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7)
2023(9179)
2022(7613)
2021(6794)
2020(5517)
2019(12311)
2018(11655)
2017(22784)
2016(12028)
2015(12933)
2014(12531)
2013(12693)
2012(11923)
2011(10825)
2010(10828)
2009(10159)
2008(9735)
2007(8708)
2006(7902)
2005(7108)
作者
(37113)
(31396)
(31266)
(29550)
(19960)
(15064)
(13995)
(12244)
(11753)
(10987)
(10803)
(10092)
(10077)
(9927)
(9769)
(9545)
(9286)
(9104)
(8997)
(8775)
(7910)
(7668)
(7622)
(7217)
(7180)
(7009)
(6715)
(6520)
(6316)
(6092)
学科
(76069)
经济(76013)
管理(35899)
(33347)
方法(26069)
(24511)
企业(24511)
数学(23807)
数学方法(23701)
地方(19252)
(16215)
中国(15831)
(14986)
地方经济(13447)
业经(13267)
(13210)
农业(12309)
(10638)
贸易(10632)
(10248)
环境(9872)
(9764)
(9271)
金融(9270)
(8373)
银行(8336)
产业(8280)
(8151)
财务(8148)
财务管理(8141)
机构
大学(182723)
学院(182476)
(91860)
经济(90532)
管理(68211)
研究(67266)
理学(59648)
理学院(58927)
管理学(58086)
管理学院(57751)
中国(49757)
科学(40039)
(37772)
(36923)
(34862)
(34588)
研究所(31726)
财经(30941)
经济学(30684)
中心(29249)
业大(28865)
(28201)
经济学院(27593)
农业(27471)
(25597)
(23365)
财经大学(22967)
北京(22873)
科学院(21486)
(21305)
基金
项目(124448)
科学(98277)
基金(93908)
(84358)
研究(84179)
国家(83699)
科学基金(70917)
社会(59575)
社会科(56588)
社会科学(56575)
基金项目(50134)
(46698)
自然(45515)
自然科(44486)
自然科学(44471)
自然科学基金(43736)
(39646)
资助(37569)
教育(36662)
编号(29915)
(28246)
重点(28227)
(27547)
国家社会(26500)
(25653)
创新(24138)
科研(23938)
教育部(23659)
计划(23180)
人文(23158)
期刊
(102672)
经济(102672)
研究(55380)
学报(32789)
中国(31074)
(30983)
科学(29242)
(28502)
管理(24801)
大学(24320)
学学(23836)
农业(20456)
经济研究(18973)
财经(16842)
(16680)
金融(16680)
(14635)
业经(14172)
问题(13542)
技术(13082)
技术经济(11009)
(10654)
(10274)
统计(9659)
世界(9611)
国际(9274)
商业(9257)
(8808)
资源(8646)
(8517)
共检索到268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段平忠  
由于具有不同教育背景和不同技术条件的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推动肯定是不相同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分别考察具有不同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力对流入地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引入了一个包含异质型流动人口变量的函数,并对1985-1990年期间我国分地区流动人口的素质状况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此期间,仅流动人口中的智力资本就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带来了大约72.5亿元国民生产总值的价值;而分地区的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中的智力资本也极大地促进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但是,对中部来说,在此期间的流动人口不管是从对劳动力数量的增长贡献上,还是从对本地区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贡献上,都对本地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樊士德  姜德波  
文章借鉴巴罗、萨拉伊马丁和德拉柯兹有关带移民的经济增长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劳动力流动与地区内、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内在关系进行理论推导发现,劳动力流动加快了中国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收敛速度,而降低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收敛速度。通过考察地区间因劳动力流动而导致的人力资本存量变动及相应的潜在产出"外溢与滴漏效应"冲击,印证了劳动力流动拉大地区差距的结论。作者还估算了近年来劳动力省际流动状况,并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商勇  
通过对我国近期人力资本流动特征的分析,本文发现人口流动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流动人口比例偏低;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别;人力资本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人力资本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引起经济增长0.677个百分点,同时人力资本流动对地区经济的影响存在着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亚平  胡永健  
文章根据M-R-W增长模型,把人力资本范围扩展到教育和健康两个方面,并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人力资本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效应,北京、天津、河北效应强度依次递减,进而在理论与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廖楚晖  杨超  
本文在内生增长的框架下,建立实证分析模型,对我国人力资本结构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低水平的人力资本结构不利于这类地区经济的长期增长。而西部地区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普遍偏低,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因此,更加注重对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该类地区劳动力人口的整体人力资本水平,有利于区域间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董亚娟  孙敬水  
本文研究了健康和教育人力资本对全国和地区人均经济增长率以及对地区经济收敛性的影响效应。通过对截面数据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有显著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初期人力资本水平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健康人力资本对产出的效应要高于教育人力资本;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均有显著影响,健康人力资本在中西部地区影响显著,东部地区由于人口老龄化因素,健康人力资本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较快,且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西部实现对东部地区经济的赶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瑜  白永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地区的差距也在拉大。对于这种地区差距的原因,文章从女性人力资本的角度做了研究,采用协整方法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考察了女性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考察了不同教育层次的女性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加大中西部地区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结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晓阳  
经济增长的初期,固定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显著,而到了经济发展的中后期,人力资本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我国西部地区在1980-2007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这两个阶段的转折点是1996年,转折的一个根本因素是人力资本。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力资本积累阶段是相对应的,人力资本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西部地区必须采取适度超前的政策措施,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加快人力资本积累的步伐,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连玉君  
本文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了影响地区差距的相关要素 ,认为初始人力资本存量、地区间人力资本流动和人力资本的激励制度差别都会显著地影响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因此 ,进行长期的人力资本积累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提出了西部地区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两阶段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飞跃  葛玉好  黄玖立  
技术技能结构与人力资本构成之间的互补关系,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之一。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三要素模型分析认为,由于世界前沿技术进步偏向于高技能劳动,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模仿的过程中只有选择符合其人力资本构成的技术结构,才能够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反之,实际的技术选择偏离其最优值越远,经济增长速度越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一个测度技术选择与人力资本构成匹配程度的技术偏向指标,并基于1990~2007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验证了技术偏向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估计结果表明,地区技术技能结构与其人力资本构成越匹配,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越快。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严成樑  崔小勇  
基于一个同时包含物质资本、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和R&D资本的拓展的MRW模型,根据我国31个省份1998—2007年的数据,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资本投入对我国不同地区人均实际产出水平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投入对我国人均实际产出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而在西部地区,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本文认为,各地区资本投入力度以及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可能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慈生  李兴国  
文章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论述了区域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意义,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本的流动、选择机制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同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或制度环境对人力资本的流动影响巨大,一个区域要实现集约性经济增长,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进行人性化的人力资本流动制度设计,以提高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濛萌  张靖妤  
文章通过将人力资本跨国流动因素引入Mankiw,Romer,and Weil经济增长模型,阐释了其影响人均产出和经济增长的路径,并运用稳态均衡分析解出一国人力资本流入率的最优解。在对一国的人力资本流入率与其最优流入率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跨国流入率低于最优流入率的国家可以通过加大人力资本引进力度来提高人均产出,从而加快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坚  
笔者通过理论模型的建立以及实际数据的实证分析,对山东省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论表明,现行的公共教育体制对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物质资本和对外开放有利于人才的聚集和流动,促进了人力资本积累,进而有利于经济增长;财政分权有利于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积累;过度的财政负担不利于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最后还从政府的角度给出了加快山东省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永远  
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什么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在经济转型期20世纪80年代呈现收敛而90年代后发散?人力资本究竟是怎样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已有的经验研究没有考虑人力资本积累自身的收敛性,因而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联立互动关系。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增长的联立模型,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存在自身收敛性,人力资本增长率与地区经济增长率存在同向变化特征;同时,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直接发散和间接收敛双重效应,欠发达地区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一个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