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8)
2023(9023)
2022(7371)
2021(6533)
2020(5264)
2019(11699)
2018(10985)
2017(20623)
2016(11300)
2015(11934)
2014(11514)
2013(11543)
2012(10504)
2011(9432)
2010(9270)
2009(8306)
2008(8120)
2007(7096)
2006(6228)
2005(5345)
作者
(35031)
(29578)
(29469)
(27742)
(18502)
(14342)
(13166)
(11451)
(11175)
(10167)
(10074)
(9727)
(9327)
(9319)
(9162)
(9085)
(8996)
(8743)
(8450)
(8294)
(7438)
(7256)
(7171)
(6773)
(6627)
(6475)
(6392)
(6308)
(5946)
(5893)
学科
(51522)
经济(51482)
(34975)
管理(32643)
(25492)
企业(25492)
方法(23813)
数学(21892)
数学方法(21752)
(19558)
(15884)
农业(14325)
业经(13387)
中国(13040)
(9965)
地方(9508)
(9352)
贸易(9349)
收入(9344)
(9131)
(8752)
产业(8320)
(8113)
财务(8111)
财务管理(8101)
企业财务(7801)
(7162)
金融(7162)
技术(7113)
(7046)
机构
学院(167254)
大学(167064)
(73669)
经济(72559)
管理(63608)
研究(57721)
理学(56866)
理学院(56226)
管理学(55243)
管理学院(54955)
中国(41922)
(38238)
科学(37283)
(33720)
(31278)
业大(30949)
农业(30315)
(29815)
研究所(27805)
财经(25936)
中心(25347)
经济学(24459)
(23901)
(23166)
经济学院(22458)
农业大学(20614)
(20322)
北京(20179)
(19761)
财经大学(19577)
基金
项目(122514)
科学(97239)
基金(92524)
(84224)
国家(83536)
研究(81365)
科学基金(71045)
社会(56531)
社会科(53745)
社会科学(53733)
基金项目(49291)
(47181)
自然(47087)
自然科(46099)
自然科学(46084)
自然科学基金(45354)
(40146)
资助(37023)
教育(36556)
编号(29129)
重点(28027)
(27031)
(26450)
(25819)
国家社会(25037)
创新(24207)
科研(24142)
计划(24029)
教育部(22866)
(22590)
期刊
(73536)
经济(73536)
研究(43584)
(35653)
学报(34984)
科学(30329)
中国(28080)
大学(26060)
学学(25366)
农业(24388)
(22845)
管理(21017)
经济研究(13365)
财经(13238)
业经(13190)
(12632)
金融(12632)
(12254)
(11443)
技术(11392)
业大(10265)
问题(10257)
(9994)
教育(9402)
农业大学(8898)
技术经济(8739)
科技(8268)
统计(8167)
商业(8101)
资源(7883)
共检索到2268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磊  
本文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提高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相对占比可以显著降低城乡之间人均工资收入比,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水平提高,可以有效减小中、西部各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在东部地区却呈现出扩大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汪亚楠  
城乡收入差距会通过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结构效应与规模效应影响TFP,并导致TFP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形变动轨迹。据此,本文采用1992~2013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确实导致TFP呈现倒"U"形变动过程,拐点出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为0.1852处,城乡收入差距通过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影响TFP。引入空间相关性后城乡收入差距对TFP的影响仍呈现倒"U"形趋势,拐点出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为0.1848处,影响机制仍是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本的两种效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玉鹏  王茜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本构成和生产率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高技术人力资本和低技术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都有显著的正效应,其中高技术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大;两种层次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影响依赖于该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全国最高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距离,高技术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当生产率差距较小时,高技术人力资本对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较大,当生产率差距较大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则主要依赖于低技术人力资本的积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宋文飞  李国平  韩先锋  
城乡收入差距对企业TFP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供给侧,还体现在需求侧。本文从供需视角研究城乡收入差距对企业TFP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机制。在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以A股上市公司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空间门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收入差距对全国、东部、西部、民营企业TFP的影响具有不显著的"倒U"型特征,即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不存在显著的证据,对中部和国有企业则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2)除了国有企业门槛最高值高于15000外,其他企业最高值都在15000以内,且城乡收入差距在达到门槛最高值后,对企业TFP的影响具有负向影响趋势,揭示了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企业TFP提升的阻滞因素。(3)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抑制了城乡收入差距对企业TFP的正向效应,且工业化、城乡消费差距条件下凸显了城乡收入差距对企业TFP的负向效应。(4)在人力资本效应交叉作用条件下,除中部以外,城乡收入差距对企业TFP的影响呈不显著的"倒U型"特征。(5)城乡收入差距与企业利润率有着促进企业TFP的耦合门槛区间,也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与企业高利润的耦合"悖论",即城乡收入差距对高利润企业TFP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根据实证结论,本文进一步提出提升企业TFP需针对企业区域异质性、产权异质性特征在供需两端同时进行配套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美弄  彭学君  
人力资本结构、技术外溢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积累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物质基础,技术外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要素提高的速度。本文利用199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前提下,考察不同维度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衡量技术外溢的两个变量技术进步、技术效率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础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两个维度人力资本的积累明显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能人力资本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负向作用,制度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后笔者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路美弄  
人力资本结构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为了实证检验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与促进,文章以我国199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考查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类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效应的是知识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制约效应的是制度人力资本积累。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路美弄  彭学君  
人力资本结构、技术外溢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人力资本积累是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物质基础,技术外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要素提高的速度。本文利用1998-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在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前提下,考察不同维度人力资本投资、技术进步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衡量技术外溢的两个变量技术进步、技术效率都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础人力资本、知识人力资本两个维度人力资本的积累明显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技能人力资本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负向作用,制度人力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路美弄  
人力资本结构是决定全要素生产率的核心因素,为了实证检验企业异质性条件下人力资本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制约与促进,文章以我国1995—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通过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将人力资本分为四个类别,考查企业异质性、人力资本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类型企业中,人力资本投资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更高;四个维度的人力资本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显著促进效应的是知识人力资本、技能人力资本、基础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制约效应的是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巩崇一  柴时军  
笔者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然后对我国1996年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受平均人力资本影响,平均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也受人力资本不平等影响。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的影响,只有在平均人力资本很低的时候,人力资本不平等才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的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杨  邓紫怡  
文章基于2005—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BM-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FGLS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究了自然资源禀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技术进步贡献率较大;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相比低、中水平的人力资本,高水平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会弱化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巩崇一  柴时军  
笔者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然后对我国1996年~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受平均人力资本影响,平均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也受人力资本不平等影响。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本不平等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的影响,只有在平均人力资本很低的时候,人力资本不平等才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的影响,而这主要是因为高素质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金营   王思敏  
选取2007—2021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ML指数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检验人力资本对GTFP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本地GTFP的影响呈“U”形,对周边地区GTFP的影响呈倒“U”形。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在人力资本对本地GTFP的影响中起遮掩作用,而污染排放强度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不同的产业结构升级和污染排放强度区间内,人力资本对GTFP的影响均具有单门槛效应。人力资本对GTFP的溢出效应均呈倒“U”形,但本地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对东部地区GTFP的本地效应呈“U”形,对中部地区GTFP的本地效应呈倒“U”形,对西部地区GTFP的本地效应不显著。因此,应着力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和区域人才协作,提高其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为绿色生产和技术进步提供人力资本保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海平  王岳龙  
针对大多数研究文献往往忽视区域间的空间相关性,容易导致研究结论缺乏解释力的事实,本文采用较为前沿的空间计量方法研究我国29个省区1991~2008年间城乡收入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各省份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群特征,绝大部分省区属于高-高和低-低类型;(2)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3)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程度、城镇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4)就业人员比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渝琳  李敬  
笔者以1992年~2010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要素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要素生产率在东部地区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在中、西部则是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FDI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倒U型的关系,东、中部地区的省份大都进入了抛物线的右边部分,而西部地区则多数处于左半部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华  陈伟华  陈文俊  
根据城乡生产函数差异的特征事实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利用我国各省1997—2009年数据研究城乡劳动力比、固定资产比、人力资本比、农业中间品投入、工业化和第三产业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城乡要素生产率与城乡要素配置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决定性作用;城乡劳动力比的增长明显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人力资本比、固定资本投入比、农业成本、以及相邻地区间的相关性都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城市化、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村的物质资本投入,各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努力对邻近省份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