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9)
- 2023(14492)
- 2022(12153)
- 2021(11256)
- 2020(9252)
- 2019(21082)
- 2018(20893)
- 2017(39150)
- 2016(21889)
- 2015(24642)
- 2014(24827)
- 2013(24598)
- 2012(23389)
- 2011(21372)
- 2010(22049)
- 2009(20672)
- 2008(21277)
- 2007(19723)
- 2006(17787)
- 2005(16741)
- 学科
- 济(89333)
- 经济(89205)
- 管理(73406)
- 业(65287)
- 企(55210)
- 企业(55210)
- 方法(31267)
- 中国(28366)
- 财(26477)
- 数学(25154)
- 数学方法(24740)
- 农(24625)
- 制(24027)
- 地方(22887)
- 业经(22296)
- 学(20545)
- 银(18890)
- 银行(18855)
- 行(18059)
- 融(17544)
- 金融(17541)
- 务(16681)
- 财务(16619)
- 财务管理(16570)
- 农业(16435)
- 企业财务(15775)
- 体(15689)
- 理论(15550)
- 贸(15443)
- 贸易(15429)
- 机构
- 大学(318638)
- 学院(318124)
- 济(125993)
- 经济(122922)
- 管理(116913)
- 研究(116574)
- 理学(96769)
- 理学院(95507)
- 管理学(93723)
- 管理学院(93093)
- 中国(92033)
- 科学(72217)
- 京(70959)
- 财(65452)
- 所(61969)
- 农(56647)
- 研究所(55458)
- 中心(53111)
- 江(52950)
- 财经(48854)
- 业大(45783)
- 北京(45561)
- 范(44143)
- 农业(44135)
- 经(44003)
- 师范(43652)
- 州(42282)
- 院(41957)
- 省(39576)
- 经济学(37816)
- 基金
- 项目(199345)
- 科学(155744)
- 研究(144752)
- 基金(142671)
- 家(125624)
- 国家(124506)
- 科学基金(105183)
- 社会(90658)
- 社会科(85810)
- 社会科学(85784)
- 省(78386)
- 基金项目(74356)
- 自然(67711)
- 教育(66542)
- 划(66073)
- 自然科(66036)
- 自然科学(66013)
- 自然科学基金(64852)
- 资助(58918)
- 编号(58072)
- 成果(50034)
- 发(46513)
- 重点(45833)
- 部(43825)
- 课题(42315)
- 创(40825)
- 制(38890)
- 创新(38356)
- 性(38283)
- 科研(37639)
- 期刊
- 济(157264)
- 经济(157264)
- 研究(100161)
- 中国(77994)
- 财(53946)
- 学报(53750)
- 农(53348)
- 管理(50283)
- 科学(49332)
- 大学(40305)
- 教育(39499)
- 学学(37477)
- 融(36376)
- 金融(36376)
- 农业(35608)
- 技术(27876)
- 财经(25367)
- 业经(24933)
- 经济研究(23559)
- 经(21907)
- 业(20536)
- 问题(19759)
- 图书(17250)
- 版(16549)
- 贸(15842)
- 资源(15253)
- 技术经济(15203)
- 世界(14954)
- 现代(14914)
- 国际(14698)
共检索到521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文忠
在21世纪,中国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技术、市场环境已经或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更好地适应环境变革的现实需要和应对其所带来的挑战,一种更加具有灵活性的弹性用工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将会显得越来越重要,并可能逐步形成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当代中国企业可能实施的弹性用工制度的定义、方式、必要性以及问题与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廖泉文 万希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十个大趋势,包括战略人力资源、工作外包化、人力资本投资增大、人才流动速度加快等,这些发展趋势警示了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变更的新思维和新方法。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发展 趋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帅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稳定的上升状态,形成经济新常态,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各项工作均在寻求突破,以求在新常态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新常态下,水利系统也在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地提升自身管理工作的质量,因此,要明确其发展趋势,进而有计划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水利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军善
论文以知识管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决策科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探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两大发展新趋势。该文创新性地提出知识管理型人力资源学的概念内涵和目标任务,并从确立科学的决策逻辑模型、引入"最优化"的管理思维、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构建完善的组织杠杆四个方面设计知识管理型人力资源学的实现路径,为知识管理型人力资源学应用于管理实践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工作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武振业 肖茜 黄庆
本文认为 ,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随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因此 ,作者提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可行的改革方案 :(1 )从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角度 ,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及其改革 ;(2 )顺应国际大趋势 ,企业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再造工程 ;(3)适应两个转变 ,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立民
本文从全球化、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全面质量管理四个方面研究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并对新形势下我国公共人力资源建设提出战略性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发展趋势 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姚建东
拥有一支积极主动、尽职尽责、精明强干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队伍,无疑是政府实现治理目标的根本保证之一。本文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性质、目标及发展趋势来阐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再造过程。
关键词:
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 战略目标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庆成
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水平的竞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快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步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并探究其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改善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人力资源管理 优化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国柱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社会管理的核心部分,其内容和方法都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对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阐述了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 知识型员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家怡
新时代的到来使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加快,形成了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区域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新趋势。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意义深远。当前,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牵引,多措并举培养管理型优秀人才,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回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人力资源 管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风雨
以科技革命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对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内涵和对象发生了变化,同时环境的不确性和快速变化,也要求企业管理者更新观念,进行管理创新。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人力资源 管理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亢秀兰
通过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在弹性管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并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在弹性管理方面的方案,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在弹性管理方面的顺利实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的未来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弹性管理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弛
在近二十年的发展中,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这其中最有体会、最直接的参与者是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企业在物质上、精神上都支持员工参加培训,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自己的培训意识也得到加强。从中国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这几年的培训情况看,参与培训的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范围越来越广,不再局限于知名的外企和名企,大型国企和民营企业参与者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莫荣
1.全球就业面临多重挑战。2.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1)劳动力供给增长减缓,部分原因是许多国家人口老龄化;(2)各类技能需求发生重大转变,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加;(3)持续存在的收入不平等。3.欧美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高收入国家压缩社保待遇。而许多中等收入国家大胆扩展其社会保障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国内需求拉动型的经济增长,如中国、巴西等。4.实施更加积极社会保障政策深入人心。包括预防和早期干预,旨在减少社会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保障津贴的需求,促进劳动者就业和重返劳动力市场,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状况。5.社保水平充足性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需要妥善对待。6.很多新兴和发展中经...
关键词:
国际就业 发展趋势 社会保障 劳动力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