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14)
- 2023(11268)
- 2022(10026)
- 2021(9518)
- 2020(7943)
- 2019(18109)
- 2018(18134)
- 2017(35108)
- 2016(19069)
- 2015(21374)
- 2014(20976)
- 2013(20569)
- 2012(18396)
- 2011(16328)
- 2010(16154)
- 2009(14969)
- 2008(14066)
- 2007(12003)
- 2006(10410)
- 2005(8855)
- 学科
- 济(70343)
- 经济(70264)
- 管理(55473)
- 业(52263)
- 企(44095)
- 企业(44095)
- 方法(34186)
- 数学(29479)
- 数学方法(29145)
- 中国(20006)
- 农(19271)
- 财(18456)
- 业经(16194)
- 学(15449)
- 地方(13825)
- 理论(13442)
- 农业(13146)
- 务(12651)
- 财务(12587)
- 财务管理(12571)
- 贸(12486)
- 贸易(12479)
- 易(12102)
- 制(12069)
- 和(12026)
- 企业财务(11918)
- 技术(11215)
- 环境(11076)
- 教育(10500)
- 划(10384)
- 机构
- 学院(259318)
- 大学(259314)
- 管理(106556)
- 济(98180)
- 经济(95934)
- 理学(93242)
- 理学院(92273)
- 管理学(90645)
- 管理学院(90196)
- 研究(81004)
- 中国(59012)
- 京(54418)
- 科学(51424)
- 财(44397)
- 所(39643)
- 业大(38563)
- 农(38032)
- 中心(36732)
- 财经(36440)
- 研究所(36400)
- 江(35657)
- 范(34631)
- 师范(34344)
- 北京(34121)
- 经(33140)
- 州(29802)
- 农业(29797)
- 院(29561)
- 经济学(28622)
- 师范大学(27611)
- 基金
- 项目(183173)
- 科学(143783)
- 研究(136009)
- 基金(132068)
- 家(113802)
- 国家(112836)
- 科学基金(97722)
- 社会(84350)
- 社会科(79714)
- 社会科学(79696)
- 省(72064)
- 基金项目(70888)
- 自然(63880)
- 教育(62856)
- 自然科(62360)
- 自然科学(62347)
- 自然科学基金(61211)
- 划(60327)
- 编号(57233)
- 资助(54189)
- 成果(45725)
- 重点(40240)
- 部(39851)
- 课题(38384)
- 创(38351)
- 发(38271)
- 项目编号(35685)
- 创新(35504)
- 科研(34984)
- 大学(34723)
- 期刊
- 济(104672)
- 经济(104672)
- 研究(73738)
- 中国(45480)
- 学报(39660)
- 管理(37838)
- 科学(36826)
- 农(34510)
- 财(32782)
- 教育(31471)
- 大学(30042)
- 学学(28147)
- 农业(24729)
- 技术(22348)
- 融(19030)
- 金融(19030)
- 业经(18469)
- 财经(16921)
- 经济研究(16839)
- 图书(14949)
- 经(14310)
- 问题(13195)
- 理论(13039)
- 科技(12812)
- 实践(12162)
- 践(12162)
- 业(12146)
- 技术经济(11973)
- 现代(11806)
- 商业(11629)
共检索到361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名清 刘楷文
在当前残疾人就业压力激增的背景下,非正规就业成为残疾人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残疾人非正规就业不能从根本上帮助残疾人实现同步小康,必须加强对残疾人人力资本的投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拓展残疾人非正规就业的途径。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残疾人非正规就业 互联网技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军利 陈功
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是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基于2020年残疾人互联网就业质量调查数据,通过构建残疾人互联网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人力资本对残疾人互联网就业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提升显著提高了残疾人的互联网就业质量。机制分析表明,社会资本和数字素养是人力资本影响残疾人互联网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积累对就业质量的提升作用存在异质性,即对外部环境为东部和中部地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个体特征为男性、40岁及以下的残疾人起到了更大的提升作用。因此,应建立健全以康复、教育、培训和就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全周期人力资本开发体系,培育残疾人数字素养和社会资本,持续构建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增加互联网就业岗位供给,促进残疾人全方位深层次融入社会。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斯斯 邢芸
本文从经济学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对残疾人的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在残疾人教育成本中的分担比例不够,经济困难是众多残疾人家庭面临的共同问题。单纯追求经济收益不是发展残疾人教育的主要驱动力,教育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非经济收益,所以政府投资残疾人教育比资助其一生安逸地生活要更有意义。我们应规范残疾人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着力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和加强残疾人教育投资的研究。
关键词:
残疾人教育 教育成本 教育收益 高等教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瑄
随着社会的进步,保障人权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残疾人就业是民生问题,也是残疾人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残疾人就业工作持续改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残疾人就业水平有较大提升、服务机构工作能力有所提升。但从人权保障视角来看,残疾人就业还有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水平低下、残疾人就业能力不足、社会环境不好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残疾人就业权利的实现,不利于残疾人的人权保障。应该从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障残疾人就业权,改进工作机制、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加强
关键词:
人权保障 残疾人就业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周云 荣茹静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就业群体,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对公民平等就业权的维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残疾人就业做出规范。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残疾人传统就业方式的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分散就业已不能够满足当今残疾人就业的需要,并且我国现有的残疾人就业政策又多以福利性为主,强调对残疾人就业制度的完善和外围机构的设置,忽略了残疾人自身价值对就业的关键影响。因此,本文将突破现有的残疾人就业福利制度,在对残疾人就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视角来探索残疾人就业保障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邢芸 汪斯斯
为促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本研究从劳动供给的视角探讨个体特征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使用CHIP(2013)数据,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不同特征的残疾人选择就业的发生概率。研究发现,教育对残疾人,尤其是女性残疾群体选择就业的概率有显著促进效应;影响日常生活的残疾程度会显著抑制残疾人选择就业。拥有医保和婚姻伴侣的残疾人更倾向于选择就业;而农村户籍抑制残疾群体选择就业。由此提出政府对残疾群体在政策优惠和鼓励就业之间应寻找新的平衡。
关键词:
教育 残疾程度 女性残疾人 选择就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梅雪恒 蔡惠如 李敏
扶持残疾人就业,对于企业来说既是社会责任(CSR),也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然而,简单的劳动现场工作安排会使企业盈利目标与此义务产生冲突,如果企业有智慧地把残疾人的自身特点与劳动过程结合,则可能产生多赢的结果。本文以华南地区一家美资代工企业为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重点从雇主(管理方)研究了企业雇佣残疾人的动机、行为和成效。研究发现:该美资企业综合了多方的利益考量,尤其兼顾了企业的利益;在劳动现场,结合产品生产技术要求与残疾人的技能优势,智慧设计了工作岗位;企业的盈利目标实现了,残疾人的工作敬业度和满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仕勇 梅紫
基于就业能力理论,本文通过湖北省残疾人定点监测调查数据,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公共服务状况对残疾人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残疾人公共服务存在缺位状况,残疾人公共服务状况对残疾人就业存在部分影响,其中职业技能培训、生活知识普及教育对残疾人就业存在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同时,残疾人受教育程度对残疾人就业存在正向显著性的影响,残疾人的年龄对残疾人就业存在显著性的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改善残疾人公共服务状况、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以及给予老年残疾人更多救助和关爱等对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梅雪恒 蔡惠如 李敏
扶持残疾人就业,对于企业来说既是社会责任(CSR),也是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然而,简单的劳动现场工作安排会使企业盈利目标与此义务产生冲突,如果企业有智慧地把残疾人的自身特点与劳动过程结合,则可能产生多赢的结果。本文以华南地区一家美资代工企业为例,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重点从雇主(管理方)研究了企业雇佣残疾人的动机、行为和成效。研究发现:该美资企业综合了多方的利益考量,尤其兼顾了企业的利益;在劳动现场,结合产品生产技术要求与残疾人的技能优势,智慧设计了工作岗位;企业的盈利目标实现了,残疾人的工作敬业度和满意度得到了保证,政府的就业目标也实现了,可谓是多赢。论文最后讨论了该案例对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的政策和管理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黄伟
残疾人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更好地保障残疾人基本的受教育权,我国新修订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能否满足其需求?本文以《残疾人教育条例》为核心,将之与美国、英国和日本的特殊教育法律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发现,在教育理念上,各国法律都遵循着融合教育的思想,追求公平和正义,并从全纳到高质量进行转变;在对残疾人和特殊教育的认识上,都以特殊需要为核心要点,在具体实践层面各国和地区则有所不同。英国从分类走向了不分类;美国的残疾类型则越来越多,与之伴随的是干预措施越来越精细;日本则对极重度儿童实施免去就学义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健保 陈伯云
劳动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等权利。残疾人同样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提高社会地位、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关键。搞好残疾人就业工作,使残疾人从单纯地依靠国家、社会和亲属救济、供养变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不仅关系到我国6600万残疾人劳动权利的实现,而且对解除近两亿残疾人亲属的后顾之忧,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芮洋
我国残疾人口规模较大,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但就业人口占残疾人口的比重不足20%。新常态发展背景下,保障残疾人就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不健全,就业信息缺失且存在就业歧视,残疾人再就业意愿提升不足。政府必须发挥其社会管理与经济职能,组建全国范围内的残疾人就业保障公益性组织,优化产业结构为残疾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残疾人劳动力资源市场现代化、信息化与正规化建设,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的实现。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残疾人 就业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芮洋
我国残疾人口规模较大,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但就业人口占残疾人口的比重不足20%。新常态发展背景下,保障残疾人就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不健全,就业信息缺失且存在就业歧视,残疾人再就业意愿提升不足。政府必须发挥其社会管理与经济职能,组建全国范围内的残疾人就业保障公益性组织,优化产业结构为残疾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残疾人劳动力资源市场现代化、信息化与正规化建设,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的实现。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残疾人 就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