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78)
2023(13821)
2022(11984)
2021(11335)
2020(9632)
2019(22305)
2018(22382)
2017(42802)
2016(23432)
2015(26592)
2014(26571)
2013(26271)
2012(23963)
2011(21578)
2010(21804)
2009(19821)
2008(19413)
2007(17095)
2006(14950)
2005(13174)
作者
(70738)
(58395)
(58297)
(55293)
(37487)
(28185)
(26513)
(23083)
(22369)
(21118)
(20109)
(19741)
(18778)
(18753)
(18241)
(18093)
(17639)
(17573)
(16891)
(16801)
(14747)
(14515)
(14446)
(13462)
(13156)
(13056)
(13018)
(12890)
(11911)
(11655)
学科
(93273)
经济(93179)
管理(70077)
(65638)
(55650)
企业(55650)
方法(46516)
数学(40528)
数学方法(39771)
(23656)
中国(23597)
(22658)
(21155)
业经(20198)
技术(19190)
理论(18174)
地方(17373)
农业(16223)
(15792)
(15468)
贸易(15459)
(15069)
(14930)
环境(14529)
(13682)
财务(13597)
财务管理(13567)
(13191)
企业财务(12800)
教育(12318)
机构
大学(336378)
学院(334466)
管理(133194)
(125698)
经济(122731)
理学(115735)
理学院(114454)
研究(112580)
管理学(111874)
管理学院(111298)
中国(81533)
科学(74731)
(73320)
(58733)
(58254)
(55045)
业大(54545)
研究所(53565)
中心(50570)
(48952)
农业(46538)
北京(46469)
财经(44562)
(44280)
师范(43749)
(41190)
(40523)
(40075)
技术(39434)
经济学(36476)
基金
项目(233941)
科学(182108)
基金(167855)
研究(165902)
(148723)
国家(147544)
科学基金(125629)
社会(100716)
社会科(95404)
社会科学(95372)
(92839)
基金项目(88445)
自然(85309)
自然科(83287)
自然科学(83265)
自然科学基金(81731)
(78498)
教育(77319)
资助(71149)
编号(67806)
成果(54118)
重点(52809)
(50479)
(49354)
(48722)
课题(47196)
创新(45435)
科研(45139)
计划(44223)
大学(42759)
期刊
(133961)
经济(133961)
研究(92896)
中国(66066)
学报(59066)
科学(53121)
(51895)
管理(49512)
大学(43387)
(41018)
教育(40955)
学学(40647)
农业(36725)
技术(33673)
(22909)
金融(22909)
业经(21574)
经济研究(21076)
财经(20867)
图书(20518)
(19896)
科技(18162)
技术经济(18115)
(17762)
问题(16844)
资源(16141)
统计(15975)
(15965)
业大(15810)
理论(15628)
共检索到482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波  冯丹  
文章探讨了人力资源在应用技术部门和基础研究部门的资源配置问题,揭示了两技术和消费的增长率与生产弹性之间的正比关系。人力资源在应用技术研究部门的投资份额大于基础研究部门的投资份额,人力资源配置在基础研究部门的份额正比两要素在各个部门的生产弹性,配置在应用技术部门份额正比于应用技术各个部门的生产弹性,而在商品生产部门的配置份额与这些弹性负相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明华  范明  张婷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人事匹配度已经成为衡量管理现代化、管理科学性、管理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文章指出了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有赖于科学的素质模型,系统分析了素质模型与人力资源配置的内在联系,具体研究了基于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配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饶建伟  胡伟文  
军事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给出军事人员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军事人员价值贡献度进行了研究。运用动态规划模型对一定条件下基层部队人力资源按照级别层次进行分配,力求综合价值贡献度最高,人力成本最少,实现与部队级别层次结构的结合,从整体上提高基层部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卫红  李小伟  张爱美  
项目导向型企业把基于项目的管理作为组织战略,项目的质量保障对于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优化项目质量角度出发,给企业中各个项目以及项目的各个任务赋予了不同的质量影响因子,对企业中多项目共享的人力资源根据技能水平进行了划分,将项目质量最优化问题,转化为企业所有项目配置的人力资源技能水平最高的问题并设计了算法,通过对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项目质量的优化。最后通过案例分析确保了模型的可操作性,以期对项目导向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一种定量化的方法和视角。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骆有庆  李建光  
该文简要评述了我国杨树天牛灾害的主要成因及现有主要控制措施.指出我国杨树天牛灾害的主要成因是生态性原因,树种选择、配置和栽植利用方式不当是主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杨树天牛灾害的控制需综合考虑寄主树种、天牛、天敌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控制杨树天牛灾害的应用技术和基础研究方向和策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婷  李猛力  杨晓光  高鹏  张玲玲  徐建辉  黄安强  裴瑞敏  王璐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和原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而国立研究机构作为中国科研体系的国家队和中坚力量,它的地位和规模在整个科研体系中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合理配置国立研究机构的人力资源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多针对企业,而中国的国立研究机构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套用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法。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作为科技事业的国家队和"火车头",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以中国科学院为例,利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调研等方法,对影响我国国立研究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因素进行研究,并将人力资源的配置看作一个决策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符益群  凌文栓  方俐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中国加入WTO,对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人力资源是企业各项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中其他资源的组合、运用都要靠人力资源来推动。但是,一个企业光有人力资源的堆积还是不够的,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弟海  龚六堂  邹恒甫  
本文主要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研究了健康的产生、物质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的研究表明,健康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动态行为。在一些情况下,经济中存在物质资本积累和健康产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周期性变化关系,在另一些情况下,经济中会存在多重均衡。本文最后还讨论了收入税和消费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夏传勇  张曙光  昌敦虎  
基于"干中学"的思想,建立了一个资源和环境约束下的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动态优化作为基本分析工具,得到了该模型的最优稳态增长解。在模型稳态增长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和规范特征,即耗竭性资源消耗速率、经济系统中各类消费偏好和技术参数、污染强度变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应满足的动态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胡凤玲  上官学进  
本文将Lepak和Shell提出的人力资源混合配置模型与企业技术创新的演化路径理论结合起来,系统地分析了针对企业技术创新周期不同阶段(即技术路径产生阶段、技术路径演化阶段和技术路径跃迁阶段)的不同特征,跨国企业应采取的适宜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并为此构建了一个基于技术创新演化路径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史朝兴  顾海英  秦向东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引力模型广泛地用于研究双边贸易流量,但因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作为政策分析工具的功能经常受到质疑,也在相当长时间里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关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新国际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理论界又掀起了对引力模型实证扣理论研究的高潮。大量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探求引力模型的经济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理论界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试图把前人对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进行分类介绍,挖掘它们的异同,以推动引力模型的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芬  赵永乐  
基于胜任素质模型与活力曲线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对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开拓和理念创新。该模式的不可模仿性和企业调适性,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但在中国企业的成功运用需要一系列必不可少的条件。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孙晓华  田晓芳  
本文将整个工业分为装备制造和非装备制造两类部门,把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纳入非装备制造部门的生产函数中,通过构建两部门模型研究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其他工业部门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以2000—2007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装备制造业技术进步对非装备制造部门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的结论,不同区域分组的估计结果说明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非装备制造部门的设备更新速度对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庆龄  曾立  
战略性基础研究作为国家战略性创新活动的重要内容,具有满足国家需求和服务国家意志的内涵要旨,其战略特性主要从基本性质、作用效能、职责使命三个维度呈现出来。根据所构建的运作模型,战略性基础研究的依托主体主要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目标对象在于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中介载体是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大科学基础设施平台,支撑体系则是提供全面支持的完整规划安排。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在资源要素上占据独特优势,但在战略性投入、突破性成果、长远性规划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应基于所构建模型和现状分析结果,从完善基础政策、深化体制改革、落实主体职责、推动协调平衡等维度优化实践策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余甫功  欧阳建国  
本文将工业分为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两个部门,应用Feder模型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产出通过与传统工业部门的弹性关系而影响其增长,进而影响整个工业的增长。对我国的数据检验表明:高技术产业对我国工业的直接带动和溢出效应都很显著,直接带动率为18%,溢出效应为2.2%;高技术产业的平均要素边际产出较传统工业的平均要素边际产出高出21.9%。研究也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对工业发展的作用存在着高带动高溢出、低带动高溢出和高带动低溢出三类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