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06)
- 2023(9749)
- 2022(8407)
- 2021(7730)
- 2020(6639)
- 2019(15581)
- 2018(15467)
- 2017(30008)
- 2016(16438)
- 2015(18889)
- 2014(19292)
- 2013(19188)
- 2012(17882)
- 2011(16244)
- 2010(16593)
- 2009(15880)
- 2008(16300)
- 2007(15005)
- 2006(13082)
- 2005(12107)
- 学科
- 济(69644)
- 经济(69544)
- 管理(56079)
- 业(51015)
- 企(43807)
- 企业(43807)
- 方法(33128)
- 数学(28308)
- 数学方法(28041)
- 财(22970)
- 制(18388)
- 农(18273)
- 中国(17364)
- 业经(15385)
- 学(14784)
- 务(14595)
- 财务(14564)
- 财务管理(14528)
- 企业财务(13842)
- 理论(12849)
- 银(12302)
- 银行(12270)
- 体(12245)
- 贸(12105)
- 贸易(12101)
- 融(11865)
- 金融(11861)
- 农业(11849)
- 易(11737)
- 行(11621)
- 机构
- 大学(252756)
- 学院(249765)
- 济(104554)
- 经济(102262)
- 管理(95169)
- 理学(81639)
- 研究(80894)
- 理学院(80754)
- 管理学(79458)
- 管理学院(78972)
- 中国(62644)
- 财(52842)
- 京(52624)
- 科学(47915)
- 财经(41288)
- 所(41154)
- 农(40471)
- 江(38470)
- 中心(37454)
- 经(37235)
- 研究所(36954)
- 业大(35965)
- 经济学(33292)
- 北京(33053)
- 农业(31887)
- 范(31360)
- 师范(31015)
- 财经大学(30564)
- 经济学院(30061)
- 州(29942)
- 基金
- 项目(158432)
- 科学(124362)
- 研究(116157)
- 基金(115346)
- 家(99358)
- 国家(98544)
- 科学基金(84436)
- 社会(74208)
- 社会科(70233)
- 社会科学(70213)
- 省(61663)
- 基金项目(60960)
- 教育(54945)
- 自然(53725)
- 自然科(52434)
- 自然科学(52416)
- 划(51721)
- 自然科学基金(51515)
- 资助(47543)
- 编号(47226)
- 成果(39815)
- 部(36447)
- 重点(35823)
- 制(33293)
- 发(33038)
- 创(32991)
- 课题(32729)
- 教育部(31629)
- 创新(30865)
- 大学(30694)
- 期刊
- 济(117328)
- 经济(117328)
- 研究(73887)
- 中国(49312)
- 财(44501)
- 学报(38471)
- 农(36664)
- 管理(35700)
- 科学(34563)
- 大学(29641)
- 学学(27965)
- 教育(25537)
- 农业(23983)
- 融(23518)
- 金融(23518)
- 技术(22236)
- 财经(21817)
- 经(18681)
- 经济研究(18270)
- 业经(17673)
- 问题(15696)
- 技术经济(12686)
- 业(12559)
- 版(12444)
- 理论(12266)
- 贸(12255)
- 财会(11880)
- 统计(11230)
- 现代(11006)
- 商业(10949)
共检索到372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鲁光
自从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理论把经济学的研究引向企业内部以来 ,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人力资本进行合理的激励首先要尊重人力资本的经济特性 ,即产权特性和报酬要求 ,这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是相一致的。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 ,本文认为应从人力资本的报酬制度、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三个层面来设计人力资本有效激励的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康霞
一、人力资本激励问题现状分析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多数企业特别是服务性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必须实施有效的内部激励以缓解或降低企业低效运作的障碍,但是,大多仅仅局限于培训、轮岗、奖励等手段,这实际上上忽略了每位员工作为个体的存在有其各自独特的特点,推行的仍然是大规模的无差别激励策略,缺乏对人力资本市场的细分及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崔雨珍 陈媛媛
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简单地认为产权即是所有权,是所有权体系中特定条件下的一组权利,如交易权、支配权、代理权、分配收益权、使用权、经营管理权等。推而广之,人力资本产权可以定义为一组权利集合,是市场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力的总称,本质上反应的是经济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分离性、权利相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虞群娥
从 2 0世纪 3 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沃尔什首创人力资本概念半个多世纪以来 ,人力资本的激励问题已成为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认为 ,人力资本的经济特征 ,决定了人力资本对个人功利性货币、非货币收入追求的无可争议性 ;结合中国金融企业面对WTO的人才战略 ,笔者认为应从薪酬机制、荣誉机制、竞争机制、感情机制四个方面来设计中国金融企业人力资本有效激励机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激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炤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宗益 张宁
人力资本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最活跃和最特殊的要素,人力资本具有多层次性,不同的人力资本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笔者在结合国有企业运营实践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建立国有企业多层次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多层次 激励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俊丽 盖凯程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民营企业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人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由家族企业迅速转向现代企业。这要求传统民营企业在改变家族管理模式过程中,抓住一个突破口———激励,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职能,新型民营企业激励机制建立的重点是以产权激励为特征的长期激励机制。只有对激励机制进行创新,才能在制度安排上最终解决民营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敏 杜纲
当今对企业等营利组织中的激励问题已有许多探索和成就,而非营利组织中的激励问题尚未得到同样的重视。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组织的重要补充,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有必要对其激励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本文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结合不同需求阶段的激励要求和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建立了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本的动态激励模型,并进行了定量评价。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 人力资本 动态激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庆华 孙虹 汤薇
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人力资本具有三重依附性,即生命依附性、活动依附性和价值依附性。基于人力资本的三重依附性,企业应该建立三个层面的员工激励机制,即主体导向的成员激励机制、过程导向的成长激励机制和结果导向的成就激励机制。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依附性 员工激励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淼淼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外部市场延伸到了企业内部,因此,人力资本作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与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运营因素,受到了企业界的重视。医院属于服务型单位,因此,员工的综合素质与服务能力对医院的发展影响至深,想要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医院必须构建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文章以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为研究切入点,探讨构建医院的员工激励机制,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本价值 医院员工 激励机制 构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有志 崔大同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通过公司治理中核心激励机制的提出、有效激励机制的经济学分析、现代企业中主流地位的激励形式的论述,对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国内外发展情况提出了相关的个人见解。
关键词:
人力资本 股票期权 EVA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淑妮
一、确立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1998年11月在里昂举行的八国(美、英、法、德、日等)经济管理研究会议上,专家们达成一个共识: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取决于三大因素:利益、信念和心理状态。在这三要素中,利益占首位。由此可见,在当今人力资本管理中,物质激励仍是一种重要手段。首先,改善薪酬福利制度使其具有激励功能。一是用拉开档次的方法将同样的总工资水平制造出最高工资来,并且高报酬者是不断变化的;二是员工的薪资高于或大致相当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如华为集团所需人才一旦被聘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向阳 周卫民
企业必须由多个产权主体分享企业所有权,其中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应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原则。文章在此基础上从产权纬度对企业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激励机制的设计实际上是产权的有效安排问题。最后,对知识型员工、企业家、国企高管经营人员等不同属性的人力资本从物质激励、精神激励、文化激励等各个层面分别进行了激励机制的设计。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性质 产权 激励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超 侯军岐
高校人才流失与缺乏积极性问题是制约高校发展的主要瓶颈,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对人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缺乏科学合理性。高校人力资本激励,必须明确高校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取得好的激励效果。高校人力资本产权永恒自有是建立高校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基础,确定了高校人力资本产权的归属问题,就可以通过强化质量指标考核、建立考核面谈制度、正负激励交互作用、组织文化激励以及健全人力资本约束机制五个方面对高校人力资本进行激励。
关键词:
高校 人力资本 产权界定 激励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武军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功能源于产权所带来的收益,而产权收益的实现是产权主体拥有产权权利的根本目的。从理论渊源来看,关于公务员人力资本产权激励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种视角:即制度主义研究视角与管理主义研究视角。制度主义研究视角强调制度建设对于产权主体的重要意义,主张通过制度设计来确保公务员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取到合理的产权收益。而管理主义视角则认为,公务员人力资本产权收益的实现是以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需求满足为基础,不同的产权收益方式和内容带给公务员个体的满足程度不一,从而可以形成不同的产权激励效果,因而,其所关注的重点不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