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7)
2023(16964)
2022(13810)
2021(12984)
2020(10268)
2019(23548)
2018(23418)
2017(43941)
2016(24775)
2015(27947)
2014(27924)
2013(26353)
2012(23759)
2011(21412)
2010(21234)
2009(19252)
2008(18151)
2007(15910)
2006(13931)
2005(12273)
作者
(66736)
(55004)
(54923)
(52339)
(35005)
(26288)
(25122)
(21665)
(21156)
(19547)
(18701)
(18317)
(17376)
(17147)
(17054)
(16812)
(16720)
(16493)
(15842)
(15639)
(13692)
(13566)
(13115)
(12597)
(12435)
(12311)
(12310)
(12180)
(10945)
(10799)
学科
(89778)
经济(89679)
管理(67560)
(62701)
(52379)
企业(52379)
方法(38139)
数学(32503)
数学方法(32106)
中国(31585)
(25670)
业经(24460)
教育(23538)
(22895)
(20409)
理论(19326)
地方(17774)
农业(17329)
(15839)
技术(15294)
(15229)
贸易(15221)
(14917)
财务(14839)
财务管理(14818)
(14773)
(14255)
(14123)
银行(14082)
企业财务(14039)
机构
大学(335081)
学院(332726)
管理(127879)
(123393)
经济(120478)
理学(111160)
研究(110549)
理学院(109877)
管理学(107845)
管理学院(107218)
中国(76881)
(71873)
科学(68263)
(56541)
(54084)
(53259)
师范(52885)
研究所(49546)
中心(49204)
(48894)
(48490)
业大(47439)
财经(45846)
北京(45630)
师范大学(42976)
(41759)
教育(40871)
(40370)
(39663)
技术(39129)
基金
项目(229503)
科学(182069)
研究(175982)
基金(163500)
(140975)
国家(139661)
科学基金(120245)
社会(109154)
社会科(103109)
社会科学(103087)
(90951)
教育(86687)
基金项目(86127)
(77654)
自然(75823)
编号(74796)
自然科(74033)
自然科学(74019)
自然科学基金(72660)
资助(65568)
成果(62262)
课题(53370)
重点(52256)
(51271)
(49829)
(48195)
项目编号(46052)
教育部(44918)
创新(44569)
(43891)
期刊
(132708)
经济(132708)
研究(103377)
中国(68653)
教育(67100)
学报(50665)
科学(46086)
管理(45688)
(44899)
(42183)
大学(39275)
学学(35359)
技术(32661)
农业(31547)
(25559)
金融(25559)
业经(23204)
财经(21853)
经济研究(21571)
图书(20270)
(18689)
职业(18310)
问题(17081)
(16126)
(15243)
论坛(15243)
科技(15222)
理论(15147)
(14928)
(14804)
共检索到483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韦妙   邓雅秋  
职业教育作为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应从技能型人才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不同阶段帮助其数字化转型。从人力资本生命周期视角来看,形成期对应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职前培养,维护期对应入职培训,消耗期对应职后培训,报废期对应老年教育。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各阶段数字化转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困境。职前培养与数字技术未有效融合、入职培训数字化流于形式、职后培训缺乏规范性以及老年群体对数字化学习存在偏见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时间落地和成效发挥。因此,需完善职前教育数字化体系、搭建入职培训数字化平台、更新职后培训平台功能、多元并举承办数字老年教育,以加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向志强  
本文首先从人力资本存量特性和质量特性分析入手 ,揭示了人力资本生命周期及其演变 ,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本生命周期演变对教育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 :人力资本生命周期实际上表现为人力资本存量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本质量生命周期 ;人力资本存量生命周期和质量生命周期在不同经济形态下表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 ,这些规律反映在人力资本存量生命周期上为 0—T0 期即快速增长期以及T0 —T1期即缓慢增长期都在逐渐延长 ;而反映在人力资本质量生命周期上则为周期的不断缩短。由此导致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增加 ,具体表现为受教育年限增长 ,能高效率地接受教育的年龄段后移 ,所需教育由单一结构型向复合型方向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威麟  周志良  
为更充分地发挥人力资本在社会组织中的作用和效能,我们从投资与收益的角度,对人力资本的形成、增长、衰减和消亡等生命周期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就人力资本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如何制定和实施低投入高产出的管理策略,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向志强  
本文从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特性分析入手,揭示了人力资本生命周期及其演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演变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生命周期表现为人力资本存量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本质量生命周期;它们在不同经济形态下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这些规律反映在人力资本存量生命周期上为0~T0期(快速增长期)及T0~T1期(缓慢增长期)的逐渐延长;而反映在人力资本质量生命周期上则为周期的不断缩短。由此产生了对人力资本投资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人力资本投资时段在延长,频率在加快,方向在改变,并且投资更为理性和谨慎。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向志强  
从分析人力资本存量特征和质量特征入手 ,揭示了人力资本生命周期及其演变规律 ;阐述了人力资本生命周期演变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缑梦龙  孙慧  
利用4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入、存量与企业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本流动率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不同生命周期下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建议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本策略时,应充分考虑其所处的生命周期,成长型企业应加大人力资本投入,重视对核心人才的留任;繁荣型企业应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塑造创新型企业文化,强化危机意识;衰退型企业应合理进行裁员,大胆使用创新型人才,尽快实施变革。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丞   杨林林  
本文选取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从生命周期视角探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可以显著地促进企业创新;第二,在企业成熟期,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正向促进效应最显著,而在成长期和衰退期,其效应不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成长期、国有企业成熟期的创新影响效果显著。其中,在非国有企业成长期,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呈“U”型关系。本文针对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中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研究,进行产权属性的异质性分析,丰富了数字化转型和企业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可以为政府引导企业发展提供见解和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唐松  苏雪莎  赵丹妮  
金融科技作为数字技术驱动下的金融创新,对于实体经济下的微观企业经营发展有着密切影响.本文以生命周期为视角,利用2011-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以及内在机制.结果显示,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起着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而衰退期的作用效果不明显.金融科技通过缓释融资约束与降低融资成本、加大研发投入与提高创新产出两个机制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本文的研究结论为金融科技政策支持体系的优化和不同类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差异化激励提供了实证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萍  
本文以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和就业难的客观形势为背景,基于人力资本的生命周期相关理论的视角,创建一种同时包含年龄和教育两方面因素的人力资本存量计算方法,并通过MRW模型引入采用该方法计算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究劳动力年龄和教育结构通过改变人力资本存量,进而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田力  王竞达  
本文以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生命周期的推移,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之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关系,且数字化转型不能显著提高衰退期企业价值;(2)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影响成熟期企业价值,且数字化转型仅通过技术创新影响成长期企业价值;(3)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和高市场化地区企业价值提升的影响更明显。本文的研究为理解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为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决策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莉莉  陆素菊  
企业参与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对参与企业的行为进行本源性分析,找到企业参与行为的根源,才能更好地激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通过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浙江温州企业为例,探讨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模式,并分析得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两大决定性因素:企业的参与能力和参与意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政  
职业教育现代化通过职业体验、技能传承和价值传递三个维度,保障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权。从个体社会化和公民素养的培育,到职业能力的培育和人力资本的增值,再到生涯发展的多元选择,每个人在其一生当中都将受到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的影响。个体视角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价值体现为服务个体经验的生长、挖掘个体的经济价值,以及丰富和优化个体的生涯发展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盖庆恩   胡涟漪   王美知   李承政  
劳动力大规模流动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但户籍制度下流动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就业约束不同,这将导致二者在经验人力资本积累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使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从生命周期的视角估计本地和流动劳动力的经验回报率,基于人力资本积累模型探讨二者回报率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强调流动劳动力的经验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地区差异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流动劳动力的经验回报率显著低于本地劳动力。本地劳动力从5—40年的经验回报率为18.32%—57.19%,而流动劳动力对应的经验回报率仅为11.29%—40.60%。流动劳动力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更短,参加工作后的人力资本投入更低,从而导致其人力资本回报率低于本地劳动力。核算结果表明,忽视流动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间的人力资本差异将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被低估1.99%,对省际经济发展差距的解释力被低估1.16%。本文为提升流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怒涛   杨张萌   王涵  
基于2007—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共享审计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共享审计师有助于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同群效应,且促进了成长期的追随企业数字化转型;共享审计师在标杆企业和追随企业之间具有信息效应,从而促进追随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追随企业和标杆企业处于相同生命周期、标杆企业处于成熟期、共享审计师数量较多、共享审计师为女性和项目合伙人的组别中,共享审计师对追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更大;共享审计师不仅提升了追随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也提高了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煜  刘虹  孙建军  
大数据环境下,数字化技术为人文学科研究提供了新方法、新工具、新平台和新内容,推动了人文学科研究范式和研究内容的变革。对国内外数字人文研究脉络进行可视化对比分析,可以为我国该主题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基于WoS和CSSCI数据库,利用VOSviewer、Ucinet、Origin8.0、TDA等分析工具,探析国内外数字人文研究发展的知识脉络,全面揭示数字人文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从生命周期划分、合作网络图谱、热点主题图谱和学科演进图谱4个维度反映国内外数字人文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国内相关研究及发展状况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