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01)
2023(4748)
2022(3951)
2021(3537)
2020(2979)
2019(7002)
2018(6649)
2017(13819)
2016(7281)
2015(8007)
2014(7767)
2013(7985)
2012(7513)
2011(6722)
2010(6770)
2009(6123)
2008(5961)
2007(5302)
2006(4723)
2005(4405)
作者
(19651)
(16791)
(16700)
(15977)
(10481)
(8030)
(7491)
(6529)
(6177)
(5854)
(5676)
(5651)
(5493)
(5225)
(5151)
(5140)
(5032)
(4887)
(4811)
(4711)
(4373)
(3998)
(3939)
(3928)
(3891)
(3725)
(3682)
(3484)
(3451)
(3346)
学科
(36263)
经济(36232)
(24438)
管理(20662)
方法(16577)
(16499)
企业(16499)
数学(14827)
数学方法(14742)
(13949)
(13024)
收入(9935)
农业(9751)
中国(9621)
(7525)
金融(7523)
(7341)
贸易(7339)
(7264)
(7202)
业经(7070)
(6348)
(6233)
银行(6219)
地方(6004)
产业(5998)
(5969)
(5746)
财务(5741)
财务管理(5733)
机构
大学(108455)
学院(106967)
(54961)
经济(54264)
管理(42278)
理学(37197)
理学院(36845)
管理学(36430)
管理学院(36222)
研究(36056)
中国(27813)
(25496)
(21324)
财经(20605)
经济学(19482)
(19009)
科学(18506)
经济学院(17867)
(17256)
(16160)
中心(15728)
研究所(15703)
财经大学(15638)
(14328)
业大(13814)
北京(13337)
(12728)
商学(12535)
(12464)
商学院(12413)
基金
项目(72191)
科学(58754)
基金(56275)
研究(52725)
(48494)
国家(48148)
科学基金(42083)
社会(37959)
社会科(36285)
社会科学(36278)
基金项目(29367)
(25893)
自然(25336)
自然科(24817)
自然科学(24812)
自然科学基金(24415)
教育(23947)
资助(23517)
(22019)
编号(19468)
(17509)
国家社会(17264)
重点(16078)
教育部(15805)
成果(15706)
(15406)
人文(15320)
(14886)
大学(14047)
(14040)
期刊
(56406)
经济(56406)
研究(33842)
(18903)
中国(17694)
(14943)
学报(14932)
管理(14859)
科学(14759)
大学(12253)
学学(11779)
(11729)
金融(11729)
财经(11043)
经济研究(10457)
农业(9870)
(9644)
业经(8452)
问题(8355)
国际(8257)
(7900)
技术(7362)
世界(6379)
教育(6106)
统计(5668)
技术经济(5544)
商业(5334)
(4924)
经济问题(4908)
(4858)
共检索到155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兆斌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人口迁移对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在内生性人力资本框架下,构建跨期叠代增长模型分析熟练劳动力国际迁移长期中影响目标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理论机制。分析显示,外国熟练劳动力移民一方面会影响目标国当地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收入差距,产生人力资本"相对收入效应",另一方面会影响目标国当地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产生人力资本"结构效应",因此国际移民活动对于目标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影响取决于人力资本"结构效应"与"相对收入效应"的净效应。然后,本文以OECD国家2000-2011年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国际移民活...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兆斌  刘德学  
本文在"新人才流失经济学"的框架下,以分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跨国移民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结构及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显示,由于较低的知识存量和较高的协调成本,在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移民来源国,熟练劳动力通常更倾向于选择通才教育,从而独立进行创新活动。相反,在技术较为先进的移民目标国,熟练劳动力则更倾向于选择专才教育,从而以分工合作的方式从事创新活动。受国内外协调成本差异的影响,跨国移民会激励移民来源国的劳动力更多的选择专才教育,从而改变移民来源国人力资本的结构并影响技术创新的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三百  
本文考察了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对城市移民收入增长的影响,进而从中观视角为城市移民收入增长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研究发现,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显著促进了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所在城市大学生比例或相对多样化程度高于家乡城市是市外迁移者收入增长的源泉,而所在城市与家乡城市马歇尔外部性的差异对市外迁移者的收入并未产生显著影响,所在城市与家乡城市劳动力市场厚度的比值则与市外迁移者的收入负相关。具体而言,市外迁移者所在城市与家乡城市人力资本存量的比值每增加1%,迁移者的年收入增长约0.2%,雅各布斯外部性的比值每增加1%,迁移者的年收入增长约0.1%。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海涵  杨文健  唐钟鸣  
目前,我国水库移民人力资本价值存量低且整体结构不合理,这严重影响了移民的生活和就业。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并以温州水库移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了如何评价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提出了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思妤  黄婉婷  曾维忠  
非自愿移民搬迁活动导致移民场域产生剧烈变化,加之惯习的延续和滞后导致移民在新场域难以开展新的实践活动。移民的生计资本的重建有利于帮助移民恢复原本的经济水平。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是弥补正式制度不足的无形资本,是支持移民抵御外部冲击和从逆境中复原的能力。本文选取溪洛渡、向家坝水库移民为样本,基于场域视角,解释移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定量对比分析移民前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变化,总结移民政策在帮助移民重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方面的成效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志扬 张梦佳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极端气候和气候灾害频发.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日益加剧.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是受气候变化负面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气候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致灾原因交错而复杂.引致的受灾人口规模和经济损失不断扩大.伴随的经济与社会问题突出。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中国近些年来开始实施宏大的生态和气候移民规划。在气候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气候移民的生计发展是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但目前针对极端气候影响下的人口迁移安置问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经验都仍然十分欠缺。人力资本在可持续生计资本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影响气候移民生计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最关键因素。根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德学  范兆斌  
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近年来颇存争议。本文以专业分工理论为基础,围绕人力资本积累,讨论了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移出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显示,不管是传统文献所强调的短期的"人才流失",还是新近研究所提出的长期的"人才收益",其经济影响都要视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定。只有当移民有利于专才型人力资本的存量增加,从而促进社会分工程度提高时,才会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最终实现人均收入向发达国家收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范如国  李星  
利用重庆云阳县529户移民户的调查数据,对三峡库区移民户的人力资本因素与其家庭劳动报酬收入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移民户的各人力资本因素(包括劳动力文化程度、技能状况、健康状况、就业培训状况、劳动工作持续时间)与其家庭年均劳动报酬收入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家庭年均劳动报酬收入的增加会促使移民户家庭加大对子女教育的年投入和劳动力医疗年支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洁  林勇  
基于1981—2018年114个发展中国家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IV-2SLS)和广义矩估计法(GMM),实证检验了移民汇款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汇款对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制度环境对移民汇款与人力资本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进一步对中低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移民汇款对中低收入国家人力资本积累的贡献更大;就制度环境在国际移民汇款对人力资本影响中的调节效应而言,中高收入国家更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陆明涛  刘潋  
在Mincer收入决定方程的基础上,文章提出将各国本科及以上各类受教育程度劳动者与无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的相对生产率作为其人力资本存量总数的估计。文章将运用微观计量方法和美国当代人口调查(CPS)数据得到各受教育程度劳动者的工作经验—相对生产率曲线与Barro-Lee国际教育人口比较数据库数据进行匹配,计算得出各国(或地区)1950~2010年人力资本存量总数。结果显示,美国、印度、俄罗斯、中国、日本分别为人力资本总量最大的5个国家,中国人均人力资本排名为第108位(共145个国家和地区);采用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美国2014年当代人口调查数据进行更为细致的比较发现,中国的人力资本总数仅为美国的29.46%。因此,中国人力资本亟待提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智雷  杨云彦  田艳平  
以往对于非自愿移民的研究多是关注制度安排和安置环境对移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则是重点探讨移民自身的人力资本在其经济再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着重大的社会变迁,对于非自愿移民来说,这种变迁集中体现为移民的发展不仅受限于经济制度和政府政策,其自身所具有的人力资本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丹江口库区和巴东三峡库区的抽样调查,本文重点对影响移民经济恢复的人力资本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因素对移民的经济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和非移民相比,一些人力资本因素对移民的经济恢复失去了效用,并且不同搬迁时间的移民的人力资本失灵状况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搬迁初期移民的人力资本失灵更为严重。在劳动力市场较为完善的条件下,人力资本才能对移民经济发展发挥更好的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静  杨云彦  
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库区移民的研究发现,经历过一次非自愿搬迁的二次移民的人力资本对贫困状态的改善存在着失灵的现象。这是由于强行使非自愿移民离开原有的熟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造成人力资本积累的断裂,人力资本的效率大大下降。因此,需加强对非自愿移民的针对性技能培训,增强移民对新生活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使人力资本存量重新发挥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靳卫东  何丽  
我国政府增加对基础性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可以使中低收入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获得更高收益,这能够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收入分配状况。但是,相对于公共医疗卫生投资,我国公共基础教育投资的较快增长在提高部分中低收入居民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同时,也恶化了他们的健康状况。另外,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最贫困居民无法取得公共教育投资的收益,而高收入居民的教育水平却得到了提高。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我国收入差距的缩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凯明   杭静   牛梦琦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发展阶段中国实现效率和公平双重目标平衡,须准确把握收入差距演化和产业结构转型的互动关系。库兹涅茨曲线和库兹涅茨事实对此总结了国际共性特征事实,但深入研究二者互动关系特别是收入不平等如何影响产业结构转型方面的文献还较少。本文首先使用跨国数据展示收入不平等和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之后在一个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了人力资本异质性和几乎理想需求系统,在理论上提出了收入不平等在短期、中期和长期通过消费结构渠道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经济机制,发现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取决于不同产业的产品需求弹性和人力资本的代际转移程度。本文使用中国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估计了消费需求收入弹性,并基于估计结果通过数值模拟量化了收入分配演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本文政策含义是随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以改善收入分配和促进共同富裕为重点,加快低收入群体人力资本积累和消费结构升级,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政策着力点,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振燕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以浙江温州珊溪水库移民为例,通过分析珊溪水库移民在迁移前后人力资本的变化,探索移民在迁移前后人力资本变化的动因所在。最后,本文提出应该重视和扩大对移民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积累,促使移民人力资本再生,增加人力资本存量,以尽快提高移民生产生活水平,实现移民安稳致富,保证移民目标的顺利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