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
2023(1266)
2022(976)
2021(983)
2020(850)
2019(1909)
2018(1929)
2017(3553)
2016(1936)
2015(2252)
2014(2153)
2013(2249)
2012(2057)
2011(2029)
2010(2096)
2009(1979)
2008(2115)
2007(1827)
2006(1733)
2005(1583)
作者
(6200)
(5206)
(5146)
(4931)
(3319)
(2496)
(2462)
(2071)
(1933)
(1867)
(1842)
(1794)
(1768)
(1703)
(1626)
(1581)
(1544)
(1518)
(1484)
(1405)
(1404)
(1268)
(1255)
(1154)
(1143)
(1133)
(1124)
(1107)
(1102)
(1035)
学科
(8485)
经济(8475)
管理(7813)
(5367)
(4395)
企业(4395)
资源(4204)
方法(3515)
数学(2990)
数学方法(2961)
人事(2892)
人事管理(2892)
中国(2891)
(2739)
(2160)
环境(2089)
(2015)
(1982)
(1924)
(1922)
税收(1841)
(1838)
理论(1782)
业经(1709)
地方(1672)
农业(1645)
(1535)
(1479)
劳动(1477)
(1371)
机构
大学(31087)
学院(30490)
管理(12544)
(11801)
经济(11507)
理学(10748)
理学院(10649)
研究(10382)
管理学(10372)
管理学院(10321)
中国(8433)
科学(7076)
(7002)
(5692)
(5608)
研究所(5161)
中心(4874)
(4625)
北京(4620)
财经(4575)
(4495)
师范(4471)
(4425)
(4148)
(3962)
业大(3919)
经济学(3657)
师范大学(3622)
(3523)
科学院(3484)
基金
项目(20893)
科学(16304)
基金(15153)
研究(14850)
(13459)
国家(13346)
科学基金(11293)
社会(9570)
社会科(9067)
社会科学(9063)
基金项目(7865)
(7727)
自然(7385)
自然科(7060)
自然科学(7057)
自然科学基金(6926)
教育(6551)
(6500)
编号(6466)
资助(6446)
成果(5321)
(4669)
重点(4662)
(4516)
国家社会(4270)
资源(4201)
项目编号(3909)
(3860)
教育部(3859)
科研(3847)
期刊
(12911)
经济(12911)
中国(7408)
研究(7311)
学报(5286)
科学(4893)
资源(4534)
管理(4394)
图书(4133)
(3956)
(3479)
大学(3240)
书馆(3083)
图书馆(3083)
学学(2755)
教育(2730)
农业(2433)
财经(2232)
技术(2157)
(1934)
情报(1896)
(1878)
业经(1866)
中国人(1816)
国人(1816)
统计(1737)
经济研究(1652)
问题(1650)
(1629)
金融(1629)
共检索到46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小林  
我们所提出的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其规范形式应该是由许多独立利益主体构成的产权明晰、交易公开、平等自由的资源配置系统,它具有一般市场的基本特征,有明确的市场主体,各市场主体有明晰的产权边界,即拥有人力资源的所有权、转让权和收益权,并充分承认各自利益的差异性和人力资源本身的差异。在这里,要解决人力即劳动力的归属问题,这是市场主体是否独立及其行为塑造的基础。应该首先明确,在现阶段,人力资源属于个人所有。因为我国还处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的分工不同,相同时间付出的人力其内在质量仍有很大差别,禀赋不同的人力资源拥有者具有不同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洋  
人力资源个人价值难以计量成为阻碍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重大难题。本文立足于高科技软件开发企业,设计出既能尊循传统会计原理,又能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的人力资源个人价值计量模型——"个人贡献价值系数法",以期为人力资源价值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忠东  杨东涛  
随着现代企业激励制度的不断发展,员工所有权理论逐渐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回顾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所有权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发现缺少员工所有权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配合模型的相关理论。基于此,本文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形态模式出发,将员工所有权嵌入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框架中,构建出"所有权-高绩效工作系统",为员工所有权效果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浩  
自从1991年Pierce等提出心理所有权概念以来,心理所有权引起了很多学者及实践者的关注。心理所有权是一种重要的心理体验和心理变量,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与行为具有很好的预测效力,现在心理所有权已经成为组织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心理所有权的概念、理论基础、产生根源及存在途径、产生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分析心理所有权理论的研究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的影响和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昱方  吴畑霖  
在团队层面上探讨了人力资源归因(Human Resource Attributions;HRA)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基于上下级配对的72个工作团队数据结果表明:团队承诺型HRA对团队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敬业度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团队承诺型HRA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并且该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团队敬业度这个中介而发生;团队控制型HRA与团队敬业度和团队绩效的关系不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昱方  吴畑霖  
在团队层面上探讨了人力资源归因(Human Resource Attributions;HRA)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基于上下级配对的72个工作团队数据结果表明:团队承诺型HRA对团队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敬业度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变革型领导正向调节团队承诺型HRA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并且该调节作用部分通过团队敬业度这个中介而发生;团队控制型HRA与团队敬业度和团队绩效的关系不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新奇  郑海涛  
基于过程视角的人力资源归因是影响人力资源实践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源归因是指员工对组织实施人力资源实践的意义感知,主要包括内部型(承诺型、控制型)和外部型人力资源归因。文章在阐述人力资源归因内涵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源归因的国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分析现有研究不足,提出在人力资源归因分类标准、影响因素、影响效应、研究层次以及理论基础五大方面的未来研究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波  
文章首先构建了基于员工满意度为中介变量的分析模型,并形成了相关的基本假设。其次,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满意度、企业绩效三个变量形成调查问卷,并在企业之间调查形成用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最后,对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满意度、企业绩效三组变量进行了信度分析、因子分析和因子分析,从而证实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和员工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水源  
目前会计理论界一般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应该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但是,人力资源会计自产生以来就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并不因为知识经济到来后,人力资源管理日益重要,而将其划入财务会计的范畴。从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定义、特征等方面来看,它不是企业的资产,其价值也不易核算,它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将人力资源会计划入财务会计的范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敏  赵李晶  赵曙明  
尽管已有研究表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但关于员工不同的人力资源归因方式如何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依据心理契约理论,探讨人力资源归因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对642份配对样本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幸福感型人力资源归因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绩效型人力资源归因对建言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关系型心理契约和交易型心理契约在幸福感型人力资源归因与建言行为之间起双重中介作用;关系型心理契约和交易型心理契约在绩效型人力资源归因与建言行为之间起双重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人力资源归因影响员工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这对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引导员工更多地为组织建言献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关培兰  吴晓俊  
尽管个人与组织契合理论属于组织行为科学领域,但其在管理中的应用却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紧密联系的。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契合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后,提出了关于这方面研究的相关认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风华  易晨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论述集中体现在"消灭私有制"和"重建个人所有制"两个命题上。对现有文献的梳理表明,如何理解个人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一性构成关键性问题。基于社会主义实践而提炼出来的多级所有概念,是一个描述各种所有制形式中的个人所有因素与公有因素共存的中微观理论工具。它可以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财产、事务和人权,解释人类历史的重要社会变革,充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库。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的前提下,多级所有可以对马克思在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论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