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4)
- 2023(7587)
- 2022(6218)
- 2021(6052)
- 2020(4921)
- 2019(11505)
- 2018(11055)
- 2017(20451)
- 2016(10380)
- 2015(11552)
- 2014(11075)
- 2013(11108)
- 2012(10245)
- 2011(9348)
- 2010(9204)
- 2009(8604)
- 2008(8567)
- 2007(7458)
- 2006(6547)
- 2005(5869)
- 学科
- 济(47015)
- 经济(46980)
- 管理(39277)
- 业(38771)
- 企(33937)
- 企业(33937)
- 方法(21109)
- 数学(18726)
- 数学方法(18672)
- 中国(16853)
- 技术(15546)
- 财(12393)
- 技术管理(12145)
- 农(10783)
- 贸(10317)
- 业经(10306)
- 贸易(10306)
- 易(10181)
- 制(10007)
- 银(8775)
- 银行(8775)
- 行(8454)
- 划(8249)
- 融(8202)
- 金融(8202)
- 策(7990)
- 务(7654)
- 财务(7646)
- 财务管理(7640)
- 农业(7373)
- 机构
- 大学(151468)
- 学院(148499)
- 济(75522)
- 经济(74542)
- 管理(62861)
- 理学(54719)
- 理学院(54216)
- 管理学(53818)
- 管理学院(53502)
- 研究(51260)
- 中国(42087)
- 财(32846)
- 京(31162)
- 财经(26582)
- 科学(25824)
- 经济学(24883)
- 经(24574)
- 所(23547)
- 中心(22862)
- 经济学院(22420)
- 研究所(21454)
- 财经大学(20128)
- 北京(20115)
- 江(19480)
- 商学(18704)
- 商学院(18531)
- 院(18308)
- 范(16973)
- 师范(16861)
- 经济管理(16736)
- 基金
- 项目(100176)
- 科学(83089)
- 基金(77659)
- 研究(76354)
- 家(66812)
- 国家(66327)
- 科学基金(58714)
- 社会(54256)
- 社会科(51711)
- 社会科学(51704)
- 基金项目(40615)
- 省(35905)
- 自然(35136)
- 教育(34795)
- 自然科(34474)
- 自然科学(34468)
- 自然科学基金(33987)
- 资助(30689)
- 划(30661)
- 创(27803)
- 编号(27239)
- 创新(24948)
- 部(24531)
- 国家社会(24287)
- 重点(22241)
- 教育部(22161)
- 成果(22005)
- 中国(21968)
- 发(21347)
- 人文(21130)
共检索到222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雯雯 赖德胜
本文建立了含人力资本要素的生产函数,引入人力资本沉淀系数表示人力资本配置状态,利用我国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人力资本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人力资本在行业间逐渐形成垂直化和沉淀化状态,部门间配置效率低下,相对而言,行政垄断程度越大的行业人力资本密度越大,行政垄断程度越小的行业人力资本密度越小。部门间人力资本错配置的主要表现为竞争部门人力资本匮乏和政府公共部门及垄断部门人力资本冗余并存。随着高等教育扩展,人力资本规模扩大有利于创新绩效,但是配置效率低下却有损创新绩效,2005-2015年人力资本行业部门间配置效率为-0.65。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虹辰 曹虹剑
以高考扩招政策构造准自然实验,考察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扩张的叠加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扩张显著提高了中国制造业创新绩效;研究生与本科学历扩张的叠加效应比本科学历扩张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大;人力资本扩张对东部制造业企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民营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更为显著。研究为中国人力资本扩张提升制造业创新绩效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高校再次扩招背景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赖德胜 纪雯雯
新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积累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急速扩展以及人力资本规模扩大,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反而有所降低,反映出中国人力资本难以有效促进创新的现状。本文借鉴生产、保护与分利模型,以中国劳动力市场三部门格局为切入点,构建了人力资本三部门配置模型,研究人力资本配置对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部门人力资本对创新有促进作用,政府部门和垄断部门人力资本会对创新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影响的作用机制是,相对报酬结构差异引起人力资本错配置,其结果导致创新规模及效率差异。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为了提高中国的创新水平,应该改善人力资本配置,与此同时,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
人力资本配置 劳动力市场 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琦
基于14个大国与18个小国2005~2009年的面板数据,以新增长理论的内生创新努力为基准,实证分析国际技术溢出与本土技术溢出对一国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国际技术溢出中,FDI对大国正向技术溢出效应明显,而对小国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进口贸易无论对大国还是小国技术溢出效应皆不明显;本土技术溢出中,产学研合作对大国与小国创新产出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是影响一国国际技术溢出与本土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爽 肖洪钧
文章以软件企业为研究对象,导入网络能力和网络学习这两个中介变量,探讨网络视角下的人力本与创新绩效。结果表明,企业家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同时也通过影响网络关系能力间接地影响创新绩效;管理型人力资本通过网络经营能力、网络关系能力和知识整合这三条路径间接地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研发型人力资本通过网络关系能力和知识获取、知识整合这三条路径间接对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创新绩效 网络能力 网络学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吕洪燕 于翠华 孙喜峰 郭亮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力资本是创新的主体,人力资本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化的动态过程即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过程。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通过与技术结构升级匹配,营造和改善创新环境,并通过需求结构升级提升科技创新绩效。采用向量夹角衡量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分析其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并将其与人力资本存量对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能够显著提升科技创新绩效,相对于人力资本存量而言,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更大。分区域研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于科技创新绩效的作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地区呈抑制作用。因此,在制定创新驱动人力资本政策时应考虑如何提高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水平,针对区域情况制定差异化人力资本政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文国 刘亮坤
基于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就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推动区域创新绩效的提高。结合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快、人力资本逐渐趋向高级化的事实,将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加入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绩效的过程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通过进一步检验可以得出,数字经济还能够以高等教育人力资本为中介变量间接提升区域创新绩效。分地区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要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采用门槛模型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呈现非线性特征,这种效果随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为此,要持续挖掘我国庞大的数字潜力,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步伐,重视对高级人才的培育与人力资本结构的优化,加大对创新全过程的扶持与保障力度,提高企业创新动力,打造区域创新生态系统。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等教育人力资本 区域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守凤 刘昊蓉
人才是企业创新的主体,合理的人力资本结构有助于企业发挥整体协同优势,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绩效。基于我国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人力资本结构对企业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检验高管技术背景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在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中,学历结构高级化、技能结构多样化对企业科技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随着拥有技术背景高管人数增加,人力资本学历结构高级化、技能结构多样性对科技创新绩效的激励作用显著增强。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学历结构高级化对企业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现阶段我国企业尚未完成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亟需形成自主创新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红光 宋林
人力资本作为技术创新投入的核心要素,人力资本投入是否有效,其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效率?人力资本配置是关键。文章采用全国30个省自2009-2012年间人力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数据,运用DEA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测算了各省每年的技术创新效率,发现多数地区无论是技术创新效率还是规模效率都处于无效的状态,而技术创新效率无效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偏低,结合多数地区规模效益递增态势与投影分析结果可知:人力资本投入过少及其配置不合理是造成技术创新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这对加快各地区人力资本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人力资本配置 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孙可远 刘爽
运用Bootstrap方法对2014—2016年河北省503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实证4类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特征(学历水平、海外背景、专业水平和研发经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及其差异。研究发现:学历水平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效应最强,其次是研发经验,但专业水平特征的影响为负;"知识存量-技术水平"链在企业人力资本特征中的学历水平、专业水平和研发经验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了链式中介作用;企业创新合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正向调节了4类人力资本特征对企业知识存量的影响,尤其是对海外背景和研发经验的调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基于知识要素构成理论将人力资本分为显性人力资本和隐性人力资本,从知识管理能力的视角探究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首次提出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和调节效应,并建立中介调节假设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显、隐性人力资本及其交互积极明显影响创新绩效,且后者作用大于前者;知识管理能力在人力资本、创新绩效中表现部分中介作用,在显隐人力资本交互、创新绩效中表现完全中介作用;知识共享对隐性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表现显著的调节作用,知识创造对显性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研究为知识型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旭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人力资本配置通过影响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文章遵循这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着重分析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作用不同的角度出发,优化区域人力资本配置,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进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内在效应、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加速知识积累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关键词:
人力资本配置 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文杰 张玉荣
关系资本不仅对集群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发挥着显著作用,而且对构成集群制造企业智力资本的另外两个要素——人力资本、结构资本也有积极的影响。集群制造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集群共享性资源的充分利用,依托本地网络展开集群学习和超本地网络展开超集群学习是目前集群制造企业普遍认同的成长路径。然而对纵向关系资本的过分依赖会抑制集群制造企业自身管理能力的提高;集群制造企业基于专业化分工展开的纵向战略合作还有待加强,基于区域专业化产业协同创新的体系还没有建立。传统集群制造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关系资本不断调整集群内学习机制、组织机制、专业型人力资本建设机制等内在协调发展机制,加速自身由加工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型的进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亚男 陈锦鹏
以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对决策层、核心层及基础层人力资本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和调节效应进行非线性检验。研究发现,决策层人力资本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倒“U”型关系。核心层和基础层人力资本异质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影响。内部支撑行为、核心管理效能提升行为和知识创造行为在人力资本异质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显著的非线性中介作用,进一步考虑跨层级内部支撑行为的调节作用发现,决策层给予低层创新行为的支撑作用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秀梅 荆若兰 曹银娣
选取2010—2020年八大创新试验区高校样本,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职务成果赋权改革对高校创新绩效的直接效应及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职务成果赋权改革显著提升高校成果产出、转化与创新绩效,人力资本规模、中青年与高层次人力资本结构是显著的中介变量。异质性分析表明,东、中、西部高校职务成果赋权改革的直接效应与人力资本规模的中介效应依次增强,但中青年与高层次人力资本结构的中介效应依次减弱。以上结论为识别高校创新的影响因子、赋权改革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丰富证据,拓展了现代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激励与创新理论的研究视域。
关键词:
高校创新绩效 职务成果赋权改革 人力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