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09)
2023(8354)
2022(7028)
2021(7073)
2020(6132)
2019(14399)
2018(14839)
2017(29833)
2016(16198)
2015(18788)
2014(18831)
2013(18657)
2012(17264)
2011(15472)
2010(16056)
2009(15088)
2008(15068)
2007(13408)
2006(12007)
2005(10887)
作者
(45908)
(37681)
(37599)
(35806)
(24269)
(18148)
(17434)
(14544)
(14098)
(13702)
(12951)
(12575)
(11989)
(11974)
(11552)
(11443)
(11135)
(11115)
(11022)
(10959)
(9431)
(9309)
(9094)
(8701)
(8527)
(8435)
(8391)
(8370)
(7603)
(7344)
学科
(65952)
经济(65876)
管理(49215)
(46864)
(39072)
企业(39072)
方法(32798)
数学(29660)
数学方法(29056)
(19106)
中国(18645)
(17719)
(14694)
业经(13334)
(13211)
财务(13162)
财务管理(13129)
地方(13002)
企业财务(12430)
农业(11655)
理论(11285)
(11231)
(11121)
贸易(11108)
(10793)
(10792)
(10689)
银行(10678)
(10156)
(9658)
机构
学院(231105)
大学(230544)
管理(90800)
(89976)
经济(87743)
理学(77642)
理学院(76795)
管理学(75221)
管理学院(74778)
研究(72057)
中国(59111)
(50348)
(45418)
科学(43745)
(36254)
财经(35560)
(34598)
中心(33843)
研究所(32424)
北京(32330)
(31981)
(31882)
(30868)
业大(30638)
师范(30623)
(28728)
经济学(26466)
财经大学(26273)
(26160)
农业(25062)
基金
项目(144489)
科学(112573)
研究(107758)
基金(102714)
(88028)
国家(87302)
科学基金(75074)
社会(65600)
社会科(62130)
社会科学(62113)
(56522)
基金项目(54405)
教育(50949)
自然(49043)
自然科(47745)
自然科学(47733)
(47553)
自然科学基金(46847)
编号(46389)
资助(43924)
成果(38555)
(32258)
重点(31964)
课题(31341)
(30538)
(29340)
项目编号(28280)
教育部(27713)
创新(27398)
科研(27316)
期刊
(101258)
经济(101258)
研究(67161)
中国(45431)
(36236)
管理(34803)
学报(30517)
科学(29276)
(28266)
教育(26984)
大学(23323)
技术(22373)
(22296)
金融(22296)
学学(21347)
农业(19700)
财经(17077)
业经(16981)
经济研究(15776)
(14540)
图书(14335)
问题(13967)
统计(12579)
资源(12359)
理论(11651)
(11614)
技术经济(11480)
(11184)
(10921)
现代(10883)
共检索到348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艳  胡燕  
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被引入中国企业已有十几年,如何运用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使人力资源部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是当前企业面临的难题之一,华为公司作为国内较早引入该模式并成功变革的标杆企业为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的运用提供了有效的借鉴。文章介绍了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的提出背景,通过对华为公司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的分析,讨论了实现人力资源三支柱成功变革的条件,提出企业构建人力资源三支柱模式的四点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婕  
三支柱模式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案,在企业内部科学有效的应用实施,可以解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效能低、成本高的问题,对于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三支柱模式在企业内部的应用,首先分析了三支柱模式的相关理论,并总结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三支柱模式在企业内部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论述,可以为企业应用三支柱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晓林  
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理论和实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HRBP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门课题,共享服务中心架构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企业人力部门的组织设计中。本文以SXGP为例,剖析传统企业在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再造的选择和出路,提出在组织再造过程中要确保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地位,建立以HR三支柱模型为基础,以组织平台化为目标,以人力全流程信息化为手段的人力资源生态圈,以提高企业人均效率、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震  
对人力资源管理来说,现在是一个最糟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互联网+"、"平台化"、"大数据"、"跨界混搭",这些时髦的概念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改变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说,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现在这样能够挑起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争论。从"分拆人力资源部"到"现在是人力资源的时代",各种观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实际上,这场争论的结果并不重要;相比之下,争论本身释放出的信号更值得思考,人力资源部门到底应该怎样,才能真正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原志刚  
本文提出以战略为引导、组织结构为核心、企业文化和组织变革为保障、人才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力资源转型框架,揉合直线职能制、矩阵制、委员会制和虚拟组织的混合型组织结构,包含战略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技能、业务知识和个人综合能力素质的四维胜任力培养模式,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冬梅  曾丽娜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论述,概括起来是四个方面:人才战略、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人力资本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是互为逻辑、相关促进的,而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是关键。虽然这四个方面是从宏观层面进行的阐述,但对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同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基于企业层面,结合HR三支柱探讨人力资源协同管理的问题,通过对HR三支柱的理论发展以及IBM、阿里巴巴、华为和腾讯公司的案例分析,提出了思考与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邓亚峰  
在2019年某国际论坛上,“人力资源管理之父”尤里奇透露,当销售、市场、支持三个角色协同后,团队运行效率会得到了极大提升。凭借这一发现,尤里奇提出了人力资源三支柱思想。笔者在此后的管理实践中时常思索“为什么三支柱灵感来源于营销体系,却率先在人力资源上实践?”并结合项目经验提出了“始于营销,用于HR,归于营销”的三支柱猜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升华  周文霞  
封闭单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系逐渐被开放协同的、以组织业务发展战略为导向的开放生态型人力资源三支柱管理体系迭代。构建科学、高效、能够驱动组织业务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三支柱体系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的探索目标。文章从界定组织业务发展战略导向、科学构建人力资源三支柱体系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出发,以期为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增强组织业务发展优势提供借鉴和指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军令  夏兵  兰春玉  
基本养老保险、企(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制度共同构成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目前,我国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占比较高,但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发展相对不足。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速,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短期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主的养老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较大的挑战;第二支柱发展受制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发展受限;而作为重要补充的商业养老保险制度势必有较大发展空间。从国际经验来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凌云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按我国现有的养老制度框架,养老金将面临较大缺口,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已不容忽视。当前,金融控股公司批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推进,这为各金融机构践行国家养老战略、统一规划和协调推进养老第三支柱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利用金融控股公司下属跨行业牌照的多元化综合金融优势,在加快推动养老第三支柱全面、科学、协调发展方面大有可为。各金融机构应将设立金融控股公司和布局养老第三支柱进行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并考虑以银行理财为载体,构建覆盖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金与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全链条养老保障投资服务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秉文  
<正>主持人语:1994年世界银行出版发行研究报告《防止老龄危机》,向相关国家推荐养老金三支柱理念,倡导三支柱制度架构。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养老金体系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支柱理念受到很多国家的认可。三十年里,中国养老金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一个支柱起步到三个支柱落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实,早在1991年印发的被称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里程碑的重要文件《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就提出了三支柱养老保险的理念: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比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理论提前了三年。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剑颖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资金和传统保险资金一样,天然具备规模大、风险偏好低等特征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是国家重要战略,关系到民生福祉,也关系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效。发展"养老金第三支柱"是当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件精神的核心工作之一。而与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相匹配的,是要尽快推进养老金资产管理的能力建设,包括相应的产品设计与运作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先昭  张斌  
美国、日本、德国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繁荣的经济背后是这些国家各自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本文通过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吸取教训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和规范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席毓  孙玉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从公民层面的养老生活保障和从国家层面的基本养老基金压力都已然成为社会共识性议题。基本养老保险和年金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社会需要,加快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健全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迫在眉睫。采用理论精算建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结合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和最新的个税改革,以个人年工资收入固定比例缴费为基准,讨论TEE和EET两种不同的税优模式对养老金实际替代率、平均替代率和个人总税负、个人年均税负的影响。旨在探究出当下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适合推广的税优模式及对于未来适用模式的合理预测规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笑丽  
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制度包括强制性超级年金保障金制度和自愿性超级年金制度,旨在鼓励个人积累足够的退休金,从而在基础养老金之外获得额外的养老金福利。强制性超级年金保障金制度和自愿性超级年金制度的资金存入超级年金账户,超级年金基金采用受托人制度的信托模式进行市场化投资运作,涵盖国内外市场上大部分投资产品,投资模式包括智能默认、预选组合、自选组合以及会员直投模式,受到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税务局和证券投资委员会的严格监管。澳大利亚超级年金制度能为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包括强制性和自愿性的结合、多元化的投资选择、激励个人自愿性储蓄、加强监管和透明度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