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42)
2023(18168)
2022(15588)
2021(14937)
2020(12309)
2019(28504)
2018(28185)
2017(52935)
2016(29044)
2015(32848)
2014(32653)
2013(31287)
2012(28367)
2011(25532)
2010(25277)
2009(22957)
2008(21880)
2007(18747)
2006(16250)
2005(14175)
作者
(77554)
(64423)
(64112)
(60983)
(41000)
(30788)
(29221)
(25351)
(24641)
(22725)
(21810)
(21647)
(20173)
(20070)
(19985)
(19608)
(19153)
(19132)
(18367)
(18365)
(15927)
(15639)
(15301)
(14767)
(14359)
(14358)
(14121)
(14061)
(12789)
(12611)
学科
(110897)
经济(110768)
管理(78906)
(73544)
(60969)
企业(60969)
方法(52852)
数学(46070)
数学方法(45465)
中国(35923)
(29932)
(28520)
(24269)
业经(24267)
教育(23827)
理论(22109)
(21407)
贸易(21395)
(20851)
农业(19894)
地方(19756)
(19050)
(17580)
财务(17503)
财务管理(17471)
技术(17361)
(17337)
环境(16804)
企业财务(16546)
(16297)
机构
大学(401416)
学院(396427)
(159078)
经济(155766)
管理(154444)
理学(134953)
理学院(133452)
研究(132932)
管理学(130993)
管理学院(130256)
中国(95381)
(85404)
科学(79829)
(71082)
(64238)
(59702)
中心(59304)
师范(59274)
研究所(59017)
财经(58263)
(56288)
业大(55264)
(54989)
北京(54392)
(53329)
经济学(49414)
师范大学(48565)
(48371)
经济学院(44558)
(44547)
基金
项目(274354)
科学(218342)
研究(206798)
基金(199550)
(172406)
国家(170927)
科学基金(147691)
社会(131113)
社会科(124079)
社会科学(124051)
(105144)
基金项目(104865)
教育(100538)
自然(93917)
自然科(91746)
自然科学(91725)
(90321)
自然科学基金(90068)
编号(85473)
资助(82105)
成果(70181)
(62755)
重点(62071)
课题(60047)
(58649)
(57163)
教育部(55058)
国家社会(53979)
创新(53115)
大学(52837)
期刊
(165955)
经济(165955)
研究(122184)
中国(76090)
教育(66710)
学报(57900)
科学(54888)
管理(54700)
(53184)
(50785)
大学(45829)
学学(41949)
技术(36959)
农业(35840)
(29137)
金融(29137)
财经(28324)
经济研究(28157)
业经(26906)
(24395)
问题(21383)
图书(19719)
(18565)
技术经济(17767)
理论(17370)
科技(17334)
(17325)
(17284)
职业(17001)
商业(16663)
共检索到568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克明  
本文在文献概述的基础上,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提出关于教育与辞职关系的两个命题,一是教育与辞职成正相关,二是高中学历者的辞职概率高于中职学历者,然后利用CHIP-2002数据进行了统计和计量分析,验证了命题,最后通过剖析中外教育与辞职关系的不同,发现原因是中外企业培训状况有着显著不同。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企业应加大对职工的培训投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迅  张艳云  
采用1985~2005年度全国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现代协整理论,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变动和人力资本投资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收入与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而在短期中,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是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因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具有正的影响;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变动却不是增加居民收入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樊颖  杨赞  
本文针对以"社会网络"为代表的社会资本和以"金融素养"为代表的人力资本与居民住房抵押贷款需求的互动机制进行探讨,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3)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社会网络的规模和强度会通过社会资本累积抑制居民住房抵押贷款概率和规模;(2)金融素养会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居民住房抵押贷款概率和规模;(3)在联合影响路径方面,社会网络和金融素养对居民在非正规借款和住房抵押贷款决策的影响具有对冲性;与此同时,非正规借款对住房抵押贷款的挤出作用对于所在城市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家庭、收入不确定性高的家庭更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识别中国特色背景下居民家庭的信贷决策行为,对于促进宏观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茂茜  虞克明  
运用基于MCMC算法的贝叶斯分位数回归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以及4年、30年经验收益率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任何分位点上,女性教育收益率均高于男性2个百分点左右;女性工资收入与经验年限除在0.1分位点处呈正U形关系外,在其他分位点处均呈现与男性相同的倒U形关系;女性4年、30年经验收益率和男性30年经验收益率都呈现出"马太效应"。因此,要缩小男女收入差距,必须加大对女性的教育投资,延长女性工资收入增长的持续时间,并引导低收入年轻女性对工作经验的有效积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尹向飞  周翔  
本文基于收入群体视角,利用结构分解方法,将总消费率分解为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等七个效应,并对2010-2016年CFPS城镇居民家庭数据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不管基于全国数据还是东中西部地区数据,绝大多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效应都大于0;同时中等收入群体消费效应是抑制总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因素。第二,不管基于全国数据还是东中西部地区数据,绝大多数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变动效应为负。第三,不管从平均来看,还是从不同年份来看,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的群体组内消费率变动效应大多数为正,而高收入群体大多数为负。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制定收入分配政策以促进消费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乐  雷良海  
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利用1979-2008年间中国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研究了由失业风险导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制度变革引起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预期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改革初期(1979-1991年),由失业风险导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在改革深化时期(1992-2008年),由制度变革引起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替代失业风险成为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戴化勇  陈金波  
蔬菜消费对于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蔬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中国城镇居民的蔬菜消费量来看,男性低于女性、青年低于年长者、未婚居民低于已婚居民,低收入者低于高收入者,受教育程度低的居民低于受教育程度高的居民。与此同时,加入地区和职业两个控制变量后,中国城镇居民蔬菜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没有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柳  周云波  
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技能结构调整和收入分解方法,考察了1989-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构成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其对城镇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别:总体上,结构调整后收入差距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组间差距呈"倒U"型变化特征,这主要是由教育因素引起的;组内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率维持在75%以上并保持长期稳定,说明城镇居民的组内收入差距在考察期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善。对结构调整后不同分位点上收入差距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收入群体中拥有高教育水平的人能够获得高收入,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相对乏力,这是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但近年来这种状况有所好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柳  周云波  
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技能结构调整和收入分解方法,考察了1989-2011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及构成的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变化,在不同时期其对城镇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别:总体上,结构调整后收入差距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组间差距呈"倒U"型变化特征,这主要是由教育因素引起的;组内差距对总差距的贡献率维持在75%以上并保持长期稳定,说明城镇居民的组内收入差距在考察期内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善。对结构调整后不同分位点上收入差距的研究结果显示,高收入群体中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丛斌  闵维方  
利用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就业情况调查-2004》的数据,对中国城镇居民教育与收入代际流动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收入代际继承性和流动性指数、收入代际弹性系数等指标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代际流动的特点,运用通径分析技术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教育促进收入代际流动的功能,分析教育的这一功能随中国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所呈现出的变化趋势,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原因解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代际存在较为明显的传递效应,多数子女依然滞留在与父亲相同的收入组群;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代际流动机制,有助于促进弱势群体的子女实现经济社会地位的跃升,具有较强的促进代际流动的功能;随着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丛颖  宋兴文  
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在人力资本视角下住房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上涨能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人力资本和住房价格总体上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按照房价水平进行聚类,发现住房价格、人力资本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区域差异。房价较低的三类城市与房价较高的一二类城市相比较,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辉尚  许世卫  孔繁涛  
本文运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2001-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组的食物消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粮食、油脂类、蛋类、菜类是城镇居民的重要必需生活品,其需求量对价格反应不敏感,刚性消费特征明显;奶类仍是低收入户的奢侈品,不同收入组间肉禽类消费支出弹性没有差异;肉禽类、酒类和奶类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相对比较敏感;粮食、肉禽类等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影响较大,但其影响程度随收入增加而呈减小趋势。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肉禽类、酒和饮料、干鲜瓜果价格变动对其他食物需求量有较大影响,而粮食、肉禽类、菜类等的需求量受其他食物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林俊岐  
本文以2007年中国31个省(市)城镇居民消费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共提取了5个主因子,并将各因子得分与收入相联系对其经济内涵做了相应的探讨,认为分别体现有关各地居民生活富足感和地区人文环境特征,描述了各地区居民的消费。最后对省(市)因子得分进行相应的因子聚类分析,聚类结果体现了本指标体系的可用性和对因子内涵推断的正确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史宇鹏  陈斌开  
以居民幸福感为民生指标,本文系统研究了家庭自有住房状况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住房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两种新机制——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储蓄;其次,基于中国跨省区城镇居民调查数据,本文对这两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获得了如下重要发现:(1)不同产权类型的自有住房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拥有大产权住房和更多的大产权住房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幸福感,但拥有小产权住房以及小产权住房的数量对居民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2)平均而言,大产权住房给首次置业和二(或多)次置业这两个居民群体带来的幸福感提升幅度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强和更可能受到流动性约束的家庭,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佳  
城市商业文化是城市文化在商业领域的体现,对作为消费中心而存在和发展的城市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本文运用场景理论,对城市商业文化这一概念进行具体化、可操作化研究,通过量表测度城镇居民对城市商业文化的感知和评价,建立城市商业文化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多元有序决策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完备的社区商业、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权益保障、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业空间、商品集合和商业推广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增加消费支出。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发挥文化场景推进城市经济的效能,打造场景式城市商圈、突出商圈文化,吸引建立在场景基础上的"时间消费",营造有利于文化消费、信息消费等体验式消费的氛围,是持续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的有效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