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4)
- 2023(8291)
- 2022(6830)
- 2021(6362)
- 2020(5172)
- 2019(11922)
- 2018(11580)
- 2017(22126)
- 2016(11612)
- 2015(13314)
- 2014(13120)
- 2013(13508)
- 2012(13106)
- 2011(12319)
- 2010(12331)
- 2009(11701)
- 2008(11566)
- 2007(10235)
- 2006(9562)
- 2005(8994)
- 学科
- 济(77769)
- 经济(77707)
- 管理(31731)
- 业(28253)
- 方法(26861)
- 数学(24187)
- 数学方法(24051)
- 企(20754)
- 企业(20754)
- 中国(19908)
- 地方(17049)
- 农(15136)
- 学(14179)
- 财(13042)
- 贸(12784)
- 贸易(12775)
- 业经(12692)
- 地方经济(12622)
- 易(12423)
- 制(10796)
- 农业(10749)
- 融(10659)
- 金融(10658)
- 环境(10003)
- 银(9770)
- 银行(9751)
- 和(9697)
- 行(9497)
- 发(8886)
- 体(8607)
- 机构
- 大学(189914)
- 学院(184590)
- 济(97798)
- 经济(96459)
- 研究(74357)
- 管理(66004)
- 中国(57764)
- 理学(56235)
- 理学院(55530)
- 管理学(54788)
- 管理学院(54433)
- 财(42081)
- 科学(40845)
- 京(40584)
- 所(37953)
- 研究所(34495)
- 财经(33816)
- 经济学(33807)
- 经(30981)
- 中心(30845)
- 经济学院(30286)
- 农(27714)
- 北京(26453)
- 江(26229)
- 院(25827)
- 财经大学(25181)
- 范(24052)
- 师范(23873)
- 科学院(23355)
- 业大(22434)
- 基金
- 项目(115922)
- 科学(92965)
- 基金(89265)
- 研究(84362)
- 家(78199)
- 国家(77680)
- 科学基金(65632)
- 社会(59606)
- 社会科(56678)
- 社会科学(56667)
- 基金项目(45747)
- 省(39618)
- 自然(39096)
- 自然科(38204)
- 自然科学(38188)
- 自然科学基金(37594)
- 资助(37417)
- 教育(37016)
- 划(34786)
- 编号(30069)
- 部(28129)
- 国家社会(27240)
- 重点(26627)
- 发(26560)
- 中国(26230)
- 成果(25891)
- 教育部(24590)
- 创(23147)
- 人文(23120)
- 发展(22230)
共检索到292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展 崔雪
基于劳动工作时间,从多维度构建劳动数据的中国经济行业生产率数据库,分析人力资本在1978-2018年的变动情况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且运用两部门模型将人力资本积累分解为教育效应和劳动再配置效应以探索人力资本的增长来源。结果发现,中国人力资本在1978-2018年增长了2.4倍,每年上升2.2%,其中1.5%来自教育效应,0.6%来自行业间的劳动再配置效应,受教育水平提升是人力资本增加的最主要来源。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年均贡献0.3%。为了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政府一方面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努力消除限制劳动力跨行业流动的障碍,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人力资本的利用效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杰 杨建龙
在对人力资本计量方法述评基础上,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我国1980-2006年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对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仅次于物质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第二大推动力量。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益大大高于物质资本,但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勇
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的"资本"内涵,同时针对人力资本核算中基期存量和折旧等几个关键性基础指标进行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重新估算中国人力资本存量指标。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估算并分解全要素生产率以及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7年中国纯粹技术进步对增长贡献并不显著,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要素贡献。人力资本对增长贡献率为10.8%,人力资本进步对增长贡献显著。但是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过低,导致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联合贡献率转低,加起来为12%,说明中国与以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为主的创新型增长模式存在差距,如何保证增长可持续性值得关注。
关键词:
劳动投入 人力资本存量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谭永生
本文首先从评述计量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的方法出发,指出采用生均教育经费法比较科学;其次通过建立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型对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对实证分析的结论进行了比较和解释。
关键词:
教育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闫淑敏 秦江萍
本文分析了教育、科学技术以及健康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西部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虽处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显著的年限,但西部第一产业比重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远未达到这一水平;西部科技进步贡献率水平很低。另外由于西部技术接受者的素质较低,也阻碍了科技推广的速度和广度;而健康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全国水平。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贡献 中国西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丁小浩 黄依梵
人力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存在于众多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当中,而学界对于人力资本的衡量方法和影响机制一直处于探索之中。一般来说,社会科学理论的进展与方法的改进相辅相成,理论指引着实证方法的使用和改进,方法的完善也应该能够促进理论的推陈出新。本文梳理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聚焦于人力资本的思想诞生、度量方法和经济价值三方面,试图从宏观层面来分析不同时期人力资本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当中所扮演角色的历史演进及其内在逻辑,并讨论人力资本理论与其实证方法论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昌先宇
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缩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关键性因素,文章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例研究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本外部性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仁船
计量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模型和方法很多,在使用的指标、计量的范围、运用的方法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也都有一定的不足,因此不同的计量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具备可比较性。通过对各种计量方法比较和评价,充分汲取各模型的优点,可以得到一个更加简便、科学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贡献率 计量方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万平 赵金凯 卞淑云
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下,我国需强化人力资本的关键作用,以助推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变,逐步摆脱以高污染、高能耗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基于EBM距离函数DEA模型,不仅在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约束的经济增长分解框架下,探讨教育人力资本对中国绿色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还将非径向投入导向型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相结合,揭示教育人力资本对绿色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研究发现:1.从直接贡献来看,作为新增长源泉的人力资本尚未构成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地区经济发展依旧是要素投入型的粗放式发展。2.从间接贡献来看,教育人力资本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呈现出中部高而东、西部低的格局;对技术效率的贡献呈现出从沿海向内陆阶梯递减的格局;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倒U型格局。中国应分层分类、形式多样地促进教育合理布局,继续强化教育人力资本积累,以持续稳定推动绿色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渠慎宁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已被视为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互联网+"的支柱性产业,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深化效应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本文将系统构建涉及信息通信技术资本的经济增长相关核算数据,同时,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并将其扩展为合乎中国国情的分析框架,以此测算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信息通信技术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1987—2010年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投入对中国经
关键词:
ICT 经济增长 资本深化 技术外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渠慎宁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已被视为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和"互联网+"的支柱性产业,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资本深化效应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两方面。本文将系统构建涉及信息通信技术资本的经济增长相关核算数据,同时,利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并将其扩展为合乎中国国情的分析框架,以此测算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信息通信技术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结论表明,1987—2010年信息通信技术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大,而信息通信技术的技术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贡献极大。可见,对中国这样技术后发的国家而言,"推广信息通信技术"比"发展信息通信技术产业本身"更有效。
关键词:
ICT 经济增长 资本深化 技术外溢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翊敏 钟庆才
本文将研究对象确定在广东省的范围内 ,对广东省及其所辖各市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详细分析 ,并通过建立生产函数分析模型 ,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 ,分析了各市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状况的差异 ,讨论了经济政策与制度对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广东省各区域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贡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仁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志梁
本文基于武汉市的数据,分析了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通过构建VAR动态计量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效应和巨大冲击作用,且武汉市人力资本相对物质资本投入不足,因此应当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来促进武汉市的经济长期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廖翼 唐玉凤
人力资本正逐步取代物质资本和劳动,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通过构建以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的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人力资本在湖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对人力资本的作用进行了省际间的横向比较,得出结论:人力资本虽对湖南经济增长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不如北京和广东两地强。因此,建议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强化人才吸纳机制等措施提高湖南人力资本存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人力资本 湖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