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8)
- 2023(11572)
- 2022(9201)
- 2021(7892)
- 2020(6254)
- 2019(13703)
- 2018(13333)
- 2017(25639)
- 2016(13149)
- 2015(14675)
- 2014(14908)
- 2013(15137)
- 2012(14633)
- 2011(13622)
- 2010(13899)
- 2009(13019)
- 2008(12565)
- 2007(11478)
- 2006(10683)
- 2005(10231)
- 学科
- 济(91098)
- 经济(91040)
- 管理(38749)
- 业(37513)
- 企(27962)
- 企业(27962)
- 地方(26740)
- 方法(25049)
- 中国(24320)
- 业经(21895)
- 数学(21626)
- 数学方法(21533)
- 农(20138)
- 地方经济(17147)
- 产业(16547)
- 农业(14527)
- 融(13820)
- 金融(13820)
- 学(13016)
- 发(12862)
- 银(12820)
- 银行(12811)
- 行(12606)
- 财(12525)
- 贸(12417)
- 贸易(12405)
- 制(12234)
- 易(11818)
- 环境(11580)
- 信息(10760)
- 机构
- 学院(208163)
- 大学(204846)
- 济(103948)
- 经济(102182)
- 管理(78012)
- 研究(77755)
- 理学(65665)
- 理学院(64932)
- 管理学(64217)
- 管理学院(63796)
- 中国(59965)
- 财(43918)
- 京(43474)
- 科学(42527)
- 所(38858)
- 研究所(34687)
- 财经(34271)
- 中心(33686)
- 经济学(33493)
- 江(32193)
- 经(30820)
- 经济学院(29792)
- 农(29370)
- 北京(28223)
- 范(27734)
- 院(27627)
- 师范(27501)
- 州(26147)
- 财经大学(25048)
- 业大(24893)
- 基金
- 项目(129026)
- 科学(103240)
- 研究(98412)
- 基金(93333)
- 家(79299)
- 国家(78610)
- 科学基金(68190)
- 社会(67488)
- 社会科(64309)
- 社会科学(64299)
- 省(51454)
- 基金项目(48263)
- 教育(42435)
- 划(41334)
- 编号(38883)
- 自然(38789)
- 自然科(37872)
- 自然科学(37868)
- 资助(37305)
- 自然科学基金(37187)
- 发(35682)
- 成果(31132)
- 发展(30090)
- 展(29593)
- 重点(28911)
- 国家社会(28904)
- 部(27800)
- 课题(27608)
- 创(27349)
- 创新(25630)
- 期刊
- 济(131693)
- 经济(131693)
- 研究(70964)
- 中国(46148)
- 管理(32463)
- 财(31116)
- 农(28432)
- 科学(26090)
- 学报(25255)
- 融(23360)
- 金融(23360)
- 经济研究(23032)
- 业经(21605)
- 大学(20105)
- 农业(19475)
- 技术(19353)
- 教育(18905)
- 学学(18849)
- 财经(18047)
- 问题(16406)
- 经(15924)
- 技术经济(13097)
- 商业(13031)
- 贸(12442)
- 世界(11987)
- 国际(11349)
- 统计(10959)
- 经济问题(10655)
- 现代(10410)
- 经济管理(10340)
共检索到339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富 董子祎 申博
基于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将人才、数据等新型创新要素与供需两端循环升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定性分析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消费”协同升级的单一效应、交互效应及异质性影响,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均能显著推动本地区“产业—消费”的协同升级,且人力资本集聚正向溢出效应明显,而数字经济的辐射作用却表现出空间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集聚与数字经济发展在促进“产业—消费”协同升级的过程中存在协同互补效应,但“虹吸效应”和“数字鸿沟”的存在,导致要素空间配置失衡,减弱甚至抵消了这种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红 尹贻林 范道津
文章借用产业集聚的概念,创造性地分析了人力资本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扩展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影响理论,将影响因素进一步扩展为内外部环境;定量论证了人力资本集聚的速度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空间上的集聚效应与知识地方化的程度高度相关。
关键词:
人力资本 集聚 经济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海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及其在产业经济领域中的广泛渗透,数字经济、人力资本集聚与商贸流通业效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日益紧密。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样本,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数字经济、人力资本集聚与商贸流通业效率之间的关联性影响。实证结论表明:数字经济、人力资本集聚与商贸流通业效率之间均呈现正向相关关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商贸流通业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一个单位,商贸流通业效率则上升0.452个单位;人力资本集聚与商贸流通业效率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人力资本集聚水平每提升一个单位,商贸流通业效率则上升0.268个单位;控制变量中,产业技术水平、政府支持力度、交通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等外部变量与商贸流通业效率均呈正向相关关系。最后,结合文本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红霞 李家琦 李育哲
产业协同集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然而,现有文献对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研究不够深入,关于两者之间非线性关系的经验分析尚未达成共识,实证检验中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方法也有待改进。本文认为:产业协同集聚会产生专业化分工、规模经济、要素共享、知识溢出等正外部性,进而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过度集聚产生的拥塞效应和竞争效应也会有损经济发展质量,因而产业协同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具有倒U型非线性关系,并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要素禀赋的不同而表现出区域异质性,同时高水平的产业协同集聚(如高技术密度行业协同集聚)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产业协同集聚可以通过提高地区创新效率的路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会强化产业协同集聚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采用2004—2020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基于经济增长效率、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增长稳定性、福利改善和收入分配、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等5个维度评估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协同集聚总体上促进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并表现出“东部地区显著促进、中部地区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具有到U型关系”的区域异质性和“高技术密度行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低技术密度行业协同集聚影响不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地区创新效率对产业协同集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中介效应,但样本期间产业协同集聚的创新效率促进效应不显著;地区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会强化产业协同集聚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并在其创新效率路径中发挥调节作用。相比现有文献,本文在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产业协同集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及其区域和行业异质性,并探究了创新效率的中介机制和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深化和拓展了相关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应重视产业协同集聚的合理边界,重点支持高水平的产业协同集聚,并提升产业协同集聚质量,加强人力资本积累及其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匹配性,进而通过因地制宜的适度产业协同集聚有效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选取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出口欠发达国家和高技术商品的贸易额比重表示出口结构升级,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出口结构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地区出口国别结构和商品结构升级,表现为出口欠发达国家和高技术商品的比重上升。在进行若干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创新,间接促进出口结构升级。进一步分析得出,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形成互补关系,人力资本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出口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越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玉
选取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出口欠发达国家和高技术商品的贸易额比重表示出口结构升级,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出口结构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实证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地区出口国别结构和商品结构升级,表现为出口欠发达国家和高技术商品的比重上升。在进行若干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果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提升产品质量创新,间接促进出口结构升级。进一步分析得出,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形成互补关系,人力资本越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地区出口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越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振华
城市化会通过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文选择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通过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了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指数;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在中部最大;城市化对人力资本集聚作用在中部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因此,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应强调城市化的主体地位,强化人力资本集聚,有效发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关键词:
城市化 人力资本集聚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喜安 梁艳艳
文章构造基础型、教育型和技能型人力资本指标,运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异质人力资本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机制。发现基础型和教育型人力资本促进本省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教育人力资本的"虹吸效应"间接阻碍了邻近省份的产业结构优化;分地区看,基础人力资本显著促进了东部、北部沿海及大西北的产业优化,教育人力资本对大多数省份均有正向作用,技能型人力资本只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中起着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邓翔 朱高峰 万春林
论文首先对人力资本集聚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人力资本边际产出倒U型假说;接着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2个城市①面板数据,测算人力资本集聚程度,检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变化。研究表明:人力资本集聚度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均衡发展态势,且具有一定空间相关性。随着人力资本集聚程度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倒U型特征,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逐渐减弱,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闫玉科
选取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大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快速逼近“U”型拐点,其他地区离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且逼近速度缓慢。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规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梦娜 周云波
本文基于2011—2018年中国27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面板门槛效应、工具变量等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数字经济发展与低级、中级、高级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高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尤其是显著提高低级和高级人力资本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东部和中西部角度,还是从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角度,数字经济发展均正向推动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且在低级、中级、高级人力资本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地,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较低时,数字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具有积极作用,但到达一定阶段之后则会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各地区应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合理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提升人力资源有效性,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冰
数字金融、人力资本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投资在其中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投资是其重要的中介传导机制;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经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剔除特殊样本、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仍然成立,并且这一作用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应强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数字金融领域发展,完善金融市场体制机制以及健全人才流动与发展的政策制度。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人力资本 实体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伟祁 李大胜 闫玉科
选取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影响,而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强化数字经济发展初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抑制数字经济发展后期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机制检验表明,非农就业和农业生产率是数字经济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两大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正快速逼近“U”型拐点,其他地区离拐点仍有一定距离且逼近速度缓慢。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刻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规律。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振铎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人力资本在生产要素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数量、增长知识、更新技能、积累经验、开发能力、完善个性,使人力资本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 人口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