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0)
- 2023(10448)
- 2022(8951)
- 2021(7685)
- 2020(6666)
- 2019(15512)
- 2018(15225)
- 2017(30647)
- 2016(16486)
- 2015(18851)
- 2014(19049)
- 2013(19403)
- 2012(18531)
- 2011(16905)
- 2010(17062)
- 2009(15960)
- 2008(15626)
- 2007(14190)
- 2006(12526)
- 2005(11343)
- 学科
- 济(98353)
- 经济(98268)
- 管理(50342)
- 业(45567)
- 方法(42103)
- 数学(38211)
- 数学方法(37990)
- 企(36154)
- 企业(36154)
- 中国(20977)
- 地方(20926)
- 财(20346)
- 农(20024)
- 学(18882)
- 环境(16169)
- 业经(16091)
- 贸(14587)
- 贸易(14583)
- 易(14034)
- 农业(13841)
- 地方经济(13838)
- 制(13706)
- 务(12429)
- 财务(12412)
- 和(12385)
- 财务管理(12376)
- 融(11872)
- 金融(11870)
- 企业财务(11789)
- 划(11188)
- 机构
- 大学(255902)
- 学院(253195)
- 济(121263)
- 经济(119098)
- 管理(97347)
- 研究(89067)
- 理学(84245)
- 理学院(83315)
- 管理学(82088)
- 管理学院(81624)
- 中国(66566)
- 财(53050)
- 京(52332)
- 科学(51381)
- 所(45696)
- 财经(42984)
- 研究所(41236)
- 农(41179)
- 中心(40116)
- 经济学(39755)
- 经(39001)
- 江(37547)
- 业大(35918)
- 经济学院(35849)
- 北京(33065)
- 农业(32287)
- 财经大学(31822)
- 院(31142)
- 范(30970)
- 师范(30690)
- 基金
- 项目(164222)
- 科学(130306)
- 基金(122382)
- 研究(117781)
- 家(106192)
- 国家(105400)
- 科学基金(90515)
- 社会(78646)
- 社会科(74747)
- 社会科学(74726)
- 基金项目(64628)
- 省(62488)
- 自然(57432)
- 自然科(56127)
- 自然科学(56111)
- 自然科学基金(55156)
- 教育(53693)
- 划(52718)
- 资助(51028)
- 编号(45394)
- 部(37974)
- 重点(37169)
- 发(36554)
- 成果(36531)
- 国家社会(33405)
- 创(33348)
- 教育部(33023)
- 人文(31882)
- 科研(31813)
- 创新(31371)
- 期刊
- 济(134161)
- 经济(134161)
- 研究(77579)
- 中国(44477)
- 财(41717)
- 学报(38071)
- 科学(36080)
- 农(35894)
- 管理(34571)
- 大学(28729)
- 学学(27547)
- 农业(23677)
- 融(23381)
- 金融(23381)
- 经济研究(23115)
- 财经(22852)
- 技术(21201)
- 经(19700)
- 业经(18788)
- 问题(17776)
- 教育(17459)
- 技术经济(15382)
- 统计(14744)
- 贸(14519)
- 策(12863)
- 业(12756)
- 世界(12564)
- 商业(12434)
- 理论(11866)
- 国际(11857)
共检索到376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军 周晓唯
能源与经济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属性,文章基于空间计量模型,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研究背景,以中国30个省域2000~2012年间人口、能源消耗以及碳排放量为样本数据,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其空间关联性。结果发现,人口仍然对经济的弹性最大,能源消耗次之,碳排放最小,碳排放具有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对经济具有一定的空间滞后性,且表现出的空间关联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丹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函数的框架内,选取1978-2013年时间序列的能源消费总量和经济增长(GDP)的相关数据,运用多变量Johansen-Juselius协整验证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存在均衡发展的关系。这一结论对于调节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节能降耗、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低碳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尧
文章以IPAT模型和脱钩指数为分析手段,对2010—2016年攀枝花地区层面和2004—2016年国家层面的国内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关联性做了实证分析,以期为中长期内的经济实现绿色发展提供策略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宝琳 白士杰 郭媛
文章为了探究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建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的方法进行研究,侧重分析三者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结果表明:能源消耗量的增加在短期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量。并且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百红 高文
生态危机是全人类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探索解决之道的过程中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受到了学界的普遍重视。其中生态危机中最为明显的是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大国之一,碳减排任务刻不容缓,压力巨大。在回顾了马克思的生态经济思想以及国内外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生态问题中的碳排放问题,选择经济增长、能源消耗、碳排放进行了协整分析,最后依据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和我国目前的现实给出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能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牛叔文 丁永霞 李怡欣 罗光华 牛云翥
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的关系现实意义重大。本文以亚太八国为对象,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71-2005年间能耗、GDP和CO2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此建立的面板回归模型显示,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基数和能源利用效率高,单位能耗和单位GDP排放的CO2低,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我国的能耗和碳排放指标优于其它3个发展中国家,但次于发达国家。为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寻求主动,我国应积极转换能源结构,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用能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岭 张新社
运用Tapio的弹性分析法对2006—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粗钢产量、能源消耗、废气排放总量、二氧化硫外排量等的脱钩弹性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中国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大都小于粗钢产量增长率,只有2008年例外,可见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大致处在脱钩状态;但是脱钩状态多为弱脱钩,说明钢铁工业总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仍是粗钢产量的上涨。从废弃物排放来看,中国钢铁工业外排废气增长率在2007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小于该年的粗钢产量增长率,但是两者增长率之间的差值较小,虽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岭 张新社
运用Tapio的弹性分析法对2006—2015年中国钢铁工业粗钢产量、能源消耗、废气排放总量、二氧化硫外排量等的脱钩弹性系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中国钢铁工业的能源消耗的增长率大都小于粗钢产量增长率,只有2008年例外,可见中国钢铁工业总能耗大致处在脱钩状态;但是脱钩状态多为弱脱钩,说明钢铁工业总能耗增加的主要原因仍是粗钢产量的上涨。从废弃物排放来看,中国钢铁工业外排废气增长率在2007年、2009年、2010年、2012年、2013年、2015年小于该年的粗钢产量增长率,但是两者增长率之间的差值较小,虽处在脱钩状态,实则为弱脱钩。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守红 牛水霞
本文首先计算了1995~2009年长江三角洲两省一市的碳排放量,结果显示近15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碳排放量增长迅速,期间又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即1995~2003年碳排放量小幅波动阶段,2003~2009年碳排放量快速增长阶段。接着对长江三角洲人均碳排放、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耗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人均GDP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弹性为0.4868,人均能源消耗对人均碳排放量的弹性为0.7658;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是碳排放的原因,碳排放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碳排放与能源消耗存在着双向因果关...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消耗 经济增长 长江三角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雅恒 谢德泳
利用1978~2011年的样本数据,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建立VEC模型研究经济发展中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耗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双向的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从短期来看,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合理化是经济增长的单向短期格兰杰原因。因此,政府应首要重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时鼓励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协整分析 VEC 格兰杰因果 经济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匡爱民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研究能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对广西1978-2005年能源消耗总量ENERGY和经平减指数计算后的真实GDP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广西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针对这一关系,结合广西能源方面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强化节能意识、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区域发展、加强管理和科技节能等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广西 能源消耗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抒梦 董虹
文章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了美国1950-2013年经济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之间的动态效应。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这三者不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脉冲相应函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外界扰动作用于经济增长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都会增加;当二氧化碳排放量受到外界正的冲击时,相比其他两个变量,美国的经济增长受到显著的负影响,并且需要最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之前的稳定水平,同时当这样的扰动发生时,美国的能源消耗增长率会增加;能源消耗受到外界正冲击时,美国的GDP受到负向作用,并且促使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根据方差分解可以得出:经济增长的变动对二氧化碳排放有较大的贡献率;经济增长和...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仲伟周 孙耀华 庆东瑞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危机进一步加深,"经济-能源-环境"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为此利用Tapio模型分析我国2000—2010年间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并构造因果链将脱钩指标分解为节能脱钩指标和减排脱钩指标。研究表明:无论是就全国范围还是各区域而言,总脱钩指标和节能脱钩指标的变化均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且后者是前者变化的主要原因。在2000—2010年间的大部分年份内,总脱钩指标位于0和1之间,处于弱脱钩状态;就横向比较而言,总脱钩指标和节能脱钩指标的数值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但减排脱钩指标的分布无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且在时间维度上也无显著的变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古耀杰 任艳珍
构建了修正的宇泽—卢卡斯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R&D、能源消耗和开放水平发挥作用的具体机理,选取1994~2011年人力资本水平、R&D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和开放水平数据,建立了VEC模型和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水平、R&D水平、能源消耗水平和开放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水平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开放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显著但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能源消耗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趋于弱化,R&D水平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显著,R&D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亟待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睿
文章以17个新兴经济体1984~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因果关系分析、面板数据VAR模型、面板数据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这些国家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之间的关系。从面板数据协整检验与因果关系分析来看,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三者在短期内互为因果。从面板VAR模型的分析结果来看,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CO2排放量的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路径依赖,滞后一、二期的经济增长对当期能源消耗、CO2排放量均有着显著的影响,滞后一期的CO2排放量降低了当期的经济增长。无论是给能源消耗还是CO2排放量一个标准冲击,都会使得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CO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区域碳生产率与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关系比较研究
吉林省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产业结构的我国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APEC地区经济增长——基于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的实证研究
异质性能源消耗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我国CO_2排放、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外贸依存度之间的关系——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研究
能源消耗、碳排放与我国经济发展——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的实证分析
基于间接碳排放的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1995~2007年细分行业面板数据
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协同影响分析
中国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