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74)
- 2023(4818)
- 2022(3933)
- 2021(3762)
- 2020(3329)
- 2019(7244)
- 2018(7417)
- 2017(12945)
- 2016(7735)
- 2015(8931)
- 2014(9455)
- 2013(9163)
- 2012(8343)
- 2011(7588)
- 2010(8048)
- 2009(7682)
- 2008(8162)
- 2007(7353)
- 2006(6705)
- 2005(6227)
- 学科
- 管理(26185)
- 济(23541)
- 经济(23497)
- 业(20086)
- 企(17067)
- 企业(17067)
- 财(10830)
- 中国(9236)
- 学(9119)
- 制(8804)
- 农(7920)
- 务(7566)
- 财务(7536)
- 财务管理(7516)
- 方法(6954)
- 体(6937)
- 企业财务(6907)
- 理论(6680)
- 银(6111)
- 银行(6092)
- 地方(6084)
- 教育(5531)
- 行(5531)
- 和(5521)
- 资源(5506)
- 业经(5491)
- 数学(5181)
- 农业(5086)
- 数学方法(5069)
- 融(4801)
- 机构
- 学院(108000)
- 大学(106712)
- 研究(38353)
- 管理(37447)
- 济(35994)
- 经济(34766)
- 中国(31404)
- 理学(30339)
- 理学院(29994)
- 管理学(29353)
- 管理学院(29158)
- 科学(24763)
- 京(24539)
- 财(24129)
- 所(21298)
- 江(20855)
- 农(20789)
- 中心(18605)
- 研究所(18561)
- 财经(16732)
- 省(16261)
- 州(16223)
- 农业(16191)
- 业大(15953)
- 北京(15712)
- 范(15275)
- 师范(15066)
- 经(14709)
- 技术(14184)
- 院(13975)
- 基金
- 项目(64998)
- 科学(48819)
- 研究(48545)
- 基金(43623)
- 家(38882)
- 国家(38485)
- 科学基金(31451)
- 社会(27725)
- 省(26883)
- 社会科(26025)
- 社会科学(26019)
- 教育(22876)
- 基金项目(22281)
- 划(22237)
- 编号(21592)
- 自然(20278)
- 成果(19801)
- 自然科(19645)
- 自然科学(19633)
- 自然科学基金(19272)
- 资助(18482)
- 课题(15902)
- 重点(14975)
- 发(13877)
- 部(13758)
- 性(13206)
- 项目编号(13180)
- 年(12695)
- 创(12564)
- 科研(12214)
共检索到187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文军
本文认为,在我国尚未正式出台人力资源货币性核算的会计准则或会计法规之前,对人力资源进行货币性计量,应当尽可能考虑到传统会计的现状及未来与传统会计接轨的问题,吸取传统会计核算方法的合理内核,将之与考虑到人力资源自身特点的核算方法相融合。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属于管理会计范畴,鉴于人力资源会计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与财务会计联系密切以及传统财务会计发展较完善、不易被取代的现实,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最终实现人力资源会计由管理会计范畴向财务会计范畴的过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仲文
建立在生产者剩余基础上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核算体系,是根据企业的经济剩余扣除企业的消费者剩余等于人力资源创造的生产者剩余的理论,将生产者剩余作为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核算的主要目标的体系。一、消费者剩余、经济剩余和人力资源使用价值 (一)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所得大于所支付的代价,即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的总效用量与其总市场价值之间的差额。商品的总效用是指商品的总使用价值,其使用量则表示为消费者从某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有用性或满足的量。商品的总市场价值是指商品的总交换价值,即商品所包含的物化劳动量。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杨俊
本文简要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发展及现状,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人力资源会计模式的选择。然后详细列举了人力资源成本项目的具体内容,论述了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基础和人力资源原始成本、保障成本、离职成本的计量方法,最后阐述了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人力资源成本的账户体系设置、人力资源成本具体账务处理方法和人力资源成本在会计报告中的列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丽音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功能的机构,而人力资源的因素在医疗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医院的竞争,不仅仅是医疗仪器、设备资源、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市场占有率的竞争,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为此,我们必须对人力资源的价值加以确认、计量和反映。因此,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就显得特别重要。 卫生人力资源会计是现行传统会计的延伸和补充,可以沿用现行传统会计的一些基本假设和核算程序。与传统会计相比,卫生人力资源会计的特征是:(1)确认卫生人力资源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元旭
人力资源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种产业乃至一个组织,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核算,将其纳入资本化管理是很必要的。本文将人力资源会计定义为确认和计量经济组织中人的价值、成本和使用效果,为管理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一个信息系统,它属于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本文探讨在产业升级中的高科技企业试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情况,对我国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会计核算 架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文华
推行央行集中会计核算和事后监督体系,应提高认识,完善会计内控机制,完善和改进央行会计核算系统应用软件系统,实行财务基建集中报账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朝志
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是影响企业盈利高低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加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企业人力资源使用的经济效益 ,故必须克服现有人力资源会计体系 (即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劳动者权益会计 )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从思路、会计账户的设置和会计报告等方面进行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的改良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会计体系 改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新 陈强
人力资源价值评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防止企业资产流失的必要手段。建立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应坚持盘活存量的原则,与激励机制设计相互结合的原则,间接定价与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原则。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原始价值、知识经验、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期望通过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及评估机制的确定,形成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价值评估 理论基础 基本原则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养成
人力资源能力在通信企业战略变革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本文从如何提升通信企业人力资源能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优化通信企业人力资源能力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
通信企业 人力资源 能力 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董恪名
自然资源会计核算主体和核算对象具有公共性和外部性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征,其会计核算体系除了参照传统的会计核算基础和核算方法外,还应该遵循"多元化计量"、"外部性原则"等特殊的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会计要素的设计也应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与政府财政预算、其他责任主体的外部效应间的相互联系,以便更为科学和精准进行会计核算,最终达到保护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学模
本文对人力资源的属性、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人力资产的基本内涵及其摊销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指出人力资源划分为增量人力资源与存量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会计计量分为成本计量与价值计量。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会计 人力资产摊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小平 王德发
当今工业化飞速发展,资源日趋枯竭,提倡企业低碳发展势在必行,碳会计已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构建碳会计核算体系,以指导碳会计实务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基于此,文章研究和构建了碳会计核算体系,阐述了碳会计确认对象、计量,并从原材料的碳源排放、生产过程的碳汇集、产品的碳库结转以及碳排放权的购买和处置等环节探讨了碳会计账务处理流程及其信息披露方式。
关键词:
碳会计 碳计量 信息披露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闫华红 黄颖
与碳排放权的市场交易相比,碳排放权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并未跟上世界脚步,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缺少碳排放权交易相关会计准则,这使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核算难以标准化。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碳排放权会计核算的现状及问题,按照碳排放权的持有目的不同分别展开研究,尝试性地提出碳排放权会计的基本核算模式,提出碳排放权的会计属性应为资产类别,且持有目的为自用的碳排放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持有目的为出售的碳排放权应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结合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种计量属性进行会计计量;后续计量时应进行摊销,重估公允价值的变动;披露方面应采取财务报表表内和表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披露。
关键词:
碳排放权 会计确认与计量 信息披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白玲
目前在有关环境会计的研究中,宏观环境的会计问题与微观环境的会计问题均被作为一个问题研究。实际上,对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承担责任的主体不同。针对这一现实,本文提出分别建立宏观环境会计和微观环境会计两个核算体系的设想。宏观环境会计以政府为核算主体,主要从社会角度,对自然资源这一公共产品的使用、补偿进行价值核算,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微观环境会计以企业为核算主体,主要对生态环境的维护、治理进行成本核算,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宏观环境会计 微观环境会计 核算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