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4)
- 2023(4989)
- 2022(4290)
- 2021(4122)
- 2020(3652)
- 2019(8460)
- 2018(8650)
- 2017(16738)
- 2016(9232)
- 2015(10703)
- 2014(10661)
- 2013(10325)
- 2012(9188)
- 2011(8366)
- 2010(8805)
- 2009(8052)
- 2008(7898)
- 2007(7011)
- 2006(6100)
- 2005(5235)
- 学科
- 济(38541)
- 经济(38512)
- 管理(27510)
- 业(23970)
- 方法(21753)
- 企(20251)
- 企业(20251)
- 数学(19793)
- 数学方法(19291)
- 中国(9730)
- 农(9134)
- 理论(8448)
- 学(7439)
- 业经(7145)
- 财(7038)
- 和(6799)
- 地方(6445)
- 资源(6423)
- 农业(6010)
- 环境(5958)
- 教学(5578)
- 技术(5508)
- 制(5492)
- 贸(5480)
- 贸易(5475)
- 划(5364)
- 易(5320)
- 策(5015)
- 人事(4890)
- 人事管理(4890)
- 机构
- 学院(130386)
- 大学(127771)
- 管理(52911)
- 济(49482)
- 经济(48357)
- 理学(46015)
- 理学院(45571)
- 管理学(44289)
- 管理学院(44075)
- 研究(40161)
- 中国(30125)
- 京(27345)
- 科学(26637)
- 财(21213)
- 农(20550)
- 所(20501)
- 业大(20065)
- 中心(19113)
- 江(19025)
- 研究所(18879)
- 财经(17199)
- 北京(17147)
- 范(16503)
- 师范(16328)
- 农业(16224)
- 州(15819)
- 技术(15819)
- 经(15545)
- 院(14448)
- 经济学(14333)
- 基金
- 项目(91196)
- 科学(71577)
- 基金(64878)
- 研究(64763)
- 家(57020)
- 国家(56601)
- 科学基金(49008)
- 社会(39275)
- 省(37334)
- 社会科(37306)
- 社会科学(37292)
- 基金项目(33578)
- 自然(33458)
- 自然科(32633)
- 自然科学(32627)
- 自然科学基金(31969)
- 教育(31744)
- 划(30958)
- 资助(28539)
- 编号(27577)
- 成果(21458)
- 重点(20673)
- 部(19426)
- 课题(19164)
- 发(19008)
- 创(18963)
- 创新(17646)
- 科研(17230)
- 计划(17063)
- 项目编号(16584)
共检索到184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晶照 杨东涛 曹亚东
文章选取某中型企业为案例,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阐明在中小型企业中如何建立人力资源的动态需求预测模型。此模型具有完全动态性,可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预测出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结果仅与企业发展规模相关,不受企业现有人力资源存量与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
人力资源需求 动态预测模型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婷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人员需求规划,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针对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业务的特点,运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分析并找出和人力资源需求高度相关的变量,初步构建了金融不良资产经营处置人员需求预测模型,为这一业务的开展提供人才调配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人力资源规划 预测模型 线性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谭旭 张少丁
通过引入军队起点岗位与非起点岗位之间的"专业适应度",建立起专业对应矩阵。在此基础上按照"量出为入"的原则,建立"军队人力资源专业结构需求预测模型",预测出补充干部的最优专业结构,从而使每年补充岗位与退役岗位之间总的专业适应程度达到最大,以达到提高军队人才使用效益、降低培训改训成本、保持战斗力的目的。并以专业结构预测模型为核心设计了一种基于单位树的递归式专业结构预测模型,解决各单位退役、补充不均衡的情况下全军专业结构补充与交流问题,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上述模型、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保贤 刘毅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对人力资源配置和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人力资源预测等基本概念出发,创新地构建了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对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分析,通过灰色预测模型确定电力公司的关键分析指标,并以灰色预测模型的指标预测值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最终获得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值。实证分析表明,灰色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的组合模型对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具有较小的误差和优良的仿真效果;同时,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相比,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表现出更好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
人力资源 需求预测 BP神经网络 灰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广盛
文章构建了人力资源动态需求宏观预测模型,用中国的宏观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影响我国人力资源动态需求各因素的重要性,认为企业的销售量、生产量、预计生产量和出口贸易额等因素对人力资源需求影响很大。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动态需求模型 市场供给预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小建 张美艳 卢林
文章选取1993—2014年社会物流总额衡量物流需求,定量分析社会物流总额与GDP、物流总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的关系。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模拟,构建了物流需求多元非线性组合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多元非线性组合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指数平滑法、多项式拟合(2次)及非线性预测法(幂函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小建 张美艳 卢林
文章选取1993—2014年社会物流总额衡量物流需求,定量分析社会物流总额与GDP、物流总费用、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总额的关系。采用MATLAB软件进行编程模拟,构建了物流需求多元非线性组合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多元非线性组合回归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指数平滑法、多项式拟合(2次)及非线性预测法(幂函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腾
文章以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的预测模型优选为驱动,提出了软件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系统模型。运用灰色预测对具体软件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软件企业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预测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仇莉娜 曹亚克
由于经济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当今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如今,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时,考虑的往往不是单个因素的影响,而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因此,将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总体上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对目前流行的各种需求预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根据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洁 刘芳
文章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讨论了天津滨海新区1997~2010年的人力资源需求及与其相关的滨海新区第二产业GDP,第三产业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区域GDP,直接利用外资额,外贸出口总额,人均劳动报酬等因素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IGM(1,1)模型对滨海新区的区域单位从业人员总量进行了预测,利用后验差检验法验证了预测结果,验证了模型预测的精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有华 程熙镕 孙娟子
采取多元回归的建模方式和逐步回归法,筛选出能够预测中国电力需求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本期电力消耗量、年份、人口增长率、经济增长率、供电区域面积、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以对数函数为基础,可构建电量需求的短期预测模型和售电量的中长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基于模型分析,可为电网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议:强化电力需求预测,为确定投资规模提供科学依据;以电力需求引导电力投资规划,实现电力供求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
电力需求 售电量 对数函数 预测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登英 张骁腾
文章通过选取1995—2011年17年间的相关统计指标数据,在加强变量科学选择和预处理的同时,通过逐步回归和求解最优化模型,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最优拟合模型,根据统计检验和误差分析比较,并结合经济意义分析,确定了高等教育投资经费总需求的最优拟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和模型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侯绍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巍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对未来所需人员数量和类型的估计。采用生产效率结合生产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单元负荷法和总体趋势法 ,科学地预测人力资源数量 ,可以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为开发人力资源计划提供指导方针 ,为实施管理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配置的整体功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红莉
文章通过对比4种人力资源供需预测模型发现,基于任务总量的预测模型适合工作稳定、规模较小的单位。依据次模型并结合留职率、转职率、离职率、新增需求等因素,预测了某社保局五种日常工作所需的公务员数量。
关键词:
和谐管理 人力资源 供给需求 预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