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77)
2023(6461)
2022(5345)
2021(4708)
2020(3649)
2019(8165)
2018(7967)
2017(14432)
2016(8151)
2015(8898)
2014(8968)
2013(9018)
2012(8768)
2011(8270)
2010(8524)
2009(7728)
2008(7711)
2007(6995)
2006(6466)
2005(6176)
作者
(27543)
(22854)
(22845)
(21248)
(14672)
(11168)
(10207)
(8836)
(8780)
(8372)
(7789)
(7546)
(7478)
(7439)
(7414)
(7020)
(6987)
(6743)
(6718)
(6648)
(6066)
(6009)
(5766)
(5391)
(5259)
(5188)
(5174)
(5149)
(4908)
(4608)
学科
(39123)
经济(39090)
(18685)
管理(18017)
地方(16693)
中国(14942)
(12582)
企业(12582)
(12374)
业经(10171)
地方经济(9590)
(8830)
农业(8657)
(8456)
方法(8325)
(7977)
金融(7974)
(7744)
银行(7723)
(7636)
数学(6857)
环境(6801)
数学方法(6718)
(6712)
(6617)
贸易(6607)
发展(6573)
(6551)
(6285)
技术(6018)
机构
学院(120553)
大学(116565)
研究(50619)
(46401)
经济(45225)
管理(37889)
中国(36982)
科学(33979)
理学(31005)
理学院(30471)
(30230)
管理学(29791)
管理学院(29587)
(28315)
(26664)
研究所(25607)
农业(23796)
中心(21926)
业大(21347)
(20972)
(20491)
(19416)
(17810)
(17466)
北京(17296)
师范(17185)
(17003)
科学院(16785)
技术(16179)
财经(15380)
基金
项目(76094)
科学(57626)
研究(52977)
基金(51196)
(46338)
国家(45878)
科学基金(37299)
(33384)
社会(31700)
社会科(29996)
社会科学(29988)
(27267)
基金项目(26213)
自然(24116)
(23848)
自然科(23504)
自然科学(23487)
教育(23422)
自然科学基金(23025)
编号(21301)
资助(21235)
发展(18703)
(18349)
重点(17891)
成果(17843)
课题(17013)
(15931)
计划(15850)
科技(15402)
创新(15011)
期刊
(63706)
经济(63706)
研究(38618)
中国(32291)
(30682)
学报(25580)
农业(21157)
科学(20816)
大学(18225)
学学(17394)
管理(16342)
教育(15725)
(14558)
(14241)
金融(14241)
业经(12366)
技术(11083)
(10546)
经济研究(10115)
问题(7927)
业大(7602)
财经(7393)
科技(6893)
(6882)
农业大学(6698)
(6414)
商业(6231)
世界(5960)
(5876)
(5873)
共检索到202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俊范  李玉娥  周如军  李大刚  苏丹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人参锈腐病拮抗细菌HN01进行摇床发酵条件和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7.0,250mL三角瓶装液50mL,接菌量10%,摇床转速150r.min-1,发酵时间36h。最佳产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5.0g.L-1,牛肉膏8g.L-1,NaCl 5g.L-1,(NH4)2SO41mg.L-1,K2HPO44g.L-1。抑菌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g.L-1,牛肉膏8g.L-1,NaCl3g.L-1,(NH4)2SO4 2mg.L-1,K2HPO4 4g.L-1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卓  杨利民  
为获取对毁灭柱孢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Zinss.)sCholtan)防治效果优良的菌株,从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到113株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3株拮抗性良好的拮抗细菌,生长速率法对经过滤和灭菌的菌株发酵液进行抑菌谱测定,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其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其人参植株促生效果。sZ-2菌悬液对毁灭柱孢菌的抑制率达88.80%,同时具有广谱抑菌能力。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Z-2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治效果为68.50%;其对人参植株具有一定促生作用,经其处理后的人参平均植株高度、整株鲜质量、整株干质量、根长、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整株...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祁之秋  李修伟  李兴海  王英姿  张杨  纪明山  
为提高辣椒根腐病内生拮抗细菌Hj33-7发酵生产的抗菌活性,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温度、pH值、通气量、接种量和发酵时间5个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mL含麦芽糖20g,酵母浸膏5g,蛋白胨10g的液体培养基中最有利于菌体产生和抗菌活性的提高;最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pH值为7,在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20mL,接种量30%,130r.min-1发酵培养48h菌体产生量最大,抗菌活性最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如军  傅俊范  史会岩  严雪瑞  孙嘉曼  
从人参根际土壤中筛选到具有拮抗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生物活性的生防菌3株,其中菌株BS015和菌株HN01为细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8mm和21.9mm。菌株Tri41为木霉菌,抑菌率达76.6%。对人参几种常见病原菌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对人参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人参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人参黑斑病菌(Alternaria panax)、人参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hinseng)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结合16S rDNA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对3株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菌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穆晓雅  谭志琼  刘铜  彭正强  张荣意  
【目的】旨在从海南、安徽、浙江等地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对黄瓜叶斑病新的病原菌菊苣假单胞(Pseudomonas cichorii)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抑菌圈法筛选黄瓜叶斑病病原菌菊苣假单胞的拮抗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以及gyrA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分离的拮抗菌进行鉴定。采用单因子变量法对拮抗菌的最佳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从海南、安徽、浙江等地共分离出650株细菌,筛选出10株拮抗菌。其中编号为JNL的菌株拮抗效果最好。细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最佳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30℃、pH 7、碳源为半乳糖、氮源为硝酸钾、转速为150 r/min的条件下生长效果最好。【结论】JNL菌株对黄瓜细菌性叶斑病新的病原菌菊苣假单胞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开发成生物农药或生物肥料的潜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红军  周国英  路宗岩  谭益民  段爱国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响应面法,探讨杉木炭疽病拮抗菌HY32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途径。结果表明:该菌株最佳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和蛋白胨;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9.80 g·L-1、酵母膏12.16 g·L-1、蛋白胨4.22 g·L-1、Na Cl13.13 g·L-1。该菌株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0.52℃、初始p H8.09、摇床转速184.67 r·min-1。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菌株HY32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是可行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莹  周国英  高月庭  杨菁  李石磊  
放线菌GR54对油茶叶枯病具有良好的拮抗效果。为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对其发酵条件的优化进行研究,以达到对油茶主要病害的防治作用。研究不同发酵培养液、碳氮源等营养因子,以及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初始pH值等非营养因子对放线菌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综合考虑菌体干重和对油茶叶枯病菌的抑菌率2个指标,生防放线菌的优化发酵培养液为葡萄糖15 g、大豆粉10 g、NaCl 5 g、酵母膏1 g、CaCO31 g、蒸馏水1 000 mL,pH值7.0,接种量10%,装液量100 mL,28℃、160 r/min振荡培养7 d。生防放线菌GR54的发酵培养液可有效抑制油茶叶枯病病原菌,抑制率可达93.05%...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建友  吴文君  
 对1株拮抗链霉菌No.24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碳源以30g/L葡萄糖和30g/L小米最佳,有机氮源以10g/L黄豆饼粉最好,无机氮源以2g/L(NH4)2SO4最好,最适发酵时间为96h,最适发酵培养温度为32℃,最适初始pH值为7.2~7.4,最佳振荡频率为210r/min,装液量为40mL/250m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志谊  陆凡  刘春祥  刘永锋  苗东华  
在NB培养基上,拮抗细菌B-916在30℃~33℃、pH7.0~8.5时,均能生长良好,培养30~36h后,菌量可达8.29×108cfu/ml左右。初始接种量对B-916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对13种工业发酵用的培养基配方的筛选,结果表明,培养基D是发酵B-916的最佳培养基配方。用此配方进行工业发酵(30℃,pH7.8~8.0发酵26h)菌量可达到3.84×1010-11cfu/ml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垂宝  刘双清  马文月  韩军花  曹海佳  张小艳  廖晓兰  
采用平板分离法、平板对峙法从龙牙百合内生菌中筛选获得了具有抑制灰葡萄孢菌活性的98号菌,其抑菌率为74%;对98号菌进行生理生化测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pH值为7、培养温度为32℃、接种量为发酵液体积的6%、250 mL三角瓶装100 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发酵培养基、180 r/min的摇床培养5 d,其抑菌活性最大;优化后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硫酸亚铁0.15 g、玉米粉20 g、牛肉膏15 g,水1 L。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垂宝  刘双清  马文月  韩军花  曹海佳  张小艳  廖晓兰  
采用平板分离法、平板对峙法从龙牙百合内生菌中筛选获得了具有抑制灰葡萄孢菌活性的98号菌,其抑菌率为74%;对98号菌进行生理生化测定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gladioli)。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该菌株的发酵条件和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pH值为7、培养温度为32℃、接种量为发酵液体积的6%、250 mL三角瓶装100 mL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发酵培养基、180 r/min的摇床培养5 d,其抑菌活性最大;优化后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硫酸亚铁0.15 g、玉米粉20 g、牛肉膏15 g,水1 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亮  杨丽芬  杨建  郭建伟  程加省  
【目的】筛选蒙自小枣黑疔病链格孢拮抗放线菌,并优化发酵条件。【方法】以小枣黑疔病链格孢为指示菌,以肾茶26株、臭灵丹17株内生放线菌和大庆油田12株土壤放线菌作为供试菌,采用滤纸片法筛选高拮抗放线菌,进而通过单因子试验优化发酵条件。【结果】筛选到一株分离自肾茶根部、抑菌带宽达13.6 mm的拮抗菌株BEG-46,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最佳培养条件为1 000 mL培养基中含葡萄糖2 g、酵母粉20 g,蛋白胨2 g,NaCl 4 g,CaCO_34 g,初始pH值为自然,发酵温度28℃,发酵周期为7 d;优化后BEG-46发酵液抑菌活性提高了118.3%。【结论】拮抗放线菌BEG-46的发酵液抑菌活性在优化条件下显著提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芬  李静虹  王俊宏  王梦亮  
【目的】本研究旨在获得对赞皇枣黑腐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拮抗链霉菌,并对其发酵培养基配方和条件进行优化,以期为进行田间试验和开发生防制剂奠定基础。【方法】以赞皇枣黑腐病优势病原真菌—细极链格孢菌为靶标采用琼脂块法、牛津杯法和含药平板法对从特殊生境分离获得的10株抗真菌链霉菌进行室内多重筛选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和单因素试验对筛选获得的拮抗链霉菌分别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和最佳发酵条件确立【结果】活体筛选试验中菌株AC03,AC04和AC07表现出了明显的拮抗效果,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2.09±1.45),(15.75±1.34),(18.33±0.78)mm;上述3株菌的无菌发酵滤液活性测定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芳  纪明山  谷祖敏  祁之秋  张扬  
为提高拮抗菌株B36发酵生产的菌量和抗菌物质的产率,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其摇床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8℃,转速150r·min-1,接种量20%,初始pH值9.0,在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为50mL,发酵36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0%,酵母粉0.5%,大豆粉0.5%,NH4NO30.5%,CaCO31.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新贝  上官妮妮  李月飞  常东伟  王阳  马青  
【目的】对采自陕西、甘肃和河南省的51个土壤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离纯化,筛选番茄灰霉菌的拮抗生防菌株,并研究其防治效果和最优发酵条件。【方法】分别以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测定所分离菌株及其发酵滤液对番茄灰霉菌的抑菌作用,筛选出抑菌作用显著的菌株,测定其离体和温室防治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对防治效果明显且稳定的生防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后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533株细菌菌株,其中18BS-12的抑菌活性最好,离体和温室防治效果分别为82.37%和75.61%。对菌株18BS-12发酵培养基(NA培养基)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