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3)
2023(13251)
2022(11347)
2021(10968)
2020(8915)
2019(21129)
2018(20734)
2017(40037)
2016(21546)
2015(24431)
2014(24421)
2013(24318)
2012(22323)
2011(20302)
2010(19926)
2009(18469)
2008(18085)
2007(15822)
2006(13861)
2005(12524)
作者
(61392)
(50925)
(50862)
(48314)
(32643)
(24315)
(22972)
(20107)
(19464)
(18033)
(17402)
(17327)
(16194)
(15954)
(15778)
(15659)
(15182)
(14712)
(14650)
(14447)
(12603)
(12460)
(12166)
(11600)
(11302)
(11292)
(11172)
(10980)
(10214)
(9928)
学科
(92903)
经济(92797)
管理(62041)
(59475)
(48627)
企业(48627)
方法(43813)
数学(37845)
数学方法(37509)
中国(27097)
(23954)
(21329)
(19492)
业经(19457)
(18406)
贸易(18393)
(17915)
(16373)
农业(16201)
理论(15760)
地方(15398)
(15122)
(14528)
金融(14526)
(14435)
银行(14402)
(13836)
环境(13406)
(13394)
财务(13331)
机构
大学(318202)
学院(311604)
(134974)
经济(132415)
管理(126321)
理学(109654)
理学院(108493)
研究(107326)
管理学(106893)
管理学院(106329)
中国(82274)
(68400)
科学(63139)
(59489)
(52941)
财经(48868)
研究所(48365)
中心(47060)
(44854)
(44755)
北京(44024)
业大(43141)
经济学(42452)
(42177)
(40662)
师范(40369)
(38623)
经济学院(38201)
财经大学(36703)
农业(35063)
基金
项目(211616)
科学(167715)
基金(156934)
研究(156781)
(136032)
国家(134971)
科学基金(116284)
社会(101202)
社会科(95948)
社会科学(95925)
基金项目(82872)
(77658)
自然(74170)
自然科(72455)
自然科学(72437)
自然科学基金(71182)
教育(70999)
(66687)
资助(65288)
编号(62682)
成果(51384)
(48561)
重点(46702)
(44431)
(43626)
国家社会(42504)
课题(42382)
教育部(42335)
人文(40780)
创新(40688)
期刊
(144378)
经济(144378)
研究(96125)
中国(57729)
学报(46818)
管理(46365)
科学(44809)
(43278)
(40289)
大学(35971)
学学(33330)
教育(31717)
农业(28490)
(27632)
金融(27632)
技术(25133)
财经(24966)
经济研究(23823)
(21429)
业经(20973)
问题(19035)
图书(17882)
理论(16189)
(16093)
技术经济(15573)
(15192)
世界(14955)
实践(14440)
(14440)
国际(14099)
共检索到4565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赖德胜  苏丽锋  
人力资本理论创立60年来,其缜密的理论、详实的方法、新颖的视角在学术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诸多领域的发展。本文从收入分配、就业、劳动力配置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四个方面总结了人力资本理论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的主要贡献。未来面对劳动领域的新趋势、新特征,人力资本理论将有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雍会  杨丹  
本文基于我国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教育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健康投资和迁移投资。从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差异来看,教育投资对东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健康投资和迁移投资对中部地区贡献度最大,其次是东部和西部地区。从省域差异来看,教育、健康及迁移投资都对北京、海南、湖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度较大;对四川、贵州、宁夏、陕西、河北等地的贡献度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因素是影响贡献度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汪显珍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推进,其内部劳动雇佣制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内部劳动力市场在替代传统的计划性雇佣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挥作用,但却由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进入而受到冲击,并因此表现出不稳定特征。为推动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有效发挥其功能,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等途径,开始了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为保持可持续的人力竞争力,国有商业银行应该采取进一步措施,实现其人力资本投入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有效对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湘萍  郝克明  
我们运用2004年中国9省(市)企业员工培训和继续学习调查数据,验证中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户籍分割,并分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即在职培训对处于不同层次劳动力市场的员工收入增长、职业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存在由户籍制度造成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特征,农民工主要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2)户籍对于员工参与企业在职培训以及培训的收益率都有显著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城镇户籍员工比农民工的在职培训参与率和收益率都显著更高。(3)在职培训对于提高农民工收入具有显著的正的影响。(4)此前培训(进入本单位前接受的培训)对于农民工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具有显著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坤望  陈维涛  王永进  
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在考虑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形下,从城市层面,分析了对外贸易对中国城乡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外贸易不利于中国城镇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尤其不利于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外贸易也不利于中国农村劳动者,尤其是技能水平较低的劳动者进行教育投资,但能够促进农村劳动者,尤其是技能水平较高的农村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此外,本文的稳健性分析表明,出口加工贸易有利于城镇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而一般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其相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易成栋  何雄  田艳平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层构成了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并导致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降低。歧视的存在降低了双方的受益,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损害大于对城市劳动力的损害。在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演变中,既要加强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又要加强配套的制度安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小雪  陈万明  
人力资本计量是增长核算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当前的三种主要计量方法普遍存在计量结果不够准确的问题。而来自美国的经验表明:劳动力构成指数方法或许是增长核算中人力资本计量的一种较好途径。文章认为,相关统计事业缺乏财政资金支持以及自身统计调查指标体系、机制的不够完善是中国人力资本计量研究面临的潜在障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茂  刘俊  
文章以经济结构转型为研究背景,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考量。研究表明,行业、户籍、企业性质等制度性因素及劳动者收入、学习经历等主观性因素,是影响人力资本存量极其增量投资的重要变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赵延东  
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一向强调人力资本在就业中的作用,但对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的经验分析表明,下岗职工的人力资本对再就业几乎没有发挥作用,而他们的专业技能更面临着在市场中“贬值”的危险。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前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的缘故。为此,应加快市场制度建设,大力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为职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要加强职工的再就业培训,促进其人力资本更新,使人力资本发挥其应有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芳琴  于维生  
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人力资本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模型,探讨了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非均衡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人力资本因素的要求和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和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春芳  苏群  
“工业4.0”时代,人力资本质量是提升经济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将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视为人力资本的核心指标,利用北京大学CFPS2010-2018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GPSM),考察留守经历对人力资本质量和劳动力市场表现的长期效应,检验留守时长和留守时机的异质性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质量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留守经历不利于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主要通过降低认知能力,负向作用于留守者的劳动力市场表现,且留守时间具有“长短效应”和“早晚效应”,发生在4-12岁、长时间的留守经历,其影响强度更大。为此,应消除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制度根源,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最大限度规避“拆分型家庭再生产模式”的不利影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柏培文  
测算我国人力资本水平一直是有关领域研究者开展研究时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为了较准确估算我国人力资本水平,本文分别使用教育年限法、价值投资估算法、生产函数工资法、人力资本回报法和人力资本与收入关系法分别测算我国1989-2007年间我国人力资本的存量水平和相对指数。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生产函数工资法给出的各年人力资本存量水平的相对指数较为合理。在此基础上,重新估算了采用无量纲方式表示和以物质资本单位表示的我国各年人力资本存量,并发现在1989-2007年间我国人力资本水平年增长率为5.14%,其中1989-1999年间人力资本水平增长平缓,1999年之后人力资本水平增长快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狄子新  
本文通过构建异质性劳动力分析框架,引入人力资本差异理论,分析认为人力资本溢价是对"劳动力质量"的正常回报。进而运用1978-2012年我国数据加以实证,结果显示低技能人力资源供给水平对人力资本溢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1 9 9 2年以来,这种影响呈现强化的趋势。最后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了推动技能型教育发展、完善要素市场的市场化机制和发展知识经济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屠秋钰  童昱清  
21世纪信息爆发的产业革命背景下,中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经济产出从依靠劳动密集型向技术溢出性过度。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本以制造业为基础,发展服务业和高精尖技术行业,同时又是产业的转型发展和依靠人才的内生增长模式。国民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中,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经济稳定紧密相关,但是我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免不了会牺牲劳动者的利益,使得劳动力价格和自身生产价值的脱钩。文章认为,要发挥人力资本在区域间和产业间的外部性作用,减少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加强实体经济的竞争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