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6)
2023(12449)
2022(9859)
2021(9225)
2020(7286)
2019(16789)
2018(16214)
2017(31573)
2016(16768)
2015(18990)
2014(18723)
2013(18803)
2012(17417)
2011(15604)
2010(15567)
2009(14709)
2008(14402)
2007(13204)
2006(11985)
2005(11063)
作者
(47172)
(40179)
(39821)
(38069)
(25161)
(19070)
(17769)
(15646)
(15347)
(13953)
(13938)
(13226)
(12929)
(12582)
(12500)
(12254)
(11699)
(11488)
(11299)
(11159)
(9959)
(9735)
(9690)
(9266)
(9047)
(9047)
(8647)
(8618)
(8164)
(7983)
学科
(85151)
经济(85070)
(50765)
(50313)
管理(40948)
农业(33325)
方法(31372)
数学(28801)
数学方法(28693)
(28001)
企业(28001)
中国(27054)
业经(22488)
(19266)
地方(16526)
(16514)
(15880)
贸易(15866)
(15551)
(14681)
(13373)
银行(13356)
(13355)
金融(13355)
(12954)
收入(12575)
(12538)
农业经济(12516)
发展(12409)
(12400)
机构
学院(246841)
大学(244639)
(121632)
经济(119841)
管理(92904)
研究(90284)
理学(79958)
理学院(79143)
管理学(78100)
管理学院(77656)
中国(74338)
(57257)
(52886)
(51138)
科学(49567)
(45065)
农业(43476)
财经(41941)
中心(41070)
研究所(40523)
经济学(39993)
(38697)
业大(38614)
经济学院(36226)
(35661)
北京(32475)
财经大学(31037)
(31031)
(30372)
师范(30141)
基金
项目(160833)
科学(129133)
基金(122063)
研究(120199)
(106231)
国家(105301)
科学基金(90325)
社会(83557)
社会科(78864)
社会科学(78848)
基金项目(63736)
(59090)
自然(53930)
自然科(52731)
自然科学(52720)
教育(52327)
自然科学基金(51876)
(49214)
资助(49066)
编号(46623)
(38042)
成果(37334)
国家社会(37072)
(36602)
重点(35742)
(33204)
(32949)
教育部(32804)
中国(32778)
人文(31869)
期刊
(140586)
经济(140586)
研究(78390)
(62372)
中国(55020)
农业(42433)
(38236)
学报(37174)
科学(37098)
管理(31874)
(30657)
金融(30657)
大学(30294)
学学(29039)
业经(26852)
经济研究(22613)
财经(22167)
(20470)
问题(20002)
(19261)
技术(18145)
教育(18143)
世界(17571)
(15343)
农村(15126)
(15126)
农业经济(15082)
国际(13742)
经济问题(13453)
(13179)
共检索到384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先柱  余吉祥  
通过拓展Mankiw等(1992)的模型并由经验数据验证,本文发现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化进程的程度对中国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收入弹性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的启示是,促进农民增收,除了增加对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外,促进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化进程也十分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祚祥  胡跃红  周丽  
中国近30年来的经济增长与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内在的联系。在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农民工"通过"干中学"积累了知识,并在流动中使之产生了溢出效应,同时农民在社区中积累的社会资本在流动过程中依托特有的流动方式得以延伸,降低了农民获取工作的信息成本与在城市生存的交易费用。"农民工"的非正规学习及其知识普及所导致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成为中国近30年以来经济增长的源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新智  刘雨松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促使农村剩余的优良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增加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收入;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特征越发明显,留守农民的人均产出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得到了加强,城镇化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与日俱增;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民收入的作用并不显著,且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差异较大,出现了"教育抽水机"现象。我国应该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既要不断加强对离农、留农主体的教育与培训,又要吸引外部人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提升农村整体人力资本层次,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增加农民的实际收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魏  张应良  田红宇  
基于2009~2014年我国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时点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居民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及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村居民收入均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占到总效应的96.26%。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怡安  
文章通过构建Multinominal Logit模型考察了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关系。研究表明:农村相对低下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是农村外出劳动力进入城市较高层次行业就业的制约性因素,长期来看,加快农村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不仅有利于农民非农就业和农民增收,而且有利于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城市化的需要。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辉  刘桢  
文章利用197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收入分化情境下中国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激励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人均资本存量的提高明显促进了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增长,原因在于"资本—技能互补"关系降低了在当期接受教育的相对成本。(2)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弱化资本积累对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激励效应,当城乡收入比超过2.05的临界值(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后,这一激励效应会逐渐消失。分地区来看,东部省份城乡收入差距的临界值为1.97,中西部省份则不存在临界值。(3)资本积累对农村居民教育投资的影响总体正向,同时存在阶段性波动。"六五计划"(1981~1985年)和"十五计划"(2001~2005年)期间资本积累的激励效应达到两个峰值,近年有所下降。文章再次证明过大的收入差距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消极影响,政府需要注重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与教育资源的城乡统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雪萍  
2004年以来,随着全国各地"阳光工程"的实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有效地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阳光工程"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未能够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队伍的长期、稳定与彻底性。对此,笔者从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合法权益与社会保障、完全转移协助和子女教育问题四个角度提出新的政府干预模式的构想,以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稳定、彻底地转移,促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伟彦  周小柯  
利用2005—2012年度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化水平显著正相关,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各项收入构成加速增长,但是作用大小与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城镇化的空间组织模式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城镇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由农业发展与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所推动的城镇化,以及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产生的正向作用相对更大。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当前不仅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还要在重视工业化的同时重视农业现代化,在大力发展省会和大城市的同时切实加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伟彦  周小柯  
利用 2005—2012年度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固定效应模型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城镇化水平显著正相关,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各项收入构成加速增长,但是作用大小与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城镇化的空间组织模式密切相关。总的来说,城镇化水平较低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由农业发展与农业部门生产率提高所推动的城镇化,以及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产生的正向作用相对更大。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村居民增收,当前不仅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还要在重视工业化的同时重视农业现代化,在大力发展省会和大城市的同时切实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红利  和荣  
一、引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纲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增收措施:巩固提高家庭经营收入、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增加转移性收入。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无论是增加家庭经营收入还是工资性收入,都要依赖于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的增加,因此农村居民人力资本问题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农业发展,促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余吉祥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在市场化改革、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也是其区别于国际移民最为重要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农村移民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需要考虑市场化改革的作用。本文提出假说认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为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条件,城镇居民可以通过与农村移民的分工而获得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额外收益。但是,仍然存在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会阻碍这种作用的发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移民可以对城镇居民的收入产生正向影响,但这严重依赖于市场化的进程。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含义在于,要发挥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非常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名望  盖庆恩  Jin Yanhong  史清华  
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面板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回报率和贡献率双重视角,本文研究了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健康、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和工作经验所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增长有显著作用,总贡献率为38.57%。其中,健康和基础教育是影响农户收入的核心人力资本变量;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劳动性收入对农户收入产生影响,对以外出务工收入为核心的工资性收入的回报率和贡献率最为显著;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推进,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回报率和贡献率却均呈现弱化趋势。坚持提升农户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战略,完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与财富的作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吕之望  刘拥军  
本文使用1997至2015年的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CHNS),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因素,其中重点考察代表人力资本的教育水平,以及代表地区经济发展和体制变迁的市场化程度。研究发现,教育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居民向高收入等级流动具有积极且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傅国华  许能锐  
本文的研究表明,海南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对其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受教育年限在0~6年内,提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反而减少;二是超过6年后,提升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受教育年限,农民的人均年收入呈乘数增加趋势。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了海南农民的工龄对其人均收入的影响,其影响效果是边际递减的。本文建议,分层次加强海南农村教育,以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邦科  邓胜梁  
文章在Lucas(1987)模型中引入习惯形成,并将其拓展成含收入变量的形式,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五等份收入户的收入数据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收入增长比收入平稳更为重要。当风险偏好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习惯强度变化的轨迹呈倒U型;习惯形成不变时,两类福利成本的比值随着相对风险规避系数的增大而递减。在不考虑收入波动的福利成本时,促进收入增长能为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经济福利;不考虑收入增长的福利效应时,收入波动加剧会给低收入户带来相对较多的福利成本。因此,当务之急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应该兼顾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