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54)
2023(6297)
2022(5271)
2021(5046)
2020(4245)
2019(9607)
2018(9418)
2017(18210)
2016(10092)
2015(11332)
2014(11424)
2013(11173)
2012(10666)
2011(9861)
2010(10380)
2009(9668)
2008(9939)
2007(9012)
2006(8490)
2005(7751)
作者
(30572)
(25388)
(25273)
(24197)
(16511)
(12039)
(11552)
(9810)
(9702)
(9619)
(8755)
(8694)
(8363)
(8281)
(8245)
(7715)
(7677)
(7572)
(7560)
(7427)
(6611)
(6397)
(6215)
(5930)
(5858)
(5834)
(5740)
(5689)
(5210)
(5122)
学科
(36791)
经济(36745)
管理(34388)
(29564)
(24324)
企业(24324)
方法(13723)
(12271)
(12154)
中国(11502)
数学(11185)
数学方法(10936)
(9718)
(9357)
业经(9278)
(8558)
农业(8066)
理论(8010)
(7747)
财务(7719)
财务管理(7701)
地方(7566)
企业财务(7380)
及其(7336)
(7325)
(7090)
贸易(7085)
(7058)
银行(7044)
资源(6971)
机构
大学(150072)
学院(149044)
管理(58085)
(57658)
经济(56202)
研究(53296)
理学(48690)
理学院(48123)
管理学(47217)
管理学院(46918)
中国(41257)
科学(33066)
(32828)
(30322)
(27814)
(25123)
(25112)
研究所(25054)
中心(24849)
财经(22878)
(22239)
师范(22060)
北京(20936)
(20636)
业大(20427)
(19754)
农业(19572)
(18921)
师范大学(17520)
(17261)
基金
项目(94605)
科学(74465)
研究(70799)
基金(68087)
(59508)
国家(59018)
科学基金(50042)
社会(43296)
社会科(40925)
社会科学(40912)
(36123)
基金项目(34974)
自然(32571)
教育(32337)
自然科(31655)
自然科学(31640)
自然科学基金(31111)
(31069)
编号(30633)
资助(28577)
成果(27359)
重点(21300)
(21031)
课题(20645)
(20365)
项目编号(18962)
(18646)
(17986)
教育部(17677)
国家社会(17584)
期刊
(68004)
经济(68004)
研究(44849)
中国(32901)
学报(23812)
(23277)
(22492)
科学(21653)
管理(21022)
教育(18638)
大学(16933)
(16370)
金融(16370)
农业(15385)
学学(15255)
图书(13533)
技术(11991)
财经(11118)
业经(10757)
经济研究(10091)
(9527)
书馆(9497)
图书馆(9497)
资源(8667)
问题(8405)
情报(8329)
理论(8286)
(8073)
实践(7651)
(7651)
共检索到237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华锋  黎永泰  夏长清  
在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信息不对称问题已日益困扰着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的实效性。由于招聘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如何有效实施人力资源招聘,已日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就信息不对称下对企业人力资源招聘的机理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薛瑞  江志宇  申海成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根本上是人才的竞争。招聘作为人力资源获取的第一环节,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企业的招聘工作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因为应聘者为求得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会选择弄虚作假,从而严重影响着招聘方的甄选。文章就企业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邵兵  玄立平  
招聘成本的传统界定方法没有考虑到招聘的逆向选择成本,所以它对企业招聘工作的意义十分有限。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招聘成本由招聘的逆向选择成本和招聘的交易成本构成,它们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受到企业努力程度、信息不对称程度两个变量的影响,并且企业最佳的努力程度决定最小招聘成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宗煜  徐红琳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招聘企业和应聘者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不对称信息。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角度出发,重点研究招聘工作中非对称信息的产生原因,建立招聘中的逆向选择问题的分析模型,从而为系统性地解决招聘工作低效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成城  孙丽丽  朱立萍  巩妙宇  
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选取2015年上半年间国内NGO组织网络招聘数据,从NGO组织人力资源市场发展非均衡状态明显、岗位需求两极化态势严重、人力资源体系建设短板突出、人员任职素质要求的主观性过强四个方面进行剖析,探讨优化NGO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路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波  马乐声  陈德棉  
本文分析了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并从减小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使委托代理双方利益趋向一致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系列风险防范对策。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风险防范措施:形成市场声誉约束机制、合理设计风险投资家的报酬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之间的风险防范措施:严格的项目筛选、对风险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分段投资、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对风险企业管理层实行股票期权、加强对风险企业的控制和监管。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秀萍  
信息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往往出现“失灵”,从而不能达到最优资源配置和市场高效率运行。保险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保险合同主体任何一方为一己之利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都会给保险业带来运行风险,降低保险市场运行效率。应对这些风险予以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以期促进保险业健康、快速、高效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陆艳  王晓瑜  
本文认为银企之间贷前信息不对称是银行贷款风险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信息不对称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防范银行贷款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欣  李亚琴  
信息不对称是我国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银行为了实现“既为经济增长提供足够的信贷支持 ,又保持自身稳健运行”的目标 ,必须解决好信息不对称问题。本文通过详细分析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机制 ,提出了完善银行内部信贷运行管理机制、运用先进技术工具 ;创建新型银企关系、设计信贷合约 ;加强同业沟通 ,推广银团贷款等具体对策和建议 ,以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切实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文辉  徐敏辉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十分严峻,其根本原因是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本文通过对信息不对称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分析,提出信息不对称下规避信贷风险的措施,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国有银行信贷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向文华  
因为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加剧;解决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办法是增加信息的透明度,改变传统的监管方式,加强金融自由化进程中的审慎监管,以消解金融风险的累积和防范金融危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铮  
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督对保障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并针对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风险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洪宾  
在商业承兑汇票兑付时,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来看,银行出纳为信息优势方,制单会计为信息劣势方,此时纵然申请兑付人(银行出纳)与制单人在形式上符合内部控制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要求,银行出纳仍然有机会利用信息优势逆向选择,制造风险。相对于银行出纳,上任银行出纳现任制单会计为信息优势方,银行出纳为信息劣势方,上任银行出纳现任制单会计有机会利用信息优势产生道德风险。本文拟探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信息优势方利用信息优势转嫁责任的方式,并寻求解决之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罗怀中  
实行客户经理制,是现代商业银行按照“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原则,全方位、立体化、高效率服务于客户,开发、营销金融产品的经营管理机制。它既是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转变的需要,也是服务理念的创新和业务创新的一项具体内容,更是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市场营销体系的重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