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0)
2023(11900)
2022(10235)
2021(9870)
2020(8357)
2019(19924)
2018(19892)
2017(39206)
2016(21216)
2015(24095)
2014(24359)
2013(24087)
2012(21559)
2011(19162)
2010(19419)
2009(17771)
2008(17619)
2007(15110)
2006(12993)
2005(11322)
作者
(60231)
(49820)
(49568)
(47412)
(31887)
(23854)
(22551)
(19740)
(19039)
(17881)
(17166)
(16626)
(15869)
(15754)
(15289)
(15154)
(14932)
(14885)
(14188)
(14127)
(12552)
(12283)
(12081)
(11329)
(11128)
(11072)
(11039)
(11014)
(10023)
(9844)
学科
(85431)
经济(85347)
管理(63305)
(59008)
(49694)
企业(49694)
方法(44138)
数学(38974)
数学方法(38297)
(22302)
(21260)
中国(20681)
(19216)
业经(17587)
地方(16881)
理论(15743)
(15457)
财务(15382)
财务管理(15354)
农业(14680)
(14357)
企业财务(14330)
(13804)
贸易(13795)
(13394)
环境(13078)
(12975)
技术(12698)
(11509)
(11103)
机构
学院(297243)
大学(297055)
管理(122562)
(114163)
经济(111584)
理学(107141)
理学院(106040)
管理学(103895)
管理学院(103383)
研究(92717)
中国(69089)
(63317)
科学(59467)
(54244)
(46742)
业大(44207)
(44136)
财经(43189)
研究所(42328)
(42232)
中心(42202)
北京(39971)
(39052)
(38307)
师范(37984)
(34823)
农业(34507)
(33834)
经济学(33244)
财经大学(32027)
基金
项目(205834)
科学(161195)
研究(149476)
基金(148737)
(129059)
国家(128024)
科学基金(110788)
社会(92177)
社会科(87429)
社会科学(87403)
(80680)
基金项目(78989)
自然(73863)
自然科(72096)
自然科学(72083)
自然科学基金(70757)
教育(69350)
(67477)
资助(63116)
编号(62161)
成果(49513)
重点(45468)
(44992)
(42795)
(42254)
课题(41921)
科研(39491)
创新(39337)
教育部(38595)
项目编号(38570)
期刊
(119246)
经济(119246)
研究(83558)
中国(53711)
学报(46017)
(44076)
管理(43711)
科学(42310)
(38676)
大学(34423)
教育(32577)
学学(32203)
农业(27573)
技术(27158)
财经(20086)
(19986)
金融(19986)
业经(19655)
经济研究(19264)
图书(17554)
(16959)
会计(16398)
问题(15252)
技术经济(15175)
财会(14529)
理论(14523)
资源(14459)
统计(14283)
(14269)
科技(14227)
共检索到4217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阳  
人力资源会计经过 30多年的发展 ,主要形成了两种基本模式 ,即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式。前者并未突破传统会计框架 ,并没有对人的能力和产出价值进行计量 ,账面上人力资产的价值并不代表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 ,从而也不能体现出人力资源的真实经济价值。后者虽然肯定了人力资源是产生企业价值的源泉 ,与企业其他资源共同创造价值 ,但是对会计计量的模型却有着不同的争论 ,并未达成一致意见。在此笔者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 ,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发 ,构建一种立足于人力资源的本质特征 ,使企业和整个社会获得最大生产效率的人力资源增值会计模式。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  
目前建立在“代理关系说”理论基础上的“价税分离”增值税会计模式违背了增值税的经济属性和会计内涵,割裂了增值税与利润的关系,损害了会计报表的内在规律。“价税合一”是比较理想的增值税会计模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阎达五  徐国君  
传统的财务资本保全与实物资本保全概念,都建立在将物质(力)财产所有权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基础上。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即知识和技能的经济重要性在提高。”①也就是说,人们终于认识到,在一定的自然、社会条件下,人力资源才是根本。本文将从新的角度...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谨  
图书馆发展已到了一个重要阶段 ,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使图书馆的服务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而为数不少的中小型图书馆在这一时期在紧跟时代进步的同时 ,一方面深感人才的缺乏 ,一方面现有的人力资源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本文分析了目前中小型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就如何高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并使其增值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炼钢  
文章通过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本增值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出发,通过知识管理和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增值实现的两关键过程,即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的转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向组织资本转化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虹  
本文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者的基本核算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人力资源成本计量可采用原始成本法和现实成本重置法.单独计量人力资源方面的实际支出。按受益期转作费用,这对现有会计模式冲击较小。但未对人的能力和产出价值计价。人力资源价值有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两种计量方法,货币性计量分为经济价值法、未来工资贴现法和未来赢利贴现法;非货币性计量法有行为矩阵法等;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有利于正确反映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改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观念,对人力资源的价值充分计量,却未能解决人力资产的所有权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董辉  
尽管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其成本较高。如果我们通过新的制度安排降低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的成本,则该模式将是最佳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占文  
人力,是相对于物力而言的一个概念,是指蕴藏在人体内的体力与脑力的总和。它与物力一样,都是人类社会进行物质生产的重要资源,都是必备的生产要素。 在我国国内,以阎达五教授为代表的会计学者,从会计学的角度提出了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为中心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框架的设想。阎教授认为“劳动者权益是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而享有的相应权益,它包括两部分:一是人力资本,二是新产出价值中属于劳动者的部分。”他提出了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以及劳动者权益等概念并引入会计等式: 物力资产+人力资源投资+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我的构想与阎教授的设想同中有异。阎教授主张从会计学的角度,建立以保障劳动者权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惠芹  
人力资源具有所有权和使用权相背离、稀缺性和能动性特征,决定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劳动者权 益会计计量核算模式的分野。新经济为人力资源会计多样化提供了新领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菲菲  
本文以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理论为基础,对企业现行人力资源会计计量模式及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泷  
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艰苦探索,至今仍一直园囿在成本会计与价值会计之间,一方面完全忽视对人力资源作为会计的对象所据以被引入其处理流程的会计事项之确认,另一方面却盲目强调会计模式对人力资源的成本与价值之计量。事实上,这不仅没有真正再现其投资的成本与所产出的价值,而且也没能最终确立一个完整的对人力资源之会计模式。鉴于此,有关的研究可以着眼于对人力资源的产权运作过程进行深入地分析,把所涉及的主体之产权行为系统地划分为人力资源产权投资和人力资源产权交易两种运作形式,以及由之而导致的人力资本收益分配一种运作结果,在此认识基础上,据以再造人力资源的会计模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钰雅  
一、高校人力资源会计框架(一)高校人力资源的界定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与信息资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越来越受到各个企业的重视。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包括智力和体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这种劳动能力不仅可以转移旧价值,也可以创造新价值。它是以人为载体,为特殊主体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资产。它具有质和量的规定性,并且分为个体人力资源与群体人力资源。个体人力资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立勇  孔燕  
心理资本是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兴领域,随着心理资本理论的日益成熟,基于心理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应从心理资本的产生背景、结构层次等方面去深入理解。文章结合目前心理资本管理开发现状,从创新心理资本管理理念,对心理资本进行针对性干预,重视积极心理资本培育,将心理资本融入绩效管理等方面提出增值策略,凸显了心理资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葛家澍  杜兴强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回顾及知识经济下人力资源会计问题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会计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此后,人力资源会计曾经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获得较快的发展,一些公司纷纷采纳了人力资源会计制度,如巴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