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31)
- 2023(13615)
- 2022(11762)
- 2021(11425)
- 2020(9277)
- 2019(21402)
- 2018(21472)
- 2017(40231)
- 2016(22622)
- 2015(25638)
- 2014(25552)
- 2013(24317)
- 2012(22055)
- 2011(19742)
- 2010(19707)
- 2009(17699)
- 2008(16705)
- 2007(14455)
- 2006(12560)
- 2005(10758)
- 学科
- 济(77940)
- 经济(77848)
- 管理(62032)
- 业(57156)
- 企(48480)
- 企业(48480)
- 方法(36882)
- 数学(31685)
- 数学方法(31299)
- 中国(25747)
- 教育(23048)
- 财(22368)
- 农(21364)
- 理论(18790)
- 学(18549)
- 业经(18006)
- 地方(15071)
- 农业(14378)
- 务(14230)
- 财务(14165)
- 财务管理(14143)
- 技术(13927)
- 贸(13766)
- 贸易(13759)
- 制(13512)
- 企业财务(13411)
- 易(13351)
- 和(12999)
- 教学(12081)
- 环境(11949)
- 机构
- 大学(304061)
- 学院(302239)
- 管理(118030)
- 济(110088)
- 经济(107428)
- 理学(103043)
- 理学院(101874)
- 管理学(100036)
- 管理学院(99464)
- 研究(97093)
- 中国(66426)
- 京(64779)
- 科学(59869)
- 财(50746)
- 范(48923)
- 师范(48613)
- 所(47080)
- 江(43437)
- 中心(43276)
- 研究所(43141)
- 业大(42724)
- 农(42361)
- 财经(41439)
- 北京(41238)
- 师范大学(39582)
- 教育(38895)
- 经(37759)
- 技术(35813)
- 州(35608)
- 院(35478)
- 基金
- 项目(208902)
- 科学(165445)
- 研究(161443)
- 基金(148133)
- 家(126985)
- 国家(125788)
- 科学基金(108557)
- 社会(98656)
- 社会科(93086)
- 社会科学(93063)
- 省(83183)
- 教育(81230)
- 基金项目(78736)
- 划(71083)
- 编号(69441)
- 自然(69246)
- 自然科(67595)
- 自然科学(67582)
- 自然科学基金(66352)
- 资助(60219)
- 成果(57744)
- 课题(49480)
- 重点(47368)
- 部(47325)
- 发(44823)
- 创(43976)
- 项目编号(42790)
- 教育部(41729)
- 年(41012)
- 创新(40569)
- 期刊
- 济(117487)
- 经济(117487)
- 研究(94686)
- 教育(65167)
- 中国(60655)
- 学报(43795)
- 管理(41127)
- 科学(40536)
- 农(38303)
- 财(38201)
- 大学(34336)
- 学学(30818)
- 技术(30649)
- 农业(27161)
- 融(21361)
- 金融(21361)
- 业经(20700)
- 财经(19707)
- 经济研究(18660)
- 职业(17356)
- 经(16782)
- 图书(16759)
- 问题(14788)
- 理论(13933)
- 科技(13753)
- 发(13709)
- 业(13482)
- 技术经济(13432)
- 坛(13374)
- 论坛(13374)
共检索到432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范静波
工学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当前背景下对我国工学类专业人力资本收益差距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对我国工学内部的生物工程、计算机应用软件与"其他工科"三类专业教育收益率进行估算发现,相对而言,生物工程专业拥有最高的教育收益率,计算机应用软件次之,"其他工科"最低。同时考虑到我国整体工学教育收益水平与国外相比存在的差距,政府与高校应努力提高我国的工学,尤其是"其他工科"类专业的教育收益水平,这是提升我国工程人力资本存量与科技竞争力的关键。
关键词:
工学 教育收益,人力资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任宇 陈和
目前,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扩大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并引发社会层面的诸多问题。文章从人力资本角度概括了我国人力资本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有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实 张钰丹
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如在职培训、健康、迁移、教育及其回报率的相关文献的回顾,梳理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人力资本理论对于解释经济增长,居民收入增长和分配,工资差异及其变化发挥重要的作用。与以往文献不同的是,本文指出在估计中国教育收益率方面需要注重数据的适用性问题。本文的研究发现:(1)未来人力资本的研究的范围需要扩展至学龄前儿童的人力资本投资方面;(2)研究内容需要结合中国的城乡和地区差异特点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3)人力资本测量上在解决内生性方面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收益率 健康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汪斯斯 邢芸
本文从经济学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对残疾人的教育成本和教育收益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在残疾人教育成本中的分担比例不够,经济困难是众多残疾人家庭面临的共同问题。单纯追求经济收益不是发展残疾人教育的主要驱动力,教育也会带来一系列的非经济收益,所以政府投资残疾人教育比资助其一生安逸地生活要更有意义。我们应规范残疾人教育财政投入机制,着力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和加强残疾人教育投资的研究。
关键词:
残疾人教育 教育成本 教育收益 高等教育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志勇
本文研究了政府通过公共财政来消除低收入群体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信贷约束,为社会提供一个机会公平的公共教育情形下,社会收入差距的动态演化路径,并考察了遗产动机和收入税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发现,公共教育虽然短期内在一定参数水平下会导致收入差距发散的可能性,但是在长期内却能保证收入差距的收敛。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 公共教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敏楼
文章通过省际间的综列数据计量分析来探讨教育、人力资本与城乡差距的关系,基本结论是:基础教育的普及程度比较高,在城乡之间的普及没有太大的差距,因此不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而高等教育则与城乡收入差距有"U"型关系,即开始阶段规模的扩大会降低城乡收入差距,随着规模的不合理和无序扩大,反而会引起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教育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燕 刘维奇 李建莹
迄今国内研究尚未系统剖析人力资本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考察人力资本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通过回归和投资组合分析证实存在人力资本溢价,即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企业股票收益率越高,人力资本是影响股票收益的风险因子。从“风险传播”“价值增长”和“信息传递”三条渠道剖析人力资本溢价内在驱动机制,丰富了人力资本溢价理论解释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人力资本溢价更显著;融资约束和披露职工信息在人力资本溢价中发挥“促进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人力资本溢价中发挥“抑制作用”;劳动力市场规模越大越容易削弱人力资本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本文为投资者投资决策提供了新视角,为企业、国家重视人力资本贡献了股票市场诠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大鹏 于滨铜 侯云潇
目前,中国城乡教育投资和教育结果尚存在较大差距,非农就业作为农村居民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对其家庭教育和投资行为有着深刻影响。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于知识积累、技术内生的人力资本投资假设,构建了城乡劳动力流动与教育投资的二元结构模型,从教育投资角度剖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教育和城乡教育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教育投资增长,并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教育投资差距;非农就业对农村教育投资的促进效应和对城乡教育投资差距的弥合效应,主要来自于短期非农就业,长期非农就业的农村家庭会产生对子女教育的忽视效应而削弱非农就业的教育投资效应;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的教育投资效应与非农收入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伴随非农收入的增加,或将吸引农村劳动力较早地外出打工,由此可能产生一定的“中等教育陷阱”问题。研究为非农就业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为完善非农就业政策和促进城乡社会统筹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启发。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投资 非农就业 城乡差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向显湖 钟文
本文从财务角度对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实现机制进行研究。从财务角度来看,人力资本是有意识投资的,具有促进财富和经济增长的内在特性的,一种能享有资本产权收益的价值。所有员工都符合人力资本的特性,因此都是企业人力资本的载体。按层次可将人力资本分为高层、中层、基层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产权特性具有债权和股权双重特性,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在双重特性上的分布程度是不同的。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构成既包括债权投资意义上的收益,也包括股权投资意义上的收益。相对于非人力资本享受的税后收益,人力资本的税后收益的意义更为广泛,还包括剩余控制权相对应的收益。文章提出构建以契约底薪和法定保险为基础,以税后收益分配为调节,同时实施人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鑫
从学校教育获得结果入手,通过引入中国教育基尼系数考察中国教育分布的不平等状况。以该指标为基础,用2006-2011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人力资本积累和收入差距与教育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教育的扩展显著改善了地区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但二者的倒"U"形关系并未得到验证。同时还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由于增加了穷人教育获得的激励,从而同样有助于改善教育获得的不平等状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勇 王亚 范祚军
本文把人力资本分为异质型人力资本和同质型人力资本,将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引入新经济地理学的自由企业家模型,并适度拓展,依托此模型,采用2001—2010年间30个省级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集聚、地区专业化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异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在短期提高地区的专业化水平,在长期扩大地区收入差距;而同质型人力资本集聚在短期降低地区专业化水平,在长期缩小地区收入差距。说明:一方面,应在全国范围提高异质型人力资本就业者的比例;另一方面,中西部落后地区要加大对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培养和吸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勋来 李国平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与趋势,认为城乡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城乡人力资本的差距造成的。平抑城乡收入差距应从平抑城乡人力资本的差距入手,打破农村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的“教育贫困”恶性循环,重建人力资本形成的“循环累积”机制、与城市人力资本的双向流动机制,这是我国最终消除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效机制和有效路径。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春亮 王业强 魏后凯
人力资本增长贡献超过物质资本是经济驱动力交替的显著特征,而公共服务供给作为人力资本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将深远影响创新驱动阶段的地区收入差距。文章建立两部门均衡模型,得出公共服务供给引致人力资本非均衡分布、扩大地区收入差距的累积效应。以2003~2020年281个城市为样本的实证显示,人力资本对人均GDP的贡献超过物质资本;公共服务供给对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大于物质资本,且提高了创新活动和人口集聚对人均GDP的贡献;公共服务供给扩大地区收入差距存在累积效应。因此,公共服务供给将主导创新驱动阶段的区域协调发展,地区收入差距因公共服务供给而具有传导机制更稳定、差距扩大水平更高的特征。文章认为,推动区域协调政策重心由物质资本投资扩张转变为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更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苏捷 洪倩倩
本文通过在城乡二元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与人力资本,考察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发现当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对于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后,职业教育财政投入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地,基于2009年至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和中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均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的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效应更显著。此外,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晨 仲伟周
文章基于1997-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方差分解,有效识别与度量不同等级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收入差距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初级教育人力资本积累加剧了区域收入差距,但其贡献率大小存在区域异质性,对区域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平均贡献率为11.9%,而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对区域间收入差距缩小的贡献率为7.54%。因此,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为缩小中国区域间收入差距,一方面中西部地区要更加重视基础教育工作,提升初级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促进高级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从而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缓解区域间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教育等级 收入差距 方差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