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
2023(1667)
2022(1347)
2021(1265)
2020(1053)
2019(2408)
2018(2225)
2017(4280)
2016(2285)
2015(2554)
2014(2484)
2013(2561)
2012(2309)
2011(1698)
2010(2218)
2009(2273)
2008(2138)
2007(1919)
2006(1640)
2005(1615)
作者
(5973)
(4778)
(4752)
(4615)
(3383)
(2255)
(2170)
(1842)
(1714)
(1667)
(1651)
(1636)
(1553)
(1499)
(1436)
(1394)
(1386)
(1352)
(1324)
(1268)
(1242)
(1215)
(1166)
(1140)
(1102)
(1071)
(1046)
(1034)
(1022)
(970)
学科
审计(12058)
管理(8803)
(8643)
经济(8637)
(8280)
(7212)
企业(7212)
各类(5827)
方法(4936)
(4756)
中国(4114)
(3728)
财务(3725)
数学(3718)
数学方法(3712)
财务管理(3661)
企业财务(3599)
人事(2903)
人事管理(2903)
(2410)
金融(2410)
(2348)
(2055)
(1891)
银行(1891)
(1866)
劳动(1866)
农业(1835)
(1770)
业经(1760)
机构
大学(31392)
学院(31134)
(13550)
经济(13256)
管理(12780)
理学(11040)
理学院(10943)
管理学(10865)
管理学院(10795)
(8999)
中国(8184)
研究(7732)
(7530)
财经(7264)
(6617)
审计(5678)
财经大学(5536)
会计(5290)
(4829)
经济学(4544)
商学(4531)
商学院(4510)
经济学院(4131)
中心(4079)
北京(4063)
(3841)
(3820)
会计学(3684)
会计学院(3529)
(3459)
基金
项目(18542)
科学(15082)
基金(14529)
研究(13955)
(12118)
国家(12005)
科学基金(10871)
社会(10148)
社会科(9624)
社会科学(9621)
基金项目(7747)
自然(6712)
(6597)
教育(6561)
自然科(6496)
自然科学(6496)
自然科学基金(6387)
资助(6268)
编号(5362)
(5302)
成果(4853)
(4609)
(4442)
教育部(4374)
国家社会(4349)
人文(4344)
重点(4067)
大学(3901)
项目编号(3812)
(3804)
期刊
(13984)
经济(13984)
中国(11188)
研究(11135)
(9466)
审计(9052)
财会(4184)
管理(4081)
(4047)
金融(4047)
会计(3942)
财经(3938)
(3314)
经济研究(3119)
科学(3112)
学报(3044)
内部(2927)
国内(2927)
会通(2776)
通讯(2776)
大学(2763)
学学(2660)
(1781)
(1762)
(1742)
问题(1736)
之友(1583)
技术(1530)
(1522)
业经(1498)
共检索到50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伟国  王飞  
关于人力资本流动审计有两个要素始终要予以关注:一是员工离开人数(更精确地,可以转化为工时数),另一个是他们离开的原由。我们可以按照组织的不同领域、级别或不同的年龄/工龄对此加以比较。出于预测和公司政策制定的要求,有必要了解员工的主要原因,比如:死亡、退休、健康状况、组织裁员、其他公司挖墙脚和辞职等。最后,我们想再强调按等级和年龄来考察人员流动情况的重要性,因为有时在整体上看来十分正常的人员流动率往往会掩盖一些部门和地区所存在的重大问题。10%的整体流动率可能会掩盖某些部门的流动率超过100%的事实。组织各单位人员流动率的差别使我们难以发现各部门人员流动率的健康或合理的界限。本文对人力资本的流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武博  
当代世界各国的实力主要取决于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而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又主要通过科技实力来体现。因此,世界各国的实力差距实际上就是人才资源的差距。为了在未来国际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和经济实力,目前世界各国都在为吸引和培养人才展开一场争夺战。争夺战必然要付出争夺成本,而人才资源流动要付出个人流动成本,从而在政府和个人之间存在一种博弈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启蕴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力资本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人力资本的审计日益成为审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实施人力资本审计 ,首先要评价人力资本的内控制度 ,对其合理性和完善性进行评价 ;其次要考察企业人力资本的使用和配置是否合理 ;再次要确立企业人力资本流动机制审计的内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立新  曾庆均  
本文将企业人力资本流动分为主动性和被动性流动两类。作者通过对一个理想的人力资本市场上企业通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与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关系的研究表明,企业增加其自身的通用性人力资本投资规模客观上能解决由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所产生的“套牢”问题,并使人力资本主动性流动的概率大大增加,这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栾永玉  
随着科技创新全球一体化进程提速,我国高端人力资本流失严重、人力资本"暗流"频繁、人力资本开始出现较大的回流趋势,这为我国创新体系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及早建立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回流机制、"暗流"引导机制,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创新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军伟  
人力资本的主要载体是人才 ,并通过后者一些综合的相关属性表现出来。从人才的角度看来 ,我国人力资本的现状是绝对数量尚可 ,但利用效率较低。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人才管理体制的低效率造成的相对数量不足和配置方式落后。对当前而言 ,组织间人才流动是缓解人才“瓶颈”、提高其利用效率的一条捷径。本文认为人才流动实质上是人力资本流动 ,是后者相关权利的一种交易行为 ,其重点在于对人力资本进行度量。我国的人力资本流动需要规范 ,作者设计了基本框架和相关模型 ,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流动和选择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立新  李传昭  
纵观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区域性人力资本流动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托达罗(Todaro,1969)的绝对收入差距假说进行分析的。这种假说对我国目前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现象的确可以作出一定的解释。但是,该学说存在明显的不足,比如说,若从宏观的角度看,这个学说似乎与地区差距导致的劳动力流动方向不符。如果按照托达罗的解释,由于我国东、西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戚振东  孙晓华  段兴民  
本文通过分析人力资本及其管理的内涵,指出知识能力形成与运用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管理审计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对以知识能力形成与运用为逻辑起点的人力资本管理审计目标和评价原理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人力资本亦称“非物质资本”。一个国家各种生产资料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物质资本的多少,而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力资本的多少。所以对入力资本的投资,不能简单地看作“消费”和“福利”,而是一种生产性投资,不仅个人受益,而且使国家和社会都受益。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晓光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企业由于担心培训后的人员流动而不愿意对员工进行培训;相反地,另一些企业却对培训较为重视,不断加大对员工的培训投入,这看起来是颇为矛盾的现象。如果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运用资产专用性理论和博弈论的方法对上述现象加以解释,就可以透视出现象背后的实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宝元  
本文从人力资本国际流动态势、基本规律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三次人才外流为出发点,说明了如何应对稀缺高层次人才向工业化国家、西方发达国家和富裕国家的大规模外流,是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战略选择上,始终面临的最持久、也是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中国作为一个以"人力资源丰富、人力资本稀缺"为基本国情的发展中大国,其所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政府决策层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的性质,客观冷静地对待其严重程度或正负面影响,慎用乃至不用所谓优惠政策,将主要精力放在营造平等竞争、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方面。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田新民  王少斌  
对于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理解。一种看法是创新促进了区域的形成与增长,另一种看法是区域的形成促使了创新活动的产生。同时,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因素研究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包括人力资本以及劳动力流动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对区域创新及其增长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等八个城市年度数据的面板分析,试图说明人力资本和劳动力流动在促进一个区域的创新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慈生  李兴国  
文章基于新经济增长理论,论述了区域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意义,构建了区域人力资本的流动、选择机制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同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或制度环境对人力资本的流动影响巨大,一个区域要实现集约性经济增长,就需要制定相应的区域人力资源开发政策,进行人性化的人力资本流动制度设计,以提高区域的人力资本存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外部注入资金的倾斜以及内部投资主体的日益多元化,以及劳动力跨地区的空前大流动,导致要素投入的倾斜,各地经济发展出现了较明显的不平衡,使得建国以来长期形成的东西部经济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问题已经引起决策部门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对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分析,探讨人力资本在区域间转移以及对地区经济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价相应政策措施的合理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