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2)
2023(7351)
2022(6268)
2021(5769)
2020(4871)
2019(10543)
2018(10637)
2017(19159)
2016(10553)
2015(11799)
2014(11260)
2013(10959)
2012(9447)
2011(8546)
2010(8678)
2009(8407)
2008(8438)
2007(7566)
2006(6826)
2005(6153)
作者
(28108)
(23241)
(23169)
(21906)
(14899)
(11030)
(10660)
(8936)
(8675)
(8371)
(7911)
(7824)
(7218)
(7198)
(7193)
(7103)
(7024)
(6931)
(6775)
(6683)
(5797)
(5641)
(5567)
(5484)
(5228)
(5190)
(5162)
(4999)
(4814)
(4608)
学科
管理(40908)
(34273)
经济(34238)
(31672)
(28701)
企业(28701)
方法(12676)
(12242)
中国(10912)
(9971)
数学(9714)
数学方法(9557)
业经(9481)
地方(9360)
(8678)
(8628)
财务(8594)
财务管理(8565)
理论(8115)
企业财务(8009)
(7952)
(7630)
(7409)
(7038)
环境(6831)
资源(6820)
(6711)
银行(6707)
农业(6639)
(6272)
机构
学院(136801)
大学(132204)
管理(55725)
(48372)
经济(46971)
理学(45582)
理学院(45099)
管理学(44366)
管理学院(44072)
研究(41634)
中国(35197)
(28332)
科学(26403)
(25820)
(22739)
(20714)
中心(20540)
(19003)
(18952)
财经(18858)
研究所(18555)
(18319)
师范(18157)
业大(17793)
北京(17415)
技术(16982)
(16856)
(15320)
(15056)
农业(14750)
基金
项目(88730)
科学(69184)
研究(68038)
基金(61300)
(52541)
国家(52078)
科学基金(45275)
社会(41355)
社会科(39139)
社会科学(39127)
(37026)
基金项目(32183)
教育(31773)
编号(30198)
(30162)
自然(28546)
自然科(27734)
自然科学(27727)
自然科学基金(27176)
资助(24356)
成果(24347)
课题(20935)
重点(19990)
(19516)
(18990)
项目编号(18735)
(18151)
(17896)
创新(17674)
(16689)
期刊
(60789)
经济(60789)
研究(37237)
中国(34235)
管理(24299)
(23083)
教育(18726)
学报(18595)
科学(17909)
(17340)
技术(13812)
大学(13403)
(12582)
金融(12582)
学学(12163)
农业(11818)
业经(11464)
图书(10480)
经济研究(8880)
财经(8825)
资源(8539)
(8496)
会计(8416)
(7735)
财会(7703)
书馆(7522)
图书馆(7522)
现代(6939)
问题(6866)
职业(6806)
共检索到218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冬梅  曾丽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论述,概括起来是四个方面:人才战略、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人力资本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是互为逻辑、相关促进的,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是关键。虽然这四个方面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阐述,但对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同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基于企业层面,结合HR三支柱探讨人力资源协同管理的问题,通过对HR三支柱的理论发展以及IBM、阿里巴巴、华为和腾讯公司的案例分析,提出了思考与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升华  周文霞  
封闭单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系逐渐被开放协同的、以组织业务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开放生态型人力资源三支柱管理体系迭代。构建科学、高效、能够驱动组织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体系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的探索目标。文章从界定组织业务发展战略导向、科学构建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出发,以期为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增强组织业务发展优势提供借鉴和指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婕  
三支柱模式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案,在企业内部科学有效的应用实施,可以解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效能低、成本高的问题,对于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三支柱模式在企业内部的应用,首先分析了三支柱模式的相关理论,并总结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三支柱模式在企业内部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以为企业应用三支柱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震  
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现在是一个最糟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互联网+"、"平台化"、"大数据"、"跨界混搭",这些时髦的概念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说,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能够挑起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争论。从"分拆人力资源部"到"现在是人力资源的时代",各种观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实际上,这场争论的结果并不重要;相比之下,争论本身释放出的信号更值得思考,人力资源部门到底应该怎样,才能真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原志刚  
本文提出以战略为引导、组织结构为核心、企业文化和组织变革为保障、人才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力资源转型框架,揉合直线职能制、矩阵制、委员会制和虚拟组织的混合型组织结构,包含战略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业务知识和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四维胜任力培养模式,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潘东  
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启动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从人口老龄化进程、三支柱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等多方面看,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是非常及时且必要的。一是出生人口持续下滑。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同比减少10%,
关键词: 第三支柱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晓林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HRBP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共享服务中心架构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企业人力部门的组织设计中。本文以SXGP为例,剖析传统企业在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再造的选择和出路,提出在组织再造过程中要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地位,建立以HR三支柱模型为基础,以组织平台化为目标,以人力全流程信息化为手段的人力资源生态圈,以提高企业人均效率、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艳  胡燕  
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被引入中国企业已有十几年,如何运用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使人力资源部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华为公司作为国内较早引入该模式并成功变革的标杆企业为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的运用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文章介绍了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的提出背景,通过对华为公司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的分析,讨论了实现人力资源三支柱成功变革的条件,提出企业构建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的四点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廉婧  董希淼  
从国际发展进程和国内发展现状看,目前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均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对第一支柱依赖程度较高,可持续性存在隐患,呈现"一支独大"的结构特征;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发展缓慢,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不足且面临发展瓶颈;以个人养老储蓄投资形成的第三支柱尚在初步探索过程中,未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安排。在分业监管、分业经营的格局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需要银行体系、保险行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浩  
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到2.0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9%。与此同时,由于我国近年来出生率不断走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转负,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攀升,2021年以后已超过20%,人口结构压力对养老金体系提出了巨大挑战(见图1)。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在内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但是,
关键词: 第三支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秉文  
<正>主持人语: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发行研究报告《防止老龄危机》,向相关国家推荐养老金三支柱理念,倡导三支柱制度架构。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养老金体系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支柱理念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三十年里,中国养老金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一个支柱起步到三个支柱落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实,早在1991年印发的被称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里程碑的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就提出了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理念: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比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理论提前了三年。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剑颖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资金和传统保险资金一样,天然具备规模大、风险偏好低等特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国家重要战略,关系到民生福祉,也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是当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的核心工作之一。而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相匹配的,是要尽快推进养老金资产管理的能力建设,包括相应的产品设计与运作能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熊玮  
2022年11月,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落地,与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共同构成我国养老第三支柱,标志着养老第三支柱进入全新发展阶段。面对老龄化加速、居民财富增长与养老需求增加的时代背景,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创新在金融领域将开启“个人养老金”的新时代。目前我国养老三支柱发展不平衡,第三支柱亟需发挥潜力,养老信托作为养老金融的组成部分,能够发挥自身制度优势推进第三支柱的发展。研究发现,信托可结合多种养老场景,设置结构多样的信托产品,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养老信托产品和服务策略,满足长者、家属与社会多方需求,为服务我国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润  叶朝晖  韦毓  
我国保险业已建立起包括偿付能力额度、公司治理、市场行为三方面监管的"三支柱"监管框架体系。在当前流动性过剩的经营环境下,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达成防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风险的目的。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偿付能力监管的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对公司治理状况的监管,为费率自由化做好必要的准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戚振东  剧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审计是企业精益管理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回顾管理协同与人力资源管理协同的既往研究,提出了以组织能力培育为目标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审计理论框架,阐述了人力资源管理协同审计应包括的内容及相应的审计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