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4)
- 2023(12136)
- 2022(10228)
- 2021(9210)
- 2020(7881)
- 2019(17934)
- 2018(17191)
- 2017(33412)
- 2016(18160)
- 2015(20220)
- 2014(20052)
- 2013(20195)
- 2012(18977)
- 2011(17293)
- 2010(17455)
- 2009(16416)
- 2008(16269)
- 2007(14826)
- 2006(13084)
- 2005(11849)
- 学科
- 济(96741)
- 经济(96660)
- 管理(52711)
- 业(50185)
- 企(39464)
- 企业(39464)
- 方法(38504)
- 数学(34444)
- 数学方法(34225)
- 农(22008)
- 中国(21368)
- 财(21179)
- 地方(20889)
- 学(19177)
- 业经(17768)
- 贸(16639)
- 贸易(16634)
- 易(16127)
- 农业(15409)
- 制(14856)
- 地方经济(13730)
- 务(13043)
- 财务(13028)
- 财务管理(13000)
- 融(12709)
- 金融(12707)
- 环境(12665)
- 银(12384)
- 企业财务(12349)
- 银行(12329)
- 机构
- 大学(275926)
- 学院(274136)
- 济(125781)
- 经济(123551)
- 管理(102625)
- 研究(97867)
- 理学(88933)
- 理学院(87888)
- 管理学(86507)
- 管理学院(85997)
- 中国(72664)
- 科学(60284)
- 京(56775)
- 财(54192)
- 农(53609)
- 所(51300)
- 研究所(46943)
- 业大(44146)
- 中心(43885)
- 财经(43811)
- 农业(42676)
- 江(40567)
- 经济学(40468)
- 经(39761)
- 经济学院(36511)
- 北京(35385)
- 院(33984)
- 范(33378)
- 师范(32916)
- 财经大学(32398)
- 基金
- 项目(181785)
- 科学(142123)
- 基金(133801)
- 研究(125284)
- 家(119159)
- 国家(118197)
- 科学基金(99725)
- 社会(82943)
- 社会科(78714)
- 社会科学(78688)
- 基金项目(71267)
- 省(70340)
- 自然(65101)
- 自然科(63614)
- 自然科学(63589)
- 自然科学基金(62514)
- 划(59646)
- 教育(56290)
- 资助(54438)
- 编号(47774)
- 重点(41320)
- 部(40332)
- 发(40128)
- 成果(38025)
- 创(37609)
- 科研(35579)
- 国家社会(35308)
- 创新(35299)
- 计划(34704)
- 教育部(34249)
共检索到403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濛萌 张靖妤
文章通过将人力资本跨国流动因素引入Mankiw,Romer,and Weil经济增长模型,阐释了其影响人均产出和经济增长的路径,并运用稳态均衡分析解出一国人力资本流入率的最优解。在对一国的人力资本流入率与其最优流入率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跨国流入率低于最优流入率的国家可以通过加大人力资本引进力度来提高人均产出,从而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台航 崔小勇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里,初等教育型、中等教育型和高等教育型人力资本之间的相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本文以跨国数据为基础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本文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初等教育型人力资本占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少,而高等教育型的影响作用则会逐渐增大;中等教育型的情况与高等教育型相一致。在实证方面,本文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结构的测算方法,并以Barro and Lee(2013)提供的跨国教育面板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50—2010年137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结构数据;然后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经济增长 跨国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台航 崔小勇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里,初等教育型、中等教育型和高等教育型人力资本之间的相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本文以跨国数据为基础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本文指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初等教育型人力资本占比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少,而高等教育型的影响作用则会逐渐增大;中等教育型的情况与高等教育型相一致。在实证方面,本文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结构的测算方法,并以Barro and Lee(2013)提供的跨国教育面板数据为基础测算了1950—2010年137个国家的人力资本结构数据;然后通过与其他跨国经济数据相结合以进行实证分析。基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证实了理论假说,并且稳健性分析和工具变量法的分析结果同基本模型保持一致。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 经济增长 跨国实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杏 侯克强 陈万华
跨国人力资本作为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外溢重要载体的观点已被众多文献所探讨,但其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很少被详细的研究过。本文首先通过一般均衡模型描述了多样化的跨国人力资本和有形资产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为了检验理论模型关于经济变量间关系的预测,采用中国1992-2007年29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考察跨国人力资本流动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跨国人力资本变量引入传统的经济增长回归模型中,并运用SYS-GMM计量方法测算它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结果表明,基于FDI的跨国人力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在控制其他因素如人口和制度变量后,这一结果仍然稳健有效。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伟 张鹏飞 郭锐欣
本文将人力资本跨部门流动引入带外部性的UzawaLucas模型,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持续不断地从物质生产部门转移到教育部门一定可以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速度;然而,快速的人力资本积累不一定都能促进经济增长、也不一定都能提升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因此,政府发展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应当和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宜。
关键词:
人力资本流动 社会福利 经济绩效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慈生 李兴国
文章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论述了区域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意义,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本的流动、选择机制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同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或制度环境对人力资本的流动影响巨大,一个区域要实现集约性经济增长,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进行人性化的人力资本流动制度设计,以提高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
关键词:
人力资本流动 动力机制 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由于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技术条件的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推动肯定是不相同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分别考察具有不同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引入了一个包含异质型流动人口变量的函数,并对1985-1990年期间我国分地区流动人口的素质状况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期间,仅流动人口中的智力资本就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大约72.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的价值;而分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中的智力资本也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对中部来说,在此期间的流动人口不管是从对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贡献上,还是从对本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贡献上,都对本地区...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人力资本 地区差距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飞 谢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平均人力资本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水平不高。经济增长与平均人力资本水平、平均一般人力资本水平、平均创新型人力资本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来自人力资本水平的正向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的持续性不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志红 朱青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差异愈加明显,同期地区间资本存量的变化趋势驱同。为探寻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的变动关系,利用1990-2013年相关数据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VEC模型,实证考察中国不同区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各区域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均显著正向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但区域间差异明显。其中,只有东部地区的物质资本弹性系数大于1,东部地区物质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弹性系数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力资本具有明显的生产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旭 陈希兰 逯进
基于系统动力学原理,笔者构建了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系统模型,从理论上解析了系统动力学之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适用性,并验证了所构建系统的合理性。基于此,实证考察了1982年~2012年我国31个省区经济增长作用于人力资本的路径特征与影响强度。结果表明:各省区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大致呈下降趋势,东北地区则很平缓,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情况较为复杂。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系统动力学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良杉 梁涛
文章从教育经费和卫生投资两个角度对辽宁省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运用计量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到了一些影响辽宁省经济发展的结论,并针对这些结论加以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利于辽宁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杜淑芬
本文利用2001-2004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估算了各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通过生产函数对各要素的产出弹性估计,比较各地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得出要加强人力资本投入,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以实现人力资本推动经济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
人力资本存量 经济增长 人均受教育年限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彩楼 徐康宁 朱琴
本文基于扩展的熊彼特模型研究了能源绩效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并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和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对跨国样本1992~2008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经济增长方式在从固定资本驱动向人力资本驱动转变时能够有效改善能源绩效。在对处于工业化阶段的样本检验中发现,工业比重上升会改善能源绩效,而到了工业化后期则会出现抑制能源绩效的现象。在对外贸依存度的检验中发现,经济开放程度与能源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对于国际贸易的过度依赖容易导致一国能源技术进步迟缓。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能源绩效 要素驱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萍
本文基于1982~2006年全球94个国家的跨国数据,利用系统GMM估计方法,从中长期角度考察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所有国家样本的研究表明,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较小且不显著。对发展中国家样本的研究表明,旱灾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尤为明显。洪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增长。地震带来了工业部门的经济增长。政府应科学评估不同自然灾害对不同经济部门的影响差异,以制订有效的防灾、减灾策略。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经济增长 系统GMM估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闫淑敏 秦江萍
本文分析了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健康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西部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虽处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显著的年限,但西部第一产业比重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远未达到这一水平;西部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很低。另外由于西部技术接受者的素质较低,也阻碍了科技推广的速度和广度;而健康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全国水平。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贡献 中国西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