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18)
- 2023(14311)
- 2022(12629)
- 2021(11832)
- 2020(9928)
- 2019(22650)
- 2018(22790)
- 2017(44262)
- 2016(24153)
- 2015(27337)
- 2014(26981)
- 2013(26650)
- 2012(24006)
- 2011(21578)
- 2010(21666)
- 2009(20136)
- 2008(19396)
- 2007(17286)
- 2006(15517)
- 2005(13547)
- 学科
- 济(95680)
- 经济(95567)
- 业(72430)
- 管理(66528)
- 企(51152)
- 企业(51152)
- 农(48915)
- 方法(40809)
- 数学(35424)
- 数学方法(34977)
- 农业(32475)
- 中国(25714)
- 业经(25171)
- 财(23422)
- 地方(20111)
- 学(19586)
- 制(19238)
- 贸(16632)
- 贸易(16623)
- 易(16147)
- 理论(15715)
- 发(14789)
- 银(14695)
- 银行(14649)
- 技术(14555)
- 务(14411)
- 财务(14340)
- 环境(14309)
- 财务管理(14308)
- 行(13919)
- 机构
- 学院(339260)
- 大学(335751)
- 管理(136141)
- 济(133708)
- 经济(130683)
- 理学(118087)
- 理学院(116843)
- 管理学(114784)
- 管理学院(114195)
- 研究(110724)
- 中国(84689)
- 农(72279)
- 京(70943)
- 科学(70142)
- 财(58983)
- 业大(57248)
- 所(56036)
- 农业(55561)
- 中心(51787)
- 研究所(50801)
- 江(50540)
- 财经(47177)
- 范(45370)
- 师范(45007)
- 北京(44260)
- 经(42917)
- 州(40783)
- 院(38963)
- 经济学(38121)
- 经济管理(37476)
- 基金
- 项目(231759)
- 科学(181960)
- 研究(171987)
- 基金(166908)
- 家(144625)
- 国家(143330)
- 科学基金(123236)
- 社会(107558)
- 社会科(101422)
- 社会科学(101394)
- 省(92199)
- 基金项目(89585)
- 自然(79634)
- 教育(78102)
- 自然科(77713)
- 自然科学(77696)
- 自然科学基金(76284)
- 划(76223)
- 编号(73082)
- 资助(67748)
- 成果(58711)
- 重点(51198)
- 部(50599)
- 发(50092)
- 课题(48689)
- 创(48058)
- 创新(44675)
- 科研(43868)
- 国家社会(43348)
- 教育部(43022)
- 期刊
- 济(153110)
- 经济(153110)
- 研究(97858)
- 农(72882)
- 中国(65508)
- 学报(54128)
- 科学(50068)
- 农业(49349)
- 管理(45470)
- 财(42994)
- 大学(41360)
- 学学(39014)
- 教育(37884)
- 融(31525)
- 金融(31525)
- 业经(30540)
- 技术(28579)
- 业(23333)
- 财经(21892)
- 经济研究(21789)
- 问题(21206)
- 经(18618)
- 图书(18244)
- 版(17553)
- 理论(16496)
- 技术经济(16490)
- 科技(16421)
- 现代(15744)
- 资源(15701)
- 农村(15234)
共检索到495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江泉 谢艳华
在中国城镇化加速之际,面对各类城镇宽松入户政策,广大农民工反倒显得异常冷静甚至抵触,大多选择"进城不落户",微观层面看,其"浅因"是农民工顾虑自身在城镇生活难以为继,"基因"是农民工个体人力资本要素严重不足以致难以融入城镇主流劳动力要素市场,因而,其就业无保障、收入低下,支撑不了其城镇生活。通过近年统计数据与国际对比,结合农民工个案,立体展示农民工人力资本不足的现状及后果,然后,梳理农民工人力资本要素在其城镇化决策中的内在驱动力,最后着重强调:首先,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的解决应在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要素上下功夫;其次,明确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育路径优先秩序;然后,划清培育成本分担主体责任,有效推进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育工作以更好的推动他们进城落户决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小年
本文从政策执行角度分析,发现农民工落户城镇过程中存在户口迁移手续繁琐、城镇社区排斥、乡村社区农地等财产权利保全等三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民工落户城镇的进度,还制约其质量。问题的原因,直接表现为政策执行相关主体未形成合力,间接反映出政策执行相关主体在农民工落户城镇上的利益矛盾,进一步分析则与政策执行的社会条件即城乡二元结构有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农民工落户城镇过程上形成城乡合作关系。随着农民工落户进程的加速,应重视农民工落户后与原城镇户籍社区人口的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翌 郝明松 悦中山
农民工能否落户城镇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大的现实影响。利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制度性因素和非制度性因素两方面对农民工的落户城镇意愿进行了探讨。实证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状况及学龄子女是否在本地就学会显著影响农民工的落户意愿,表明制度性因素的重要;从社会网络视角来看,基于传统的先赋性场域网络如亲属网对农民工的落户意愿无显著影响,而基于现代社会的自致性场域网络如朋友网、行政组织网、工作同事网则显著提高了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意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谢云 曾江辉 夏春萍
本文通过对1877名湖北籍农民工落户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得到66.8%的农民工喜欢城镇生活却只有7.3%的农民工愿意落户城镇,且农民工愿意落户城镇类型与户籍迁移分类政策呈现逆向选择的结果。农村土地制度不健全、工作不稳定和社会保障缺失是农民工不愿意落户城镇的主要影响因素。赋予农村土地财产权,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民工的转户热情,促进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迁移分类政策 落户意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钟兵
新型城镇化中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在城市的就业、生存和发展,影响市民化进程。为了使新生代农民工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真正融入城市,应深化农民工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民工培训机制创新,大力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从而破解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困境,为其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完善制度保障、搭建发展平台和提供持久动力。
关键词:
城镇化 新生代农民工 人力资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俊霞
以四川为例研究农民工落户城镇的意愿,并基于推拉理论对影响农民工落户决策的推拉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民工一方面表示适应城镇生活,另一方面在城镇落户的有效意愿偏低。农民工不肯放弃农村户籍的主要顾虑有二:一是对城镇生活缺乏足够的信心与安全感,二是难以舍弃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等既得利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市民待遇的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工个人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建立农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有偿退出机制、鼓励农民工及其家庭同步城镇化是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农民工 落户意愿 城镇 农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肖璐 徐益斌
对我国五种类型城市1618名农民工的城市落户现状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城市特征对农民工落户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来说,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社会融合、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和城市户籍政策宣传均显著影响农民工落户行为,而城市压力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型城市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超大和特大城市,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极大地吸引着农民工进城落户,相反大城市、中等和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农民工的落户行为影响甚微;而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仅在超大城市有显著作用;城市社会融合以及户籍政策宣传在各类型城市均能促进农民工落户行为,同时,城市压力依然在各类型城市不存在影响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农民工城市落户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江泉 李晓敏
面对许多城镇包括一些大城市推出的宽松入户政策,广大农民工反应较为冷淡,其背后主要是基于对城镇户口与乡村户口附带利益大小的比较。农民工发觉入户城镇将首先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及孩子教育压力,而且看不到目前城镇户口曾经附有的诸多显性福利待遇,相反,农村户口所附带的田产以及能享受到的国家系列优惠,令他们做出愿意退守乡村而不宜长期定居城镇的决策。其实,根据中国城镇化趋势及城镇发展对人力资本等要素集聚需求,绝大部分农民工将以人力资本要素形式参与城镇建设而向城镇集聚最终成为城镇居民,他们目前最担忧的是自身人力资本严重不足,以致无法进入城镇主流劳动力要素市场,因而缺乏在城镇可持续生活支撑能力。为加速农...
关键词:
城镇落户 现实困境 农民工 人力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飞
新型城镇化以来,国家进行了新一轮地权调整,逐步确立了进城落户农民“保留农地、有偿退出”的地权新政。研究发现:农民工家庭城镇落户意愿偏低;新一轮地权调整后,农民工的地权认知呈现模糊与矛盾的特征;在生存理性与经济理性的双重支配下,只有那些相信进城落户可以长期保留农地,农村户口不再是农地保留的资格条件,以及退出农地能够获得合理补偿的农民工,其家庭成员才更有可能从不愿意城镇落户转变为愿意城镇落户;在进行是部分家人落户还是全家都落户的选择时,农民工重点考虑能否确保农地保留资格,以及在丧失资格时能否获得合理的农地退出补偿。总的看,新一轮地权调整下农民工的态度呈现出模糊的地权认知与理性的落户决策的特征,进一步明晰进城落户农民的农地权利边界,制定合理的农地退出补偿机制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件。
关键词:
农民工 地权调整 城镇落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练军
本文基于江西省1056位新生代农民工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融入中小城镇的市民化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制度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工作年限和土地处置方式对市民化能力影响最为显著,交往对象、住房类型和参加社保数量次之,参加培训次数、求助人数和子女上学也有影响,而职业技能、社区参与、工会参加、获得城市户籍和签订劳动合同则没有影响。本文从人力资本积累、社会资本积累和二元制度改革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江泉
湖南是农民工大省也是跨省输出大省,吸纳湖南本土农民工到省内各城镇定居、落户是实现湖南城镇化水平增速提质的一个主要动力源泉,但是,他们面对各城镇敞开的入户政策,大都反映冷漠甚至排斥,其背后主要担忧城镇可持续生存能力缺乏而不敢入户定居。湖南的实证数据显示,农民工在城镇基本的生存需要与社会交往需要均能得到较好满足,但是,他们在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因为其人力资本严重不足导致他们的学习力、异质性社会关系拓展力、职位晋升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文章从人力资本培育角度拓展农民工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提升其城镇可持续生存能力与湖南城镇化水平提供微观视角,亦为农民工输出大省提升本省城镇化水平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慧 胡杰成 刘保奎 邹一南
对全国东中西部12个省份(50城50县50镇)的12291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了不同区域和不同群体农民工落户意愿的不同。分区域看,北上广深农民工落户意愿较强,城镇生活费用和住房问题是阻碍落户的重要因素;珠三角、长三角、闽东南及天津、大连、乌鲁木齐农民工落户意愿不确定性高,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保留农村集体经济收益是提升落户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他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市农民工中希望在就业地落户的比例较高,制约因素是农村土地等权益和城镇收入不高;其他地级城市农民工希望在老家所在城镇落户的比例较高,城镇工作机会是影响其落户意愿的关键因素。分群体看,新生代农民工落户意愿不确定性较强,收入提高、工作稳定、购房、子女入学是提升落户意愿的主因;长期进城农民工倾向于全家一起或只让孩子落户、在就业地或居住地落户,农村土地权益是影响落户的主因;举家迁徙农民工倾向于全家一起落户、在就业地或居住地落户,农村土地权益是影响落户的主因;老一代、非长期进城、非举家迁徙等其他农民工落户意愿较弱,主要原因是在城镇没有稳定工作。基于上述分析,提出有效增强农民工落户意愿的五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落户意愿 分区域分群体 问卷调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欧阳慧 邹一南
推进农民工群体落户城镇是我国重大战略任务。现行的依照城市规模"控大放小"的落户政策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缺陷,不区分区域差异和农民工群体差异的落户政策实施难度较大。未来推进农民工城镇落户应按照"城市压力+农民工条件差异"分区域分群体推进,通过综合考虑农民工迁入区域的不同特征以及农民工群体自身的条件差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落户政策。
关键词:
农民工 差别化落户 分区域分群体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文章通过对2010年全国性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1)绝大多数农民工不愿意转变为非农户口;如果要求其交回承包地,则只有10%左右愿意转为非农户口。(2)"为了孩子的教育与升学"是少数农民工愿意转户的主要原因。(3)"想保留承包地"是大多数农民工不愿转户的主要原因。(4)在转为非农户口这一问题上,80前与80后农民工不存在显著区别。由此作者认为,推进城镇化的优选之路是"常住化城镇化"而非"户籍化城镇化";要在不强迫改变农民土地权属的前提下将农民工转变为城市新市民;应给予进城的"80前"与"80后"同等重要的政策关注。深层城镇化的政策配置重点,应是"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配置的均等化",而不是强化户籍的制度区隔功能。
关键词:
农民工 城镇化 深度城镇化 进城落户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