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12)
- 2023(13846)
- 2022(11370)
- 2021(10696)
- 2020(9063)
- 2019(20869)
- 2018(20572)
- 2017(40387)
- 2016(21271)
- 2015(23533)
- 2014(23227)
- 2013(22636)
- 2012(20586)
- 2011(18284)
- 2010(18141)
- 2009(16501)
- 2008(15925)
- 2007(13857)
- 2006(11778)
- 2005(10118)
- 学科
- 济(95757)
- 经济(95681)
- 管理(67332)
- 业(65554)
- 企(56136)
- 企业(56136)
- 方法(49174)
- 数学(44418)
- 数学方法(43746)
- 财(23202)
- 中国(22693)
- 农(21918)
- 地方(20690)
- 业经(19444)
- 技术(19376)
- 制(15647)
- 学(15410)
- 务(15266)
- 财务(15212)
- 财务管理(15182)
- 理论(15112)
- 农业(15079)
- 贸(14897)
- 贸易(14887)
- 企业财务(14520)
- 易(14393)
- 融(13973)
- 金融(13970)
- 技术管理(13230)
- 银(13047)
- 机构
- 学院(296123)
- 大学(295916)
- 济(125221)
- 管理(123802)
- 经济(122987)
- 理学(109037)
- 理学院(107961)
- 管理学(106069)
- 管理学院(105499)
- 研究(88474)
- 中国(67249)
- 京(59135)
- 财(56019)
- 科学(51875)
- 财经(46239)
- 中心(42566)
- 经(42222)
- 江(42166)
- 所(40645)
- 业大(40034)
- 经济学(39938)
- 农(38247)
- 研究所(37218)
- 范(36923)
- 师范(36535)
- 经济学院(36312)
- 州(36237)
- 北京(36216)
- 财经大学(34853)
- 商学(33629)
- 基金
- 项目(209696)
- 科学(169755)
- 基金(156084)
- 研究(153817)
- 家(134322)
- 国家(133300)
- 科学基金(118353)
- 社会(101368)
- 社会科(96495)
- 社会科学(96477)
- 基金项目(82344)
- 省(82299)
- 自然(76632)
- 自然科(75001)
- 自然科学(74990)
- 自然科学基金(73685)
- 教育(72993)
- 划(68877)
- 资助(64331)
- 编号(60679)
- 创(48201)
- 成果(47312)
- 部(47206)
- 重点(46885)
- 发(44770)
- 创新(44338)
- 国家社会(42714)
- 教育部(41675)
- 课题(41664)
- 人文(40837)
- 期刊
- 济(124725)
- 经济(124725)
- 研究(80863)
- 中国(51142)
- 管理(46765)
- 财(43053)
- 科学(39231)
- 学报(38717)
- 农(31988)
- 大学(31346)
- 教育(30965)
- 学学(29616)
- 技术(29483)
- 融(25295)
- 金融(25295)
- 财经(22956)
- 农业(22060)
- 经济研究(21139)
- 业经(20368)
- 经(19568)
- 统计(17197)
- 策(16775)
- 问题(16288)
- 技术经济(16141)
- 科技(14599)
- 商业(14285)
- 决策(14252)
- 理论(12862)
- 业(12556)
- 资源(12502)
共检索到410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一力
区域创新模式和人力资本结构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区域由于人力资本结构的不同而使区域创新模式大不相同。按照不同的人力资本结构,区域创新模式表现为制度创新密集模式、技术创新密集模式、双密集模式和创新双陷阱等四种类型。通过对温州、西安和深圳创新模式的实证比较,本文认为,提升我国区域创新模式要补足与完善人力资本结构,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创新 区域创新模式 人力资本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一力
本文以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理论为依据,认为温州和苏州的区域人力资本结构分属于企业家人力资本富裕型和专业人力资本富裕型。通过温州和苏州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对两种模式的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在制度变迁、资本来源结构等发展过程方面存在明显不同;而在主导产业、产业集群、企业规模和数量、人均生产总值和可支配收入的对比等发展结果方面两者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包括“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将殊途同归地向双高型演进。
关键词:
温州模式 苏南模式 人力资本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俊杰 钟昌标
文章基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双重视角,利用201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和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融资模式对区域创新数量、创新质量的直接影响及交互影响。直接影响的研究表明,信贷相对股权规模更大的融资模式在抑制区域创新数量的同时激励创新质量提升,异质性的原因在于忽略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的牵制作用;基于融资模式与人力资本结构的交互研究进一步发现,信贷主导的融资模式通过阻碍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加剧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两个渠道挤出区域创新数量和质量,且两个渠道对创新数量的挤出效应远大于对创新质量的挤出效应;分区研究还发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维度,上述挤出效应均呈西高东低态势。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平 许家云
文章通过构建企业创新生产函数并引入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因素,对中印两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重点考察了国际人力资本流动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高研发投入和以FDI技术溢出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而印度则更多地依赖国际人力资本流动引致的技术创新、内需及制度方面的政府支持,以FDI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扩散对其技术创新作用甚微。印度在国际人力资本流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比中国更具优势,中国技术创新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印度依靠人才国际化推动创新的模式相比潜力相对不足。
关键词:
技术创新模式 人力资本流动 技术溢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艳涛 崔成
人力资本结构对于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决定性影响,我国区域人力资本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技术创新模式的差异。文章首先将技术创新系统要素分解为构思形成、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四个阶段,在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分类进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分为研发型、技能型、管理型和营销型人力资本四类,并且依据受教育年限将宏观人力资本结构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同时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最后通过分析不同技术创新模式下每一个技术创新阶段所对应的人力资本类型,得出结论:对于自主创新起作用的主要是高级人力资本,而对于模仿创新,中级和高级人力资本都对其产生重要作用;初级人力资本对于技术创新的作用非常有限,并且不是必要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爱华
文章探讨了企业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信息结构两个企业情境因素对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及企业间合作动机的调节作用。企业参与合作的动机包括三个方面:与研究开发有关的合作动机,与技术学习有关的合作动机以及与市场进入等战略目的有关的合作动机。以我国企业为样本,以企业规模、产品发展阶段和产业地位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及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本专用性越强,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内部创新模式;信息结构以横向为主导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内部创新模式;反之,人力资本专用性弱及纵向信息结构与外部创新相对应。并且,通过层次回归分析发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郑凌云 张昭华
创新精神是区域经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影响经济发展绩效的重要变量,不同的区域经济文化内生出不同的区域创业模式。本文从经济发展中文化的作用出发,阐述了区域经济文化的内涵,对温州与硅谷的经济文化特征及其对创新模式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深入探讨了经济文化对创新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了重塑区域经济文化推动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创新模式 创业文化 比较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守亭
温州模式和苏州模式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地方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特点所创立的适合本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本文从民间资本的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对温州模式与苏州模式的典型特征、民间资本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揭示民间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区域经济 温州模式 苏州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艳涛 谷晓莉
理论上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进步有着重要影响,但经验分析的结论并不一致。实质上,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创新模式等都息息相关。运用面板数据分析研究教育人力资本以及分级教育人力资本对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回归结果证实:中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系数都显著为正;分级教育人力资本中,只有高级人力资本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初级人力资本与区域技术创新之间呈负相关,而中级人力资本只有在西部地区对技术创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分级教育 教育人力资本 技术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荣 陈敬良
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是制度环境的变化和制度的非均衡性。我国的人力资本生产制度变迁基本上是以强制性为主导,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变迁方式,可能是我国人力资本生产制度较为理想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人力资本生产制度 制度变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凯 薛波
首先通过对上海市和深圳市的科技创新活动基础、创新投入及创新产出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市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上海市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整体优于深圳市,且上海市的创新投入也大于深圳市;但深圳市科技创新产出的一些重要指标明显高于上海市。其次分别从创新主体、市场化水平、文化环境、企业性质等几个层面剖析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研究表明,较上海市而言,以民营企业为创新主体、较高的市场化水平、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深圳市产生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关键因素。最后分别归纳总结出政府推动型的上海创新模式和市场驱动型的深圳创新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力 李文良 王欢 李贵根
区域是承载国家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基本单元。纵观我国军民融合改革30余年发展历程,在区域层面先后演化形成了两类颇具典型特征且较为成熟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模式:一类是以国防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为主导力量,"自下而上"自然自发的"演进型"模式;另一类是以区域政府为主导力量,"自上而下"设计推动的"建构型"模式,两种模式有其各自特点。随着军民融合实践深入推进,兼具"演进型"模式与"建构型"模式特征的"混合型"模式,将成为区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基本形态。
关键词:
区域军民融合协同创新 制度变迁 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史安娜 宋超
美国、日本、韩国和芬兰的创新之路各不相同,本文分析了美国原发性创新模式,日本"技术引进"向"技术赶超"创新模式,韩国主导产业创新模式,芬兰大型跨国企业创新模式,对区域自主创新的国际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归纳创新模式的特征、路径,从政府功能、产业结构布局和官产学研结合角度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模式 国际经验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一力
一、人力资本定义、分类 1.人力资本的定义。被认为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奠基者之一的舒尔茨将人力资本界定为"人民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是体现于人身体上的知识、能力和健康"(舒尔茨,1962);而萨洛(1970)提出"人力资本定义为个人的生产技术、才能和知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