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3)
2023(10008)
2022(7768)
2021(6829)
2020(5617)
2019(12603)
2018(12505)
2017(24407)
2016(13350)
2015(14688)
2014(14762)
2013(14226)
2012(12757)
2011(11375)
2010(11615)
2009(11025)
2008(11039)
2007(10052)
2006(9175)
2005(8801)
作者
(37646)
(31585)
(31327)
(30037)
(20190)
(14837)
(14303)
(12060)
(11985)
(11060)
(10928)
(10559)
(10226)
(10136)
(9930)
(9864)
(9448)
(9153)
(9109)
(9007)
(8055)
(7630)
(7572)
(7190)
(7057)
(7046)
(6978)
(6954)
(6286)
(6116)
学科
(57372)
经济(57289)
管理(46421)
(40469)
(34007)
企业(34007)
中国(20209)
方法(19106)
(17600)
(17306)
数学(16207)
数学方法(16091)
(15533)
业经(14723)
(12931)
地方(12688)
(10893)
财务(10865)
财务管理(10842)
体制(10792)
(10472)
银行(10456)
企业财务(10420)
农业(10238)
(10218)
金融(10216)
(10064)
(9961)
产业(9628)
环境(9054)
机构
大学(193642)
学院(192230)
(82942)
经济(81116)
管理(72761)
研究(65936)
理学(62212)
理学院(61464)
管理学(60524)
管理学院(60154)
中国(50473)
(41733)
(41129)
科学(37803)
财经(32358)
(31954)
(29831)
(29354)
中心(29303)
研究所(28541)
(27959)
经济学(27058)
北京(25480)
业大(25440)
(24772)
师范(24528)
(24357)
经济学院(24228)
财经大学(23988)
(23259)
基金
项目(126849)
科学(102526)
基金(94881)
研究(93280)
(81716)
国家(81085)
科学基金(71264)
社会(63920)
社会科(60630)
社会科学(60618)
基金项目(50361)
(48555)
自然(44264)
自然科(43271)
自然科学(43262)
教育(42590)
自然科学基金(42519)
(40711)
资助(37058)
编号(35909)
成果(29653)
(29072)
重点(28881)
(28627)
(27577)
国家社会(27372)
(26467)
课题(25785)
教育部(25197)
创新(24937)
期刊
(96831)
经济(96831)
研究(62141)
中国(40425)
(33642)
管理(29305)
学报(27350)
科学(27232)
(26614)
大学(22050)
学学(20884)
(20177)
金融(20177)
教育(18319)
财经(17287)
农业(17207)
经济研究(15523)
技术(15448)
业经(15096)
(14946)
问题(14546)
现代(10270)
(9581)
技术经济(8988)
(8919)
(8761)
(8489)
商业(8479)
科技(8397)
世界(8325)
共检索到293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霞  韩春虹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系统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人力资本结构的空间分异及"极化"现象,并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收入差距等三个维度考察其内在实现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仍以中、低人力资本为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空间集聚明显;(2)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结构出现高、低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上升,而中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不断减小的极化现象;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水平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提升了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产业结构升级、收入差距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提升了低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服务业方向发展、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动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霞  韩春虹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系统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人力资本结构的空间分异及"极化"现象,并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收入差距等三个维度考察其内在实现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仍以中、低人力资本为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空间集聚明显;(2)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结构出现高、低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上升,而中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不断减小的极化现象;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水平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提升了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产业结构升级、收入差距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提升了低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促进区域协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振华  
城市化会通过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文选择2003~2018年我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化通过人力资本集聚提高了全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指数;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在中部最大;城市化对人力资本集聚作用在中部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作用在东部最大。因此,长期产业结构调整应强调城市化的主体地位,强化人力资本集聚,有效发挥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艳  王丽宏  张莹莹  
文章基于文献和理论分析,提出关于人力资本效能、企业创新能力和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相关假设进行验证。回归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效能对企业创新能力和企业转型升级都有着正向促进作用,企业的创新能力也正向影响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企业创新能力在人力资本效能和企业转型升级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文章从提高人力资本效能和企业创新能力方面提出管理建议以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易定红  陈翔  
城市化是劳动要素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动态聚合过程。劳动要素集聚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集聚起来的劳动要素通过学习、合作形成知识外溢与创新,引致空间范围内部劳动生产率提高并形成工资溢价。这种工资溢价作为信号将进一步吸引外部劳动要素流入。源于人力资本外部性及其所具有的规模报酬递增性质,劳动要素形成集聚态势是一种具有发展阶段性的趋势与方向。以此思想为基础,采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人力资本外部性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证明人力资本外部性通过影响劳动要素集聚从而影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盛丹  黄燕芬  张超  
以人为载体的人力资本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流动,通过人口迁移,积累到宏观层面就形成了城市的人力资本存量。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增加城市住房的有效需求,推动房价上涨,并且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对房价的正向影响存在异质性。为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住房价格之间的关系,对中国25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住房价格之间存在正向关系,高人力资本水平对高房价地区房价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勤华  赖德胜  
文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差异系数分析技术考察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并对这种差异的形成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考察了高等教育投资和中等教育投资对城市化的影响,并通过生育率等指标予以扩展。研究表明,中国地区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差异显著,而人力资本水平对城市化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盛丹  黄燕芬  张超  
以人为载体的人力资本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流动,通过人口迁移,积累到宏观层面就形成了城市的人力资本存量。城市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增加城市住房的有效需求,推动房价上涨,并且城市人力资本水平对房价的正向影响存在异质性。为探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住房价格之间的关系,对中国25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人力资本水平与城市住房价格之间存在正向关系,高人力资本水平对高房价地区房价的正向影响程度更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炜  
目的:研究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基于1995-2015年数据,通过建立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物理学中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我国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化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化水平呈缓慢上升态势,但两者发展水平不高;两个系统呈协同演进的收敛态势,但是依然呈现低耦合强度,低协调水平状态;两者之间耦合强度先上升后基本保持平稳,协调性逐步提高,且两者的趋势性较强;健康人力资本投资系统中,卫生费用支出贡献最大,城市化系统中,人口城市化贡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时慧娜  
本文利用199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中国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我国城市化产生正向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然而,当城市化水平低于49.6%时,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边际递减,反之,边际递增。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外资的交互作用无助于人力资本积累,原因在于,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城市化滞后;相比收入水平,人力资本投资门槛较高;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资驱动下的城市化模式等。因此,转变城市化推进方式、加大教育投入、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并提高其预期收益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冬梅  
分析数据要素对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与机制,并使用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据要素的发展优化了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了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人力资本水平的比值。第二,使用替换指标、更换工具变量与更改划分范围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表明结论稳健。第三,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数据要素对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显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影响不显著。第四,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工资溢价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数据要素影响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人力资本结构的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冬梅  黄乾  方守林  
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人力资本技能结构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并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优化了人力资本技能结构。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影响人力资本技能结构的中介变量。第三,发现了数字经济影响人力资本技能结构异质性的证据。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是显著的,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不显著。经济规模较大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省份显著,经济规模较小和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省份不显著。第四,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人力资本从中级到高级的演化,对从初级到中级演化的促进不显著。第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人力资本技能结构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冬梅  
分析数据要素对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与机制,并使用2011—202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工具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据要素的发展优化了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人力资本结构,提高了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人力资本水平的比值。第二,使用替换指标、更换工具变量与更改划分范围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表明结论稳健。第三,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数据要素对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显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影响不显著。第四,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工资溢价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数据要素影响实体部门与虚拟部门人力资本结构的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晶  
城市化问题是我国目前以至今后一段时间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它不仅与城市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 ,也与我国农业、农村乃至农民问题息息相关。当前的状况是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短缺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他们在城市中的就业 ,不解决好这个问题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就很难继续走下去 ,我国的经济也必然会陷入泥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震  杨永春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以中国省级行政区域为基本研究单元,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中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格局演变进行分析,并利用最小二乘法(OLS)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其空间分异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省区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呈现出由东向西递减的态势,并在空间上集聚,但集聚程度出现了一定弱化,热点区和冷点区的范围也相应发生变化;②教育投入力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从各自角度促进了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格局的形成和演变;③上述影响因素的作用在空间上呈现出与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格局或一致或相反的关联性,其中教育投入力度影响作用出现了一定的局部波动。因此,在制定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政策时,对于影响因素促进作用较强、较弱与呈现反方向作用的区域,要从各省区自身发展情况出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研究制定与该省区实际相符合的差异化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