而有序度最低的则为人口系统;系统间的协调度在不同的区域有着显著差异,交通运输与人口系统的协调度明显高于人口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度。因此,要消除不协调因素,促进三方的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就可以从交通运输与人口、经济与人口及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三个维度出发,研究协调演化规律。
关键词:
协调性 协调度 交通运输-人口-经济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